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巴西是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的

(2010-04-03 22:42:51) 下一個
巴西是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的

來源:解放日報

拉丁美洲一度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地方,然而現在,它卻是唯一一個正在彌合這道鴻溝的地區。

資料顯示,2003年-2006年,拉美貧困人口減少了2100萬,貧困人口比例從44.3%降到38.5%,其中,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和智利等國的基尼係數呈負增長。

這裏重點要說的是拉美第一大國巴西,這個有20多年時間一直排在世界貧富差距榜前列的國家,是怎樣實現大逆轉的?

貧民窟和銷品茂

基尼係數長期高於0.6是什麽概念?

基尼係數是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重要指標,表示不平均分配的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理論係數在0-1,0表示收入分配絕對平均,1表示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貧富差距的“警戒線”。

或許這過於抽象,那麽就形象一點。基尼係數高於0.6時的巴西現實就是:衣食堪憂的貧民生活在貧民窟,而小部分掌握了全巴西大部分財富的富人們則可以在繁華的銷品茂裏一擲千金,最新的調查顯示,巴西10%最富有人群的月平均消費金額是40%最貧窮人群的10倍以上。

上世紀70年代,巴西經濟高速發展,卻隻有少部分人受惠於此,社會被分化成兩個部分———小部分富人和大部分窮人。巴西在成為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的同時,也成為世界上貧富懸殊最厲害的國家之一。巴西第二大城市裏約熱內盧可以說是巴西貧富差距最大的一個城市,全城五六百個貧民窟似乎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線,一些外國遊客不留戀迷人的海灘、高檔的銷品茂,卻被貧民的市井生活所吸引,據說,不少貧民把貧民窟的房子出租給外國人,顯然是筆不錯的交易。

這也顯示,貧民窟不再是印象中充斥著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如今的巴西故事和昔日大相徑庭:經濟發展日趨穩健,貧富差距正日漸縮小,雖然,它的貧富差距仍舊不是個小數字。

要消除貧困及不平等狀況,宏觀經濟的穩定、保持較低的通貨膨脹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2004年是標誌著巴西經濟開始全麵複蘇的一年,當年經濟增長率達到5.7%,是1994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2005年和2006年,經濟增速分別為2.9%和3.7%。受益於鐵礦石、大豆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增加、價格上漲,今年巴西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上半年巴西經濟同比增長4.9%,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表示,巴西央行降低利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將在下半年顯現,第三和第四季度經濟增速會更快。曼特加10月份表示,預計今年巴西經濟的增幅將在4.7%-4.8%之間,2008年則將達到5%。

減貧成果的數字比經濟增長的數字更鼓舞人心。巴西成功將生活在2美元/天線下的貧困人口比例從1992年的36%降低到去年的19%,基尼係數亦由2001年的0.59回落至去年的0.56。巴西經濟學者內裏說:“這10年將是減少不均的時代。”巴西的減貧成果得到了聯合國的認可,據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要求,各國應在2015年之前將每天隻有不足1美元收入的人口數量減少一半。而巴西已提前完成任務,目前,巴西極端貧困人口比重已從8.8%下降至4.2%,占社會總人口10%的最貧困人口的收入年均增長9.2%,而10%的富人的收入年均減少0.4%。

難怪巴西總統盧拉對未來發展信心十足,他表示,巴西正在經曆前所未有的發展,目前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非常”增長時期。他認為,未來幾年的挑戰將是如何保證經濟持續增長以及保證收入分配合理等,提高最低工資是縮小貧富差距的一個重要辦法。

易拉罐就業

在巴西街頭,你會看到不少人提著裝滿易拉罐的袋子從一個垃圾箱轉到另一個,這就是他們的工作。據說,正是有了數以萬計的易拉罐回收隊伍,使得巴西的易拉罐回收率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政府鼓勵人們參與這樣的工作,一可以讓更多人就業或者再就業,另一方麵則節約了能源、淨化了環境。

“易拉罐就業”是巴西促進就業的一個生動實例。巴西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另一麵則是就業壓力非常大。2003年盧拉政府上台以來,巴西以加速經濟增長和提高就業為目標製定經濟和社會政策,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次就業計劃”是專為16-24歲、第一次就業的低學曆青年人準備的。青年失業是巴西失業問題中較為突出的現象之一,在失業人員中,該年齡段的比例占到約45%。該項目主要通過部分減免稅收或發放補貼等方式鼓勵企業招聘無工作經驗的年輕人,享受政府資助的企業必須保證在12個月內不解雇年輕人,如有違反,每解雇一人將被處以345雷亞爾的罰款;如果符合要求的年輕人想自己創業,政府還會提供低息貸款及經營方麵的指導和培訓。據估計,該計劃從2003年7月起實施以來,已有超過50萬青年人從中受益。明年,政府還計劃投入5億雷亞爾經費,為150萬青年人提供職業培訓。

政府為推進全民就業可以說做到了事無巨細。舉個例子,民眾一旦有想法要從事某項職業,就可以去查詢政府編纂的就業手冊,可以說,任何一項職業都有詳盡的指導,公共服務工作絕對做到了家。政府還積極鼓勵中小企業擴大規模,廣開就業門路。在全國實行的創造就業及收入計劃由政府牽頭,金融機構向企業發放低息貸款,以促進其發展,以便吸納更多人就業。

“組合拳”出擊,就業形勢一天比一天明朗。去年,巴西就業繼續保持增長,全年登記新增就業122.8萬人,比前年增長4.72%。今年以來,情況更是樂觀,前7個月就新增就業人員122萬,為曆史同期最好水平,失業率也降到了9.5%,同比下降1%。1-7月巴西就業人口月平均工資達到1118雷亞爾(1美元=2雷亞爾),同比增長4%。事實上,巴西政府大幅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也為縮小收入差距作出了有效的努力。巴西有關部門9月公布的《2006年全國家庭抽樣調查》顯示,去年巴西勞動者月平均收入為883雷亞爾,比前年增加7.2%,為10年來最高水平。調查顯示,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長快於高收入階層。

  零饑餓計劃

每天中午,巴西的窮人隻要花1雷亞爾就可以在“大眾食堂”飽餐一頓,食堂裏菜品豐富,價廉物美,這是政府為改善窮人生活推行的“零饑餓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每逢聖誕,食堂還免費向窮人開放,讓他們可以聚在一起享用豐盛的聖誕大餐,除了美味火雞外,還有由慈善機構贈送的日常生活用品可以帶回家。

巴西學者界對“零饑餓計劃”的評價很高,巴西社會學家齊格蒙特說,這一活動有利於緩和貧富之間的矛盾。

實施“零饑餓計劃”是盧拉領導的勞工黨政府執政後做的第一件事,可見巴西當局把安頓好窮人的生活放在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當時,盧拉允諾在任內解決貧困階層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巴西政府把縮小貧富差距作為國家責任,而不是社會職責或者慈善事業,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為了行使該項職能,巴西成立了專門機構,命名為社會發展與反饑餓部,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有3項:一是實施家庭救助金計劃,對貧困家庭實施救助;二是社會救助,給65歲以上老人和殘疾人提供社會救濟和最低生活保障;三是反饑餓,向所有貧困人口提供食品,在農村鼓勵小農進行種植。有了這個部門,就從機製上根本保障了對窮人的各種關懷能夠傳導到實處。據悉,今年社會發展與反饑餓部的預算就達到120億美元。

溫飽之外,盧拉政府也不忘貧困百姓的住,很早就開始實行經濟適用房計劃,4年內政府投入了215億雷亞爾,用於興建120萬套經濟適用房,這些房屋主要就是為收入在5種最低工資以下的貧困家庭準備的。

巴西還將稅收作為縮小收入差距的杠杆,一方麵是直接調節個人所得稅,通過對高收入征較高的稅來縮小貧富差距;另一方麵,則是鼓勵企業進行社會捐贈,捐贈和減免稅直接掛鉤。

家庭補助金

生在貧民區,但7歲的女孩莎麗不會輟學,家裏再過得緊巴巴,也會一直送她上學。在巴西,學齡兒童的受教育及健康都有保障,這是因為“家庭補助金”計劃的實施。

“家庭補助金”計劃是有著巴西特色的著名扶貧措施。該計劃把貧困家庭分為兩種,一是赤貧,指人均月收入低於50雷亞爾的家庭,二是貧困家庭,指人均月收入在50-100雷亞爾的家庭,政府按人數不同向他們發放每月15-95雷亞爾的現金補助。要領到補助金,先決條件就是必須保證讓家裏的孩子上學(6-15歲的學生到校率須在85%以上),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目前全國已有1100萬個貧困家庭享受這種政府補貼,惠及全巴西1.83億人口的將近四分之一。

巴西政府的很多津貼政策是在上世紀90年代推出的,到了盧拉執政的2003年向全國推而廣之。這些政策的實施,使近3年來貧困人口下降的絕對數量超過前十年的總和,近4年來有700萬人脫離了赤貧,對巴西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和教育掛鉤的現金補助政策已經被其他國家拷貝。

盧拉在8月30日召開的內閣會議上還決定將2008年用於社會福利的預算由部門上報的118億雷亞爾增加到165億雷亞爾,據報道,新增的47億雷亞爾就將主要用於“家庭補助金”計劃。據悉,為保證巴西27個州5500個城鎮的貧困家庭都能領到政府補貼和救濟金,政府還在27個州都設立了司法服務所,免費為貧困人群提供服務,設想非常周到。

當然,也有人擔憂,通過國家財政直接救助窮人存在“風險”,在國家財政收入較寬裕的情況下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貧民把政府救助看作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緊急救助,那麽一旦巴西經濟疲軟,政府的現金援助日漸枯竭,那些目前已經擺脫貧困的窮人很可能再度陷入貧窮。

扶貧教育

減貧卓有成效的背後,教育也功不可沒。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恩利克認為,巴西要改變和根除貧富懸殊現象,必須首先從加強教育著手。很多人上學不久就失學,隨後就過早就業,這是巴西低收入人多的根本原因。

巴西政府很清楚地認識到,讓更多孩子回到教室裏也是減貧的有效手段,因此,要縮小貧富差距,就一定要從平等獲得受教育機會這一根本抓起。盧拉就多次在多個場合強調,縮小貧富差距的根本是加強教育,在法定增加最低工資標準和繼續深化家庭補助的基礎上,政府將大幅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加強培訓,將扶貧的重點從救助轉向幫助窮人掌握勞動知識和技能。

2003年起,巴西實施了成人掃盲計劃、全國工人職業培訓計劃等,具體措施包括幫助落後地區培養教師,免費發放教科書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雖然巴西的公立學校全部是免費的,但貧富差距還是使貧困生的輟學率較高,而進入大學深造的比例較低,為此,一方麵,政府向窮困家庭提供助學金,至今已照顧到了480多萬個家庭的820多萬學生;另一方麵,巴西政府指定巴西利亞大學等5所公立大學為貧困生保留一定比例的入學名額,貧困生指的是來自月收入300雷亞爾以下貧困家庭,1-8年級全在公立學校就讀,在當地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尤其是黑人和印第安土著人的後代。

巴西教育專家維拉吉說,為貧困學生發放助學金計劃不僅在教育係統,而且在反貧困和反社會邊際化行動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10年後,將會看到它給巴西社會帶來的變化。“我們必須促進教育,這樣才能真正看到不平等的消除,”巴西著名私立商業學院IBMEC的教育學家Naércio Menezes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有批評家警告說,如果不這樣做,全球化就會使平等獲得機會的狀況日益惡化。“當一個國家經濟更快增長,日益全球化,對有技能的人才的需求也會隨著增長,除非該國的教育係統能夠發展以滿足需求,否則,你會發現,經濟發展的好處隻會讓很小的一群人享受到,不平等就會加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專家辛格的話不單是對巴西說的,也是對全世界說的。

(記者 陸綺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