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江‘白塘湖’一角。白塘湖的神奇之一是湖中間的那個小島會隨著湖水的漲降而升沉,多大的暴雨,就是淹了岸,也淹不上島。
前段時間寫順治姨媽的故事寫著寫著便寫到一個不知道怎麽拐出來的角落,因為順治姨媽後麵的悲慘故事不是我(包括她的幾個子女)能容易消化的。這裏麵沒有壞人,但結果卻是那麽的壞!在對待順治姨媽的事情上,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倫理觀,等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拷問。
在無從下筆的時候,我便把我的注意力移開,寫些輕鬆喜慶的東西來緩解內心的隱痛。對家鄉含江小鎮裏每道河,每條巷,每個親人的眷戀和熱愛,讓我常常情不自禁地關注著有關那個美麗水鎮的任何文字。
居然,我居然不經意間發現了以下這些描寫含江的文章和詩歌。而且還是同住在一條巷裏的,不知名的,曾經的前輩鄰居所寫的!看來,含江的美麗(1990前)至今仍縈繞在許多含江人的夢裏,遺落在每一個含江人,或曾經在含江生活過之人的心縫裏。就是那第一次去含江的外地人,比如廣州女詩人許燕影,也能從現在被拆的麵目全非的含江看出它當初的美麗來。。。
以下是我讀到的別人寫的有關含江的文章和詩歌
莆田市一景(仙遊遊洋)
(1)《涵江尾路埕》 by 沉封的舞韻 (她應該是一個會跳舞的和我大表哥同齡的美女)
常常在夜裏夢到家鄉那條深深的小巷——尾路埕,那是我生活十年的地方,有太多太多的童年歡樂讓我回味。可以說我所有的童年生活隻有在尾路程留給我的印象是清晰深刻完整的,之前印象太模糊,隻有幾個零碎的小片段。
8歲那年,我隨養父母搬進這條小巷,小巷裏麵又套著另兩條小巷,巷裏有10個大小院落,住有30多戶人家,走進小巷約20米及40米的左邊,又分別分出兩條小巷。
我家就住在20米分出的小巷右邊的一個老舊四合大院裏,大院坐落在兩條小巷的中間,將這兩條小巷隔開,從它的前門進去,後門出來就是離出口40米 那條小巷的中心部位,後門出口對門又是一個大院落。
我家住在大院東麵大廳裏的後房,大院裏住著十戶人家,天暖時,尤其是夏天的晚上,大人和老人吃過晚飯,總是搬出竹製的靠背椅和小竹床,手持芭蕉扇或用麥稈編製的團扇在院裏乘涼,講當天小鎮裏的新聞,講的最多的當然還是戲裏的故事,穆桂英掛帥、薛仁貴父子征東、征西, 等等都是他們百講不厭的主要內容。
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在傍晚時候,站在大廳的台階上,仰頭看天上變化莫測的白雲,幻想著它像那個小動物···每當台風來臨,院裏總是積滿雨水,我就和小夥伴們找來舊書或舊報紙,把它折疊成小船放進水裏讓它自由漂浮;雨停了,我就和他們光著腳丫到院裏踩水嬉鬧,往往弄得 一身的水漬,讓大人們好一陣臭罵。
巷裏與我一般大的孩子有20人,比我小的倒沒幾個,周末時候,如果我沒有到P城裏去找養母,就和養父裁縫店房東的兩個小男孩,還有他家後門(房東的店鋪 就在尾路程出口處,後門就是尾路程小巷。)對麵的“女人明”兩兄弟玩捉迷藏。
鍋灶旁、馬桶邊、床鋪下幾乎都是我們藏身的好去處,常常把自己弄得蓬頭垢麵,可是 我們自己覺得開心極了。我們從這一家藏到那一家,往往不小心打翻別人家中的東西什麽的,引來大人們好一陣囉嗦,弄得我們好久不敢去他家,但過了一些日子, 我們又忘了,不怕死,依然照樣“造反”。
文革期間,尾路埕還出了兩個遠近聞名的名人,一個是“紅”字派保‘走資派’擁解放軍的頭目宋維周,一位是“新”字派打‘走資派’反解放軍的頭目阿順姨(土筍凍注:新派頭其實是林可仁,阿順隻是鐵杆骨幹,2006年回國,我曾采訪了阿順和林可仁,錄了談話錄音,準備忠實的寫出那段瘋狂又荒唐的含江文革曆史)。
阿順姨與我家同住一個院子裏,她是涵江食品公司的一位營業員,喜歡出風頭,屬於另類女人,人長得也算是漂亮,不知怎麽當上“新”字派的頭目,因為當時兩派很敵對,有人就給她起了個外號 “好頭順”(含江話,指作風不正派的女人。),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萬裏,這個不雅的綽號不脛而走,一時間傳遍全涵江,大家就這麽叫開了,如果說她的真名,恐怕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但是說她的綽號“好頭順”那就沒有人不知道。
記得67年冬季的一天,“新”字派火燒工農兵飯店(土筍凍注:應該不是該事件),那天一上午槍聲不斷,家家戶戶都緊閉家門,路上無人行走,養父和我也都沒出門,十點,阿順姨從外麵手執一根長木棍威風凜凜地回來了,得意洋洋地說:今天總算出口被人罵“好頭”的惡氣!一副造反派鐵杆女英雄的氣概。
在那動蕩年代,全國人民都瘋了,各地兩大造反勢力總是輪番掌權,誰能說個究竟是非來?她怎麽也沒想到兩年後,“紅”字派 將她虜了去,把她頭發剪得參差不齊,揚言要把她弄死,為此她得了精神錯亂住進醫院。當時,我和養母去醫院看她,見她臉色蒼白,頭發淩亂,語言混亂,看見我們似乎明白了點,她叫了一聲養母,隨後又反複不停地說胡話:他們說要把我弄死,他們說要把我弄死···同房的病號說,醫生說她受了嚴重驚嚇,害怕入心了。這以後我就再也沒見到她,但聽養母說她總算好了,沒留下什麽後遺症。
比起阿順姨,同樣是派別領袖的宋維周比她運氣好多了。他原是P縣百貨公司的幹部,做了尾路程一戶華僑的上門女婿,別看他本人長得一般,腳還有點瘸,但她的妻子和女兒卻都是美女。他家在尾路埕的房子是獨門獨院,院裏還有一口井,周邊的鄰居都上他家挑水吃,我家後來搬進的房子大門就對著他家的後牆。
因為他的小舅子當時正值二十五六歲,家中又有當年很多人家裏沒有的錄音機,所以,居委會搞活動,一群年輕人常在在他家組織唱歌錄音什麽的,如果居委會組織分片學中央文件也都設在他家中。不過宋維周到底是怎麽起家的我不甚了解,同樣是造反派領袖的他在“新”字派掌權期間,從未有人敢動他(土筍凍注:其實我父親因此坐了5年多的牢,差點被槍斃),除了他本人的能力素質外,我想跟他這個大家族多少有點關聯。
尾路埕的故事還真不少,當年還出了兩位特殊的人物,說特殊倒不如說特色更貼切,一位綽號叫“女人明”,一位綽號叫“女人模”,“女人明”比我小一歲,父母都是中學教師,學習成績也不錯,從小跟著奶奶生活,養成老大不小、讀五六年級了還在摸奶的惡習,所以,小巷裏的女人就送了他這麽個響亮的外號。
提起比我大五六歲“女人模”那就更出彩了,別看他胸無半點文墨,幹起女人活卻是一把好手,不但幫助父母洗衣做飯帶弟妹,而且還會打毛衣繡花,一些老太太不會起針都請他出手幫忙。每當夏日炎炎,小巷裏總是涼風爽爽,女人們總是圍在一起或繡花或,或打毛衣,這時總能看到“女人模”胳膊夾著毛線針,混在跟他母親年齡相仿的女人堆裏打毛衣拉呱,成為尾路程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也讓他成為我們鎮裏人人皆知的特色人物。
尾路埕同時還是條出帥哥美女的小巷,有資深美女阿毛和阿順姨,維周嫂和芳嫂是漂亮的少婦,比我們大七八歲的留著長長辮子建蘭姐和妹仔姐是美麗的大姑娘、她們都是大美人。就拉板車的鍾叔娶的啞妻也是位美人兒(土筍凍注:那啞女是我姨夫戴彪的親妹妹)。 還有我們這代小字輩的也是美女如雲,男孩子個個也長得玉樹臨風,還真找不出醜女醜男,幾乎囊刮了我們那個街區所有的美女和帥哥,我們共同經曆了十年浩劫,又一同奔赴連城上山下鄉,開始人生的第一站起跑線。
如今,尾路埕已是一片廢墟,不久這裏即將崛起現代化的高樓,後來的人們將不會再提及這條曾經的小巷,不知道P縣誌裏是否有關尾路程的記載,也不知道什麽年代開始有了尾路程,但我卻知道在今日改革的陣陣號角中尾路程退出了它的曆史舞台,將漸漸被人們淡忘。
別了,尾路埕!盡管您在現實中不存在了,但我永遠記住您!在那裏曾經 有我的家,有我兒時的小夥伴,有太多太多讓我回想的童年往事······
(土筍凍注:著名導演張建亞(新《西遊記》總導演,張瑜前夫),原國家籃球隊主力隊員陳某某等均是尾路埕人:))
================================
湄洲灣(距離含江約20公裏),媽祖島所在地,台灣人所信奉的媽祖出生地。彭麗媛獲獎音樂片《媽祖》在此拍攝。
(2)又見嫣然---by 許燕影 (中國當代女詩人)
(五月涵江采風作業終結篇--2013-06-23)
——遠眺東方廿五坎(涵江一水邊有連綿25個拱形門(坎)的紅磚建築)
隻是遙遙淩波一瞥
又見嫣然
娉婷水中倒影
暗香浮動
再近些
幽深長廊,紅磚牆
西式拱門依次有序,斜陽下
卻是褪盡繁華之靜寂
商賈雲集已成過往
廿五坎
坎坎石階積滿青苔
艄公號聲幾度失傳
唯水鄉古韻猶在
唐宋遺風尚存
恍惚中環佩叮當
猶幻覺,依依水中詫嫣然
誰說岸若唇遙
時光從源頭慢了下來
如果僅為一個時代見證
水流與遼闊已無從細說
怎不追憶往昔之繁華
而此刻
唯願五月清風再柔些
莫驚擾這暗香浮動
慌了回眸嫣然
亂了娉婷倒影
(如果詩裏能不多次重複“嫣然”“娉婷”,可能會更好些?---希望許燕影詩人莫怪俺的冒昧:))
===================================================
涵江‘白塘’湖畔的桃花林--表姐說她每天早晨都去那裏散步
(3)涵江詠古
2013-12-31 來源福建日報 (陳辛)
清風徐來,白塘湖畔,紅千層。蘸墨揮毫,撫須沉吟,歌詠的是古今涵江的變遷。。。
《白塘湖》
天上是唐朝的月亮
月下是今宵的波光
千年之間
隻隔著幾條河汊
是長短拱橋
跨越了曆史
倒映在湖裏
水做的涵江
是天上的瓊樓玉宇
出落在文獻之邦
讓興化的山川
濕漉漉的
滿身沾著性靈
(喜歡這首詩裏那句:“水做的涵江。。。濕漉漉的。。。滿身沾著靈性”)
莆田東圳水庫(距含江約10公裏,我一朋友在那裏臨水的情靜地方開有一個會所。每次我回含江,我們一幫好友都會相邀前往,“看月亮,數星星”,海闊天空。。。一壺好茶,外加一頓水庫裏的原生態水產大餐。。。美哉,悠哉。。。)
莆田平海夕陽
莆田廣化寺,福建四大名寺之一
莆田九龍穀---國家森林公園 (頗有點九寨溝的色彩?)
莆田仙遊---九鯉湖
(以上圖片來自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