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巴西漫談之一

(2008-03-10 03:05:51) 下一個
笑談巴西話【廣東】


1.
在巴西生存沒有比【廣東】這兩個發音詞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了。

不像旅歐美澳,華人去了那裏第一是語言,第二是語言,第三還是要掌握外國語言。
可以絕對的說:今天在巴西的成人華人,有99%是不上學校,不讀書,不進巴西學校的。於是,這就說明,在世界的外國,巴西最容易生存賺錢。

現在估計大陸華人有40萬了。絕大多數是廣東福建和江浙人農村的,占比例極大,來源也是農民遊民居多。但是,在巴西基本有一條大家公認的共識:賺錢和文化程度不成正比,基本成反比,幾乎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當然,還有其他諸多因素,比如,沒有自己的人是不行的,如老毛經典所言:世間隻有人是最寶貴的,人的因素第一。【黨的方針政策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就是必須要有自己的人。於是,家族團夥人力就成為資本和實力。

隻要會說:“廣東”,外加手勢動作,就可以在巴西生活還做生意了。當然,如果連1.2.3.4的葡文數字語也不會說,那麽隻好再配一隻計算器,也就基本活了。隻要你敢幹,巴西人不會欺負你。巴西人聰明,容忍,善良,你拿計算器和他們談生意,他們會覺得你更認真負責,因為計算器是永遠不會錯的。

“廣東”是葡文發音中的“多少錢”的意思,中國人誰不知道廣東呢。於是老廣無師自通,於是廣東人來巴西的最多,和這語言掌握有關係。

浙江人最厲害。

我來巴西的時候,觀念和思維都不對,在親戚家死背楊太鵬(一位早期華人編著的葡文學習書)的單詞,高頻詞組,眼前一團黑,外出找不到東西南北,花錢不會買東西。總之,知識越多越沒有用,完全是觀念問題。

姨媽對我說:“聽說張先生的親戚來了三天,就去八屆商場開店了。”
我吃了一大驚,怎麽可能,於是去了一趟那商場。

那個叫【八屆】的11層大樓,位於25街區。是巴西聖保羅最有名的走私大樓,是巴西人所皆知的走私品販賣中心。從底層到10層上,分布著許多房間店鋪,其內布滿排排小玻璃櫃台,原來阿拉伯人多,但中國人來的更多,如中國的自由市場,熱鬧非凡,這裏大概除去槍支毒品不賣,什麽都有。見到一位浙江來的女教師,三天到巴西就鴨子硬上架,在這裏開櫃台,是厲害。

她剛來就憑兩樣:一是會說【廣東】,一是會按計算器。當然,她手中有中國貨。
買巴西人的貨品隻要說【廣東?】語氣不同,對方就明白是討價還價了,收錢的時候那個廣東則要說的平和,結局是用計算器來搞定的。實踐聯係到切身利益,才能激發人的原動力,大概一個月下來,她已經對於基本商品和數字用語能掌握:當然完全不會寫。

於是我很感慨:是觀念落後了。

現在都知道了:來巴西的華人99%是做生意。華人的後代們才開始讀書紛紛進大學,--自然讀的都比巴西人優秀。比如老李的女兒隻讀了半年,高一從中國來此插班,葡文說話基本一通,竟考取了巴西大學,此種情況很多。這在中國算是天方夜譚,不可思議,但在巴西,卻是有目共睹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巴西太自由,巴西的孩子們是不太用功讀書的:特別是數學,一塌胡塗。我敢和任何人打賭:隨便找個巴西公立高中畢業生,賭一把從1到50的遞進累加,保證我贏,這學生一定算的滿頭大汗,而且一定算錯。

於是各位看客一定會明白計算器為什麽在巴西賣的那麽好,那麽火熱了。當你用計算器和巴西客人談價格,他會認為那是對客戶的尊重,於是,前麵那位女教師自然生意會做的好。巴西人聰明的極為聰明,但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的生活價值觀:是享受性的,而且巴西根本不會餓死凍死人,物產豐富,四季如春,猶如天堂。這個民族絕對沒有危機感。而對於來巴西的中國人,則完全取決於你的膽量人生價值觀,敢不敢幹。

2.
還是圍繞【廣東】談。
如果你巴西話說的不到位,還不如不說或少說,但是要說好絕對巴西話又談何容易。
這巴西是大國,和中國差不多,有20幾個州,地方語,官話完全不一樣。如果沒有在巴西社會圈生活讀書十幾年連門都沒有。

我有一次買香煙,那幾乎是已經用過幾百次次的用語了,是百戰百勝的。先叫出指定那煙的品牌,於是想付款完事:不料,這家夥竟死活不明白我說什麽。我連說5次:DERBY,DERBY... --那巴西服務傻比生硬竟是不懂。我忽然覺得他可能有種族歧視:是否嫌我買的太少了。於是一氣之下,大叫加量:叫出買一條十合,他媽的,他竟然還是不懂。

我琢磨我這發音已經很到位正宗了,DERBY這個詞已經說多年了,難道這家夥連賺錢的生意也不想做了?是否他的女朋友昨天被韓國人搞了,於是拿我們中國人出氣。巴西人是從來分不清楚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的,就像我們同樣也分不清楚他們。

正在氣頭要走,突然他們老板出來了:是廣東人!他笑眯眯的說:這個雇員剛到聖保羅來,是外州的。那邊的巴西話鼻音很重,DERBY這個詞要這樣念,他才能懂。他學著說了兩編,後麵要拖音很長,重音位置不太一樣,那賣煙的工人大笑,趕快先拿出一小合口香糖送我,說他自己苯苯,一邊看中國老板的眼神,生怕被炒了遊魚。

老板要我坐下,開始攀談:“其實,你遇到此類情況,最好是用手指定那煙,
隻要說:【廣東】,根本不用廢話,他們就沒有不明白。呀!百戰百勝的【廣東】!這個“廣東”,是巴西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沒有人不明白的。
唉,大水衝了龍王廟,我和這位廣東老板都笑了。

現在,無論開店,上街,上公車,乃至叫雞,幹脆利索的華人隻要當頭一句:廣東,這些聰明的巴西人立刻明白了。

3.
有時候,葡文說的多反而壞事,因為你是外國人,他就會自然的想欺負你。
要說好葡文,大概不在巴西學校加生活圈裏混10到15年,根本不行。
此外官方學術上層次不同用語或表達也不一樣。
就是說,讀書好,但是裝成巴西鬼子幾乎是做不到的。

於是華人最經典的說法是:如果你葡文說的不和巴西人一樣,麵對的很多結局還不如幹脆不說葡語。那樣他們巴西人反而會更看不起你,認為你玷汙玩弄了他們偉大的葡萄牙強盜國語言,就是..就是二鬼子。

現在的情況是:你越不會說巴西話,他越認為你越是中國人,而且一定是正宗的,越令他們看的起!因為中國發展太厲害,來巴西旅遊的中國人太多出手太多太牛!他她還會尊重你三分,希望多來。但二鬼子的地位就不太行了:你出國了,他認為你是屬於被中國淘汰的料,就好像在聖保羅混不下去,跑到巴西外州了。於是幹脆不說葡文,直接裝啞巴倒是可能倍受尊重。

為此,打了一次睹,結果是我睹輸了。

我那表妹完全不會說什麽巴西話,來巴西不太久。隻會說“廣東”一類,像我剛來巴西初水平一樣。她竟然挑戰我,說賣藥會比我買的還便宜。

3.
開賭。

去了藥店,我穿的不錯,開始用葡語與那前台店員討價還價,她拿出一份價格單,讓我看明白,說這是上司公司規定價格,巴西都一樣,不許可亂來。我說磨半天,總算不錯,打折15%,但要現金,於是我得意洋洋,這頓飯怕是賺定了。

我表妹進入了,就指那藥隻問一句:“廣東”。以後那櫃台小姐再說什麽,她隻搖頭不說話,表示不懂。隻見那賣藥的女孩有點急了,無論怎麽表達,表妹隻是搖頭。女孩無奈,隻好將這客戶和空藥合交給她,找前台經理去處理。
開始經理也不懂,因為無法對話,但他也會打手勢,用手指頭表示著不同的出價,簡他們在玩啞迷。

還是表妹厲害,她用手指表示,指指她手上拿著那藥合,然後用手指指經理的口袋。
經理明白了,隻好摸出一個專用計算器,然後表妹指著那藥合藥名,要他將那藥名送進去。經理突然笑了:真來了位壓價行家!他那是內部特許價格,存在裏麵的。隻有他說了就算:他隻好照辦,送入,蹦出一行數字--就是價格,竟便宜了40%。經理笑了,我輸了。

更厲害的是裝啞巴。明明說葡文說話不錯,卻裝成啞巴,幹脆不說話。從巴西飛中國的飛機經常滿座,經常完全沒有座位了。我的一位朋友妻總是如法炮製,不管巴西人說什麽,她隻是指指耳朵,意思說,她是聾啞人。於是,善良的巴西人立刻分給她一個頭牌商務座,按規矩特別關照她,她一直用手勢叫吃叫喝並睡到香港。

如果乘坐中國航空,這就完全不靈了。不過,此時卻非凡熱鬧,很多不多見的華人朋友碰到一起,高聲喧嘩沒完,就怕嗓門小。尤其經過歐洲的時候,更像一批文盲農民團,新富的陳煥生進城,睜大眼睛掃蕩著那裏有興趣的一切。

本文的意思不是說不要學習葡語,隻是想表達反映一種巴西優選的競爭生存思維觀念模式。如果有錢有時間,為什麽不去讀書呢,當然讀書好。可是讀書的前提是你必須先有錢還有時間,而讀書以後還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如果不太需要讀書已經可能賺錢,如果膽子大敢幹了則會賺更多的錢,就是進監獄也是隻要有點錢就馬上出來,那麽太現實的華人就是這樣幹的:從非洲到南美,更不說在中國了。

【原始的積累往往是殘酷低級的】

【那隻是你們的說法】

讓我們記住這兩句過去的名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