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集粹
本文由 NYLASH
對聯掌故
●傳說蘇東坡自海南貶謫歸來,有問其艱苦者,答曰:"此乃骨相所招",原由是東坡少時入京,一相者送了他一個對句:
一雙學士眼;
半個配軍頭。
相者要他將此十字熟記於心,並言"異日文章雖當知名,然有遷徙不測之禍",依東坡看來,今日不過是"悉符其語而已"。"半個配軍頭",指蘇軾之到海南,不過降職使用,與一般刑徒不同。
●梁章钜《浪跡叢談》雲,有一絕對,久無人能對。曰:
一掌擎天,五指三長二短;
後為徐謂所對:
六和插地,七層四麵八方。
六和,指六和塔,在杭州錢塘江邊月輪山上。外觀八角十三層,內實為七層。此聯後來演化出眾多聯事,聯語亦有變化。
一說是蘇東坡陪高麗(今朝鮮)使者遊汴京(今河南開封)郊外時,來到一間古廟前觀賞古塔,使者出了如下一聯請一老丈屬對:
獨塔巍巍,七級四方八麵;
老丈聽罷,搖手掉頭而去。使者以為老丈對不上。蘇東坡說,老丈已經對上了,老丈搖手,意是告訴大使,他的對句是:
隻手擺擺,五指兩短三長。
一說是明嘉靖年間雲南永昌衛鄉試,主考官因寶山城南有座高塔,便以此為題,出聯要考生對。聯曰:
孤塔高聳,四麵八方一座;
考生搔頭,無從對出。考官不滿,楊升庵在旁說:"勿躁,其實考生都給你對上了。他們的意思是:
眾手頻搔,五指兩短三長。
一說是清嘉慶年間體仁閣大學士劉權之囑咐到長沙主持鄉試的考官留意長沙人才。試畢,尚未放榜,劉亦至長沙。見麵便問考試如何。考官說某日他遊嶽麓山,考生到江邊送行,他見江邊嘉一塔,便出對雲:
孤塔聳聳,七層八方四麵;
直到開船,考生皆未對上。惟一考生頻頻向他揮手。劉說,這考生已對上了。其意是:
一掌平平,五指兩短三長。
一說是清道光年間翰林院編修何紹基告假在家,文淵閣一校理去看他,總誇他如何有才學。何謙虛地說:"道州是濂溪夫子(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故鄉,吟詩作對,儒吏皆能,我不過從他們那裏學到一點而已。"過兩日遊寶塔山,碰見一位拾糞老人,校理便出這樣一聯要他對:
寶塔尖尖,一聳七層八角;
老人搖搖手後便離去。校理便問何紹基:"你說吟詩作對,儒叟皆能,今日如何?"何說此人是個啞巴,他已用手勢對上了。對的是:
手掌手平,五指兩短三長。
幾個都是用"啞謎對"。既無語言可征,謎終久是謎。事實上,作對句的,都不是老丈、考生這些人,而是蘇東坡、楊升庵、劉權之、何紹基自己。這些故事不過是說明幾位才思敏捷而已。
●《對類》中有一聯,描繪遊子思鄉之情,聯雲:
人立斷橋,形影不隨流水去;
客眠狐館,夢魂曾到故鄉來。
此聯在多本聯書中都能見到,但略有異同。與《對類》最相近,為《堅瓠集》,該書雲,一日閣中傳旨,能對如下一聯者賞:
人上斷橋,形影不隨流水去;
或對雲:
客眠孤館,夢魂常到故鄉來。
此聯僅將"人立"變作"人上",將"曾到"變作"常到"。
下麵各書,差別都比較大。《古今譚概》為:
獨立溪橋,人影不隨流水去;
孤眠野館,夢魂常到故鄉來。
明餘永麟《北窗瑣言》還編了一則故事說,宋時有浙商極愛山水,月夜停舟福建建溪之側,立橋注視,忽感於"明月小橋人家"句,作一聯雲:
獨立小橋,人影不隨流水去;
欲續成聯,竟不如意,彷徨終夜,思窮而逝。常於月夜隱隱作吟詠聲,令人殊覺苦狀。後某詩人過此。舟子告之此事。詩人曰:"我當為之散魄。"遂續雲:
孤眠旅邸,夢魂曾逐故鄉來。
同一故事,某書所載聯語又為另一麵目:
獨立板橋,人影月影,不隨流水去;
孤眠茅舍,詩魂夢魂,並逐故鄉來。
此聯多了一重言"影、魂"手法。
至《巧對錄》,又作如此敘述:有一人徘徊溪畔,得一聯雲:
獨立小橋,人影不隨流水去;
久無對句。一友欣然曰:
孤眠旅館,夢魂曾逐故鄉來。
●宋嶽珂《桯史》載,宋元祜間,遼使來盟,東坡以翰林學士充館伴北使,奉命接待。遼使素聞東坡之名,欲於詩文娛樂間以困之。謂其國舊有句雲,無能對者,請東坡對:
三光日月星;
東坡對副手說:我能而君不能,不足以保全大國的體麵,今有天生對句,何不先用此句答他:
四詩風雅頌。
《詩經》將大雅與小雅,合稱為"雅",是為共體,故此將"風雅頌"稱為"四詩"。得此對句答複,遼使為之讚歎驚愕。東坡接著又對一句:
四德元亨利。
遼使張目仰視,東坡曰:"你以為我忘卻了一個嗎?你先別說話,宋遼兩朝是兄弟之邦,您是外臣,不說這個(貞)字是為了避我們先皇(宋仁宗,名禎)之諱呢!"遼使不曾想到,心遂折服。
《巧對錄》雲,東坡馬上又令醫官對曰:
六脈寸關尺。
寸關尺,中醫指寸口脈的分布。以掌後高骨(橈骨徑突)為關,關前為寸,關後為尺。切脈時一般先以中指端按得關部,然後用食指與無名指按寸部、尺部。一手之寸關尺為三脈,兩手便為六脈,但名稱不變。醫官此對,遼使愈悚然,於是又說道:"學士前對畢竟少了一個字,仍請另構一語。"恰好其時雷雨大作,東坡又雲:
一陣風雷雨。
遼使大敬服,盡歡而散。
宋歐陽修《歸田錄》謂"四詩風雅頌"出自劉貢父。聯事雲,王荊公(安石)一日謂劉貢父曰:"'三代夏商周',可對乎?"貢父應聲曰:"四詩風雅頌。"荊公拍腿說:"這真是天造地設啊!"
《楹聯叢話》又謂遼使的出句是"三才天地人"。
《古今譚概》言,"六脈寸關尺"為明代張幼於(獻翼)所對;"一陣風雷雨",為明代吳聞之所對。
《巧對錄》又雲,清道光年間,有人於"三光日月星"一聯,又作了-個對句:
八旗滿蒙漢。
此聯將滿人排首而漢人置末,正反映其時之國情也。
又有書雲,有個叫文素臣的人,年方十二歲,聽客讚"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一聯,謂"古今少有",且謂下聯乃東坡所對。素臣不以為然,曰:"如東坡所對者,何難為之!"遂對以:
五髒脾肺腎。
客曰:"五髒尚有心肝。"素臣道:"此人沒有心肝。"此對亦甚工,加以素臣之妙釋,令人捧腹。
●清小石道人《嘻談續錄》載,有位衙門差役,讓其兒子讀書,想改換門楣。然其子已習父業,難改父親行當。一日,差役之兄手拿羽扇而來,正逢先生出對叫學生(差役之子)對。師生連對多聯,差役之子句句不離父業:
大伯手中搖羽扇;
家君頭上戴鵝毛。
讀書作文臨帖;
傳呈放告排衙。
讀書宜朗誦;
吼道要高聲。
七篇古文;
四十大板。
打胡說;
往來站。
放屁;
退堂。
哼;
喝。
●《巧對續錄》載,杭州有師徒五人,師刁巧,每與徒為難,實則師不敏而徒聰明。一日同赴省城鄉試,至大關而關門已閉。師徒互相埋怨。師曰:"有一對,你們如對得,則我認錯,否則,就是你們的錯了。"乃出對:
開關遲,關關早,阻過客過關;
一徒應聲對曰:
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徒在聯中請"先生"先對,師大為窘困,曰:"命你們作對,偏即以對糾纏,且拉到我身上,不準,仍再對之。"師以為必無能再對者,誰知忽一徒雲:
讀畫易,畫畫難,推作家作畫。
師大為驚異,又欲難他徒以自解。又一徒雲:
鬆扣快,扣扣徐,惟侍兒侍扣。
師曰:"尚有二人未對,當分別為對。"其一徒曰:
停磨逸,磨磨勞,雇幫工幫磨。
末一徒雲:
聽唱寂,唱唱喧,惟解人解唱。
眾徒請師對,師曰:"非我不能對,盡為你們先占去了,現真無可對矣。"眾徒曰:"我們代師對之。"於是又對曰:
止扇熱,扇扇涼,願長隨長扇。
師仍支吾道:"'畫'對'關'不合類,對'扣扣'、'唱唱'均不合類,必須另對,才能算數。"眾徒又對道:
掌印官,印印仆,有管家管印。
問師此對合類與否,師曰:"'印'與'關'雖合類,還是差一點點。"眾徒想了一陣,又斟酌合成一對雲:
設渡費,渡渡廉,便快足快渡。
問師"渡"對"關"可否,師很慚愧,再無話可說。
●唐詩中有一詩句,其偏旁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久無人對。句雲:
煙鎖池塘柳;
至明代,吳下張令夷在《迂仙別記》中,讓迂公對曰:
冀粟陳獻忠。
此五字中含東西南北中五方,是以五方對五行。
又陳子升在其《中洲草堂遺集》中,作了三個對句,寓於四首《柳波曲》詩中。皆以五行對五行。其一為:
燈垂錦檻波。
所在之詩為:"煙鎖池塘柳,燈垂錦檻波。回波初試舞,折柳即聞歌。""燈垂錦檻波,煙鎖池墉柳。妄夢五湖湄,郎家大堤口。"一般地說,詩中之對仗,若未單獨使用,不當作對聯看。但陳氏在兩詩自序中說:"客有以'煙鎖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屬餘為對句,因成《柳波曲》二首,與好事者正之。"可見"燈垂錦檻波"是專為對"煙鎖池塘柳"而作的,相對獨立,故這裏作對聯看了。燈垂,亦作"燈填"。其二為:
烽銷極塞鴻。
所在之詩為:"煙鎖池塘柳,烽銷極塞鴻。東枝罷春水,南翼怨秋風。"(《續作鎖柳銷鴻之曲》)其三為:
鍾沉臺榭燈。
所在之詩為:"煙鎖池塘柳,鍾沉臺榭燈。燈心紅縷密,柳眼綠波澄。"(《煙鎖沉燈引》)
《巧對續錄》載有一文土和武士的兩個對句。文句雲:
秋唫澗壑鬆。
武句雲:
炮鎮海城樓。
二百多年來,武土這個對句最為流行,似乎成了"煙鎖池塘柳"公認的標準對句。
又《小豆棚》言,山西景芝榮,幼時即有才名。三歲時姊嫁歸寧,父命其作詩,應聲曰:"前日於歸去,今朝反麵來。愁容何易改,頓覺笑顏開。"父命其對"煙鎖池塘柳"一聯,又對道:
浪煖錦堤桃。
煖,即暖之異體字,為取"火"旁而用之。
又《南樓隨筆》謂江蘇地方有一對句,曰:
炮架鎮江城。
又《清稗類鈔》所收對句為:
燈深村寺鍾。
近人也有不少對句。《名聯趣談》說,二十年前北京大學某教授就有一個為:
茶烹鑿壁泉。
該書中,梁羽生先生還介紹了其他一些聯友的對句。陳敬之有兩句。其一是:
烽銷漠塞榆。
其二是:
桃熛錦浪堤。
熛,本指火紅之炭,此指紅色。
駱廣彬也有兩句,而且也是寓於詩中的。一是:
港城鐵板燒。
鐵板燒,是一種菜的吃法。先將鐵板燒熱,旋即在上麵放置鮮肉和蔬菜,蓋一下就吃。此句所在之詩為《旋廳賞酌》:"煙鎖池塘柳,港城鐵板燒。旋廳添綠蟻,風物覽逍遙。"其二是:
汀培錦柱燈。
汀,水中小洲。培,培土而植燈柱也。此句出自《白天鵝酒店夜宴》:"煙鎖池塘柳,汀培錦柱燈。招邀珠海夜,觴角滿高明。"
陳正龍有一句,曰:
燈銘水墨樓。
銘,記也。
張耀君的對句是:
燈銷深圳橋。
此外,尚有人對作:
灰堆鎮海樓。
●《堅瓠集》雲,蘇州劉逸少,文辭精敏,其師潘閬攜見長洲縣令王元之、吳縣縣令羅思純,二公試與聯句,應對略不停思。
羅:無風煙焰直;
劉:有月竹陰寒。
羅:日移竹影侵棋局;
劉:風遞花香入酒樽。
王:風雨江城暮;
劉:波濤海市秋。
王:一回酒渴思吞海;
劉:幾度詩狂欲上天。
二公驚異。聞於朝,賜進士及第。(惡人穀珠樓)
應答妙聯集粹(一)
本文由 NYLASH 在 2007-12-12 11:44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鳳鳴;
牛舞。
傳說明代戴大賓自幼善對。13歲時,有位客人來訪,見大賓在庭院遊戲,還是個稚童,就出一簡單的上聯試他,戴對以下聯。那人問:"牛何嚐能舞?"大賓解釋道:"《尚書》上說:'百獸率舞。'牛不在其中嗎?"
色難;
容易。
傳說明成祖朱棣曾對文臣解縉說:"我有一上聯:'色難',而甚難其對。"解縉應聲答:"容易。"朱說:"既雲易矣,何久不對?"解說:"臣適已對了。"朱始恍然。"色"對"容","難"對"易",實乃精巧之無情對
月圓;
風扁。
上麵提到的那位客人又出上聯相試,大賓回答後,客人不解地問:"風怎麽會扁?"大賓答道:"風連側縫都能鑽進去,不扁怎能做到?"
馬齒菜;
雞冠花。
清代文學家法式善七歲時,父親為其請塾師,先生出上聯試之,法應聲對出下聯
陶然亭;
張之洞。
某日張之洞在陶然亭設宴,席間出上聯求對,工部侍郎李文田以下聯對之,眾人皆相視大笑
書生腳短;
天子門高。
明朝李東陽素有神童之稱,某日英宗傳旨麵試,見其因人小跨不過殿門,便出上聯,東陽應聲答出下聯
童子何知;
大人利見。
林則徐12歲應試,與一老童生不分上下,考官出上聯麵試,老童生不知所雲,林則徐應聲對出下聯
子將父作馬;
父望子成龍。
左宗棠幼年入學均是父親背他,一日先生即興吟出上聯,左立即對出下聯
三跳跳下地;
一飛飛上天。
明時蔣燾,幼隨祖父遊佛寺出來,三步就跳下十多級台階,祖父即景出上聯,蔣即時對出下聯
細雨肩頭滴[點雨濕肩頭];
青雲足下生[片雲生足下]。
傳說明代文人邱濬幼時在一私塾讀書。一次天下大雨,教室漏雨,邱因搶座與官家公子發生爭執。老師說:"我出對子給你們對,誰對上了,座位就算誰的。"接著說出上聯,官家公子對不上,邱則馬上對出下聯。具體對句有不同的說法
杯中含太極;
腹內孕乾坤。
魏源應童子試,縣令指茶杯圖案出上聯,魏摸出懷揣大餅對出下聯
陷獸於阱中;
放牛歸林野。
魯迅巧答先生
屋北鹿獨宿;
溪西雞齊啼。
徐晞對太守。太守出上聯,為五仄聲,且"屋、鹿、獨、宿"同韻;徐對下聯,五平聲且同韻
小子暗藏春色;
大人明察秋毫。
解縉一日摘花在學堂玩耍,見先生至忙藏入袖,先生出上聯戲耍,解怕先生責怪,恭恭敬敬對出下聯
龍嗬氣而成雲;
蠶吐絲以自縛。
黃遵憲祖父吸食,黃十分反感,一日祖父吟出上聯,黃對下聯勸之
螃蟹一身鱗甲;
蜘蛛滿腹經綸[鳳凰遍體文章]。
宋代宗一次設宴,指席上蟹出一上聯,李東陽以"蜘蛛"對之,程敏政以"鳳凰"對之。代宗甚喜,曰:"他日一個宰相,一個翰林。"
船漏滿,桶漏幹;
燈吹熄,火吹燃。
漁夫農夫巧對
十歲兒童當馬驛;
萬年天子坐龍庭。
相傳朱元璋碰到一個十歲的小孩看守馬驛,十分可愛,信口笑吟上聯,孩子聰明過人,馬上接了下聯
二河兩岸雙江口;
單人獨馬一杆槍。
田漢11歲對某文人
小犬無知嫌路窄;
大鵬展翅恨天低。
解縉少時有"神童"之稱,曹尚書一次請他入府,故意不開正門,讓他從小門進,解嫌門窄,曹便出上聯笑他,解以下聯回應
才子居然能革命;
詩人畢竟是英雄。
郭沫若答柳亞子
今日同登鳳凰台;
他年獨占麒麟閣。
於謙少年答對叔叔
無山得似巫山好;
何葉如能荷葉圓。
蘇東坡答對佛印
風吹馬尾千條線;
雨打羊毛一片氈。
[日照龍鱗萬點金]
據傳上聯為朱元璋出句,下聯一為建文帝朱允炆所對,一為文皇朱棣所對
火燒赤壁兵難進;
雪擁藍關馬不前。
王錫齡答對學友
母鴨無鞋空洗腳;
公雞有髻不梳頭。
少年林則徐答對秀才
池中荷葉魚兒傘;
被裏棉花虱子窠。
乞丐戲答祝允明
投水屈原真是屈;
殺人曾子又何曾。
書生答對太守喊冤
張吳兩濟連床讀;
嚴霍二光間世生。
吳濟答對秀才。兩濟:吳濟與同鄉張濟;二光:嚴光、霍光
沽酒客來風亦醉;
賣花人去路還香。
學士答對乾隆
阿兄門外邀雙月;
小妹窗前捉半風。
蘇東坡戲對蘇小妹
獨眼不登龍虎榜;
半月依舊照乾坤。
傳聞乾隆年間科考第三名劉鳳誥乃是獨眼,殿試時乾隆出上聯相試,劉應聲而對下聯
人心不足蛇吞象;
天理難容獺祭魚。
廣東人與湖北人相遇,廣東人用後羿斷修蛇於洞庭的典故,嘲戲湖北人"人心不足",湖北人馬上活用"獺祭魚"一典,回敬廣東人"天理難容"
千年老樹為衣架;
萬裏長江作浴盆。
解縉7歲趣對父親
山光撲麵經宵雨;
江水回頭欲晚潮。
鄭板橋一次與羅聘在鎮江焦山遊玩,羅聘吟完上聯,苦無下聯,鄭板橋乃為其續對
世上少有蠢伢子;
天下難得好先生。
何叔衡替童答對先生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飛來。
王淇答對晏殊
牛頭且喜生龍角;
狗口何曾出象牙。
於謙反唇譏和尚
水底月為天上月;
眼中人是麵前人。
寇準一日與眾文臣池邊散步,見一輪明月映在水中,即興吟一聯,眾人皆不能對,楊大年足對下聯
不為列強之奴仆;
誓作中華之主人。
周恩來答對何殿甲
紅孩兒騎馬過橋;
赤帝子斬蛇當道。
於謙巧對巡撫
紅蓼營神童七歲;
紫禁城天子萬年。
王錫齡答對劉爾炘
吳子多言終自誤;
喬女有女定然嬌。
吳魯答對學台喬公
嶺邊樹色含風冷;
石上泉聲帶雨秋。
駱賓王續對宋之問
虎皮褥鋪學士椅;
兔毫筆寫狀元坊。
戴大賓對塾師
畫上荷花和尚畫;
書臨漢貼翰林書。
翰林巧對和尚
炭黑火紅灰似雪;
穀黃米白飯如霜。
傳說弘治宴請眾臣,大學士楊廷和偕子楊慎赴宴,席間弘治出上聯試楊慎,楊從容答對下聯
誰謂犬能欺得虎;
焉知魚不化為龍。
邱浚少時聰穎過人,一次在學堂與富家子弟發生爭執,富豪出上聯斥邱,邱以下聯回擊
嫂掃亂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傳唐寅與祝允明外出郊遊,唐見叔嫂二人在村邊打柴,嫂嫂掃攏柴草後呼小叔捆束,即景出上聯,祝允明應聲對出下聯
踏倒磊橋三塊石;
剪開出字兩座山。
稚童難李調元聯,參見故事間"牧童難倒李調元"事
衡門稚子磻璵器;
翰苑仙人錦繡腸。
蘇東坡路遇年幼的孫仲益,出上聯而試,孫隨口答出下聯,蘇高興地說:"真磻璵也!"
火燭映天亮,文光射鬥;
驚爆落地響,怒氣衝霄。
清人李仕彬素有"神童"之稱,一次塾師指著燭台出上聯,李點燃隨身所攜爆竹,對出下聯
快刀切藕,藕斷絲不斷;
利斧劈柴,柴開節難開。
財主要抱病的長工劈柴,長工不去,財主乃出上聯,並雲對出即免勞役,長工脫口對出下聯
雨澆行人,誰做行人主;
天留過客,君為過客東。
一落第書生出門遇雨,便去一財主家投宿,財主貪吝,又愛裝斯文,便出上聯讓書生應對,書生恭敬地答以下聯,財主乃留書生宿
一行朔雁,避風雨而南來;
萬古陽陽,破煙雲而東去。
朱熹拜訪陳孔碩,見陳之子在場,便出一上聯請對,陳子立即應對,朱驚歎
天上口,天下口,誌在吞吳;
人頂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傳朱元璋出上聯,劉基足對下聯
三天不吃飯,腹中無點屎;
六月穿棉襖,胯下有汗淋。
典史劉寧與翰林周濟乃是好友,一日兩人飲酒,周乘興出上聯,以"點屎"諧"典史",劉接對下聯,用"汗淋"諧"翰林",二人相視大笑
雪壓竹枝頭點地;
風吹荷葉背朝天。
熊廷弼幼即善對,一日與友人同遊,友人即景出上聯,熊應聲對下聯
碧野田間牛得草;
金山林裏馬識途。
上聯為1984年春節中央電視台征聯出句,下聯為獲一等獎的對句
鸚鵡能言難似鳳;
蜘蛛雖巧不如蠶。
北宋文學家王禹偁八歲即能屬文對句,一日畢文簡書上聯於屏,眾人概莫能對,王禹偁揮毫而書下聯
剪紙鬥彩,秋色迷人;
作字題詩,春風滿座。
1962年,茅盾到廣東佛山民間藝術研究社參觀,題上聯,並說下聯自有人題,後郭沫若參觀該社,題下聯
地樓上起樓,樓間無地;
天井中開井,井底有天。
明人王洪,少時多才,一次家中舊屋上建造新樓,有人即景出上聯,王洪以院中水井應對下聯
池中蓮苞攥紅拳,打誰;
岸上麻葉伸綠掌,要啥。
傳說乾隆見池中荷花含苞待放,乃出上聯讓紀曉嵐對,恰巧池邊有一株劍麻,紀便以此趣對下聯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麵。
清人李文甫,少時隨老師出遊,師指積雪山峰出上聯相試,李低頭沉思,見一池碧水被風吹皺,悟出下聯
寶塔七八層,中容大鶴;
通書十二頁,裏記春秋。
羅萬藻乃湯顯祖門生,知府出上聯試其才,羅答對下聯。上聯後四字諧"中庸"、"大學",下聯後四字諧"禮記"、"春秋"
小子無知,竟敢江邊賣水;
書生有誌,特上山頭淩雲。
明人邱浚在學堂讀書之時,與豪紳之子發生爭執,豪紳怒氣衝衝地找到邱浚,氣勢洶洶地說出上聯,邱毫不畏懼,從容答以下聯
一盞燈,四麵字:酒,酒,酒,酒;
三更天,兩麵鑼:哐!哐!哐!哐!
明人曹宗與友人夜間上街遊玩,友人出上聯要曹對,曹聽到更夫鑼聲,馬上對出下聯
水內釘樁,進一寸,浸一寸;
風前點燭,流半邊,留半邊。
農夫在水田邊打樁,秀才經過,傲氣十足,農夫乃指木樁出上聯,秀才半天無言以對,狼狽而去,晚上仍對燭悶想,見蠟油而對下聯,從此再不敢小覷農夫了
日曬雪消,簷滴無雲之雨;
風吹塵起,地生不火之煙。
傳明人王汝玉少有"神童"之稱,七歲時父親看著屋簷滴下的雪水吟出上聯,試他文才,汝玉望著遠處風吹起的陣陣塵土答對下聯
沙馬鑽沙洞,沙生沙馬目;
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頭。
明時,七歲的曹宗在海邊玩,一漁民指著一條大魚說,若能應對,送魚給你,漁民隨即出上聯,曹見池塘裏洗澡的水牛,續出下聯
遠比趙公,三十六年宰輔;
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書。
此聯見《全唐詩話·溫庭筠》,乃溫庭筠答對李商隱聯
雞隨犬行,遍地梅花竹葉;
羊跟馬走,連路鬆子核桃。
眾秀才結伴春遊,一秀才見村口土上雞狗腳跡吟出上聯,眾秀才搜腸刮肚對不出下聯,一牧童見狀不覺好笑,順手指著地上的羊屎馬糞答對下聯
雨打沙灘,沉一渚,陳一渚;
風吹蠟燭,流半邊,留半邊。
傳說清人周起渭遊金山寺,恰值暴雨驟至,江邊兩渚沙丘,一沉一露,寺中長老即景出上聯,周以佛前隨風搖曳的蠟燭對出下聯
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
佳人汲水,繩牽井底觀音。
蘇東坡同佛印、蘇小妹泛舟江上,小妹見佛印篙打自己倒影,甚覺有趣,隨口吟出上聯,佛印以小妹往日井邊打水情景對出下聯
煙水亭,吸水煙,煙從水起;
風浪井,搏浪風,風自浪興。
傳北宋詩人黃庭堅到江州遊玩,江州一班文人以上聯試其才華,黃想起剛遊覽過的"浪井",對出下聯
穿冬衣,拿夏扇,不知春秋;
出北京,走南省,什麽東西。
清朝同治年間有個郭春山,飽讀詩書,人稱郭才子,一日,京城來一磨姓學台十分傲慢,郭便攔道當場,學台見郭打扮,順口說出上聯,郭才了頭也不抬,立即回敬下聯
眼前一簇園林,誰家莊子;
壁上幾行文字,哪個漢書。
相傳此聯為唐寅與陳白陽對句,上下聯"莊子"、"漢書"均雙關
道童鍋裏煎茶,不知罐煮;
和尚牆頭遞酒,必是私沽。
傳說明代畫家陳道複與唐寅乃好友,一次二人遊玩至一道觀,道童用鍋煮茶招待,唐見狀出上聯,陳略加思索,對出下聯。上下聯末二字分諧"觀主"、"師姑"
榨響如雷,驚動滿天星鬥;
油光似月,照亮萬裏乾坤。
清朝陶澍,13歲那年家中建了一座榨油坊,開張那天,請來幾位秀才書聯慶賀,眾秀才搜腸刮肚湊出上聯,卻對不出上聯,陶乃答對下聯。聯嵌"榨油"二字
雲鎖高山,哪個尖峰敢出;
日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
一書生喜代人訟,因此得罪豪紳,縣官欲治其罪,出上聯諷之,書生出下聯對之,聯中"光棍"雙關,既指光線柱,又喻自己乃一光棍,又何可怕,縣官乃放之。
應答妙聯集粹(二)
本文由 NYLASH 在 2007-12-12 11:45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一書生喜代人訟,因此得罪豪紳,縣官欲治其罪,出上聯諷之,書生出下聯對之,聯中"光棍"雙關,既指光線柱,又喻自己乃一光棍,又何可怕,縣官乃放之
今日過斷橋,斷橋何日斷;
明朝奔明月,明月幾時明。
傳說,清末神童李仁彬少能對,此即李對塾師的課對
竹本無心,遇節豈能空過;
鬆原有子,過時盡是幹包。
有一年中秋節,郭沫若家人交給他一吊錢,叫他送給先生作節禮,郭偷偷花掉了,先生見郭家沒有節禮,便婉轉地出對子相問,郭不敢告訴家裏,也以對作答,請先生原諒
刑戶吏禮工兵,大堂六部;
馬牛羊雞犬豕,小畜一院。
清人曾彬,省試曾名列第一。一次某縣吏出一上聯請他對,曾笑以一院小畜戲對朝廷六部
兩船並行,櫓速不如帆快;
八音並奏,笛清難比簫和。
此聯說法較多,這裏采《巧對錄》說:傳說明人陳洽少年時隨父出行,見二舟並行一快一慢,父即景出上聯,陳洽聰明過人,即刻足對,上下聯分諧"魯肅"、"樊噲"、"笛清"、"蕭和"名
細雨沉沉,兩沈鑽頭不出;
狂風陣陣,二陳伸腳勿開。
陳沈二生結伴同遊,途中遇雨,二人隻好蜷縮在一船艙裏避雨,陳生開沈生的玩笑,出了個拆字上聯,沈生以下聯回敬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相傳乾隆年間京城有一酒菜店名"天然居",乾隆私訪得上聯,但苦思冥想難對下聯,便傳旨百官答對,紀曉嵐才思敏捷,出班對出下聯
浪穹有浪,帶牽城隍搬家;
鄧川無才,逼勒魁星上吊。
一年大雨,浪穹一城隍廟被淹,浪穹人乃把廟搬到半山腰。不久,浪穹文人王崧路過鄧川魁星閣,鄧川士子以搬廟一事出聯相戲,王崧見閣內魁星像年久失修,用一根繩子挽住,便笑對下聯
梅蕊未開,光棍先生白嘴;
椒實既熟,夾殼長老黑心。
漁璜年輕時在一古寺讀書,寺裏長老十分賞識他的才華,一日長老見臘梅含苞待放,樹枝上略露一點白痕,便語意雙關地出上聯相試,漁璜會心,笑吟吟答對下聯
黑白不分,教我怎知南北;
青黃不接,向你借點東西。
一人喜對,某晚濃雲蓋月,伸手不見五指,他得一上聯,正好鄰居一窮秀才推門進來答話,主人便叫秀才答對,秀才說:我進門時那句話不就是下聯嗎?主人一聽,叫好不已,立即答應借東西給秀才
鵬翅高飛,壓風雲於萬裏;
鼇頭獨占,依日月以九霄。
[龍顏端拱,位天地之兩間]
明英宗皇帝,素聞李東陽、程敏政乃兩位神童,便傳旨召來相試,英宗出上聯,程敏政答對第一聯,李東陽答對第二聯,英宗大悅
一犁耕破路旁土,明日芒種;
雙手捧住爐中火,今朝大寒。
一書生乘興春遊,見農夫在路邊犁地而得上聯,但苦思不得下聯,時至來年臘月,與友人圍爐烤火,談起此聯,才由友人對出
千裏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
一人為大,大邦大國大明君。
傳朱元璋微服出訪,遇一"四川重慶府"的書生,朱乃出上聯,書生看出朱之身份,遂對出下聯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紀曉嵐侍皇日久思鄉,乾隆明其心思,出上聯,紀對下聯告假省親,乾隆見其才思敏捷,乃準其假
天近山頭,到了山頭天又遠;
月浮水麵,撬開水麵月還深。
明文學家李漁與慧遠方丈過往甚密,一日兩人乘月登山,慧遠即興吟上聯,李漁見水中明月,答對下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地當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明朝解縉幼能對,人稱"神童",某日曹尚書請其作客,指棋盤出上聯,解聞聲答對下聯,尚書連稱"奇才"
文成武就,金榜題名空富貴;
男婚女嫁,洞房花燭假風流。
此聯乃飾演小生的演員與演花旦的演員互對之作
葉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結果;
刀砍斧劈,是總督<蔸>也要拔根。
傳清朝有一名胡統一之人,因好打抱不平,人稱"刺棍子"。一年新知縣到任,傳胡到堂曰,"本縣有一對句,對不出就把你這刺棍子削成光棍",胡聽完上聯,應聲對出下聯,知縣自討沒趣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傳此為唐寅答對祝允明聯
電掣雲端,火焰拽開金絡索;
月沉海底,碧波湧出水晶珠。
傳明朝白圻七歲之時,一日下大雨,雷電交加,塾師即景出上聯,白 圻想起賞月情景,隨口成對
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
北人南相,中書令什麽東西。
乾隆年間,工部失火,金姓人督工修複,有人戲出上聯,久無對者。一中書舍人向紀昀談起此聯,紀略加思索道,"有屈足下",乃對出下聯
東風吹倒玉瓶梅,落花流水;
朔雪壓翻花徑竹,帶葉拖泥。
古一秀才遊廟上香,案上花瓶被風吹倒,主持順口出一歇後語上聯,秀才隨口對出下聯
白水漈頭,白屋白雞啼白晝;
黃泥壟口,黃塚黃犬吠黃昏。
傳上聯為前人出句,許久無人對出,明人林大欽一日外出遊玩,見景而得下聯
楊花亂飛,眼花錯認雪花飛;
竹影徐搖,心影誤疑雲影過。
明楊慎少即通詩文,某日其父一同僚過府做客,欲試楊慎,見其頭上之楊花,即興道出上聯,楊慎見院內微風拂動綠竹,啟口對出下聯
花塢春暗,鳥韻吹成無孔笛;
樹庭日暮,蟬聲彈就不弦琴。
清人顧鼎臣少聰慧,常有妙語。某日塾題有意出題試之,鼎臣應對下聯天衣無縫
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
一介書生,攀龍攀鳳攀桂子。
明朝蔣燾少善對,一日其父帶其與朋友同遊佛寺,一人出聯試蔣,蔣應聲對出下聯
馬賓王,駱賓王,馬駱各賓王;
龍主考,龔主考,龍龔共主考。
傳清朝趙禮甫出上聯向朋友葉廷琯索對,葉對答不上。30年後,時逢鄉試,雲貴主考分別為龔寶連、龍元譆,葉聞訊悟出下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
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
明開國元勳劉伯溫,一次與朱元璋下棋時,朱出上句,劉乃對以下句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風送幽香,鬱鬱畹華梅蘭芳。
傳紀曉嵐誇口"天下未有不可對之句",其妻月夜對紗窗出上聯,紀曉嵐竟不能對,直到近代才有人借梅蘭芳及其藝名對出下聯
開關早,關關遲,放過客過關;
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一秀才恃才傲物,目中無人,某日在山海關大門書一上聯,稱"誰能對上,重賞",一牧童路過應聲對出下聯,秀才無言以對,惹眾人恥笑
水麵凍冰冰積雪,雪上加霜;
空中騰霧霧成雲,雲開見日。
某秀才貧病交加又被誣入獄,大堂之上一言不發,隻書一上聯。審案者恰為清正之程襄毅,知其有才,細審之,實屬冤枉,歸堂判其無罪,秀才十分感動,高聲續出下聯
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氷;
國難民愁,王不出頭誰是主。
傳朱元璋起事前,路遇一名葛思之人,談話投機,為試其才,乃出上聯,葛即刻對出下聯,朱大喜,便邀其共圖大事
平湖湖水水平湖,未厭所欲;
無錫錫山山無錫,空有其名。
清代某無錫人出任平湖縣令,政績不佳,巡撫欲劾之,但聽其小有才名,乃以"平湖"地名出頂真對上聯,縣令即以家鄉"無錫"對之,得免
四口同圖,內口皆從外口管;
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楊溥少時家貧,父親被派徭役,楊乃去求縣令。縣令乃出上聯,曰對出則免,楊溥稍事沉思,對答下聯,縣令遂免其父役
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
南樓孤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傳古有張王二友,中秋之夜同登臨江樓賞月,張仰望北鬥,即景出上聯,王大為讚歎,樓上孤雁因驚飛去,王即景對出下聯
市離十裏,難備佳肴以待客;
家有王德,自當為黍而殺雞。
某財主吝嗇,一日天晚來客,財主出上聯借口推脫,客人馬上應對下聯,財主無奈,隻得忍痛殺雞待客
有月即登台,不論春夏秋冬;
是風皆入座,不分南北東西。
李漁與揚州桃花庵主持慧遠相交甚篤,經常吟詩作對。某日兩人同登庵內高台譯經台賞月,慧遠吟上聯,李漁接下聯
吳下門風,戶戶盡吹單孔笛;
雲間勝景,家家皆彈獨弦琴。
鬆江徐階與吳縣王鏊同殿為臣,過往甚密。徐到王家鄉,見百姓用竹筒吹火,乃出上聯相戲。後來王到徐家鄉,見鄉民家家彈棉花,作下聯戲答
雨過月明,頃刻呈來新境界;
天昏地暗,須臾不見舊江山。
李自成少年家貧,但胸懷大誌,16歲那年,老師見雨過天晴,星月皎潔,便口占上聯,李自成目睹狂風頓起,塵土飛揚,天昏地暗,頓時對出上聯
鬆下圍棋,鬆子每隨棋子落;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蘇東坡與好友黃山穀在鬆山下飲酒下棋,蘇東坡見鬆子落與棋盤上得上聯,黃山穀見遠處漁翁垂釣得下聯
枕耽典籍,與許多聖賢並頭;
扇寫江山,有一統乾坤在手。
傳為朱元璋見學士陶安以書作枕,乃出上聯請對,陶安見皇上手中有扇,便借題發揮對出下聯
炒豆燃開,拋下一雙金龜甲;
甜瓜切破,分成兩片玉玻璃。
唐寅自幼聰慧,某日客人來訪,其父端出甜瓜和炒豆待客,客人指炒豆出上聯,唐寅笑指甜瓜對出下聯
駝背桃樹倒開花,黃蜂仰采;
瘦腳蓮蓬歪結子,白鷺斜觀。
年幼張之洞答對塾師
樹影橫江,魚遊枝頭鴉宿浪;
山色倒海,龍吟岩畔虎眠灘。
傳此聯乃漁璜少年時應對巡撫之作,巡撫見其才高,讓人以金銀相贈,漁不受,巡撫便讓人送一擔書於他
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
他年折桂步蟾宮,必定有我。
郭沫若少時與同學偷吃寺廟的桃子,和尚找來而無人承認,老師便出上聯,並說如對出上聯,便不再追究,否則個個受罰,郭沫若略一思考,對出下聯
指揮燒紙,紙灰飛上指揮頭;
修撰進饈,饈撰飽充修撰腹。
明李東陽任翰林修撰時,見一指揮[武官]祭神便戲出上聯,那武官遂以李之身份對出下聯
彎腰桃樹倒開花,蜜蜂仰采;
歪嘴石榴斜張口,喜鵲橫戡。
清人漁璜途經某村,見男女老少守著一口枯井發愁,一問方知有道人用木炭書一聯於井壁,並言對出下聯井水自然湧出,漁璜便取木炭書下聯,井裏馬上冒出清水
畫草發生,頃刻工夫非為雨;
筆花燦爛,須臾造化不關春。
清代吳濟九歲能對,一次,有畫家到學堂找先生題對,畫上上聯已寫好,先生不在,吳濟看一眼畫麵,馬上對出下聯
咬開銀杏,白衣裏一個大仁;
劈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
傳說古代有一白衣出身禦史衣錦還鄉,幾個秀才言行之間大不尊敬,出上聯相譏,禦史看到樹梢石榴,馬上應答出來,眾秀才不再狂妄
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
杖量地麵,地長杖短短量長。
明董玘少時聰慧過人,八歲時,某禦史出對相試,董應聲對下聯
寄寓客官,守宿寒窗空寂寞;
漂遊浪漢,流落江湖沒深淺。
秀才赴考住店,見對門有一美貌少女,心生愛意,作上聯請人送去,少女用下聯斥之
燕入桃花,猶如鐵剪裁紅錦;
鶯穿柳樹,卻似金梭織翠絲。
清人郭希賢,八歲時與父郊遊,父即景出上聯,郭應對下聯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丫頭啃鴨頭,鴨頭鹹,丫頭嫌。
古時一上聯無人能對,1981年9月中國青年報以此征對,共收到700多幅應征聯,編者從中選出三聯在報上公布,另兩下聯分別是:玉頭起芋頭,芋頭枯,玉頭哭;和尚遊河上,河上幽,和尚憂
晚霞映水,漁人爭唱滿江紅;
朔雪飛空,農夫齊唱普天樂。
蘇東坡與黃山穀郊遊歸家,黃山穀即景出上聯,蘇答對下聯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麵;
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明代狀元唐皋出使某國,其國君出句,唐皋對以下聯
雛鳳學飛,萬裏風雲從此始;
潛龍奮起,九千雷雨及時來。
蘇州進士顧璘出任湖北巡撫,見參加童子試的張居正乖巧伶俐,出上聯試其文才,張高聲答對下聯,顧大喜,當即以金帶相贈
滴水成棉,不用弓彈花自散;
蒼山有石,無需彩墨畫成圖。
大理蒼山一瀑布旁有一上聯久無人對,木匠楊士俊路過,想起蒼山大理石上天然圖畫,想出下聯
鱔長鰍短鰱大口,一串無鱗;
螺圓蚌扁龜縮頭,滿簍是殼。
一秀才欲買村童之黃鱔、泥鰍和鰱魚,村童出一上聯,言對出下聯即可白送,秀才久思無對,後見一農夫簍內所裝蚌殼、田螺、烏龜方得下聯
座上無氈,且喜身安心內樂;
門前有粟,誰憐眼飽腹中饑。
古時有一學士除夕之夜擬聯,上聯寫好,恰有一京官來訪,見上聯而對下聯,原來此官一生廉潔,兩袖清風,雖麵對糧倉,卻家無粒米,學士一聽忙差人把糧食送到他家
日在東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女居左,世間配定好人。
明正統年間進士萬安,自幼學對,某日家中來客望天空吟哦上聯,卻苦覓不得下聯,萬安見狀笑道,這有何難,隨口吟出下聯
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諸侯;
伊有人,尹無人,伊尹一人元宰。
知府馮馴聞李自成有才,出上聯試之,李鏗鏘有力地對出下聯,馮聽後指其背影道:"此人之誌,不在小處,莫非是一條倒海翻將的巨龍?"
喬女自然嬌,深惡胭脂膠肖臉;
止戈才是武,何勞銅鐵鑄鏢鋒。
[人言雖可信,但防渭水混涇江。]
[主人留小住,豈嫌酢醃配醇醪。]
1934年,粵劇表演藝術家薛覺先排演《喬小姐三氣周瑜》,出上聯征對,共收到征嫌2000多條,薛從中選擇三個
竹寺等僧歸,雙手拜四維羅漢;
木門閑各至,兩山出大小尖峰。
清代詩人周起渭遊昆明筇竹寺,等了好久寺僧方歸,周口占上聯,寺僧答對下聯
李陽生,指李樹為姓,生而知之;
馬援死,以馬革裹屍,死得其所。
據說宋代翰林學士院壁間題有上聯,多年無人對出,宋淳化年間,詩人楊億任翰林學士時續出下聯
冰冷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
丁香花,百人頭,千人頭,萬人頭。
傳此聯為清乾隆皇帝出對,彭元瑞屬對
應答妙聯集粹(三)
本文由 NYLASH 在 2007-12-12 11:45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桓溫一世之雄,尚有枋頭之敗;
項羽萬人之敵,難逃垓下之誅。
明人薑垓、徐枋互謔,上下聯分嵌"枋"、"垓"二字
稱直勾彎星朗朗,能知輕知重;
磨大眼小齒稀稀,可分細分粗。
明萬曆年間,湖北人氏鍾惺、譚元春才華出眾,主持鄉試的學台大人出聯試二人才華,且自比伯樂;鍾譚二人對下聯,以磨自喻,說明有人推動便會為國出力
油蘸蠟燭,燭內一心,心內有火;
紙糊燈籠,攏邊多眼,眼裏無珠。
清朝進士魏源,11歲時揭露一抄襲別人作品的舉人,那人惱羞成怒,指著燈籠裏的蠟燭朝魏泄憤,魏毫不客氣地回敬了他
蠶作繭,繭抽絲,織就綾羅緞匹;
兔生毫,毫紮筆,寫出錦繡文章。
吳文七歲時正用兔毛筆寫字,家裏有位客人見蠶兒作繭,出口吟出上聯,吳文望望手口之筆大聲對出下聯
課演六爻,風卦三爻,外卦三爻;
棒長八尺,隨身四尺,離身四尺。
賣藝人和算卦人互爭地盤,約好能對者為勝,結果賣藝人占了地盤
一個美人映月,人間天上兩蟬娟;
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蘇東坡、佛印、蘇小妹乘月泛舟江上。佛印觸景生情吟出上聯,蘇小妹脫口答出下聯
吾之修書,亦可雲猢猻入布袋矣;
君於仕宦,又何異鯰魚上竹竿也。
北宋詩人梅光臣屢試不第,晚年皇帝下詔命其與人合修《新唐書》,梅無奈地道出上聯,其妻苦笑著吟出下聯
左為難右為難,左右為難難左右;
前相助後相助,前後相助助前後。
[上求索下求索,上下求索索上下]
[上為師下為師,上下為師師上下]
1983年,上海一青年工人因在為人處事上感到為難,便寄一上聯至報社求對,應征者達1500多條,所錄三聯即其中佳者
兩猿截木山中,這猴子也會對鋸;
匹馬陷身泥內,此畜生怎樣出蹄。
傳此聯為明人陸容、陳震互謔之作,還有解縉、李調元答嘲所作等說。對鋸:諧對句;出蹄:諧出題
鹹蛋剖開舟兩葉,內載黃金白玉;
石榴打破壇一個,中藏瑪瑙珍珠。
傳蘇東坡全家進餐,小妹拿起切開的鹹蛋,順口說出上聯,並要哥哥對上聯,蘇東坡一時未能對上,後剝石榴吃,見景生情方對出下聯
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
春風來時盡著花,但聞藿香木香。
一客旅途生病,當地老中醫精心醫治痊愈,客題上聯,表示感激之情,老中醫對下聯,表示後會有期。聯嵌四中藥名
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義各別;
雲間雁,簷前燕,籬邊鷃,物類相同。
明初文學家王彝出身貧苦,自幼敏慧,善於答對。某日塾題口占一諧音聯,王見天空大雁飛過,房前燕子翩翩,張口答出下聯
跛腳雞跳簸箕,簸箕壓著跛腳雞;
獨眼龍打燈籠,燈籠照著獨眼龍。
一跛腳學生對私塾先生不尊重,先生便出上聯諷之;學生見先生借生理缺陷打擊自己,便針鋒相對地回一下聯,原來先生恰好一隻眼
杜詩漢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詩;
孟子吳淑姬,豈鄒國孟軻之孟子。
明代江西省提學副使李夢陽,見一窮秀才與己同名,心中不快,出上聯難他,那秀才應聲作答,李聽後暗暗佩服。杜詩:漢朝人,發明水力鼓風機;孟子:宋代文人楊子治之妻吳淑姬,作《陽春白雪》詞
弄子弄獅,一副假頭皮,難充真獸;
畫工畫猴,這等無心腹,枉作生猿。
一窮人子弟新婚妻子才貌雙全,一群生員嫉妒,趁新婚之夜捉弄之,適逢一夥耍獅的"弄子"舞得熱鬧,一生員即景出上聯,新娘當即對出下聯。猿:諧員
洛陽橋,橋上蕎,風吹蕎動橋不動;
鸚鵡洲,洲下舟,水使舟流洲不流。
張之洞才思敏捷,一次與友人同遊漢陽,友人出上聯,張望著江心,隨口答對下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傳此乃紀昀對乾隆聯。南通州:江蘇南通;北通州:北京通州
三個銅錢賀喜,嫌少勿收,收則愛財;
兩間茅屋待客,怕窮莫來,來者好吃。
乾隆下江南之時,見一農家辦喜事,靈機一動,讓侍從送去三個銅錢與一上聯,滿以為農家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誰知農家小孩隨口對出上聯,反而讓乾隆感到左右為難
水仙子持碧玉簫,風前吹出聲聲慢;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傳說此聯乃蘇東坡出句,蘇小妹足對,全聯嵌六個詞牌
紅薯包穀蔸根火,這種福老夫享矣;
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些事小子為之。
清代文學家陶澍才思敏捷,有人對其父說:你有一個好兒子,將來一定能享清福。其父聽後連連搖頭,隨口作答成上聯。陶澍聽後,一聲不響,續成一副對聯貼在自家門口
除夕月無光,點數盞燈,替乾坤增色;
新春雷未動,擂三通鼓,代天地揚威。
陶澍九歲時,除夕之夜,見祖父房內點了好幾盞燈,感到好奇,遂相問,祖父以一個對課作答,聰明的陶澍聽後,搬出一麵大鼓擂之,祖父問其擂鼓何為,陶澍大聲對出下聯
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
明人李夢陽督學江西,見一生員名字與己相同,便出句請對,該生員即刻足對
玉帝興兵,雷鼓雲旗,雨箭風刀天作陣;
龍王夜宴,月燭星燈,山肴海酒地為盤。
某日乾隆皇帝雅興大發,寫出上聯卻對不出下聯,一大臣推薦馮誠修答對,乾隆乃召之,馮侃侃對出下聯,從此備受賞識
為名忙,為利忙,忙裏偷閑,飲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尋樂,拿壺酒來。
解放前廣州惠愛路"妙奇香"茶樓懸一征聯,借此招徠顧客。一茶客看後推杯凝視不語,老板見此笑道:"客官如有意,何不揮毫賜教?"客人索取紙筆,立就下聯,老板連聲稱好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錦,暮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明時江蘇吳縣才子施槃,幼時家貧,就讀於酷愛人才的張都憲家,張有意試其才華,指天上彎月吟出上聯,施即以"霞"為題答對下聯
萬磚千瓦百匠,造就十佛寺,依山成居;
一舟二櫓三人,搖過四平橋,自水而來。
唐代大曆年間,長安城有十佛寺,香火鼎盛,投考秀才紛紛來此問卜。主持惠能懸一聯於寺門,言對出下聯方予接待,許多人因此而無緣入寺。有一從水路而來的李姓秀才,以路上經過情景成下聯,受到優厚接待
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
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年間,江西萍鄉人劉鳳誥取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殿試時乾隆見其乃獨眼,且其貌不揚,欲待不取,就以四時星辰為題出聯試其才學,劉以四時花卉作對,且突出"探花郎"三字,乾隆便禦筆點其為探花
赤耳銀牙白玉兔,望明月,臥青草池中;
烏須鐵爪紫金龍,駕祥雲,出碧波洞口。
清人周漁璜任主考官,一次到碧波洞遊玩,一書生在洞口把關,笑道:有一對聯在此,對得出可乘舟入洞,對不出請回。說著,書生念出上聯,周遂喚過侍從寫出下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愚兄;
行千裏路,讀萬卷書,俠士有誌傲王侯。
傳說梁啟超從廣東到武漢講學,拜訪湖廣總督張之洞時拜帖上寫著:"愚弟梁啟超頓首拜",張大為惱火,出上聯斥之,梁不甘示弱巧對下聯
地不掃,錢不撒,蟾不鳴,笑飽畫中劉海;
車無輪,馬無腳,炮無煙,悶煞陣內將軍。
明人解縉,文采超人,尚書請其入府,指著牆上的一幅"劉海戲金蟾"道出上聯,解看到桌上的棋盤,即刻有了下聯
店門坐門招窮夫,來時萬福,去時萬福;
龍王下詔求直諫,鱉也得言,龜也得言。
有個窮秀才名萬福,開旅店的母女招之為婿。一住店的旅客孫得言得知此事,作對奚落,店女想到旅客的名字,也用雙關語對出下聯
保俶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
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萬國九州。
明代徐渭人稱"天下才子",杭州知府聽了不服,邀徐到湖邊,出上聯難之,徐以手勢作答,知府不解其意,待徐念出下聯,羞愧而去
弓長張張弓,張弓手張弓射箭,箭箭皆中;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難開。
有一名叫張弓的弓手,射得一手好箭,自題一聯,十分得意。一日,來了一個賣弓的人,張弓連試幾張都拉不動,賣弓的哈哈一笑,提筆寫出下聯,張弓羞愧難當
四次受剿,四麵受剿,麵山麵水麵臨絕境;
三民主義,三自主義,自私自利自取滅亡。
紅軍反四次"圍剿"期間,有名叫趙赤坪的戰士被捕,偽縣長出上聯意圖誘降,趙冷笑一聲,正氣凜然地對出下聯
方若棋盤,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
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聘才,靜若得意。
唐李泌七歲時,玄宗聞其才,召而試之。適玄宗與張說對弈,遂讓張說以圍棋為題,李泌聯對。張道出上聯,李稍加思索道出下聯,玄宗大喜
翠閣我迎賓,數不盡,甘脆肥腯,色香清雅;
園庭花勝錦,祝一杯,富強康樂,山海騰歡。
1982年廣州翠園酒家開業,由朱國基擬上聯於《羊城晚報》征對,何啟光應征聯中選
遊士遍河西,北往南來,我校難為東道主;
先生居湘上,左圖右史,心田猶有下邳才。
一遊士到湖南某學堂投宿,塾師出上聯以辭,遊士巧對下聯,把塾師比作"獨處一室,左圖右史"的楊綰,胸有下邳之才的張良,塾師聽後十分高興,準許遊士留下
洞庭八百裏,山茫茫,水淼淼,大主考何地而來;
巫山十二峰,煙靄靄,霧騰騰,老神仙自天而降。
清人李調元任江南主考時,有人出句請對,李以下聯足對
四方錫台,點半支燭,光光明明,照見東西南北;
三兩銀子,教一年書,辛辛苦苦,熬過春夏秋冬。
老塾師年終討學費不成,上氣告上縣衙,那時天色已晚,縣官正叫人點燭,聽罷老塾師狀由,即景生情,出半聯請對,老塾師應聲答對,縣官很是同情,當即贈銀十兩,以便過年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鸞九聲,鳳九聲,九九八十一聲,聲聲鸞鳳和鳴。
一大戶人家女兒貌美,欲尋一品貌相當佳婿,乃出聯求偶,一位趕考的秀才續出下聯,被招為婿
黑林鋪出白日鬼,紅眉綠睛,黃大嫂青眼看見;
金馬寺現銀龍駒,銅鞍鐵鐙,錫老匠鉛手拉著。
昆明黑林鋪一文出聯求對,久久無人對出,後來住在昆明金馬寺旁的補鍋匠因景生情,風趣地對上了
大家動手,幫大男大女解決婚姻大事,意義重大;
新喜臨門,看新郎新娘樹起一代新風,麵貌皆新。
1983年,時任天津市長的李瑞環在談到大男大女婚姻問題時說:"我想到一副對聯,上聯是:大家動手……"《八小時以外》以此征對,上為內蒙古梁月華所擬下聯
金男大,金女大,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齊大非偶;
市一小,市二小,一小在南,二小在北,兩小無猜。
抗戰時《新民晚報》征聯頭獎。上聯:抗戰時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齊魯大學分別由南京、山東遷至成都,當地人稱"金男大"、"金女大"、"齊大";下聯:指成都市立一小、二小和兩儀小學
嫦娥本乃月中仙,頻送來一片秋香,攜手永偕攀桂客;
狀元也是人間子,莫貪戀十分春色,甘心願作探花郎。
有讀書人中探花,皇帝賜婚。自以為幸福美滿,不想再理詩書,求取功名。一次他望著妻子書對,剛寫完上聯,妻子攔住說:下聯我來續。書生見妻子所續下聯,頓時醒悟
梳妝樓頭,癡眼依依,癡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戀;
延支山上,落花蕭蕭,落木蕭蕭,無緣省識春風春難留。
北宋詩人黃庭堅遊覽江州,江州眾才子欲試其才,當遊到三國小喬梳妝樓時,一才子出上聯,黃想:這不是把我比作癡女獻媚嗎?遂望著對麵的延支山,答對下聯,回敬江州才子
生產產詩歌,詩歌歌生產,熱帶作物區裏作詩,詩情最熱;
勞動動教研,教研研勞動,紅旗照耀光中施教,教益通紅。
1961年,詩人肖三到海南島儋縣參觀華南熱帶作物研究院,並題一上聯。聯後書:"希望有後來高明者對下聯。"三日後,適逢郭沫若來參觀,揮筆對下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此聯上聯為清代絕對,下聯為李吉玉見"印月古井"觸動靈機所對。望江樓:成都名勝;印月井:位於四川什邡
弓長張,文武斌,張斌元帥統領琴瑟琵琶八大王,單戈叫戰;
一人大,日月明,大明天子橫掃魑魅魍魎四小鬼,合手擒拿。
傳說明時有異族元帥張斌興兵犯境,自誇文武雙全,出上聯叫戰,言對出即退兵,一文人對出,張乃罷戰
左舜生,姓左不左;易君左,名左不左;兩君胡適,其於右任乎;
梅蘭芳,伶梅之梅;陳玉梅,影梅之梅;雙玉徐來,是言菊朋也。
此聯為解放前熊一鷗應對《大公報》征聯。左舜生:青年黨頭目;易君左:報界名記者;胡適:著名學者,雙關"往哪裏走";於右任:國民黨元老;陳玉梅:著名電影演員;徐來:電影演員,雙關"姍姍來遲"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豈敢在前,豈敢在後。
此聯傳為梁啟超答對張之洞。四水:江河淮濟合稱四水;四時:春夏秋冬;三教:儒、釋、道合稱;三才:天、地、人合稱
喜氣溢江夏,喜報上林春,喜十年訂就良緣,喜今夕吹簫引鳳;
幸寇退浠川,幸從離亂出,幸三生結成佳偶,幸此日淑女成龍。
抗戰期間有一對戀人,男家在江夏,女家在浠水,因日寇入侵,婚期一再拖延。直到日寇投降,才在訂婚十年之日結婚。男方迎娶時,在轎子右邊貼"四喜"上聯,女方請人應"四幸"下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中,四十九盞明燈,一心隻望酬三顧;
抱孤子,出重圍,匹馬單槍,長阪坡邊,數百千員上將,獨我猶能保兩全。
清代某地建孔明、趙雲廟,請張、王二位秀才題聯,張秀才用一至十的數字,概括孔明一生;王秀才用"孤、重"等數詞,描述了趙雲長阪坡獨騎救主的英姿
花燈懸掛杏花天,桃花開紅,李花開白,頭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馬國;
甲菉翻看靈甲日,麟甲呈吉,龜甲呈祥,龍現甲,鱉展甲,甲中添甲,萬甲光騰甲子年。
1924年,歲在甲子,麗江縣納西族秀才和文華作一串"花"上聯,張貼街口征對,並說願薄禮相酬。第二天舉人王樹和以串"甲"聯應對,和大喜,酬王不受,一時傳為佳話
一彎西子臂;
七竅比幹心。
明太祖微服出行,以藕食一士子,且出上聯命對,士子答對下聯
一扇千須動;
三梳萬發通。
明代況鍾年輕時見靖安縣令,縣令扇著胡子出上聯,意在炫耀官威。誰知況鍾卻不買帳,高聲答對下聯,意為如果他來治理,定比縣官治的更好
木人猶有足;
鳥嘴卻無毛。
相傳舊時有好友相伴遊寺,一見木菩薩下露長足,遂出上聯,一見寺壁之畫屏上有鳥作鳴叫狀,想到其友平日或有辜負他人所托之事,乃以下聯調侃之
小子牽牛入戶;
狀元打馬還鄉。
清代兩江總督陶澍,少時家境貧寒,曾與人放牛。某日牽牛回家,東家順口說出上聯,陶澍即刻應對下聯
一日心存十二時;
九重獻策三千字。
陝西安定人張扆幼聰彗,讀書過目不忘,其受業恩師趙浚穀出聯試之,張立而答之。九重:指帝宮;獻策:殿試時回答皇帝的策問
一年春長長春發;
五月夏半半夏生。
相傳明代王守仁一日隨父外出賞花,父親指著一株長春花出上聯,王守仁由春想到夏,乃答對下聯
二三十歲小先生;
四五百斤肥典史。
昆山縣曾有典史,體甚肥胖。一教官年少,典史戲出上聯。教官曰:典史莫惱,隨口應對下聯
十四世兄年十四;
三千弟子路三千。
清尹文瑞總督兩浙,頗愛才。一日解中發秀才謁見,鮑雅堂在座。適逢十四公子慶寶至前。鮑問幾歲了,答曰十四。鮑乃出上聯,解秀才應對下聯。尹文瑞甚喜,即請解秀才作家庭教師
七歲能書七字對;
五年可讀五車書。
明代吳文泰和丁遜學春日踏青,吳出上聯,丁答下聯
人無風趣官多貴;
案有琴書家必貧。
[花不嬌紅子必稀]
上聯出自袁枚,下聯分別為周青原和吳元禮所對
人騎白馬門前過;
我牽黃牛隴上歸。
[我踏金鼇海上來]
某塾師出一聯令學生對,一農家小孩以自己身份對下聯,紀曉嵐以"金鼇"句對,塾師謂之終非池中之物,後果狀元及第。
應答妙聯集粹(四)
本文由 NYLASH 在 2007-12-12 11:46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手抱屋柱團團轉;
腳踏樓梯步步高。
明代楊季任於家見兒童抱柱遊戲,隨口出上聯,一兒隨口應對下聯,楊甚奇之
萬馬無聲聽號令;
一牛獨坐看文章。
清代某年浙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