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佛陀對話

(2010-10-18 09:04:54) 下一個
  ——摘自 陳嘉堡 《Z檔案》
  
     既然“唯識深層溝通心靈回溯技術”能引導一個人回溯到自己的前世,並與當時的冤、親、債、主對話,並化解當時的心結與仇恨,可見這個技術可以超越時空與當時的人物進行“超時空對話”。

    我本身在運用此技術在服務前來接受溝通的案主中,也意外發現有少數案主的前世是曾經在2500年前的印度,也就是佛陀在世的年代輪回過,其中有部分還曾經是佛陀的弟子。

    當我引導案主回溯至2500年前的印度那一世,我問他:“請你看一下四周,你看到什麽?”案主回答:“我看到佛陀正坐在一顆很大的樹下,瘦瘦的、很莊嚴,臉上掛著微笑,讓你看到他的時候有一種溫暖由心底湧現,(此時案主流下感動的淚水),四周圍有竹林和樹林,有許多比丘環繞在佛陀四周,正在聆聽佛陀說著如何保持正念的方法。”接下來我便請案主直接融入佛陀,開始了以下對話:

 

陳嘉堡:現代人要以何種方法淨化心靈來幫助自己?

佛陀:少說話。尤其是一些無意義、探聽隱私、說人是非的談話。批評的話說的太多了,這些現象會汙染我們的心。現在的“八卦”實在太多了,話多容易產生內心的混亂和混沌,減少談論他人的是非、要多讚美別人、多布施、對待別人多些禮貌、多說“善”的言辭,常去幫助別人。不要忽略小事情就不重要,隨手可以幫助別人的行為別吝嗇,不要隨意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協助到別人的機會,這樣可以減少內心的渾濁,並慢慢培養出“正念”的態度。

 

陳嘉堡:現代人因越來越趨向科學的理性化,慢慢的已經不太信奉宗教了,那還有什麽方法可以喚醒人心呢?

佛陀:從最根本的“教育”入手,學習“正語”並“以身作則”,簡單而言,就是說正確的話。讓眾人知道“真理”“真實”的話。也就是說“苦”“輪回”是必須解脫才能自在....等。人如果以“正法”“善法”當作生活及行事的標竿,本身自然會散發出一種尊嚴,身旁的人會感受到,進而影響身旁的人起而效法。教育與教化是不同的,要將真理實踐在生活的每一個當下,並把它呈現出來後,就可以協助他人淨化自己的心靈了。

 

陳嘉堡:是否有什麽方法,可以讓世間的宗教彼此不對立,然後可以互相尊重,看到彼此是一體的呢?

佛陀:宗教的願意本是善的,是信仰者為了使別人相信而產生“執著”,雖然他的出發點是為了他人好,但卻忽略了尊重別人的重要性,造成了自我的主觀想法過重,因此產生了“對立”,所以信仰者本身要看清楚信仰的“價值”與“目的”是什麽?自然可以慢慢培養出“慈悲”與“愛”,此時就不會想到對立了。

 

陳嘉堡:在這個時空裏的修行有沒有什麽方便法呢?有沒有也有有效壓縮修行時間的方法?是否一定要累積所有前世今生的資糧才能得以成就成佛?或者就在今生就可以達成這樣的狀態呢?

佛陀:像靜坐或觀想都是方便法,壓縮修行時間的最好方法就是“當下念念分明”“當下保持覺知”“當下明了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是無常觀”,以平常心去看待眾生,包括敵人和所有生物在內,學習怎麽幫助他們離苦得樂。至於是否一定要累積所有前世今生的資糧才能成就,其實在此時此刻的時空就可以做到了,也就是今生的你就可以成就一切了。怎麽做?自己下決心去實證所有能夠成就的智慧和去突破所有內心的障礙,例如妄想等,“證悟”也不在於是否能夠修煉讓自己擁有飛天潛地的能力,而在於是否能夠清楚明白“實相”是什麽?讓自己不再有煩惱,並將所得到之智慧和方法引導眾生成為“我”,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陳嘉堡:當時您說的“神通”指的是什麽?

佛陀:對萬事萬物全然的了知,心靈清明無礙不再困惑,心靈不受束縛、來去自如,就是神通了。

 

陳嘉堡:“恐懼”到底是什麽?如何消除“恐懼”?

佛陀:恐懼來自於對事物有錯誤的認識而產生,例如一個怕火的人,他誤以為火會主動傷害他,所以他會對火產生恐懼。當他深入觀察時,就會發覺火本來就存在那裏,除非有助緣,否則它是不會主動去傷害人的,所以唯有去深入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才能消除恐懼。

 

陳嘉堡:對於現今人們離婚率升高及性泛濫的問題,能請您表達對與婚姻與性應有的真正態度?

佛陀:婚姻與性它們是不同層次的合一,是為了體會真正合一的過程而存在。例如在婚姻關係中彼此可以學習到愛與被愛,如何感同身受、互相扶持並從中體會生命裏的相依互存的道理。性即是相同的道理,但如果變成了占有與迷戀,就形成貪求和執著,那隻會為彼此帶來更大的痛苦而已。

 

陳嘉堡:如何讓自己事業與工作更順利、更美好?

佛陀:1.保持正念——正確的工作態度。2.持戒——尊重自己同意成為工作夥伴相互約定的規範、守則。3.布施——真誠在工作上奉獻自己的智慧、勞力,真心的去服務每一個人與自己的工作。

 

陳嘉堡:如何教育及培養自己的小孩?

佛陀:1.凡事以身作則與言教合而為一。

2.要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父母親可利用閑暇之餘帶著孩子去接觸大自然,通過這個過程引導小孩去觀察自然界存在的現象及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大環境與我們是一體的,等等觀念,去了解生命的意義,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擁有利他及慈悲的心態。

 

陳嘉堡:我們如果遇到“靈異現象”或“鬼魂”時,真的念佛號或六字大明咒等咒語就可以辟邪或驅趕它們而保護自己嗎?

佛陀:首先要了解它們為何會存在?一定是有讓它們執著的事件導致他們的存在。那是一種想法的執念,當你會覺察到它們時,從某個層麵來看也代表你自己的想法也執著住了,如果念佛號隻是祈求某尊佛來保護自己,那已經不能保護自己了。念佛號的真正用意是在於提醒自己效法佛的智慧及精神,並安住自己的心神來達到放下的目的,當自己能夠放下對現象的執念時,它們便不存在了,也無法幹擾你。

 

陳嘉堡:那念佛號真的就可以消業障嗎?如果一個人剛剛去偷了別人的錢,他馬上念佛號是否就可以消剛剛的業障?

佛陀:佛號本身不具任何意義,隻是一個代名詞,一個相罷了。念佛號的用意是在憶念這位佛的精神、行為,讓我們的心升起恭敬、效法的心念;麵對過往自己的過失時,能生起慚愧心並懺悔這個事件後,修正自己的行為觀念並保證永不再犯,這才是正確的做法。如果隻是以念佛號來尋求庇佑或逃避自己錯誤的行為,都是迷失自我,假借消業之名行逃避之實的心態。自己能否看清楚自己真正的本質,保持正念與覺知,內心不再是“顛倒”的想法,去除無明,諸業便不再起作用,那就是最好的消業及保佑了。

 

陳嘉堡:當時您在說法時有所謂的咒語嗎?為何現在的很多佛經裏有那麽多咒語?

佛陀:當時我在說法時,是以能讓求法及聆聽者聽得懂為原則,我鼓勵比丘們在麵對不同種族的人,盡量以他們熟悉的語言和方法為主,目的在與讓求法者能完全領悟說法者真正表達的意思,就像現在你們把佛經以不同的語言翻譯,發行到各種不同的國家的道理是相同的。

當時的弟子,為了方便記憶我當時所說的內容,可能會以唱誦、詩偈等不同的方法來協助記憶他們所聽到的內容,後世的人為了圖方便可能會再將內容更濃縮來方便記憶和背誦。再加上後人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環境而接受了我當時所反對的咒術與祭祀,而形成了有咒語的形態,後來的咒語都是後人再加進去的,持咒本身容易造成依賴而迷失自我,我當時不讚成這樣的方法。

 

陳嘉堡:對於有些通靈者自稱“帶天命”或者直接通靈到所謂“觀世音”“濟公”甚至是您...,他們宣說的可以為人們靈療、治病還示現所謂的神跡,這是真的嗎?

佛陀:如果真要說帶天命的話,每個人都是帶天命而來到人間的。這個天命是誰賦予的?就是自己。是自己的“業”與“願”造成的,絕對不會是別人。會通靈的人,除自己的體質外,也是因為自我內心的匱乏及外求而創造出來的現象,他必須以這樣的方式呈現,來吸引別人的注意與認同,那是一種迷失,也是一種誤導,隻會讓眾生更迷失而已。我曾經引渡拜火教的優樓頻螺迦葉時,我曾經問他:如果一個人想渡河到對岸去(解脫),要怎樣做呢?他回答說:河水淺的話就直接涉水而過,反之可以遊泳或搭船渡過河到對岸。我說:如果這個人希望對岸直接來到他的麵前呢?在那一刹那,優樓頻螺迦葉領悟到了,解脫並非靠祈禱、祭祀就可以達到的,而是要親自去實踐的,所以他舍棄了原本信奉的祭祀儀式,皈依佛法。這個故事的道理是一樣的,追求真理解脫之道唯有靠自己,一味的浪費時間在外求,希望解脫之道或涅槃直接降臨在自己的身上是不切實際的。

 

陳嘉堡:當時有些聖弟子像舍利弗、目犍連等為何能在靜坐入定時與您對談,而且您距離他們身邊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他們卻還可以聽聞到您說法,這是如何做到的?

佛陀:現在不就是了嗎?現在我的肉身由在你的身邊嗎?現在的你怎麽做到和我對談的?

 

陳嘉堡:當今有許多大師像星雲法師、證嚴法師、一行禪師、大寶法王、、、等,為何他們還無法成佛?為何這2500年來隻有您成就而已,然後這些年來為何沒有佛願意再來人間利益眾生呢?

佛陀:怎麽沒有呢?在我的眼中來看“我”已經來了,隻是你們不認得“我”而已,你剛剛所說的,法師、上師、喇嘛、仁波切、、、甚至所謂的宗教、德雷莎修女,其實都是“我”,都是佛了。並非“我”沒有再來,“我”隻是不再用佛這個名詞的身份而已,而且“我”還不止一個。菩薩隻是個名相,喇嘛也是一個名相,“我”為了不再讓眾生執著於名相,所以化現成不同的“我”,有的隻是為了再修正而來或是某些智慧不夠圓滿而再來,當然也有許多是乘願再來的,名相不同而已,那你認得出“我”來了嗎?

 

陳嘉堡:世上真的有所謂的“天堂”“極樂世界”“淨土”的存在嗎?他們存在的目的是什麽?怎麽存在的?又是誰創造的?

佛陀:它們是存在的。是由眾生的想法、需求,透過集體意識而形成的。以物質的角度來看,它們是真實存在於宇宙之中。不論是天堂也好、極樂世界也好、淨土也好,都是因應不同眾生所需求的快樂元素而形成的,當然在這裏指的是眾生並非單純指人類及地球上的生物而已,不過這些樂土的存在也隻是達到解脫及成就的休息站而已,他們並不是終點。

 

陳嘉堡:那麽“地獄”呢?它又為何會存在?他又為何那麽恐怖?為何又有那麽多層級及地獄的眾生?

佛陀:“地獄”在某種層麵也是“天堂”的一種逆向呈現,就像“娑婆世界”本身在某種層麵上也是“淨土”。隻是讓眾生從不同的感受中,去體會何為“真實實相”。會讓自己淪落在地獄裏受苦,也是一種我執、自我懲罰的一種方式,它是自己造作惡行的人所處罰自己的試煉場。“無間地獄”代表這個人的“我執”非常深,深到已無法寬恕自己,無法了解生命的實相,無法脫離自我的枷鎖。所以對眾生來說“十八層地獄”所存在的每一層,都代表眾生對自我的懲罰不同程度的執著。

 

陳嘉堡:世上為何會有那麽多神?真的有惡魔嗎?神、佛、魔又怎麽誕生的?

佛陀: “神”是宇宙中不同空間、次元,不同存在的智慧精神體,就像是地球上也有為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和以開發國家,共同居住在地球,是一樣的情形。在為開發國家的民眾如果有一天讓他們接觸到已開發國家的話,他相對也會認為自己看到神了,如果以宇宙整體角度來看,神或天界就等於是地球上的以開發國家。“魔”的存在,也是眾生心念所創造的一種存在,“佛”也亦然,他也是一種覺醒覺悟的狀態。眾生的想法有多少種,他們就有多少種。

 

陳嘉堡:既然您說“眾生皆是佛”,那麽現有佛還是先有眾生呢?

佛陀:先有想法、無明、我執。你要知道,有眾生才有佛,有佛才有眾生。就好比是一堆石頭裏看到一顆鑽石,會覺得鑽石珍貴耀眼,因為鑽石很稀少,加入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的石頭都變成鑽石,請問鑽石的價值還存在嗎?相同的,如果所有眾生都已成就時,還有所謂的眾生與佛的差別嗎?所以佛與眾生是同時存在的,無始亦無終。

 

陳嘉堡:宇宙到底是什麽?為何會形成?形成的原因是什麽?目的是什麽?

佛陀:宇宙的存在是由無明而起,目的隻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

 

陳嘉堡:宇宙會消失嗎?消失之後變成什麽呢?為何又會消失呢?

佛陀:縱觀所有的物質均會經過成住壞空的循環。循環也是眾生的需求而存在,目的是在於體會所有存在的可能。

 

陳嘉堡:佛經裏記載說,您曾提到諸佛土及諸佛,那他們在哪裏成佛的呢?地球上目前隻有您成佛嗎?之前有嗎?

佛陀:如果以物質宇宙的角度來說,諸佛土及諸佛都個別代表著不同的星球、宇宙及在那裏的成就者,而我隻不過選擇在地球上成就罷了。當然地球上不隻是“我”成就而已,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文明,都有不同的成就者,隻是存在與示現出來的形態不盡相同。

 

陳嘉堡:那代表地球之前有存在許多不同的文明咯?那有怎麽消失的呢?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佛陀:人心的變遷所造成的毀滅。從另一個角度,也是因為人心過於沉淪到無法覺醒狀態,所以眾生的集體意識感召戰爭、天災等,讓整個文明被摧毀,目的是為了淨化心靈,讓所有的一切重新來過。

 

陳嘉堡:物質世界的“實相”是什麽?“宇宙的實相”又是什麽?真正的實相是指什麽?

佛陀:不論是物質世界、宇宙等,真正的實相即是“空”,但空性並非什麽都沒有,它也是一種存在,舉例來說:如果你進入一個房間裏,你可以感覺到房子裏空間的大小;表麵看起來房子裏的“空間”似乎是存在的,但它真的存在嗎?在這個房子被拆掉後,你還可以分辨出你在房子內還是在房子外呢?就像空氣、風等,你看不到但你卻感覺得到它們,因為你的肉體感知到了,不過對於一個植物人來說,他就感覺不到風的存在了。所以,存在與否是一種心識所呈現出來的狀況,由概念所形成的假象,你的感知來自於有肉體,而肉體的形成最初始的原因是來自無明;你現在所看到物質世界及能知、所知的,全部都隻是心識的概念罷了。你現在所看到的實相、並非實相才叫做實相。

 

陳嘉堡:西方很流行新時代思想,那些作者為何能夠與所謂的“賽斯”“神”或“使者”交談?它們又從何而來?為何要傳達這些訊息?目的呢?

佛陀:這些“神”或“使者”的存在,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不同的時空、不同的存在、不同的想法,就像東方也有許多不同的神祗是一樣的,名相不同而已。作者們能與之交談,其實跟通靈的原理相似而已,就像收音機接收到不同的頻率的訊息是一樣的。

接收到低頻就是一些無形眾生,接收到高頻也隻是來自不同空間的精神體。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隻是因為自己的心太染濁和執著,不相信自己內在的聲音才會感覺不到。。他們傳達的目的無非與所有的成就者----“我”相同,是以利益眾生為目的。從宇宙整體來說地球與他們是息息相關的,好比你體內的各個器官一樣,雖然它們各個存在,也各自有其功能,但任何一個器官出了問題,一樣會影響到其他器官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它們也希望借方式,能夠提供一些訊息讓人類去思考,並進一步的了解、進步與成長。

 

陳嘉堡:為何人害怕麵對自己的內心?如何協助一個人麵對自己呢?

佛陀:害怕麵對自己的內心,是因為自己認為會傷害到自己,怕失去某些東西,甚至錯誤地認為自己也會消失所造成。解決的方法是喚醒他們對於生命及存在的意義是什麽?有些人不敢認真地去想這些問題,拿『這種想法是消極』、『不切實際』來當借口,其實真正不切實際的卻是自己。要讓人們知道,有舍必有得和『無常』的觀念;無常並非消極的,它是『實相』,它也是提升我們心靈很重要的元素。對於完全沒有直覺、麻木不仁的人先提醒他:『你害怕死亡嗎?』他的內心會因這個問題而產生恐懼,並且從恐懼形成『苦』,到時候我們再給予離苦的方法便可以協助到他。

 

陳嘉堡:您能說明一下“我”是什麽?如何了解“我”呢?

佛陀:“我” 是一個假名,隻是一個代名詞,一般人隻執著於個體的我,其實“我”可以延伸的,例如:看到自己的小孩或家人被欺負,你會感覺到好像自己被欺負一樣,看到代表自己國家出賽國際級的運動比賽,無論輸贏、自己都會有情緒,所有“我”是可以無限延伸的。再舉一個例子,我們現在穿的衣服是從何而來?它是理所當然的擁有嗎?我們深入觀察一下,衣服要從商店買到,商店要從工廠取貨,工廠要從農夫那裏取的棉料,農夫須透過種植才能取得棉料來賣,棉本身需要土壤、陽光、空氣、水的元素,才能生長,地球的形成也來自宇宙的元氣,宇宙的元氣須聚集許多元素,而這些元素也是我們人類肉體組合的元素,因此這些過程中缺乏任何一個環節,這件衣服都不可能形成,更何況我們隻是現行推論,還未向環狀方向去延伸,像商店需要有人建設房子才有店麵,工廠的機器需要有人之製造及提供等,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去傷害或破壞任何一個部分,我們都無法獨自存活,更何況是製作成衣服呢?當我們看清楚所有的因緣時,我們會生起慈悲心,這就是 “大我”、“一體”、“合一”、“無有分別”,你要如何稱呼它都可以,這就是“我”而且一直都在。

 

陳嘉堡:對於西方宗教提到有關上帝用七天的時間創造這個宇宙的說法是真的嗎?您的看法呢?

佛陀:宇宙包含所有的萬事萬物的形成皆是由因緣而產生的,任何一樣事物絕不可能是獨立存在的,如果真有一個上帝來創造這個宇宙,那請問上帝又是誰創造的?那如果沒有可以創造上帝的可能存在的話,上帝就不可能存在了。那既然上帝創造了天堂,又為何要創造苦難?既然一切都由上帝創造的,那有為何要創造一個撒旦來對抗自己呢?既然上帝是慈悲的,可以寬恕所有的人,赦免所有的罪,為什麽無法寬恕亞當和夏娃當時所犯的錯呢?這就像自己的哈子犯錯,被逐出家門般的令人傷痛,這些都是都是互相矛盾且不合理的。其實要以智慧來深入聖經所真正表達的是什麽?它要傳達的是犯錯者若無法麵對自己的良知,終究會受到良知的懲罰外,會更讓自己沉淪在痛苦的深淵之中,而走向這些犯錯的行為,是來自本身內心的貪欲及淫欲,可是眾生反而忽略了聖經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反而隻沉迷於譬喻的故事中,這就是我常說的誤以手指為月亮是一樣的。

 

陳嘉堡:目前世上的“禪修”方法較多,哪一種比較好?哪一種比較正確?哪一種比較適合自己?要依循哪一種呢?

佛陀:每一種方法都好,隻要是往內心觀照的方法都是正確的方法,如果是以過多的包裝,例如吸某某神、某某佛的靈氣,或透過外力來協助等,基本上是外求與偏執了。至於要依循哪一種,須因人而異,隻要所選擇的方法能讓自己的身心感到愉快外,對你而言是最輕鬆、沒有負擔,也就是喜悅、沒有壓力、能夠內省、不外求,就是適合自己的方法了。

 

陳嘉堡:可否請您告訴我們,有沒有較初步及簡單的方法,讓自己自修及自行規範自己的行為?也就是怎樣讓佛法簡單化,然後運用在生活?

佛陀:其實你們現在這個“唯識深層溝通”心靈回溯技術就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了,她已經將佛法簡單化外,還有步驟方法可以實踐與印證,如果在生活中能夠時時刻刻知道,苦是什麽?自己就會努力想離苦得樂,但不是物質上或感官上的享樂,因為那還是苦。而訓練自己心靈的開始,就是去了解“無我”、“無常”、“涅槃”(解脫、快樂、自在),並去實踐它們。

 

陳嘉堡:請問您,我們要利益眾生前,需要注意什麽?或準備什麽嗎?

佛陀:首先要利益自己。怎麽說呢?自己要先去除無明;體悟所有的智慧,才有能力去利益眾生。就像乞丐無法布施財物給窮人是相同的。

 

陳嘉堡:那如何才能夠破除無明,去了解所有的智慧,也就是如何讓自己證悟呢?

佛陀:想證悟,首先必須要下決心,多內觀,尤其是多透過各方麵的內觀,包括像你們的技術等,多被溝通破除自身的心靈種子外,訓練自己培養“愛”和“慈悲”。因為在利益眾生之前,可以透過布施來破除我執及我所有的想法,要強迫自己多去做布施的事,像捐款、義工等等,接下來用禪修或觀想培養大我的觀念,可以讓自己慢慢地走上證悟之路。

 

陳嘉堡:您對時空的看法如何呢?

佛陀:是空性,對於自身本體而言,是沒有時間的差別,它是一種無常與假象,而且時間是障礙人覺醒和解脫很嚴重的因素。

 

陳嘉堡:對了,剛剛向您提問到有關於新時代及各種宗教所稱呼的神、賽斯、天界、真主等彼此隻是名相不同,且來自於不同的空間與層次的精神體,那他們也會有輪回嗎?

佛陀:也會。因為他們有不同層次的煩惱及執著,例如天人,在天界還是有一定的壽命,就算千、百、萬歲,還是有個極限;福報享盡了,還是會進入另一個循環,也就是輪回,他們還是沒有超越時間的製約,就連宇宙本身也是如此,連宇宙也逃不過時間的製約,這一點現今的科學已證實了。唯獨能了解時間的本質,才能真正的離苦,並達到真正的自由。

 

陳嘉堡:針對愛,你會如何解釋呢?

佛陀:愛的真諦就是無我和慈悲,無我及慈悲前麵我們已經討論過,也舉了許多的例子來說明了,不具備這些條件的話,是不可能擁有及付出愛的,即使有也隻是匱乏的愛,那隻會帶來苦難,沒有喜悅。

 

陳嘉堡:請問您,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對自己有幫助嗎?有何方法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佛陀:如果隻是好奇的話,是沒有什麽幫助的,但是如果是透過前世今生的經曆,看清楚生命的實相,對於開啟自己的智慧和達到證悟是有很大的幫助。現今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隻要能夠專注在內省的功夫即可,對於一個禪修功夫到一定程度的修行者,當他在禪定時,心靈自然會湧現有關自己的前世的記憶。就好比在玻璃杯裏含有雜質的水一樣,平時攪動時雜質和水溶合在一起,看不清幹淨的水與雜質在哪裏,但是一旦不再攪動玻璃杯裏的水時,靜止的水會讓雜質慢慢沉澱下來,此時你便看到雜質是什麽的原理是相同的。但是現在的人,要鍛煉這種禪定的功夫,要達到上述的境界,是十分費力和耗時的,透過引導的內觀(唯識深層溝通)可以比較快速看到影響自己心靈的雜質,它是可以快速縮短時間達到修行及禪修的方法,再加上適度的禪修方法及吸收正確的知識與觀念,可以加倍讓自己心靈淨化與清明。

 

陳嘉堡:金剛經裏您曾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我如何確定是您的示現?而且是與您對話?

佛陀:你問得很好,萬物眾生皆有佛性,那佛性就是自己的本性、自性,也就是內在的聲音就是我、就是佛,所以彼此就是示現。

 

陳嘉堡:現在所流傳的經典都真的是您所說的嗎?

佛陀:隻要你相信它是真的就是真的,看經典須用心和智慧來看它,凡關於教導解脫、離苦得樂,邁向正道之路的方法,都是我說的,都是真的,反之就不是了。

 

陳嘉堡:怎樣才能讓人們相信我們對話的內容是來自您的法教?

佛陀:自始自終我所講的內容,從以前到現在,從來沒有要求任何人相信這些就是來自於佛的法教,我隻說唯有你去實踐它,你就會相信,自然就了解是來自於我的法教是什麽以及是否是我的法教了。

 

陳嘉堡:您對於現在學佛的人及佛教徒有何建議呢?

佛陀:多精進,不要隨便就懶散自己的心誌,這樣很容易讓自己的心智受到貪嗔癡慢疑等之染著。時時刻刻念念分明,保持覺知,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儀式上,哪有那麽多儀式?本來某些的儀式的行為和動作目的是調伏人的我慢心,並希望透過某些動作來訓練人的覺知及專注,但過多的儀式動作卻導致人們的負擔與迷失,變成以祭祈、儀式來消災或解厄為主要目的,而忽略了真正的意義是什麽?這已經是偏離了,過多的儀式隻是偏執,應該多花時間在淨化心靈,追求正道和利益眾生上麵才正確。

 

陳嘉堡:您對於現今人類、國家、種族彼此間的互動有何看法?

佛陀:人類自己包括一國的元首都需要建立無我、共依共存的觀念。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是絕不可能單獨存在的,這些觀念必須再強調,並深植在心中,當全體人類,尤其是國家的元首能夠看清楚這個關係時,才能真正地達到平衡,在彼此互動的過程中,才能相互扶持,而不會相互攻擊或侵略其他國家。人類及國家的元首也絕不能區分優秀的種族或高等的國家,這樣的觀念已造成了我慢的態度,這是很危險的,我慢會造成人類更多的災難,最直接的災難就是戰爭,最後自己也會導致惡果。維持平衡與和平的最好的方法並非武力,武力最終的結果是自我毀滅,維持和平最好的力量是慈悲,唯有慈悲才是增進所有眾生福祇最原始之根本。

 

陳嘉堡:對於現代人類的教育有何建議呢?

佛陀:從心靈教育和人文教育去著手,並從家庭本身做起。父母親本身對於生命與生活能否以正確的態度去實踐;進而以身作則,端看身為父母親的我們是否對於當下所有的一切均有覺知,是否願意為生命負責是很重要的。

     學校方麵要多注意的是由老師親自以身作則,要做到謙卑,虛懷若穀,而非我慢的態度,認為自己是教育家,就神聖不可侵犯和顛覆的,這都是狹隘主觀的想法,容易與學生造成對立,老師本身要保持感恩、奉獻的心,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從小學習回饋團體和感恩一切。

 

陳嘉堡:那對於現代人類在生活方麵您有何建議呢?

佛陀:現今的社會功利主義太重,會演變成如此是來自於人們內心的貪欲太重,貪欲的心就如大火般;當它燃燒得非常熾盛時,所有的財物均會燒成灰燼,所以消除貪欲的心是現在人們首先必須要做的事。

     消除貪欲的方法就是:多行善,也就是多做布施的行為,不管是財力也好、物力也好、勞力也好都可以,多說善言、助人離苦,也是布施的一種,但非阿諛奉承,帶給別人快樂的各種方法,也是一種布施,甚至你自己的一個危險哦,可以帶給他人愉快、感覺和善,也是一種布施,所以不要損失任何你可以給予他人帶來快樂的機會,少談論他人是非,評論他人行為,減少八卦的言論,這些言論隻會更汙染自己的心靈更看不到自己而已,就像在一個臉盆裏清澈的水一般,當你加入了各種不同的紅黃藍綠黑各種不同的顏色的染料時,你已無法從水裏清楚看到自己的倒影了。更遑論自己能清楚地活在當下、覺知所有的事情,所以一般人如能做多多布施、少惡口,其實對於整個社會的貢獻就很大了,如此一來人禍天災就會減少很多,當沒有人再說人是非時,自己也不必擔心會成為別人談論是非的對象,生活會更和樂、平靜,這就是回饋給你最大的福報了。

 

陳嘉堡:請您再指導我們一些如何能真正走向覺悟之道的觀念和作法好嗎?

佛陀:我已經提供很多方法和觀念了,要強調的是對於自己和生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念分明,任何隻要是內觀自己、反省自己、洞悉所有因緣法則,不外求且利益眾生的方法,都可以協助自己到達覺悟之道,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去實踐它,才能真正的體悟與證悟,否則都隻是空談。

 

陳嘉堡:最好想請教您的是,您涅槃後在哪裏呢?

佛陀:『我』不就是在這裏嗎?你所看到的、感覺到的、聽到的都有『我』,像風、樹、陽光、月亮、花草、雲、海洋、動物、山、星星、宇宙,都是『我』,『我』隻不過不斷透過各種不同的形態、形象來呈現成住壞空,在這些示現中,都在傳達『我』所說的實相,肉身的『我』隻是為了方便人類眾生了解『我』的表達而示現的,不必執著於肉身的『我』,『我』從無始劫就不斷地實現且從未間斷過,目的是讓所有迷失的『我』,回歸原來就不生不滅的『我』,你有沒有從這些課程中,看到『我』所要表達的是什麽呢?你認出『我』了嗎?(完)

 

此文很好

我就是佛,空性,自性,佛性,不生不滅,無垢無淨,一切生命諸相都是空性所化,空性為實相,即運動無執,變化無常,生命回歸空性多少,就證悟了多少的理,就在那層空間,要證悟就要實踐,觀心內照,即觀止,否則執外迷失自己的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