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ing Professor Gives Final Farewell Lecture
(2007-09-30 08:51:38)
下一個
轉載::癌症末期教授的動人演講:人生應該怎麽過
Randy Pausch,47歲,是在擁有全美最好計算機科學係(CS)的Carnegie Mellon大學做虛擬實景(virtual reality)的一位教授。周前,在Carnegie Mellon為即將退休的教授開辟的《最後的講座》(The Last Lecture)作了一場極其生動感人的演講。他和其他即將退休的教授的差別在於他還年輕,但他即將死於胰腺癌,他能否活到今年聖誕節的概率隻有50%。對Pausch來說,這場演講真的是一場殘酷至極的人生最後一場的演說。
人生最後一場演說,Pausch左手仍緊握著搖控器,語調依然抑揚頓挫,聲音依然清脆宏亮,表達依然清晰明了,除了身體軀幹被癌症折磨瘦得與常人不同以外,其他所有部份,都看不出他是個癌症末期病人。Pausch在演講中展示他自己的斷層掃瞄照片,指著那黑白的影像說,看,上麵大約有十個腫瘤吧!接下來他馬上提高聲調:假如觀眾今天是要來看他自艾自憐,那大家肯定是要失望了!他說,“我比大部份的你們都還要健康(in a better shape)!”說著,他竟就撲倒在地上,做起伏地挺身,還用左右單臂撐起身體。演講台上我們看到的不是一位癌症末期的病人。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生龍活虎,思維敏捷,幽默有加的名校教授。
Pausch對聽眾講:“這場演講,是獻給我的孩子們的。”他去世後,將遺下三個兒子,最大的才五歲,最小的才一歲。因此,這場演講的題目為《真正實現你的童年夢想》(Really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好像是一個父親在說給自己兒子聽的話,Pausch說,他最感謝他父母當年讓他隨便在自己房間的牆上塗鴉,後來那整麵牆都畫滿了數學公式;他和其他孩子一樣,腦子充滿夢想,小時候想要在玩樂園裏贏得超大型的毛娃娃,想當NFL球員,想當庫克船長,想寫一篇World Book的內容,想加入迪士尼工作並設計迪士尼樂園的雲宵飛車。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就算兒時夢想再荒唐,他後來竟然還是實現了大部份。他在大學時代真的冒名申請參加了NASA的無重力模擬,後來也參與過迪士尼遊樂場的設計;盡管他終究無法成為庫克船長,卻用電腦做了一個虛擬的Star Trek司令艙。然後Pausch還將他贏來的那些比人還高的玩具大娃娃一一請人抱上舞台,當場送給大家。
但Pausch的觀點不是停在怎樣實現童年夢想上。像他那樣一昧追夢,肯定撞牆。Pausch也在螢幕上顯示出了一些他所收過的拒絕信,並且好幾次播放出一麵咖啡色的磚牆。他指著這座看起來好硬,撞起來一定很痛的磚牆,說:
“這麵牆,總是為了某個目的才在那邊的。”
“它逼我們證明,我們有多麽渴望牆後麵的寶藏!”
“這座牆其實不是拿來阻擋我們的,而是幫我們阻擋其他人的!”
Pausch在提到他的事業時說,“我做的事情,常常走在前麵,有時失敗,就變成眾矢之的。”他穿上一件人家送他的背上插滿了弓箭的背心來比喻這件事情。今天,Pausch已成了全美國最有建樹的虛擬實景技術的研究者,他共同創造了Alice軟件,目前已達100萬套下載,就連現在,病魔即將帶走了他,但他仍堅持的說,別懷疑,他一定會在Alice中繼續活著。更讓人感動的是,他也提到,有時候,幫助別人完成夢想,遠比自己完成夢想還要有趣。Pausch還奉勸大家,要多多容忍身邊那些讓你生氣的人。有些人讓你生氣,但隻要你有耐心,等久一點,“他們好的一麵往往會好得讓你驚奇!”
演講快結束時,Pausch說了一句簡短有力的激勵話來為這場演講作總結。Pausch說,這場演講,其實並不是關於你該如何達成夢想,而是關於你該如何過人生(lead your life)。“如果你用正確的方式過你的人生,命運(karma)會自己照顧自己┅。” “你的夢想,自己會來找你。”
一個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往往會開始寫點東西,對於活著的人而言,這些話語不隻是生命的歌曲,讓人感動一下而已。它們是人的聲音,卻可比擬為天上傳來的天籟。這些人和我們活在同一個世界,有同樣的思考方式,不同的是,他們現在碰到了生命極度危急的狀況,也就在此時,他們對我們共同擁有的生命,有了一些我們平時怎麽想都想不完整的領悟,讓他們的智慧瞬間被推高到人類的極限。
過去幾年,我到中國旅行了多次。在中國社會中我看到的主流意識倒著實讓我覺得有必要給國人推薦這段描述一位即將死亡的教授如何看待死亡,恐懼,成就,社會,寬容,和人生的意義等話題的精彩演講。
人無論如何總是要走向死亡的。問題是我們得接受現狀並能自得其樂。死亡並不就是衰敗,而是成熟。接近死亡並不一定是壞事,有其積極的一麵,人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就不會想回到從前去,隻想往前走。這種樂觀和態度是聽Pausch演講的感受。Pausch對死能坦然麵對,他讓我們覺得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夢境中,並沒有真正地在體驗世界,一直處於渾渾噩噩的狀態,做著自以為該做的事。而當人意識到自己快要死去時,看問題的眼光也就不同了。一旦人學會了怎樣去死,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就不會迷於名利之中,很多為此而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事就不再顯得那麽重要了,也許會讓出空間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
中國文化中有股力量,就是看破紅塵。在我看來,看破紅塵是消極的態度。看破紅塵雖然有正麵的意義,也就是超脫自清的一麵,但它消極的態度其實並非人類享受幸福的真諦。如何又超脫自清,又積極向上呢?Pausch的演講給出的藥方是積極參與,努力工作。我們所說的“超脫”並不是不投入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完全投入進去,要接受所有的感情,包括失敗的痛苦,讓自己去感受這些經曆,充分地體驗,明白什麽是痛苦,什麽是悲傷後,然後才能徹底走出來。如果逃避這些感情,就永遠超脫不了,因為會始終心存恐懼,害怕痛苦,害怕悲傷,害怕必須承受的傷害,這就無法超脫出來。
Pausch強調對人對己都采取寬容態度,他強調要原諒別人,也要原諒自己,不要陷在遺憾的情緒中無法自拔,也不要猶豫,任何事隻要現在做起就不會為時已晚,很多事一旦錯過就沒機會挽回。
Pausch的演講極其精彩。讓我們遺憾的的是這將是他的最後一場演講。最後一場?如此讓我們感動的演講,如此充滿智慧和教誨的演講怎能讓它是最後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