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康有為在杭州

(2009-07-29 05:01:42) 下一個
康有為在杭州

作者:龔玉和


杭州西湖“楊公堤”上有“康莊”,知道的人可能不多。

“康莊”者,乃晚清名士康有為之別墅也。清末,南海康有為先後策劃“公車上書”,拒簽“馬關條約”;領導“百日維新”及“戊戌變法”,提倡改良政治,籌劃“君主立憲”。未料時機不密,慈禧“軟禁清帝,追捕‘維新領袖’,改革隨之流產”。

康有為也因之遭到清廷“通緝”,被迫潛逃出境,亡命海外十餘年。這一史實在中國現代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成為眾多著作家津津樂道之事。但是一般人大都不知道,康流亡海外及“辛亥革命”之後的動向。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被推翻,民國建立。對康有為的“通緝令”也隨之撤銷,康才得以返回國內,先後在上海、青島、杭州等地居住。當時政府鑒於康有為“力主民主,提倡革新政治,引進西法,改良吏治,廣開言路”等“維新”思想,頗有聲望,因而對康以禮相待。1916年,康有為到杭州,浙江督軍呂公望厚禮相迎,親自安排康入住西山路的“劉莊”。康一時備受民國要人“器重”。

劉莊瀕湖背山,環境幽靜,山清水秀,頗具江南園林風貌,而且交通便捷,為一著名私家園林。其時,莊主劉學洵經商資金“周轉不靈”,將莊院“典押”給某財團,使得康有為乘時入住。未料,康先生在此小住之後,對此地甚為滿意,竟然不想離開了,便在劉莊北麵的丁家山上擇地,另建了一幢別墅。下立有山門,康先生在門上親題“康莊”二字。

民國《西湖新誌》是這樣說的:“康莊,一名‘一天廬’,在丁家山上。為南海康有為別業。沿徑而上,有筠岫亭,最高處有屋三楹,額曰‘開天天室’,其地即‘蕉石山房’遺址。頗多奇石,亦湖上一勝景也。”

丁家山為西湖西部臨湖的一個半島,與湖中的孤山遙相對應,時人稱之“小孤山”。
清浙江總督李衛在此辟山道,植桃柳、杏李、梅樹等,山間築有草亭樓台,遊人可盤旋而上,登山觀湖賞景。山下,有一岩壁,高一丈許,前有一石,卓立如屏,形如芭蕉,人稱“蕉屏”。屏內石桌、石床、石幾等一應俱全。屏石光潔無塵,潤滑瑩亮,古人常攜琴於此,彈奏唱曲,伴和著湖波浪濤,悠揚醉人,令人賞心悅耳。

這裏就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的“蕉石鳴琴”。
清《湖山便覽》有:“磴道之南壁高丈許,前一巨石,卓立如屏,屏內石床、石幾冷然虛立,雅宜鼓琴。古音疏越,響入秋雲,高山流水,輒於此間遇之,日‘蕉石鳴琴’是也。”

“康莊”,築於“蕉石鳴琴”之上,其山又名“一天山”,取自“水天一色”之意。因此,康將此屋又命名為“一天園”。臨湖書房四麵都設有窗子,立於室內,可俯視西湖山水,遠眺湖上“蘇公堤”等勝景。康有為對此園甚為滿意,洋洋自得地在當時報上寫了一篇《一天園記》,稱:“園在杭之西湖丁家山之上,舊名一天山,吾以山之名名吾園。屋以南高峰、九曜山、紫金山、玉泉、鳳凰山、吳山為左恒,以天竺、靈隱、北高峰、棲霞嶺、葛嶺為右牆。杭城井閭。樓觀萬家,煙樹點畫”雲雲,文中不乏溢美之詞。

《民國時期的杭州》一書中是這樣說的:“從大門入園,便見百竹深深,中通一曲幽徑,有亭名‘筠岫’。轉入沿山,石蹬200餘級。彎曲高下,行有戒心,名‘卻曲蹬’,拾級而上至‘開天天室’。室前有岩石數方,高岩尢立,上刻‘康莊’、‘潛岩’等字。最高處有台,題‘廖天’,登台四顧,南高峰、琅當嶺,眾木蔥蔥;視蘇、白二堤,如錦帶銀滌,眺杭城群屋,萬家鱗櫛,盡在目下;近看西湖,水平如鏡,故為西湖眺望最勝處也!”

據傳,當年“一天園”內有“人天廬、明瑟亭、飲幽亭、石老雲荒館、四照閣”等景觀。園中廣植奇花異草,珍貴樹種,屋內掛有名人書畫題刻。據載,還藏有當年皇帝恩賜的古玩字畫和外國皇帝坐過的“龍椅”、某將軍的佩劍等等。康有為當時聲名顯赫,“康莊”也因此一時高朋滿座。康有為在此大宴賓客,歡歌彈唱,通宵達旦,時為路人側目。

康有為人住丁家山後,遍遊湖山,浪跡天涯。雖然得到民國政府的“敬重”,但是仍不悔初衷,一味鼓吹“君主立憲”,力主“複辟清廷”。

1917年4月,“辮帥”張勳領兵進京。複辟“滿清王朝”,“邀請”康有為北上“共商複國大計”。康聞訊,大喜過望。“康莊”也因此一時“高朋雲集,賓客如流”,眾多前清“遺老遺少”紛紛在此“彈冠相慶”,西山路上一時車水馬龍,好不熱鬧!未料,張勳“複辟”失敗,康有為極度痛心,再次陷於“冷落失意”之中,康莊也因此再度落入“門庭冷落車馬稀”的境地。

據1937年《越風》雜誌披露,先生雖被時人尊為“康聖人”,但是“聖人”竟然也如同販夫走卒一般,晚年不耐獨居寂寞,垂青於一位妙齡女子,在報上鬧出不少“花邊新聞”。每到黃昏之時,常見一老一少徜徉於山水之間,不知者以為是祖父攜孫女共遊。此景,時人嘲為“梨花海棠,間亦白發紅袖,相映成趣”。此女子即寄居郭莊的“七姨太”,七姨太寡居郭莊多年,生活無著。康有為念及亡友之情來照顧他的孤嫠,未料日久生情,二人形影不離。七姨太與康先生結婚後,被迎居康莊。

報載,“康聖人”歸首之後,七姨太亦矢誌守節,以報先生情愛於泉壤,此乃後話不提。
1927年,康有為在青島病逝。同年,北伐軍攻占杭州,國民政府下令查封“一天園”,稱康有為是“保皇餘逆,占據公山”。上世紀30年代出版的《西湖新誌》有這樣的記載:“康有為因占用公山,故常有訴訟,但康先生為海內名人,終無結果。後康莊沒收,並漸荒蕪。一蕉石鳴琴’舊址至今仍在。”

抗戰時期,康莊被毀,庭院荒廢。“一天園”也因此翻過了史冊上頗有色彩的一頁。
解放後,“一天園”並入劉莊,成為“西湖國賓館”的一部分。上世紀中葉,毛澤東主席多次到杭州,就住在“劉莊”。1953年,毛澤東主席曾在劉莊主持過1個多月的“讀書會”。當時中央多位領導在此“讀書”,討論國家方針政策。這裏風景優美,環境幽僻,湖山勝處為讀書的最佳地點。首長們在此每天讀書數小時,邊讀、邊議、邊記,為國家發展的方針大計,規劃了許許多多宏偉藍圖。

現在,這座古色古香、青瓦粉牆的房屋仍在,門上方掛著一塊黑字金粉的匾額,上書:“毛澤東讀書處”六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責編 一竹)

摘自:《文史月刊》2006年11期 作者:龔玉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