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李嗣涔
彼岸取經
一九九五年我向台大申報輪休,一方麵鬆弛身心,儲備再投入的能量,-方麵也利用這個機會想在特異功能的研究方麵找到一個突破點。
到了秋天,九月的時候,我趁著休假陪侍家母到大陸探訪親友,在北京大約有一個星期的逗留。當時大陸最有名的特異功能人是張寶勝,我很想有機會去拜訪他,但是非親非故又沒門路,似乎不太可能。誰知道事有湊巧,在我出發前不久,有一次朋友請吃飯,座中正好有位大陸來的李先生,也是特異功能人士,不過特長不同。我冒昧的請教李先生,有什麽方法可以找到張寶勝?李先生很熱心的給了我一個電話號碼,說是張先生在北京507所的電話。
李嗣涔校長
孫儲琳
於是我準備了幾份自己的氣功和特異功能研究的論文,預備到北京毛遂自薦去見張先生。到北京之後先陪家母探親會友,走訪名勝,忙了幾天,好不容易有一個空檔,輾轉聯絡上了張先生的秘書朱敏先生,當即帶了論文和名片去拜訪他。朱秘書婉轉表示見張先生有所不便。我當然有點失望,不過還是把資料給他,請教一些問題。大概我的名片和論文令他相信我是誠意的研究人員,不是瞎起哄的,所以考慮了-下告訴我:“這樣吧!我給您介紹-位比張寶勝還厲害的功能人,不過這會兒找得到找不到,就說不準了。”他當即打了一通電話,向對方介紹我來自台灣……等等,約好當天下午我就過去。“運氣不壞!”他說:“今天沈教授和功能人都在。平時找他們不容易。”我衷心感謝他,素不相識,他大可不理我的,卻這麽熱心的幫忙。-方麵心中也感到狐疑,在台灣隻聽說張寶勝功能高強,怎麽又有一個比他更厲害的呢?
人體科學研究的遠景
當天下午我依約找到了地質大學,見到從事人體科學研究的沈今川教授和“比張寶勝還厲害”的人物孫儲琳女士。原來地質大學人員在文革時下了武漢,沈教授就在武漢開始和孫女士的合作研究。
我們彼此交換意見之後,沈教授把他們以往做過的實驗成果和錄影帶給我看。其中每一項實驗都叫我目瞪口呆,有突破空間障礙、意識生物工程(讓種子發芽長根之類)……等,簡直匪夷所思。當時我自己在人體特異功能的研究,隻有初步的心電感應和手指識字而已,沒想到特異功能可以有這麽複雜而驚人的作用,更沒想到會有一個人同時具備這麽多樣化的功能。張寶勝的秘書所言不虛,孫女士確實了不起。
原來孫女士小時候就有透視力,偶爾會看到奶奶家藏在地下的壇子;上課的時候會看到隔壁班老師上課的情形。不過在文革期間上山下鄉,特異功能並沒有進展,直到一九七九年唐雨熱潮的時候,孫女士經過試驗,發現自己也具備耳朵識字和透視人體的功能。於是同濟醫科大學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醫院都邀請她擔任保健醫師,用特異功能透視病人身體。後來又回地質學院圖書館工作,直到一九八七年,地質大學批準成立人體科學研究所,由沈今川教授領導,孫女士也被調到研究所。孫女士為了恢複並加強自己的能力以配合研究,每天練功數小時,很快的恢複了原有的功力,並且不斷的自我訓練,開發新功能。有時候也觀摩別人的表演,自己琢磨苦練,終於掌握了六十項功能,每一項功能都挑戰著現有的物理和生物知識。
這次會麵使我對人個特異功能的認知跨前-大步,明確的知道各種特殊能力是可以自行訓練開發的,而且即使是特異能力也不能違背自然法則。例如孫女士在做種子發芽的實驗過程中,發現要催豆類發芽比較容易,可是催發小麥種子卻不成功,實驗多次小麥都沒反應。後來請教農業專家,才知道小麥要先長根後出芽,孫女士於是先請小麥種子“長根、長根”,然後再發芽,果然就成功了。這個例子也告訴我們,隻靠特異功能則威力有限,要配合知識才能發揮如虎添翼的功效。
離開地質大學的時候,我心情激動,幾乎在馬路上奔跑歡呼起來。因為我看到了人體科學研究這一片遼闊的遠景,有多少物理、醫學、生物、演化……的課題等著被突破!人家說見獵心喜,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也是這樣,發現了新的研究課題,又高興又心急,更難以相信自己的運氣!由於張寶勝先生的秘書朱敏先生熱心介紹,我又碰巧在今天找上門,而得以和大陸的研究人員認識,創造日後合作研究的機會,有高功能人士的協助,相信可以進行很多突破性的實驗。
吾道不孤
我們常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正可以比喻個人和大陸人體科學界的關係發展。認識了地質大學的沈教授和孫女士之後不久,山西大原的隗壽彰醫師也和我取得聯係,由於台大醫院複健科的藍青醫師也和隗醫師熟識,所以我和隗醫師雖未謀麵,卻很快熟稔起來。隗醫師熱情而富使命感,雖然客觀條件不佳,仍然對氣功研究執著投入。也由於他的熱情邀請,我才能夠在-九九六年四月參加中國人體科學研究院於北京近郊潭柘寺舉行的“特異現象物理研討會”。本來這是人體科學研究院的內部會議,主要是為日後研究路線定調,卻大方的容納我這個“外人”參加,由於大陸從事人體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幾乎全員到齊,我因此有幸認識天南地北的朋友,有遠自雲南、內蒙古、遼寧……等地來的,北京、上海更不用說了,看到這麽多人堅持投入人體科學研究,深深感覺“吾道不孤”的喜悅,也警惕到自己要更加努力,不能讓台灣科學界在錢學森所說“可能導致一場比二十世紀的量子力學、相對論更大的科學革命”中缺席。
意念鑽洞
地質大學人體科學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孫儲琳女士也參與了這次盛會,並且在會中做了三項實驗。第一項是隔空遙感,我們任選一張測試手指識字的紙條,她可以在十五公尺遠的地方“看”到紙條的內容。當時我心頭一震,隨即想到所謂“手指識字”,其實可能不是“手指”在看,手指隻是一個媒介,一旦能力被誘發,則不用手指觸摸也一樣。所以後來回台訓練小朋友手指識字成功之後,便逐步增加難度,把紙條放進盒子裏,果然在反複練習以後獲得成功。雖然知道與觸摸無關,但是真正作用的機製是什麽,至今仍然無定論。
第二項實驗是意念打洞,我提供一枚台灣的十元硬幣,孫女士握在手中以意念操作,不到十分鍾就在硬幣上打了-個小洞,幾乎把硬幣打穿。我帶回台灣之後,在實驗室測量出小孔的直徑為1.1毫米。於是找來-毫米的細鑽頭,嚐試在另一個硬幣上打洞,沒想到榔頭一敲,鑽頭卻折斷了,隻有尖端卡在硬幣上,根據孫女士的敘述,她用意念在硬幣上打洞的過程如下:
首先要放空入靜,感覺好像在另一個時空的狀態,這時候前麵會出現一個熒幕,熒幕上有一個握著硬幣的拳頭,接著拳頭消失,出現硬幣。起初影像並不穩定,等它慢慢清晰以後,集中意念打孔。打孔的意念集中到某個程度,屏幕上便出現一根透明的,像水晶般的六棱棒,感覺它好像非常堅硬。打孔的意念堅持增強,六棱棒的一端突然彈出一支圓尖,以脈衝方式“通”一聲在硬幣上打出一個洞來。打洞的時候,腦部會感到一陣撞擊,好像屏幕快被震碎了。這時候打開手掌,硬幣上已經打了個洞。
另外一項實驗是以念力催發小麥種子。這項實驗花了兩小時又十分鍾,有攝影機全程拍攝。實馳的時候孫女士以意念和小麥溝通,有時候用手掌對著小麥種子,好像在對它發功的樣子,有時候用手指觸摸種子,就這樣反複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總共讓小麥種子長芽3公分,長根1.5公分。在正常情況下小麥種子大約要一星期才能長到相同的程度。
這次大會前後共五天,由於大家吃、住都在潭柘寺,所以除了正式開會和實驗之外,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廣泛的交流和討論。我也因此知道大陸推動“扁鵲工程”的狀況。期間也討論到穿壁現象,並嚐試以物理理論來詮釋這種現象。北京首都師大物理係教授耿天明認為穿壁(如藥片穿出藥瓶)是宏觀量子穿隧效應。另一位物理學家劉易成教授——他是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軌道的計算者——則傾向探取多態空間的解釋。也就是說又一個第四度空間和我們的三度空間相通,功能人把藥片提升進入第四度空間,移出瓶外再放回三度空間。我自己也有-個可能的假說,是藥片或藥瓶形成了宏觀的量子波。做此假說的原因是雖然有許多成功的藥片或晶體穿透玻璃瓶壁的實驗,甚至可以把活的榆樹金花蟲穿壁而出,仍然存活數天,但是這些成功的實驗有一個共同條件,就是容器必須有縫、小孔、或是有蓋子。完全密合無縫的容器中目標物無法移出。這種現象很像超流體氦的爬壁現象,是氦形成宏觀量子能階及波色——愛因斯坦凝態後的現象。如果我們能把固體質量中心的熱擾動速度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整個物體便可化為物質波動,穿透孔隙移出瓶外。但是一旦孔隙封閉,量子波無法穿透瓶子本身晶格內原子間的空隙,因此無法“突破空間障礙”。這也解釋了到目前為止雖然可以拍攝到藥片或膠卷穿瓶而出的過程,卻無法使實驗結果停留在互相嵌合的狀態。
以上各種解釋或假設,都有待更精密的實驗來證明,目前仍無定論。
五天之中另有一件令我深感訝異的事情,就是在茶餘飯後參訪潭拓寺時,眼見受共產主義唯物論“熏陶”了數十年的大陸人士虔誠跪拜。潭拓寺的知名度或許不如雍和宮、碧雲寺,但是北京有句諺語:“先有潭拓寺,後有北京城”,可見曆史之悠久。潭拓寺建於晉代,最初名為嘉福寺,唐代稱龍泉寺,金代更名萬壽寺,明清兩代又數次更名,但不管官方名稱如何更改,大家隻叫它潭拓寺,因為山上有龍潭和拓樹。潭拓寺建築依地形成階梯狀,周圍古木環繞,寺裏有高2.9米的鴟吻、千手千眼佛、石魚,和最著名的妙嚴公主“拜磚”。妙嚴公主為元太祖忽必烈的女兒,因見父親殺戳太甚而出家,在潭拓寺虔誠拜佛為父親消業,天長日久竟然在拜磚上跪出深陷的印痕來。這一塊有著妙嚴公主膝痕的地磚目前被珍藏供奉於潭拓寺後殿。供人瞻仰。當時看見這塊拜磚,我內心有一陣微妙的激動,遙想數百年前一位妙齡公主舍棄榮華在此拜佛贖罪,需要多大的決心,多大的堅持,日夜晨昏多少次的屈膝,才能把拜磚跪出凹痕?且不說別的,這位公主的毅力就令人折服。真不愧為忽必烈的女兒!其實我從小沒有宗教信仰,但宗教的情懷總叫我感動。
此次大會讓我見到了幕名已久的諸位先驅,他們的大各和論文常常出現在《人體科學季刊》上,是人體科學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在山林古寺之間談論特異功能,加上孫女士的實際操作,真令人以為是古代隱士仙人再世。
回到台灣之後,我便提出申請邀沈教授和孫女士來台,台灣方麵的手續都辦妥了,到了八月份才獲知大陸國務院人體科學小組不批準,大失所望,也因此使得我們合作的實驗延遲了一年才正式展開。
一九九七年八月底我趁學校開學之前到北京做了一周的實驗。而為了實驗所需,我帶著各式各樣的儀器,塞滿特大號的皮箱之外,身上還背背掛掛,在機場的時候,航空公司的人員就皺著眉頭:“這行李太重了!下不為例。”放在飛機上都嫌重,可知我扛的辛苦?由於沈教授告知四月份訪問馬來西亞的時候,孫女士曾經在十二分鍾內使一粒市售的香酥花生返生,並長出了十公分,成為有兩片葉子的花生樹。因此我也準備了花生和豌豆,以進行種子發芽的實驗。另外還設計了測量意念打洞時壓力大小的實驗,以及在小尺寸金屬箔上刻痕或打洞的意識微雕實驗。這些實驗從九七年八月開始持續至今,我也每年大約兩次專程到北京,進行不同方式的實驗,希望能逐步了解各種功能的運作內涵。(待續)
李嗣涔:台大電機係畢業,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專長為半導體光電元件。曾任台大電機工程係主任、國防部參事,現為台灣大學校長。1988年參與氣功科學研究,改變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生命的看法,轉而追求身心靈的圓融。92年研究興趣轉向人體特異功能。目前與北京中國地質大學人體科學研究所合作從事意識微雕、意識生物工程研究,並有許多重要發現。
鄭美玲:台大外文係畢業,英國裏茲大學戲劇與劇場藝術碩士。1977年與李嗣涔在美共結連理。曾任中學英文教師,世新專校講師,譯有童書《難忘的奇異世界》。近年致力於藏文學習與佛學文稿譯寫。
本文摘自《難以置信——科學家探尋神秘信息場》一書,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鄭美玲著,由張老師文化出版社出版(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