一泓

漫談[紅樓夢]; 漫談[金瓶梅] 及其他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荒涼的山崗上站著眾姐妹 (1) 黛玉

(2007-01-18 11:17:35) 下一個
(1) 黛玉

 人一輩子,碰上個漂亮女孩容易,而碰上個即聰明又漂亮的就難了,若要碰上個即聰明漂亮,又能心心相映、靈犀相通的女孩就難上加難了。所以曹雪芹說碰到黛玉,是寶玉前世修來的福氣 ( 見第一回 : 甘露灌溉 ) 。

大觀園眾姐妹中,和寶玉一樣,熱愛生命年華,但敏感於華林的悲涼之霧,卻決不願苟且於汙濁的,唯有黛玉。

可惜,無論是過去的戲曲還是當今的電影、電視連續劇,都誤讀了黛玉。曹雪芹的黛玉不是那個哭啼啼,酸溜溜,苦兮兮的形像。

曹雪芹的黛玉是閬苑仙葩,秉絕世之精神靈氣,她 " 姣若春花,媚如秋月 "( 第 5 回 : 絳珠妹子 :) , " 風流婉轉 "( 第 25 回 ) ,而且聰明靈慧。在幼兒時,她和寶玉等玩笑打鬧, " 靜日玉生香 "(19 回 ) 、 " 俏語謔嬌音 "(20 回 ) 。童年時幫寶玉作詩蒙騙王妃姐姐 ( 比起賈政在這王妃女兒麵前的恭恭敬敬,黛玉是毫不忌諱,又膽大又可愛 ) ;以後和寶玉一起掩埋落花,偷讀禁書 (23 回。兩個知音 ) 。少年時玩參禪遊戲時戲斥寶玉不堅不貴 ( 黛玉表現 : 活潑聰穎 ) ;以後一起辦詩社 ( 詩詞魁首 ) ,開 PARTY( 夜宴 ) 。書中長大後的黛玉哭的很少,而多了大方和堅韌,她在大觀園的蕭條氣氛中重開桃花詩社 (70 回 ) ;她為寶玉作臨貼功課是在眾姐妹中最體貼,用心出力最多的 ( 第 70 回 : " 紫鵑走來 , 送了一卷東西與寶玉 , 拆開看時 , 卻是一色老油竹紙上臨的鍾王蠅頭小楷 , 字跡且與自己十分相似 . 喜的寶玉和紫鵑作了一個揖 , 又親自來道謝 ") 。

 

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紅樓裏,黛玉最後出場是在第 79 回初,遇上寶玉祭晴雯。這是曹雪芹描寫黛玉最後的文字,抄在這裏 :

 

話說寶玉祭完了晴雯 , 隻聽花影中有人聲 , 倒唬了一跳 . 走出來細看 , 不是別人 , 卻是林黛玉 , 滿麵含笑 , 口內說道 :" 好新奇的祭文 ! 可與曹娥碑並傳的了 ." 寶玉聽了 , 不覺紅了臉 , 笑答道 :" 我想著世上這些祭文都蹈於熟濫了 , 所以改個新樣 , 原不過是我一時的頑意 , 誰知又被你聽見了 . 有什麽大使不得的 , 何不改削改削 ." 黛玉道 :" 原稿在那裏 ? 倒要細細一讀 . 長篇大論 , 不知說的是什麽 , 隻聽見中間兩句 , 什麽 ` 紅綃帳裏 , 公子多情 , 黃土壟中 , 女兒薄命 .' 這一聯意思卻好 , 隻是 ` 紅綃帳裏 ' 未免熟濫些 . 放著現成真事 , 為什麽不用 ?" 寶玉忙問 :" 什麽現成的真事 ?" 黛玉笑道 :" 咱們如今都係霞影紗糊的窗欄 , 何不說 ` 茜紗窗下 , 公子多情 ' ?" 寶玉聽了 , 不禁跌足笑道 :" 好極 , 是極 ! 到底是你想的出 , 說的出 . 可知天下古今現成的好景妙事盡多 , 隻是愚人蠢子說不出想不出罷了 . 但隻一件 : 雖然這一改新妙之極 , 但你居此則可 , 在我實不敢當 ." 說著 , 又接連說了一二十句 " 不敢 ". 黛玉笑道 :" 何妨 . 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 , 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 . 古人異姓陌路 , 尚然同肥馬 , 衣輕裘 , 敝之而無憾 , 何況咱們 ." 寶玉笑道 :" 論交之道 , 不在肥馬輕裘 , 即黃金白璧 , 亦不當錙銖較量 . 倒是這唐突閨閣 , 萬萬使不得的 . 如今我越性將 ` 公子 '` 女兒 ' 改去 , 竟算是你誄他的倒妙 . 況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 , 故今寧可棄此一篇大文 , 萬不可棄此 ` 茜紗 ' 新句 . 竟莫若改作 ` 茜紗窗下 , 小姐多情 , 黃土壟中 , 丫鬟薄命 .' 如此一改 , 雖於我無涉 , 我也愜懷的 ." 黛玉笑道 :" 他又不是我的丫頭 , 何用作此語 . 況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 , 等我的紫鵑死了 , 我再如此說 , 還不算遲 ." 寶玉聽了 , 忙笑道 :" 這是何苦又咒他 ." 黛玉笑道 :" 是你要咒的 , 並不是我說的 ." 寶玉道 :" 我又有了 , 這一改可妥當了 . 莫若說 ` 茜紗窗下 , 我本無緣 , 黃土壟中 , 卿何薄命 .'" 黛玉聽了 , 忡然變色 , 心中雖有無限的狐疑亂擬 , 外麵卻不肯露出 , 反連忙含笑點頭稱妙。

 

這裏的黛玉沒有一點酸苦愛哭的樣子,而是坦然隨和,懂事體貼,為安慰寶玉而多作笑顏,寬言寬語。伴著曹雪芹作紅樓的脂硯齋在 " 茜紗窗下 , 我本無緣 , 黃土壟中 , 卿何薄命 ." 這句旁邊批道 : " 雖耒晴雯,而又實誄黛玉也”。預示黛玉即將夭折。

 

那黛玉會是怎樣夭折的呢 ? 我想,決不會象高愕的補書裏那樣,被傻乎乎地蒙騙,然後懷著對寶玉的深仇大恨而被氣死。高愕把兩玉都寫成了傻子,也完全不顧兩玉心心相印之愛情;其次,黛玉的死也不會象王扶林電視連續劇裏演的那樣平平淡淡,無聲無息的病死。從小時鬥嘴到詩會奪魁,黛玉一直是曹雪芹盡力描繪的主角,其最後結局也該有高潮激烈的故事;還有,如本文上一節所說,黛玉也不會如現代生猛紅學家所考證出的那樣,投身皇宮,去毒殺雍正皇帝。那沒有一丁點紅樓夢黛玉的影子了。

 

紅樓夢人物的命運還是要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紅樓夢中去找。脂硯齋批紅樓時說,曹雪芹的寫故事愛用“草蛇灰線,在千裏之外”,即將後麵的情節在很早以前就用伏筆暗示。如襲人和蔣玉涵的姻緣在老早 (28 回 ) 就用那條茜香羅紅腰帶去點明了。而關於黛玉的命運在前八十回裏也有很多“草蛇灰線 " 。

 

黛玉的結局將是上吊而忘 ( 如第 5 回其判詞所說的“玉帶林中掛” ) ,而這個結局將和那 個北靜王有關。書上最明顯的伏筆就是第 16 回那段 :" 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翎香串珍重取出來 , 轉贈黛玉 . 黛玉說 :" 什麽臭男人拿過的 ! 我不要他 ." 遂擲而不取 " ;書上提到北靜王的還有第 43 回寶玉悼金釧,找的借口是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沒了;然後是第 45 回,寶玉要給黛玉北靜王送的鬥笠,黛玉說那成了魚翁魚婆了,後黛玉臉紅,覺得說漏了嘴。

 

黛玉的結局會是嫁給北靜王嗎 ? 絕不會,黛玉不是襲人之流,這是最根本的,黛玉不是那種人。王爺算什麽,黛玉當即就摔了那 " 臭男人”的東西;其次,如 79 回脂硯所說, " 茜紗窗下 , 我本無緣 , 黃土壟中 , 卿何薄命 " 是指黛玉,她不會成為富貴王妃,而是要薄命夭折;而且如黛玉判詞“玉帶林中掛”所指,她應該是投環自盡。

 

暗示黛玉結局的書上還有黛玉的兩個影子,一個是“眉眼有些象林妹妹 " (74 回 ) 的晴雯晴雯是黛玉的影子,黛玉會如晴雯般被逼夭折,這比較明顯。另一個影子不容易被注意到,那就是尤三姐,書上第 65 回點了下,當仆人興兒和尤家姐妹談到黛玉時,說黛玉 " 麵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麽 " 。尤三姐這個影子影示著黛玉為情自盡的結局。

 

那黛玉的命運和北靜王該是怎樣的關係呢 ? 按曹雪芹所埋下的伏線,應該是在元春王妃暴病而逝後,賈家命運汲汲可危。而黛玉之美麗才華早被北靜王所知,要麽是北靜王先提示要麽是賈家為維護其命根子先將黛玉許給北靜王,反正是黛玉將被送入北靜王府。而黛玉知道後堅決不答應,而賈家和北靜王催逼甚緊, " 一年三百六十日 , 風刀霜劍嚴相逼 "( 黛玉葬花詞 ) 。但黛玉自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 黛玉葬花詞 ) ,決不屈服於王府,選擇了投環自盡。那應該是在一個冬夜 : 玉帶林中掛,冷月葬詩魂。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寶玉恨那快石頭,那塊伴著他出生的玉石(賈家的命根子:賈家和王府皇族的關係)。在第一次和黛玉相見,幼兒寶玉就氣乎乎地摔它;又在第29回和黛玉賭氣,恨黛玉不懂自己的心時,不砸別的東西,卻單砸那個命根子。我年青時讀紅樓夢,總覺得這些描寫有些莫名其妙、荒誕無稽,和紅樓夢的現實主義風格不符,很久以後才醒悟到,那應該是曹雪芹的曲筆,他不能夠把對皇族的憤恨明白寫出,隻好用快石頭來代表。

 

 

 

而黛玉自殺前和寶玉會是怎樣的故事呢?那應該是全書的高潮,兩玉之戀是紅樓夢的主要故事,是曹雪芹心血所係,結局不會是個平庸的蛇尾。那最後的情、最後的愛應該是不同凡響,精彩絕論。這可先看看前八十回裏晴雯和尤三姐的故事結尾,晴雯和尤三姐隻是黛玉的一點影子,她們的故事隻是最後高潮之前的小潮峰。但是三姐之"恥情歸地府"的故事已是讓無數人淚下;而晴雯最後的故事也已經是絕唱,在晴雯死之前,有她在抄檢大觀園時的不屈反抗的精彩表現,有寶玉探視、臨終告別的感人情景;在晴雯死之後,還有寶玉的祭祀和誄文等絕妙文字。

 

 

 

我等無福,讀不到曹雪芹所寫的兩玉最後的故事。這裏隻推測一點,黛玉在投環前和寶玉應該有過性愛。理由呢?一是黛玉的故事不會是晴雯或三姐故事的簡單重複,應有更高的層次,黛玉不應該再淘晴雯和三姐之覆轍。那段改來改去改成了對黛玉的誄文:"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裏麵的“無緣”兩字應該僅僅是指兩玉不能結婚成為夫妻而已。和第五回裏對襲人的判詞一樣,“堪羨優伶有福, 誰知公子無緣",的“無緣”也隻是說寶玉和襲人沒夫妻緣,但是兩人的性愛關係卻是早有的;第二,前八十回裏暗示了和寶玉有姻緣關係的都應該和寶玉有性愛,那不然不叫姻緣了,而黛玉是寶玉的“眾姐妹”之首,兩玉的木石前緣,本來就是自然之性,不會拘於夫妻之限製;第三,在第五回寶玉遊太虛幻境時,那和寶玉領略男女之情的可卿,就是"其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明示了黛玉和寶玉有男女之情;最後,要指出的是曹雪芹不會是迂腐的道學,絕不會有所謂的禮教束縛。前清的滿族本來就開放,更何況曹雪芹對那個社會的否定很徹底。寶玉黛玉更是秉天地清明靈秀之氣而生,兩玉都自然隨性,就說前八十回裏黛玉的最後之言,黛玉第79回對寶玉說:"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異姓陌路,尚然同肥馬,衣輕裘,敝之而無憾,何況咱們!"。那時從心理上已經是情如一人了。在黛玉去世時,她和寶玉都已成人,早懂性愛,也不會在生理上“分晰得如此生疏"的。黛玉還給寶玉的不僅僅是所有的眼淚,還有所有的感情,所有的一切。

(hong_liu@yahoo.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窒息感 回複 悄悄話 絕對不同意寶玉和黛玉有性愛,如果有,大煞風景啊.黛玉雖然不死板,常和寶玉攜手來去的,但她是質本潔來還潔去,這一點清清楚楚的,無需置疑!! 又不是張生和崔鶯鶯, 寶玉可不敢對她如何,他們也不用性愛,他們的心靈早已相通.再說一個仙人,一個仙草,是沒有性愛的.別低俗了他們啊! 心痛!
窒息感 回複 悄悄話 你的這一句"他不能夠把對皇族的憤恨明白寫出,隻好用快石頭來代表。"
我不這麽認為,寶玉並不討厭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書中太多地方都可以證明!
一泓 回複 悄悄話 拜托不要對曹翁,寶玉,黛玉提禮教
兩個滿懷 回複 悄悄話 拜托,前麵寫的我都讚成,可是寶黛二人的性關係,我覺得還是沒有的好。。質本潔來還潔去,他倆要是越了禮教,反而成現代小說了。
曾寧 回複 悄悄話 沒想到一弘還是紅學專家呀,我從小喜歡研究紅樓,學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