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中年計劃”2

(2007-01-15 09:14:36) 下一個
接著昨天寫好了,熬了一個通宵,將這個22集的電視劇看完了。這一、二年來我很少會耐著性子一集集的看完一部完整的電視劇,大多看了開頭兒就直接看結尾了。而這部電視劇之所以吸引我,這個共鳴是少不了的。
首先這個中年計劃的主題觸動了我,老樂兒雖非中年,可也是在一個關鍵的人生階段,當然人生的每一刻都是珍貴的,可總有一些特別的時刻起到了改變人生軌跡的關鍵作用。主人公,簡和平,四十九歲的年齡,在機關作一個不痛不癢的科長,同事的英年早逝讓他意識到生命的不確定和脆弱,也讓他多年來內心的理想蠢蠢欲動,再加上妻子希望有個更大的房子和家庭經濟的捉襟見肘,這些都讓他又有了雄心壯誌,而製定了一個中年計劃。可是事業的打擊,妻子的不理解,婚姻的危機,母親的癌症,父親的不喜歡承擔責任,兩個女兒又喜歡上了同一個男孩子,自己內心理想與現實的衝擊,種種的生活考驗讓他心裏憔悴,更讓他迷茫。“中年計劃”,這是一個理想,一個人內心深處沒有被現實侵蝕的角落,一個想要努力改變現狀的計劃,就象主人公對他的紅顏知己說的那樣:就是想要讓這剩下的人生活出個樣子。
人活著該怎樣協調自己的理想和現實,該怎樣麵對婚姻中的種種問題:妻子如何麵對丈夫的事業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值,如何調節心態;而丈夫呢,要怎樣去理解妻子對金錢斤斤計較背後的心酸,怎樣去寬容當年的小鳥伊人變成如今的柴米油鹽。生活是杯水,水多水少全在喝水的人怎麽喝怎麽看,酸甜苦辣全由心生。而婚姻這本難念的經更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想來,老樂兒之所以如此有感觸,也是因為劇中的很多事和我的經曆太相似了。看到最後就差失聲痛哭了,可是眼睛到底還是腫了。有些太過相似的情節,怕自己太觸景生情,居然跳過了。
一部好的電視劇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最後的結局當然少不了是大團圓,可是在真正的傷害在現實中卻無時無刻的上演著。經曆過的人,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