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48)
2009 (88)
2011 (65)
2021 (68)
2022 (46)
2023 (76)
圖片來自網絡
能把老張的奧斯卡夢直接扼殺的英譯片名
張藝謀精心準備3年,以衝擊奧斯卡為宗旨的6億大片《金陵十三釵》自上映後,迎來各方不同聲音的評論。看了文學城裏一些影評,總的來講,貶多過褒。大家也從各個方麵分析了老張的大片無法獲得奧斯卡的諸多原因。
本人收到朋友的link,也就著那不清晰的畫麵看了一個大概,感覺老張這次為了奧斯卡,有點try too hard,反而弄巧成拙,拍了一個極其不自然,不倫不類的“戰爭豔情”片。
先不說老張把戰爭,妓女,純女,殘暴的強奸者及類似於救世主的美國英雄,這幾個他以為很能迎合奧斯卡評委和西方人民口味及思路的元素全揉合在一起,有沒有獲得奧斯卡的可能性,單憑影片的英文名字《The Flower of War》就很有可能把老張的奧斯卡夢直接扼殺在搖籃裏。
《The Flower of War》:《戰爭之花》。顧名思義,是指開在戰爭裏的花兒,或戰爭的花。老張大概是想告訴西人:別看戰爭那麽猙獰醜陋,殘暴血腥,我們中華民族那13個花枝招展,為了保存純潔的13個學生的處女身,勇敢地替身赴“刑”的妓女們,就像盛開在狼煙遍地,一片廢墟上的花朵。。。
一幅多麽‘殘酷美’的畫麵!
如果說,這是一片和真實戰爭及沉重曆史沒有關聯的影片,比如,象他給《滿城盡帶黃金甲》取的英文名《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或Flower of whatever。。。,這種帶著花之‘美感’的名字是怎麽用都可以的。
問題是:這是War!
War,不是你殺我,就是我殺你,一個視生命為草芥,一點也不美的場麵,老張他偏要安一些‘flower’的美感畫麵上去,展示所謂‘婊子也有情’的人性美,就連那個美國來的小混混,經過‘花熏’,他也搖身一變成了普度眾生的“救世主”。然後,“花兒們”聽了一番緊急戰前總動員的‘護幼課’,立馬齊刷刷地把自己“開”到日本鬼子那邊去。。。何等震撼,何等‘淒美’!
這就是老張想要表達的“戰爭的花”?也是他不直譯那直搗主題的《金陵十三釵》片名,而弄個頗有“詩意”的意譯名的原因吧?
可有一個最根本的事實,老張沒注意到,那就是:隻要是War,不管是正義或非正義的,它本身就是醜陋的一個東西,是違背人性,不值得歌頌的。“Flower of War”,把War當做一個定語來修飾任何美好東西都是很不合適的!
因為殘酷的東西,是永遠也無法,也不能和‘美’掛鉤的!
叫人去想象開在慘絕人寰的戰爭裏的‘花’,這思維本身就很不倫不類,甚至把戰爭那麽嚴重和嚴肅的事情‘浪漫化’,這個英文名的‘創意’多少有點扭曲和病態。
所以,我說,老張的奧斯卡之夢,很可能就會直接夭折在這個莫名其妙的片名上。。:))
文: 土筍凍 影: 土筍凍 版權所有( Copyright ),未經許可,請勿轉用及借鑒.
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