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袖添香老板娘

“曆史都是假的,除了名字;小說都是真的,除了名字。”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想看看你做的燈籠

(2007-10-25 09:30:03) 下一個
斷斷續續的,花了數月之久,今日終於把易中天的《中國的男人和女人》看完。

這本書也沒有什麽特別吸引人的地方,所以總是看看停停,想起來了就看幾頁。想不起來就束之高閣。
到最後,幹脆放到廁所去,光臨那地方的時候才去光臨這書。

想必這書就是閑書了。而我則是閑人了。

看到最後發現幾段話能和走廊的活動應景。故記之,為活動貼。

“性,不僅是一種“讓人去做的事情”,也是一種“讓人來說的東西”。外國人說,中國人也說;做的人說,不做的人也說;做過的人說,沒做過的人也說;做不成的人說,做得成的人也說;甚至剛做過而且已經得到滿足的人,也說,而且說得還多,還厲害。這就不能把“說”歸結為性壓抑的宣泄,而隻能歸結為“性原本就是一種必需轉換為話語的東西””

“事實上,性一直就是一個“做”與“說”的交替過程:做了說,說了做;越說越想做,越做越想說。所以,世界各民族,差不多都既有性行為(做),也有性藝術,性文學,性科學和性教育(說)。如果說性科學和性教育主要是為了“做”,那麽,性文學和性藝術,則應該說主要是為了“說”。許多性文學和性藝術作品,根本就沒有科學研究和道德教育的內容,或者隻是把它們作為幌子,真正的目的,其實還是為了‘說’”。

看到此,我開始有些明白為什麽有人對性話題百般禁忌了。難道不是欲蓋彌彰嗎?
做,是人的本能;說,不也是每個人的本能嗎?

當然,說要看場合和對象。可能是說的時間地點不對,難免會讓人反感,讓人反感所在難免。但讓人深惡痛絕就有些費解了。

其實你不用以痛斥這種方式來證明你有多厭惡性這回事。看見動物交配,你不也是一笑而過了嗎?為何看見別人曬曬快感反就憤怒不已呢?

易中天還提到“男女關係是一個現實問題,原本就回避不了,正所謂‘紙裏包不住火’。既然紙報不住火,那就不如讓這張紙,去做一隻燈籠,既能看見一點火又看不真切,還不會燒著手,豈不十分合適?”

如果看見有人在性話題上玩火自焚,你也不必義憤填膺地去說這有違常理。火焰是別人的,灰燼也是別人的,連記憶也是別人的。 放心,這火勢必燒不到你的屋子來。

有空,說說你自己,做一個燈會上最美的燈籠給大家欣賞給大家喝彩給大家眼紅給大家見識。

我想看看你做的燈籠。給你叫聲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500miles 回複 悄悄話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