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之子

歡迎用心交流的朋友,在這裏你能找到你所需要的!
正文

鬥牛士計劃:偷撈蘇核導潛艇 盜竊案扯出驚天秘密

(2007-01-04 17:05:21) 下一個
鬥牛士計劃:偷撈蘇核導潛艇 盜竊案扯出驚天秘密

  冷戰中的美蘇間諜戰,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其中,美國中情局秘密打撈沉沒的蘇聯核導彈潛艇的“鬥牛士計劃”,以大膽獨特的設想、創紀錄的花費和艱難曲折的實施過程書寫了間諜戰史上的一段傳奇……


  冷戰期間,美國在太平洋各處布設了千餘個聲呐浮標,這樣做的目的是美軍可以在千裏之外監控蘇聯海軍的一舉一動。所以,當蘇聯的一艘K-129潛艇1968 年4月11日在距離夏威夷群島西北部七百五十海裏的地方爆炸後,立即引起了美軍的注意。該潛艇是美軍重點監控對象,潛艇攜帶有三枚“SS-N-5”型導彈,每枚導彈上都有一個核彈頭,爆炸威力相當於投在廣島原子彈的五十倍。


  K-129潛艇裏的艇員們來不及求救,更來不及逃生,艇上的六十人不是被火燒死,就是窒息而亡,無一幸免。失去平衡的潛艇急劇下沉,最後沉入五千米的海底。當艇首與海底接觸的一刹那,艇體再次發生了破裂,一些物品從裂縫中湧出,散落在大洋底部。


  K129號潛艇失蹤的消息迅速傳回蘇聯,蘇聯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立即派出裝有先進電子設備的偵察船和大批軍艦趕往出事海域。然而,要在茫茫大洋中尋找一艘潛艇殘骸談何容易。蘇聯人在海上調查了幾個月,也僅僅了解到潛艇沉沒的大概區域,根本不能確定沉船的方位。戈爾什科夫意識到,別說找不到潛艇沉沒的位置,就是找到了也無法把它打撈上來,因為潛艇沉沒的深度超過了五千米,並且這一海域一年中有九個月是惡劣的氣候,靠蘇聯目前的力量,是難以完成這一任務的。最終,戈爾什科夫決定放棄尋找。


  就在蘇聯尋找失蹤潛艇的同時,美國太平洋艦隊情報部門向五角大樓報告了這一重要消息。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頭頭們立刻組織專家,研究對策。因為K129號上不僅有三枚裝有核彈頭的導彈,而且還可能有蘇聯海軍的通信密碼及譯碼機,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專家們認為,依靠美國當前的技術,不僅可以確定潛艇沉沒的地點,而且能夠將其打撈出水。於是,打撈蘇聯潛艇的初步設想確定了。


  不久,一艘美國軍艦秘密開往出事海域,在方圓二十平方海裏的範圍內,一處一處用電子儀器探尋,最後在水下五千米處發現了一個龐大的金屬物體,它正是K129號潛艇的殘骸。


  找到蘇聯潛艇沉沒的具體位置後,中情局、海軍情報部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三方召開了一個秘密會議,商討具體的打撈計劃。會議作出兩個決定,一是此次秘密行動海軍不參加,以避免與蘇聯發生軍事衝突;二是龐大的打撈經費從海軍反潛戰經費中支出。這個意見得到了國會的批準和尼克鬆總統的授權。隨後,中情局確定了打撈方案:建造一艘裝有螯鉗般打撈器的巨型打撈船,以海上勘探為掩護,將潛艇殘骸抓上來。


  為建造打撈船,中情局找到兩家著名公司——全球海洋發展公司和休斯·蘇瑪公司,它們都有驚人的實力。前者是一家造船公司,建造過譽滿全球的大型鑽探船“格洛瑪·挑戰者”號,此船可在五千三百米的深海鑽探,誤差僅三米;後者是一家海洋資源開發公司,在多處深海中找到並獲得錳結核。1970年年底,中情局與兩家公司進行了秘密談判,簽訂了造船與打撈協議,並製定詳細計劃,這一計劃被稱為“亞速爾島人使命”,打撈船被命名為“格洛瑪·勘探者”號。


  1971年9月,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這艘舉世無雙的大船開工了。為進一步保密,中情局邀請了多家公司分別生產不同的關鍵部件,目的是要讓生產商猜不出生產部件的最終用途。1972年7月,“格洛瑪·勘探者”號竣工。這艘耗資2.5億美元、排水量5.1萬噸的大型船舶外表雄偉壯觀,船上設備更是體現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工業製造水平。755噸的鑽架平台能保證鑽管在大風大浪裏不偏不倚地垂直向下連接;4個樹幹一樣粗的液壓圓筒能產生93萬公斤的推力;巨大的打撈器能抓起當時最先進的打撈船抓起重量的8倍。它還有一個叫做“月池”的巨大船艙,占全船體積的1/3,用來存放打撈上來的潛艇殘骸。


  此後,美軍的“亞速爾島人使命”並沒有獲得完全成功,海中的潛艇殘骸依然藏著許多秘密。中情局局長科爾比心有不甘,迅速製定了新打撈計劃——“鬥牛士計劃”:從1975年1月到6月為準備階段,7月4日,“格洛瑪·勘探者”號開赴潛艇沉沒海域再次實施打撈。進入1月後,“鬥牛士計劃”按期實施,一切似乎都很順利。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1975年2月7日早晨,科爾比無意中拿到一份剛出版的《洛杉磯時報》,頭版醒目的標題差點讓他暈過去——“情報機關撈起一艘蘇聯潛艇”,報道除了把打撈地點寫錯外,其他均與事實基本相符。文章還把打撈潛艇與一起盜竊案聯係在一起,這使科爾比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1974年6月5日,4名歹徒闖進休斯·蘇瑪公司位於洛杉磯市的辦公樓,盜走一批金銀財寶和兩箱文件。起初,這並未引起中情局的注意,但幾周後,當歹徒用文件勒索休斯公司100萬美元時,中情局才慌了神。因為他們了解到,這其中竟然包含建造打撈船的報告。科爾比立即向洛杉磯警方施壓,並向其透露了打撈蘇聯潛艇的秘密。沒想到,這一秘密很快被《洛杉磯時報》記者獲悉,於是就有了那篇報道。一石激起千層浪。消息見報後,《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紛紛跟進。科爾比慌忙找到《洛杉磯時報》主編,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其停止報道。主編雖然答應了他的要求,卻表示無法令記者停止調查。其他報社的答複也是如此。


  但沉默也隻是暫時的。一個月後就有報刊忍耐不住發表相關報道,隨後,各路消息鋪天蓋地。美政府對此保持了沉默,總統福特命令官員永遠不要提及此事。一時間,各種說法五花八門,有些甚至相互矛盾,這反倒使人們難以了解真相。也許正因為如此,蘇聯人也弄不清真假,隻好選擇沉默。


  然而,“鬥牛士計劃”卻無法繼續進行下去了。1975年6月下旬,“格洛瑪·勘探者”號的使命終止了,耗資3.5億美元的打撈計劃戛然而止。隨後,打撈船的主要設備被拆解,船體幾經周折,最終撥歸海軍另做他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