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拾趣話官德
(2009-05-29 03:47:50)
下一個
對聯拾趣話官德
河南內鄉縣衙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縣衙三堂門前麵黑漆明柱有聯雲:
得—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江澤民、朱鎔基等領導來此地參觀時,看到此聯也稱讚不已。
明代山西汾陽知縣湯信,信廉嚴謹,剔弊除奸,愛民如子,兩袖清風,深受百姓愛戴。他在大堂內自題一聯雲:
作汾陽一行吏,春溫秋肅;
受暮夜半文錢,地滅天誅。
明代弘治年間,官場行賄求官之風盛行,百姓怨聲載道,深惡痛絕。吏部尚書王恕,為告誡內外官吏,並警示自己,為官清廉,任人唯賢,曾題聯懸於吏部大堂:
仕於朝者,以饋遺及門為恥;
仕於外者,以苞苴入都為羞。
羞恥觀念常掛於心,藉以自律,藉以警世。
清代順治年間,官至刑部尚書的的魏象樞,曾在大堂左右書聯曰: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
清代餘雲煥所在與義府撰寫了大堂聯:
不要百姓半文錢,原非異事;
但問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
此聯告誡官吏,清正廉潔非異事,責問官吏,自身俸祿從何來?看似平常,卻頗具深意,耐人尋味。
清代陳景登擔任晉州州官時,當時晉州的管轄範圍土地瘠薄,鹽堿地多,收成差,百姓貧窮。陳景登體察百姓疾苦,在衙門大廳上懸掛這樣一副對聯:
頭上有青天,作事須循天理;
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林則徐到廣東查禁鴉片,受到種種阻撓和壓力,為此,他自題府衙內廳堂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副對聯表現了林則徐豁達大度、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的風骨,是他畢生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生死置諸度外,毀譽更不計及”的生動寫照。
清代同治年間進士姚步瀛撰寫了下聯以自勉:
淡如秋菊何妨 ;
清到梅花不畏寒。
聯語不僅盛讚了秋菊和梅花氣節高堅的“不畏寒”精神,同時勉勵自己要像秋菊一樣正直渾厚、淡泊寧靜,像梅花一樣清廉剛直、淡泊名利。
清光緒癸卯進士仵墉,在河北樂亭當知縣時,曾在大堂柱上親自書一副警示聯:
受一文分外錢,遠報兒孫近報身;
做半點虧心事,幽有鬼神明有天。
進士武承漠在無錫任知縣時,曾在大堂上題一聯雲:
人人論功名,功有實功,名有實名,存一點掩耳 盜鈴之私心,終為無益;
官官稱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幾件懸羊賣狗的假事,總不相幹。
山西平遙縣署聯: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世,做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難欺天;
莫尋仇莫負氣莫聽教唆,到此地費心費力費錢就勝人終累己。
福建福安縣署大堂聯:
什麽叫做好官?能免士民咒罵,足矣;
有何稱為善政?隻求獄訟公平,難哉。
此聯出語淺顯,以自問自答的疑問句式,提出了做好官、行善政的最低標準。
廣東撫署聯雲:
充無欲害人心,不憂不惑不懼;
行可以告天事,曰清曰慎曰勤。
寧波府署聯雲:
念厥職匪輕,休戚與六邑相關,曰慎曰清曰勤敏;
求斯心可問,是非惟群言是度,不寬不猛不因循。
政聲人去後。隻要為官作吏者把黎民百姓放在心中,他就永遠活在黎民百姓的心中;隻要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黎民百姓就會感激他,懷念他。正所謂“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
明代況鍾,字伯津,江西靖安人。任蘇州知府13年,剛正不阿,執法如山,勤於吏治,廉潔奉公。上任以後,清理積案,平反冤獄,除暴安良,深受百姓愛戴,是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死於蘇州任上,歸葬靖安故裏。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在他墓後的清風亭上鐫刻了一副對聯:
一肩行李,試問封建官場有幾?
兩袖清風,且看蘇州太守如何?
兩句對聯,兩句疑問,讀後發人深思。
廉吏者,聖德服中外,大節共山河不變;
清官矣,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這是古人誇讚廉吏清官之聯,它警誡為官者要以德養廉,清正廉潔,方能英名永存,流芳百世。
然而,對於那些陽奉陰違、言行不一、心口不一、表裏不一的腐敗官員,雖然官署對聯赫然在目,隻不過是為了附庸風雅、自我標榜、沽名釣譽罷了,他們照樣貪贓枉法、禍國殃民,使這些對聯佳句成為欺世盜名的一紙具文。
古時有一貪官,為表其清白,於衙門書聯:
愛民如子;
執法如山。
夜裏,有人在其聯下續匾文諷刺曰:
愛民如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為山乎。
一說續文為:
愛民猶子,牛羊父母,倉廩父母,供為子職而已矣;
執法如山,寶藏興焉,貨財殖焉,是豈山之性也哉。
從前,有一個貪賊枉法卻又喜自我標榜清廉的縣官,大年三十晚在縣衙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一心為民,兩袖清風,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穀豐登;
六欲有節,七情有度,八麵兼顧,九(久)居德範,十分廉明。
橫批:“福蔭百姓。”誰知,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就在他的紅對子上貼上了白對聯。白對聯寫道:
十年寒窗,九載熬油,八進科場,七品到手,六親不認;
五官不正,四蹄不羈,三餐飽食,二話不說,一心撈錢。
橫批“苦煞萬民。”貪官本想用民眾所喜歡的對聯粉飾自己,卻被人用妙聯反擊、嘲弄。
清末,多琪到湖北浠水任縣令。他一到,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弄得民不聊生。某年除夕,他居然恬不知恥在官署懸掛一聯:
奉君命來守是邦,兩度蝶飛,隻求對頭上青天,眼前赤子;
與其民共安此土,八年鴻爪,最難忘山間白石,寺裏清泉。
儼然一副正人君子模樣,可是此聯當晚就被人改動了幾個字,變成:
奉王命來虐是邦,兩度蝗飛,哪管你頭上青天,眼前赤子;
與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藉,隻剩得山間白石,寺裏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