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心靈之道(之三)

(2007-06-08 16:16:50) 下一個


My dear friend: Lets...... the sky is the limit.

連載:於丹《論語》心得   作者:於丹   出版社:中華書局

 

  偏偏有一天,子路真的去問老師說:“君子尚勇乎”?君子應不應該崇尚勇敢呢?

  孔子對他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

  意思是說,君子崇尚勇敢並沒有錯,但這種勇敢是有約製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

“義”。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犯亂,一個小人會因為勇敢淪為盜賊。

  我們想想,小偷劫匪穿門打戶,甚至越貨殺人,你能說他不勇敢嗎?但是這種沒有道義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那麽這個“義”、“道義”又是什麽呢?

  那是一種內心的約製。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裏仁》)一個人內心有所約製,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

  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裏仁》),就做到了約製。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後來蘇軾在《留侯論》中也曾經論述過勇敢,他把那種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他說: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

  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

  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

  在蘇軾看來,真正的勇者有一種“過人之節”,他們能夠忍受像韓信那樣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輔佐劉邦決勝千裏、掃平天下那樣的大業。他不會像平常人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快。這是因為他的內心有一種在理性製約下的自信與鎮定,這是因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誌向。

  所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很難做到的。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做一個有修養的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別人,但當別人沒有任何緣由地時常冒犯你,你能做到不怒嗎?

  我們經常看到的是這種情況:

  比如一個人在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頓暴打,他星期二就開始向各個朋友複述這件事,到星期三的時候,他已經鬱悶得不想出去見人了,到星期四的時候就開始找碴兒跟家人吵架了……

  其實這意味著什麽呢?意味著你每複述一遍就像又被打了一頓,意味著事情過去之後,你每天還在繼續挨打。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麽,他看到的就是什麽。

  宋人的筆記中記載過蘇軾與佛印交往的故事。蘇軾是個大才子,佛印是個高僧,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佛印老實,老被蘇軾欺負。蘇軾有時候占了便宜很高興,回家就喜歡跟他那個才女妹妹蘇小妹說。

  一天, 兩人又在一起打坐。

  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麽啊?

  佛印說:我看你像尊佛。

  蘇軾聽後大笑,對佛印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麽?就活像一攤牛糞。

  這一次,佛印又吃了啞巴虧。

  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麵前炫耀這件事。

  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呢,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麽?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裏有什麽吧!

  這個故事適用於我們每個人。大家想想,為什麽我們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他們的生活真的相差那麽遠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