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耶穌學做工

(2007-04-29 22:10:31) 下一個
工作的首要意義在於,它是一個安身立命、確證自己生命價值的方式。
    曼德(北京)
   
    經濟學家趙曉非常關注職業倫理、關注國內員工職業觀,我曾與他在一些企業對員工進行職業觀調查,其中第一個問題是:你怎樣看待你的工作與生命信仰?大部分員工的回答,或是“兩者是完全衝突的”,或是“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大多數員工看來,生命信仰的實現與工作無關,工作隻是一種謀生、取財的方式而已。
    有些員工還補充道,他們真心想做的是另外的事情,由於條件所限,隻能從事目前的工作,他們將那些自己想真心投入的事情稱之為“事業”。事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生命信仰和人生價值,值得投入生命,但職業不是,工作更不是。
    這種將工作與生命信仰割裂的職業觀讓我感到非常遺憾。其實,賺錢隻是工作其次的目的與意義,工作的首要意義在於它確定了一個人信仰的方式,也就是說,工作是一個安身立命、確證自己生命價值的方式,是一種與宇宙萬物聯係溝通的方式。
   
    信仰與工作分離已成常態
   
    根據我們的調查,生命信仰與工作分離,已成為當代職業人士的人生常態。幹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或者把工作當作無可奈何的生存方式,當作實現其他目的手段和工具。
    曾有一位½¬蘇讀者給我發電子郵件,講述他的故事。他是個對生命信仰有追求的人,¾¬常做公益事業,但對自己的工作並沒有貫注信仰上的熱情。他曾做過工程師,現在做企業高層管理,他的職業生涯中充滿了工作與信仰的衝突、斷層和割裂,為此他長期處在心靈的鬥爭和煎熬中。
    我給北大、人大等大學???兄耙倒勱滄?保?行┭??底約壕褪遣幌不豆ぷ鰨??怨ぷ韃壞揭荒昃偷窖?6裂芯可??芯可?弦島蠊ぷ饕歡問奔漵誌醯眯姆常?謔淺齬?⒖疾??褪遣簧習唷S幸桓瞿瀉⒃諭?舷蛭儀闥擼??嶄詹渭庸ぷ鰨?衷謖?糊蘧?蠆桑?廖薰ぷ饔膁?畹睦秩ぃ?刻於幾械接鍬恰⒒諍蘚途諫ィ??固竟ぷ韉牟恍液腿鬆?奈蘖模?罱?ㄏ把芯客蹲世聿頻難?剩?幌氪蜆ざ?臚蹲柿恕?BR>    為什麽無論是打工仔還是企業高層管理者,無論是受教育不多的人還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對待工作都如此的消極、悲觀?這是因為他們正做著自己不感興趣的事,他們的才能、誌向和職業觀與所從事的職業不相配,職業也與他們的價值觀完全不符合,所以職業帶給他們的生命感覺隻能是虛無、荒謬和痛苦,他們對待工作也不熱心和盡心。
    在一次人力資源研討會上,一位人力資源部¾¬理表示:“這兩年我們招的應屆生越來越少,Ô¬因在於很多學生並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麽。”由於沒有確立人生信仰,也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年輕人在購買衣服時可能要花半天時間,但在自己今後到底幹什麽,選擇何種工作上卻很少花時間。這種情況導致年輕人對工作的茫然與冷µ¬。
    工作具有崇高的價值
   
    其實,現代職業精神和倫理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1517年,西方興起的宗教改革運動,一掃中世紀的黑暗,恢複了信仰的意義,使人們樹立起正確的職業觀,現代職業精神從此奠基。影響人類曆史進程的偉人馬丁•路德和約翰•加爾文對西方職業觀的革新起了巨大的作用。西方思想家們的言論提高了世俗工作的地位與價值,肯定工作的神聖意義,彌合了信仰與工作的分離。
    馬丁•路德對當時的工作者們說:“你們的工作是十分神聖的,上帝悅納你們的工作;借著這工作,將有祝福賜給你們。”
    約翰•加爾文給現代人指出,人應該積極地在這個世界上確證人生的意義,應該“入世修行”,因為“世界就是我們的修道院”,而人的職業就是我們在世界這個“修道院”中“修道”的方式,工作具有無比崇高和神聖的價值。
    這場革新運動最美好的結晶,是催生了美國人的清教徒職業精神。清教徒就是在英國受到加爾文思想影響的基督徒,他們大部分都漂洋過海,移民到美國。美國的清教徒及其後裔的工作倫理——在工作上實踐信仰的精神——有力地推動了美國市場¾¬濟的發展,使美國在短短三四百年間成為了世界¾¬濟強國。這些早期倫理觀念,直到今天還影響著美國職業人士對待工作的態度。
    建國初期美國人認為:“建造工廠的人就是建了一所聖殿。”美國第13任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直截了當地說:“在工廠裏工作的人就是在敬拜。”將人類社會帶入了汽車時代、享有“汽車大王”美譽的亨利•福特先生對美國職業精神說得更加精辟:“工作是人類在道德上、生理上、社會上的救贖。”
    一個偉大的事業背後就有一個偉大的精神在起作用,這種將工作上升到信仰高度的職業精神和倫理觀念,是西方國家發展市場¾¬濟、推動企業日益壯大的精神動力和支撐點。西方職業觀由於其文化宗教背景可能並不一定適合國內職業人士,但其對市場¾¬濟和企業發展有益的部分值得我們思考。
   
    職業應是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2005年6月份,我們接待了美國著名職業精神著作《愛上星期一》的作者約翰•貝克特先生。他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暖氣爐生產商——美國貝克特公司總裁。他在一次近200多名職業人士參加的會議上進行了演講。
    貝克特先生說,之所以把這本書起名“愛上星期一”,是因為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大多數職業人士“討厭星期一”:星期一標誌著一周的工作又開始了,標誌著煩躁、勞累等狀態又要重複了。
    他說,他年輕時非常喜歡星期天,因為在美國,星期天是做禮拜的日子,大家穿得漂漂亮亮到教堂裏唱讚美詩,親戚朋友們歡聚在一起,非常愉悅。但是一到星期一,想起又要麵對繁重的工作,他就開始心生厭煩。有一段時間,他甚至萌發了去當牧師不再工作的念頭。
    後來發生的眾多事情使他的思想有了很大改變,他感到自己在企業中的工作與那些牧師的神職一樣具有神聖的價值。他意識到,自己不能生活在兩個世界中,不能生活在星期一與星期天的割裂狀態中。他在演講中說,工作就是敬拜,是你信仰的一部分,而星期一是星期天的延續,所以要“愛上星期一”。
    貝克特在《愛上星期一》一書中一再強調工作是神聖信仰的一部分,書中有一段對木匠耶穌的描述,非常耐人尋味:
    你有沒有想過耶穌是如何展開他的職業生涯的?他是個小商人,也是個木匠。讓我們暫時換個角度來看他,而不要把他當作宗教領袖。我有一幅以木匠耶穌為主角的大型當代炭筆素描,我把它掛在辦公室老書桌的上方。他粗糙、有力的手上拿著一支簡單的刨刀,炯炯有神地注視著手上的工作。當我望著這幅素描時,總是會思索他身為木匠必備的傑出特質,雖然當時的工具是那麽簡陋。
    有時候,我會想像耶穌在為一個櫃櫥做最後一道塗飾,這個櫃櫥是一個住在他的木工店附近的老婦人訂做的。今天下午他就要把貨送到老婦人家。老婦人邀請他進去坐坐,他們一塊兒聊天,老婦人對木工淵博的知識和優雅的儀態甚感驚訝。目送他走出去後,老婦人心裏想,這可不是一個尋常的木工。
    老婦人走向前仔細瞧瞧櫃櫥。她發現,木工的開價很合理,尤其是對這麽一件傑作來說。雖然她已老眼昏花,但還是仔細端詳這個櫃櫥,用手前前後後、上上下下摸遍了。這件作品近乎完美。櫃櫥的接角、尺寸、塗飾樣樣細致。老婦人迫不及待地想向鄰居炫耀。她的結論是:這個木匠的作品真是太棒了。耶穌代表卓越——他所從事的木工業,不過是他永存和無瑕的品行、他的屬性以及他的生命和使命的縮影罷了。
    雖然我們和貝克特先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們可以反思,神聖如耶穌都如此重視工作,何況我輩?我們應當將工作與生命信仰融合起來,以工作這種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意義,以工作來體現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工作是我們信仰生活的最重要的一部分。當我們明白並貫徹這個真理,我們將會在每周星期一早上快樂地吹著口哨去上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