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極品]九成人沒見過的珍貴老照片

(2008-07-14 15:17:15) 下一個
[極品]九成人沒見過的珍貴老照片 !!(組圖)
記得原來的我在馬路邊拾到5分錢嗎?這個是那個時候的圖片

  

  林彪的兒子照片許多人沒見過吧!

  

  張學良最喜歡的趙四小姐的真實照片,看了您就知道了張學良為何如此愛著她

  

  文化大革命的圖書館,工農兵都在場,互相學習的感覺是今天看不到的!

  

  當時中國反美收複台灣的熱情

  

  年輕的戰士在戰鬥的間隙,看了想掉淚

  

  朝鮮戰場美國鬼子清理戰場,在場都是誌願軍烈士的屍體

  

  老蔣的身份證是00001號哦

  

  看看裏根總統和夢露在1951年

  

  看看文革的大字報

  

  文革期間的電影票

  

  舊社會的*女也用名片,有電話哦

  

  片中為清代的台北站。台灣鐵路創設於清光緒13年(1887),清代與日治時期的台北站是在同一個站址,位於大稻埕的河溝頭附近。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當時的創建人為巡撫劉銘傳,清光緒13年6月,台北-基隆線於大稻埕開始興建,全長些29公裏。至光緒17年完工始通車,是台灣鐵道之始

  

  慈禧葬禮

  

  上世紀社會生活*女成為照相館首批客人

  

  右二為溥儀的同性戀夥伴殿前太監王鳳池

  

  民國時期婚禮場麵

  

  舊時代一夫多妻寫照

  

  高興吧?這張最熟悉了,50年代的中國大陸“駕駛執照”!

【藍鏡頭】看不見的戰線--撩起大特務戴笠神秘的麵紗(組圖)
飽受半世紀戰火蹂躪的柬埔寨(組圖)

  

  送給宋慶齡的簽名照

  

  他曾經是我們的總理,永遠都是!

  

大內高手-清宮廷秘藏最早的照片

  此照拍攝於1863年。攝影術誕生於鴉片戰爭前夕的1839年,距今已有整整152周年了.奕譞的這張影像是在照相術發明後的24年拍下的,說明那時我們接受西方文明的速度並不慢,在中國人中間拍照肯定比之還要早。其時尚為醇郡王的奕譞,在朝廷擔任都統、禦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神機營。可見該影像拍攝於奕譞管理神機營時的北京南苑軍營,時年24歲(虛齡),這是迄今保存奕譞年輕時唯一的一張照片。“奕話身掛大腰刀.神采奕奕,年輕瀟灑,風度翩翩,是典型的清代武官派頭“(原文如此);左右是奕譞的兩個貼身侍衛,分別肩扛火統,手握長槍(實際是一種鐵矛),真實地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清朝禁衛軍的風貌。這也是宮廷秘照中至今保存的最早的一幅照片,為研究我國軍事史,為研究我國攝影史,提供了可靠的形象資料,至為珍貴

  

  大清的“裱糊匠”李鴻章

  

  西藏農-奴

文字“殺人”的遊戲:大字報的興衰沉浮(組圖)

去日留痕---北京經典圖片!(組圖)
不常注意的角度:日本發現的抗美援朝解密照(組圖)

  

  1930年代風光一時的美人(1):影星陳燕燕

  

  1930年代風光一時的美人(2):杜月笙情人孟小冬

  

  宋美齡在西安事變時寫給老蔣的信

  

  十八歲時的中山先生

  

  1903年,魯迅先生留學時

  

  大清帝國護照!

  

  八國聯軍中的中國軍團

  英國人組織的中國人部隊, 參與八國聯軍侵華作戰。 攝影集“英國統治下的威海衛”有好幾張這支部隊的照片。 這張也收錄其中。

  還有作戰後英國人向他們授勳的照片,看後唏噓不已。

  照片中的確實就是八國聯軍中的中國部隊,即中國軍團。以往的一些資料中誤記載為錫克兵。該軍團的士兵全由中國人組成,軍官則為英國人,裝備西式武器,采用西法訓練。庚子之役中,該軍團參加了攻打天津、北京等戰役(大家可以注意照片中軍團士兵的帽徽,庚子之役後,為給中國軍團表功,特地仿照天津城的城樓重新設計了軍團的帽徽),因為作戰異常英勇,戰後在軍團軍官的堅決要求下,英國女王為軍團士兵授勳,並在威海等地為軍團的陣亡士兵設立紀念碑。

  今天再來回顧這段幾近湮滅的曆史,實在令人感慨。這支部隊的士兵來源是三國幹涉還遼後,英國人在華招募的,從關於該軍團的更多資料和照片分析,這支軍隊的裝備相當精良,訓練水準也很高。

  

  慈禧與西洋貴婦

  

  北洋大學堂畢業文憑這張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頒發的北洋大學堂文憑,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學畢業文憑之一, 成為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曆史見證。

  

  一個日軍在炫耀他的“戰績”

  這張本來不想發,因為我已記住了對日本人的憤怒,但現在輿論還有漢*為它說好話,所以希望是中國人的都醒來!

  

  圍看西洋鏡的兒童(1900年,昆明)

  從衣著上看,兩個正在觀摩“進口大片”的兒童應來自富裕人家。而更左邊的那個孩子也許正焦急地向父親提著這時髦的要求。對於古老的中國百姓來說,西洋鏡(皮影戲)與洋槍洋炮一樣給人印象深刻,代表著西方文明的最新成果,而這三個字中包含的驚奇含義一直保留至今。從攝影上說,這是一張層次分明⒐雇紀暾?惱掌??豢粗?錄負跬耆?⒁獠壞繳閿罷叩拇嬖塚??擻冶唚歉魴『⒁醞猓??腥宋鋃甲勻簧??鞀鈐謁?侵芪У幕肪持校??庇窒襝肪緗巧?謊?耐凶胖饕?氖錄?T諫閿安鷗嶄輾⒚韃瘓玫哪歉瞿甏??庋??嫉呐納閶酃夂圖記傻娜妨釗順破妗?

  

  日軍占領時期的“發廊女”

  1941年初,日軍占領廣東期間,廣州一家由漢*所開設的理發廳公然打出“皇軍大歡迎”的字樣。兩個女郎站在門口攬客,其中一位嘴上叼著煙卷,風塵味十足。這一幕由日本隨軍記者拍下,刊於 .報紙上,作為日軍進占中國受到“歡迎”的證據,大事宣揚。日軍占領中國期間中國人中也確有少數投機份子賣身投靠,氣節全無。古詩有雲:“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圖中的“親日女子理發”不僅不知亡國恨,實際上是賣國求榮,恬不知恥。事實上,二戰期間的法國也出現類似的事例,一些法國女人主動向德國占領軍投懷送報以換取物質享受,戰後這些女子被憤怒的法國民眾削光頭發,遊街示眾。

  

  北伐時期周恩來標準照!

  

  恩來酷照!用西方人的語言,這就是聖徒的目光(長征時期所拍)

  尼克鬆說: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革命之火可能不會燃燒起來;

如果沒有周恩來,中國的革命可能被燒毀,隻剩下一堆灰燼。

  

  周恩來被江青騎馬撞傷後所拍,左為劉少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