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圖印象
今年暑假偕妻子娜塔莎和兒子伊萬去阿拉木圖看望伊萬的姥姥姥爺, 零零散散地把對”衣,食,住,行”的所見所聞寫下來給自己看,也與各位分享.
提起阿拉木圖,知道的人也許不多.其實這是中亞很重要的一個城市,曾經是前蘇聯的哈薩克共和國首都,1949年以前國共兩黨的許多要人在飛往莫斯科途中都是在阿拉木圖中轉的.阿拉木圖是絲綢之路上中國境外的第一個大城市,也是這次奧運火炬傳遞的境外第一站.在阿拉木圖生活的以哈薩克人為主,還有俄羅斯,烏克蘭,維吾爾,烏孜別克,回,朝鮮.高加索等民族.
阿拉木圖的機場大致相當於美國小城市機場的規模,在我們一家三口等行李時,娜塔莎的母親突然出現在我們麵前擁抱我們,驚喜之餘,我注意到在外麵等候接人的大群人,一問,才知道我的老嶽母常年跑生意和邊防海關的人都熟了,一般的人是不會放進來的,除非給錢.這在當地是公開的秘密,沒人抱怨.出了機場,立刻被成群的合法及非法的出租車司機包圍.看著眼前充滿期待眼神的各樣俄羅斯大漢,哈薩克大漢,我忽然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一時也說不清為什麽,下麵再說.在我嶽母的護衛下,我們終於上了自家的車.想起上次回北京時在機場的情形,看來中國在機場建設與秩序方麵遠比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更與西方接軌了.
從機場回家的路上感覺明顯變化的是機場附近的道路好過前幾次來的時候,而市區依然很差.可以說差過我到過的任何地方,包括墨西哥,包括北京南郊城鄉結合部的”三不管”地界.以後的幾天街上車輛的擁擠堵塞,橫衝亂闖,道路坑坑窪窪的顛簸讓每次外出都是苦不堪言.最有特色的是私家車既有如美國中國駕駛員在左側的,也有如日本新加坡在右側的,您能想象這兩種車在同一條街上行駛麽?另外出租車的車費都不是自動顯示的,一般都是先告訴司機要去的地點,然後討價還價.我們搭乘的出租車幾乎都是無照經營,根本沒人管.另外,所有的車都不係安全帶,我兒子伊萬對不用坐在兒童座椅裏高興得很,我們則始終提心吊膽.
在阿拉木圖”行”是讓人不滿意,而”衣”和”食”則是不輸給任何城市.人們著裝有的現代時髦,有的中亞特色,特別是女性的服飾更是既得體又豔麗,連我這時尚外行都印象深刻.吃的有哈薩克風味的馬肉,維吾爾人的拉麵,俄羅斯和烏克蘭人的餃子,都是我愛吃的.最讓我百吃不厭的則是格魯及亞風味的烤肉串兒.這種烤肉以羊牛為主,也包括雞,雞蛋甚至有烤羊肝兒,羊腰子等,肥美的羊肉堪稱一絕.
說了”衣,食,行”,下麵說說”住”.娜塔莎的父母住在阿拉木圖郊區的一片公寓區的很普通的單元樓.八十年代初這裏曾經是當時非常現代話,非常適合居住的小區.從住房設計到小區花園,兒童遊樂場都無異於我在很多西歐國家,包括德國,比利時荷蘭所經常見到的.隻是經過十幾年來無人修整,多數樓房如今看來破舊不堪,柏油路坑坑窪窪慘不忍睹,加上遍地可見的垃圾,成群結隊到處亂竄的野狗野貓, 完全是典型的”第三世界”,哪像是曾經讓全世界畏懼的超級大國前蘇聯呀!
破舊不堪的小區
小區內滿地垃圾的兒童遊樂場
小區附近小學校操場上成群的野狗
小區內前蘇聯時期修建的水渠,如今成了垃圾溝
娜塔莎回憶前蘇聯時期,她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每周都組織班級的同學們義務做衛生:拔雜草,揀垃圾,等等.當時的政府也負責砍亂長的灌木,種植美化環境的樹木,每天天不亮就有環保車在各條街道上撒水.類似於居委會的組織也注意修剪小區的花草樹木,保持兒童遊樂場的清潔安全.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原來的社會組織癱瘓了,同時哈薩克民族主義越來越極端化,迫使俄羅斯,烏克蘭等教育程度較高的非中亞族裔紛紛離去,大批哈薩克牧民進城帶來了隨地扔垃圾這類的習慣,曾經美好的居民區不再了.也不能說住的都不好.我們在一個高加索族朋友家裏吃飯,見識了有錢人的住房.
在阿拉木圖郊外山中的高檔房,周圍全是高加索族人
總的來說,大多數在阿拉木圖生活的人都承認前蘇聯時期在社會風氣和道德,環境衛生,基本生活保障,人民對生活的信心方麵遠好過如今.所有這一切的喪失換來的是什麽呢?原來的自治區黨委書記現在當了十幾年總統,全家雞犬升天,女婿當公安部長後想配合美國搞"顏色革命",被老嶽父識破後逃亡奧地利,順手帶走了貪汙的巨歀.哈薩克斯坦豐富的油氣資源並沒有帶給普通百姓生活的改善.多數人生活很苦,少數人勤勞致富,極少數哈薩克族人靠當官發了財.那麽十幾年的西式民主製度,一人一票的總統選舉,加上高於中國的識字率,不能有效地防止腐敗嗎?答案是明顯的.所有這一切假著子早就騙不了任何人了.在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機場常見的都是當地黑瘦的華人,馬來人出租車司機畢恭畢敬地招呼歐美遊客.這些人因為英國殖民地的傳統,習慣於見到白人就認主子.阿拉木圖機場外那些對我充滿期待的俄羅斯出租車司機們算是我的”報複”吧.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可歎當年威名遠揚的北極熊在吃了西方的民主瀉藥後如此不堪.那如今死乞白賴說服尚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也吃同樣的瀉藥的人,是何居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