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聖女貞德

(2010-09-26 01:05:08) 下一個

風中之燭的法國

一四二九年五月的某一清晨,在奧爾良城外英軍建築的堡壘之前,出現了一支法國軍隊。身先土卒者係一位高舉聖旗的少女。大旗上畫著最後的審判和百合花的圖案。少女腰懸長約一公尺的寶劍,身穿銀白色的鎧甲,頭上無盔,長發隨風飄揚。

 

 

聖女貞德

奧爾良城,位於巴黎西南110公裏,係法國中部的城市,羅亞爾河流經南側,河寬約三百公尺,自古即為商業繁盛的城市。遠在羅馬凱撒時代,已有不少羅馬商人定居於此。以今日的九萬人口來加以推測,十五世紀時人口約近二萬。

當時的法國,以羅亞爾河為界,其北側絕大部分都在英國及其盟友布根第黨的控製之下。英方宣稱英王身兼法王。法國皇太子被迫離開巴黎,顛沛流離於奧爾良以南的布爾茲(Bourges)城和羅亞爾河畔的小城市。

英軍自一四二八年十月至一四二九年五月包圍奧爾良城,長達七個月之久。英軍統帥是索爾斯巴利伯爵。他統率四千名弓箭手和一千名騎土等五千人馬攻城。 奧爾良市民不分老弱婦孺,同心協力守城。英軍統帥索爾斯巴利伯爵,於開戰兩周後即陣亡。英軍迅即另派統帥。奧爾良市民雖驍勇善戰,亦無力扭轉大局。

為了攻城,英軍在奧爾良城外圍的十個據點,建築了各型大小不一的堡壘,尤其在正對羅亞爾河的南門上所興建的橋頭堡,稱為瞭望台,極其堅固。

奧爾良的存亡,在戰略上有決定性的地位。此城一旦淪陷,皇太子的“首府”布爾茲將危在旦夕。羅亞爾河沿岸以外的都市,也將會遭受一舉擊潰的命運。如果真是如此,則整個法國必定淪入英國人手中,皇太子也隻有流亡蘇格蘭,別無選擇。

身為皇太子,此時不得不孤注一擲,決一勝負。然而皇太子缺乏魄力,在宮廷內亦缺乏承擔此重任的人物。長期的圍困使奧爾良糧食告罄,市民饑餓難耐。

正當此時,出現一位身穿銀白色鎧甲的17歲少女。此女名叫貞娜?達克(Jeanne d'Arc 簡譯貞德),她說服怯懦的皇太子編組大軍,以解奧爾良之圍,太子任命她為法軍統帥。她騎著白馬,身先士卒,指揮因戰敗而喪失鬥誌的法軍。

貞德的軍隊首先攻占東側英軍的堡壘初次獲勝。首戰告捷,奧爾良城各教堂鍾聲齊鳴,祝賀勝利。

貞德繼續攻占東南的城堡。五月七日,攻擊南門正麵的特雷爾城堡。在此戰役中,貞德肩膀中箭,然而仍不退縮,一馬當先,攀登城牆。一日之內即攻下此一固若金湯的堡壘。八日後,英軍棄城,向北潰退。少女貞德創下曆史奇績。

此後,一戰再戰,貞德指揮法軍連連告捷。

從此之後,法國以奧爾良城解圍之日(五月八日)為聖女貞德紀念日。在法國各教堂的一隅,都樹有聖女貞德的塑像。每逢祭日,聖像之前燈火通明。巴黎羅浮宮外側,亦有一座金色的貞德馬上英姿的巨像,塑像周圍塞滿了來自各地奉獻的花圈,充分顯示法國人對一代巾幗英雄的景仰。

一九二O年,天主教宣布將貞德列為聖女。奧爾良市自十五世紀以來,年年慶祝五月八日解放日。紀念日當天,在花車上安置聖女貞德塑像,遊行市區。此種慶祝活動甚至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依然如期舉行。

巧妙指揮法軍的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用兵如神,確實是史無前例的少女。聖女誕生於法蘭西東境的小村都雷米(Domremy)。該村位於巴黎東方二百八十公裏,已易名為“少女都雷米村”。當地保存了貞德的故居。據傳係貞德接到神諭的地點。目前在此建有宏偉的教堂。

馬士(Meuse)河溪穀一帶,以風光明媚著稱於世。清澈的溪流上,兩岸翠柳白楊,草木扶疏,羊群低首默默咀嚼,附近盛產葡萄。

貞德乃農家之女,目不識丁。其後雖利用作戰閑暇習字,也僅能署名而巳,毫無閱讀能力。此一農家女,聞悉要她挽救法蘭西的神諭後,即前往附近城市佛庫  (Vauconlears),對法軍守將展開遊說工作。雖屢遭拒絕,從不氣餒。守將終於派遣二名騎士及二名侍從,此外又請皇太子加派使者二名護送,一行共 七人遠赴希農(Chinon)謁見皇太子。

貞德謁見皇太子,私下相告一個秘密。此一秘密真相如何,第三者無法得知。但是皇太子卻因此對貞德十分信任,並向其他官員和貴族宣稱深信貞德所言。貞德的確獲知唯有神才能知曉的秘密,太子不得不相信她是神的使者。

貞德受太子之命前往普瓦泰,接受當時由法國一流學者組成的宗教調查團的盤問。此次盤問的記錄雖未保存,但是據傳,專家們對貞德極其簡明扼要的回答,十分滿意。

關於貞德的敏捷答辯,絕非皇太子有意派禦用學者作偽欺瞞世人。稍後貞德為英軍所俘,被誣指為異端,遭受宗教裁判。此次法庭審訊紀錄遺傳至今。在被審 問過程中,她的對話之精妙嚴密,令當時親英國的近60位法國第一流宗教權威束手無策,引起民眾廣泛同情。宗教裁判不得不從公開審理轉入秘密審判。

一個未曾受過教育的農村少女居然如此有智慧。聖女貞德自稱是大天使和已去世的聖女——聖凱薩琳(St. CCtherine)和聖瑪格麗特(St.Marguerite)在指引她去挽救法國。一位擔任審問貞德的法官深藏玄機地詢問她:“聖凱薩琳和聖瑪格麗特 是否憎惡英國人?”

倘若貞德回答兩位聖人的神靈憎惡英國人,法官將以天使不可能憎恨信仰基督教的英國人來加以駁斥。足見此一質問居心險惡。對此問題,貞德作以下回答: “此二位聖女愛神之所愛,惡神之所惡。” “神對英國人是愛是惡,或者對英國人的靈魂作何安排,本人一概不知。本人僅知將英國軍隊逐出法蘭西。隻要法蘭西不亡,神就會以戰勝英軍為禮品贈予法蘭 西。” “神是否憎惡法國人,我亦全然不知。然而我深信,法國人一旦有罪,必然會接受懲罰,此乃神的旨意。”

貞德解奧爾良之圍以後,繼續率軍襲擊駐在帕提的英軍,準備給予英軍致命的打擊。英軍準備以他們所擅長的弓箭陣迎擊法軍的先鋒,並且為防止騎兵隊攻 入,遂在陣前布置木樁,弓箭部隊列陣以待。貞德觀察敵情,決定暫不發動攻擊,靜待觀變。由於法軍兵力處於優勢,法軍的元帥將軍們建議出擊英軍,但貞德嚴加 拒絕。因為貞德認為此刻以激勵軍心士氣,才是當務之急,而不是進攻的時刻。

黎明時分,英軍開始撤退,法國騎兵乘機進擊。英軍和布根第聯軍共有二千名陣亡,一千名破俘,英軍一蹶不振,短期內無法重整旗鼓。

她的軍事策略十分妥貼,每戰皆捷。有一天,貞德對來訪的都雷米村民說:“本人無所畏懼,唯恐內部遽變。”

貞德是一位毫無軍事常識的少女。卻統帥著法軍英勇作戰,所向無敵。終於擊潰英法百年戰爭中贏了九十多年的英軍。英國王室統治法國的夢想被粉碎。在貞德的幫助下,法國皇太子在蘭斯大教堂接受加冕,此即查理七世。

以一位少女的力量,居然能改變曆史,真是破天荒未曾有。

天真爛漫的聖女貞德

根據記載,貞德黑眼,圓臉。她身穿重達二十五公斤的鎧甲,還能馳騁沙場,可見身體很強健。

貞德在戰場以外的場所卻是一位天真無邪的少女。關於此點,曾與貞德接觸過的人在觀點上十分一致。“我常在浴室內邂逅貞德。據我所知,她確是處女之身,極其天真。這是她在戰場以外的場合。然而她一旦手執長槍馳騁沙場,其英姿無與倫比。(拉圖爾德夫人的證言)

天真爛漫的處女貞德,在戰場上和將士們朝夕相處,毫無隔閡。在自稱為“神之使者”的少女麵前,法軍將士們的心中毫無邪念。

聖女貞德的信條直截了當。“對法蘭西這一神聖國家挑戰,也就是向耶穌挑戰……。”

火刑台上高呼“耶穌”的聖女貞德

一四二九年七月,皇太子查理於蘭斯教堂加冕為法王。貞德在法王麵前,喜極而泣,深致賀意。法王在當年歲暮,任命貞德及其二位兄長為貴族,賜予王室的百合紋章為其族徽。

次年,貞德於康白尼(Compiegne) 一役中,為布根第黨所俘,以一萬法郎的代價轉賣給英軍。英軍即對貞德進行宗教裁判。以異端之罪名,在盧昂(Rouen)的廣場處以火刑。

法國北部諾曼第地方的盧昂城,即是火刑的地點。如今依然矗立著貞德塑像。當年,一個十九歲少女,被指控為“異端”、“偶像崇拜”、“喚起惡魔”,以及其他罪名而定罪,慘遭逐出教會、接受火刑的命運。

貞德在烈焰之中,依然頻呼“耶穌、耶穌”,執刑士兵頗為所動,不忍目睹。因此,英軍指揮官下令士兵們暫時遠離火刑台,此一行動是為挽回動搖的士氣。

依據傳說,貞德的心髒雖然數次潑油火化,然而始終無法焚毀,傳為奇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