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埃及學者:後卡紮菲時代利比亞有索馬裏化的可能

(2011-09-10 20:57:59) 下一個
埃及學者:後卡紮菲時代利比亞有索馬裏化的可能


  利比亞既非突尼斯,也非埃及。其執政者和反對派的關係與突尼斯、埃及的情況並不類似。卡紮菲就是一個傻瓜,其思想的空洞可以從那本臭名昭著的“綠皮書”中得到體現。

  通過統治一個陳舊的社會,卡紮菲一直沉浸於不斷發表缺乏現實基礎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言論,而一夜之間他便宣稱自己是個“自由派”——他這麽做是為了“讓西方滿意”,好像選擇自由主義並不會帶來任何社會效果。

  但這的確有後果,大多數利比亞人的生活條件直線下降,重新分配的石油租金成為一小撮包括領導人家族在內的特權集團的目標。

  這些情況引發了眾所周知的民意爆發,而區域主義者和政治伊斯蘭主義者立即利用了這次大爆發。

  利比亞從未以一個真正的民族國家的身份存在過。地理上,它把阿拉伯分隔成東西兩半(分別被稱為馬什裏克和馬格裏布),兩邊的界限正好穿過利比亞。區域主義在這個國家一直非常強烈。

  沒人知道班加西的“國家過渡委員會”的成員究竟都是些什麽人,但當中肯定有伊斯蘭主義者和區域主義者。

  國家過渡委員會主席阿卜杜勒·賈利勒曾是法官,得到卡紮菲嘉獎並任命為司法部長,任期從2007年一直到2011年2月。

  從一開始,這場“運動”就以武裝反抗軍隊的麵目出現,而不僅僅是一波平民遊行。不久之後,武裝反抗請求北約援助。此時,帝國主義大國才有了軍事幹涉機會。

  他們的目的當然既不是“保護平民”,也不是“民主”,而是控製油田、地下水資源和獲取軍事基地。

  當然,自從卡紮菲宣稱接受自由主義之後,西方石油公司就已經控製了利比亞的石油。但與卡紮菲謀皮,誰都沒有把握。

  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地下水資源,可供非洲荒漠地區的國家灌溉使用,然而這一頁也結束了。

  眾所周知,法國公司對這些資源很感興趣,這也是法國早期介入的原因。他們將會用一種更能“產生利潤”的方式來生產農作物燃料。

  1969年,卡紮菲曾要求英美在離開他們從二戰開始就在利比亞設立的軍事基地。最近美國需要在非洲為美軍非洲指揮部找塊地方。

  非盟拒絕接受,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非洲國家敢這麽做。現在,的黎波裏顯然會順從華盛頓和北約的所有要求。

  如果成真,這是對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的直接威脅。人們都很難想象新政權會如何行事,但“索馬裏化”的可能性不應該被排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