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有一個女子,在史學上做出了重要貢獻。這個女子,就是我國第一位女曆史學家班昭。
班昭,今陝西鹹陽東北人,大約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一個“家有藏書,內足於財”的顯貴人家,她十四歲時嫁給曹世叔為妻,早年守寡,活了七十多歲。其父班彪,很有學問;長兄班固,是著名的曆史學家、文學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將。班昭自幼天資聰敏,勤奮好學,在父兄的教導和影響下,熟讀儒家經典和各種典籍,使班昭成為一個博學廣識的學者,為日後續寫《漢書》打下堅實基礎。她對祖國文化事業的突出貢獻,是整理並續成重要的史學巨著《漢書》。
漢武帝太初年間,司馬遷寫成了宏篇巨著的《史記》。司馬遷去世以後,雖有人補寫,班彪認為“多鄙俗,不足以踵其書”。他便收集史料,撰寫《後傳》60 餘篇,意在續補漢武帝以後所缺的部分,但未及完成就因病辭世。班固繼承父誌,在《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著手編寫“包舉一代”、囊括西漢曆史的史書《漢書》。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不料,公元92 年,班固因受統治階級內部政爭的牽連,入獄而死。這樣,班氏父子花費幾十年心血編纂的《漢書》,尚有八表和《天文誌》沒有寫完,同時整個書稿麵臨著散佚的危險。所幸的是,漢和帝知道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學識過人的巾幗奇才,即召她和馬續到皇家的東觀藏書閣續修《漢書》。班昭為繼父兄遺誌,高興地接受了任務。從此,她在藏書閣經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閱讀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遺留下來的散亂篇章,並在原稿基礎上補寫了八表和《天文誌》。至此,這部完整的《漢書》,曆經40年的編撰工作,終於完成。雖先後經過四個人之手撰寫,但讀起來卻“後先媲美,如出一手”,十分和諧。
除整理、續寫《漢書》外,班昭在傳播和普及《漢書》方麵,也起了重要作用。《漢書》問世以後,因《漢書》多用古字,比較難讀,讀了也多不通曉。班昭的學問十分精深,就在皇家圖書館的東觀藏書閣講解《漢書》,當時的大學者馬融,為了請求班昭的指導,還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呢!
班昭除了在史學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外,她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著有賦、頌、銘、諫、書、論等文章16篇,輯成《大家集》三卷,但可惜大都失傳,現隻留下《東征賦》和《女誡》7篇。
不僅如此,班昭近還具有優秀的品質和忠實的人生態度。突出地表現在她一生孜孜不倦,善於思考,她學習孔子的教育方法,啟發受教育者談出自己真實的思想,然後再根據其理想、誌趣加以引導。她既誌存高遠,又麵對現實,不強求不易得到的幸福和生活上的富有。她認為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因聰明而延長,也不能因愚昧而縮短。應該不惜身家性命報效國家。忠,會帶來吉利,奸,會遭到禍殃。要恭敬、謹慎、勤懇、謙遜,要清心靜氣沒有貪心,嚴以律己,光明正大。
班昭的德才深得漢和帝的器重,和帝多次召她進宮,讓皇後和諸嬪妃拜她為師,向她學習儒家經典、天文、數學,從而使班昭聲名大震。每當遇有外邦前來貢獻異物時,皇帝便讓她即席為賦作頌。因班昭丈夫姓曹,人們便尊她為“曹大家”(當時人們把學識高、品德好的婦女尊稱為“大家”;“家”在此讀姑)。後鄧太後臨朝當權,班昭曾以師傅之尊,參與政事,深受信任。班昭逝世後,皇太後親自為這位多年的老師素服舉哀,由使者監護喪事,死後也給予她應得的榮譽。
清代女作家趙傅在《後漢列女頌(並序)》中讚她“東觀續史,賦頌並嫻。”作為第一位女史學家和文學家,班昭名留青史,光照人間。雖然《女誡》提出了一套男尊女卑、夫為妻綱和三從四德的規範與理論,後成為封建社會婦女的行為準則,影響深遠,客觀上做了封建主義壓迫婦女的“幫凶”,但才學出眾的班昭,依然不愧是古代婦女智慧的代表,也是古代婦女的驕傲,班昭優秀的品質和忠實的人生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敢愛會愛的卓文君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03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皚如山上雪,皓如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
蹀躞禦溝止,溝水東西流。
淒淒重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杆何嫋嫋,魚兒何徙徙,
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傳說這首詩為漢代女才子卓文君所作。它寫的是卓文君對負心丈夫表示決絕,責備無情丈夫的死愛錢財,不講情義,不重感情——做男子應該重視情義兩字,一天到晚死要錢有何用?!也就是這麽一首詩,挽救了一段頻臨死亡的愛情。
卓文君,生在四川臨邛一個巨富之家,平日穿金戴銀,長得美貌非凡,更兼文采,通曉琴棋書畫,17歲由父母包辦出嫁,半年後因丈夫病亡而返回娘家守寡。
這時候,大才子司馬相如正因病辭職寄居在朋友家,與卓家為臨,對文君早已傾心。
一日,相如來卓家赴宴,文君對他的文采欽慕已久,便躲在屏風後麵窺視。相如見屏風後人影晃動,知道會是文君偷看,不禁心中暗喜,但表麵上裝作不知。當受邀撫琴時,便趁機彈了一曲《鳳求凰》,卓文君聽著聽著,芳心已被這美妙的音樂觸動,敏感的她捕捉到隨音樂之音襲來的愛慕之心、崇拜之意,無需言說,音樂傳情。司馬相如亦愛卓文君,就借酒醉夜宿於卓家花園裏,二人得以相見,便私訂了終身。
司馬相如托人去卓家求婚,因卓父嫌相如貧窮而遭到拒絕。沒辦法,兩人隻好私奔,一起回到相如老家成都,生活窘迫,如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卓如君親自當壚賣酒,過著貧窮卻也恩愛的日子。
後來,司馬相如憑著出眾的才情,得到了漢武帝的重用,拜為中郎將。從此,他們的日子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俗話說:“飽暖思淫欲”,加上司馬相如長久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須有所禁忌,善加調養。然而司馬相如衣食豐足之後不但不知珍攝,反而吃著碗裏,望著鍋裏。時常周旋在脂粉堆裏。那時他已經年逾知命,卓文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與他計較。直到司馬相如意欲納茂陵女子為妾時,卓文君才忍無可忍,作了上麵那一首《白頭吟》。
並且還在詩後附書:“春華競芳,五色淩素,琴尚在禦,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
隨後再補寫兩行:“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卓文君哀怒的《白頭吟》和淒怨的《訣別書》,使得司馬相如大為不忍,想到當年的患難相隨,柔情蜜意的種種好處,實在不便一意孤行,而弄到月缺花殘,香消玉殞的地步。
司馬相如終於沒有納妾,兩人又重歸於好,安居林泉,又度過了十年恩愛的歲月,直到司馬相如病逝,卓文君也嚐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況味。回首前塵,恍然一夢,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長空雁鳴,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隨司馬相如而去。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豔,當壚賣酒,白頭興怨,傳為千古風流佳話;而卓文君敢愛,敢於違抗父命而為自己爭取了幸福;卓文君會愛,她不哭不鬧,以其才智詩賦勸感丈夫,保護了自己的愛情。這一點,不僅在古時候非常不易,就是在現代,也是令人欽佩的。
卓文君為什麽會愛上司馬相如?卓文君是為他的才華和氣度所傾倒。卓文君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追隨司馬相如,她的勇氣緣於對愛的渴望。她的愛又是執著的。當時,司馬相如正處於人生的低穀,事業不得誌,家徒四壁,而卓文君自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麵對私奔以後的困難處境,她沒有退縮,而是堅強的守候著這份愛情。她的愛並不盲目,是為了自己對愛的理想。第一次婚姻的失敗,她在深深痛苦與絕望中,體會並明白了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命運要靠自己去爭取。所以,當機會降臨時,她沒有猶疑,就勇敢地向前抓住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封建社會裏,男子是允許納妾的。而卓文君,卻不能容忍丈夫的背叛,不與他人分享愛情。她所寫的《白頭吟》,一開始就把愛情比喻為純白的雪,皎潔的月,不容摻有一粒砂子。僅因得知丈夫懷有二心,就要與之決裂,這是何等的自尊與高尚!而《訣別書》則表達了她對丈夫有怨也有愛,雖然欲絕交但又依戀的複雜情感,剛柔並舉,情詩並茂,真誠動人。
遙想當年自己一曲《鳳求凰》,情真意摯贏得文君芳心,此情仿若昨日,琴聲仍在耳畔回響。這些真誠的詩句終於觸及到司馬相如的內心深處,勾起了他對往昔的回憶,初見時的怦然心動,危難時的相容與共,不禁悲從心起,愧疚不安,終於幡然醒悟。這是卓文君聰明心智的勝利和絕代才華的體現!
卓文君是我國第一個勇敢衝破封建禮教藩籬的女性。她敢於反抗父命,追求愛情,堅持愛情專一,反對一夫多妻,這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是極為罕見的,她是我國古代女性中的一位光輝形象。
命運坷坎的蔡文姬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12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
蹀躞禦溝止,溝水東西流。
淒淒重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杆何嫋嫋,魚兒何徙徙,
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傳說這首詩為漢代女才子卓文君所作。它寫的是卓文君對負心丈夫表示決絕,責備無情丈夫的死愛錢財,不講情義,不重感情——做男子應該重視情義兩字,一天到晚死要錢有何用?!也就是這麽一首詩,挽救了一段頻臨死亡的愛情。
卓文君,生在四川臨邛一個巨富之家,平日穿金戴銀,長得美貌非凡,更兼文采,通曉琴棋書畫,17歲由父母包辦出嫁,半年後因丈夫病亡而返回娘家守寡。
這時候,大才子司馬相如正因病辭職寄居在朋友家,與卓家為臨,對文君早已傾心。
一日,相如來卓家赴宴,文君對他的文采欽慕已久,便躲在屏風後麵窺視。相如見屏風後人影晃動,知道會是文君偷看,不禁心中暗喜,但表麵上裝作不知。當受邀撫琴時,便趁機彈了一曲《鳳求凰》,卓文君聽著聽著,芳心已被這美妙的音樂觸動,敏感的她捕捉到隨音樂之音襲來的愛慕之心、崇拜之意,無需言說,音樂傳情。司馬相如亦愛卓文君,就借酒醉夜宿於卓家花園裏,二人得以相見,便私訂了終身。
司馬相如托人去卓家求婚,因卓父嫌相如貧窮而遭到拒絕。沒辦法,兩人隻好私奔,一起回到相如老家成都,生活窘迫,如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卓如君親自當壚賣酒,過著貧窮卻也恩愛的日子。
後來,司馬相如憑著出眾的才情,得到了漢武帝的重用,拜為中郎將。從此,他們的日子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俗話說:“飽暖思淫欲”,加上司馬相如長久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須有所禁忌,善加調養。然而司馬相如衣食豐足之後不但不知珍攝,反而吃著碗裏,望著鍋裏。時常周旋在脂粉堆裏。那時他已經年逾知命,卓文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與他計較。直到司馬相如意欲納茂陵女子為妾時,卓文君才忍無可忍,作了上麵那一首《白頭吟》。
並且還在詩後附書:“春華競芳,五色淩素,琴尚在禦,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
隨後再補寫兩行:“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卓文君哀怒的《白頭吟》和淒怨的《訣別書》,使得司馬相如大為不忍,想到當年的患難相隨,柔情蜜意的種種好處,實在不便一意孤行,而弄到月缺花殘,香消玉殞的地步。
司馬相如終於沒有納妾,兩人又重歸於好,安居林泉,又度過了十年恩愛的歲月,直到司馬相如病逝,卓文君也嚐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況味。回首前塵,恍然一夢,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長空雁鳴,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隨司馬相如而去。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豔,當壚賣酒,白頭興怨,傳為千古風流佳話;而卓文君敢愛,敢於違抗父命而為自己爭取了幸福;卓文君會愛,她不哭不鬧,以其才智詩賦勸感丈夫,保護了自己的愛情。這一點,不僅在古時候非常不易,就是在現代,也是令人欽佩的。
卓文君為什麽會愛上司馬相如?卓文君是為他的才華和氣度所傾倒。卓文君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追隨司馬相如,她的勇氣緣於對愛的渴望。她的愛又是執著的。當時,司馬相如正處於人生的低穀,事業不得誌,家徒四壁,而卓文君自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麵對私奔以後的困難處境,她沒有退縮,而是堅強的守候著這份愛情。她的愛並不盲目,是為了自己對愛的理想。第一次婚姻的失敗,她在深深痛苦與絕望中,體會並明白了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命運要靠自己去爭取。所以,當機會降臨時,她沒有猶疑,就勇敢地向前抓住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封建社會裏,男子是允許納妾的。而卓文君,卻不能容忍丈夫的背叛,不與他人分享愛情。她所寫的《白頭吟》,一開始就把愛情比喻為純白的雪,皎潔的月,不容摻有一粒砂子。僅因得知丈夫懷有二心,就要與之決裂,這是何等的自尊與高尚!而《訣別書》則表達了她對丈夫有怨也有愛,雖然欲絕交但又依戀的複雜情感,剛柔並舉,情詩並茂,真誠動人。
遙想當年自己一曲《鳳求凰》,情真意摯贏得文君芳心,此情仿若昨日,琴聲仍在耳畔回響。這些真誠的詩句終於觸及到司馬相如的內心深處,勾起了他對往昔的回憶,初見時的怦然心動,危難時的相容與共,不禁悲從心起,愧疚不安,終於幡然醒悟。這是卓文君聰明心智的勝利和絕代才華的體現!
卓文君是我國第一個勇敢衝破封建禮教藩籬的女性。她敢於反抗父命,追求愛情,堅持愛情專一,反對一夫多妻,這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是極為罕見的,她是我國古代女性中的一位光輝形象。
命運坷坎的蔡文姬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12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這是唐朝人李頎為命運坷坎的蔡文姬發出的感慨。
蔡文姬,一作昭姬,名琰,大約生於公元177—178間,今河南尉氏縣西南蔡莊人,是漢朝著名學者蔡邕的獨生女兒。
蔡邕不僅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還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在洛陽是文壇的領袖。
蔡文姬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耳濡目染,受其父的影響很大。她很小就十分博學,善於言辭,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可是,因後來時局的變化,剝奪了蔡文姬的幸福生活。董卓被呂布銖殺以後,因董卓曾重用過蔡邕,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殺了頭。在軍閥混戰中,蔡文姬與許多婦女一齊被羌胡番兵擄到了匈奴。在去匈奴的途中,蔡文姬飽受了番兵的淩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萬般無奈中,她嫁給了匈奴左賢王。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後來,曹操北定中原,當了丞相。一日突然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想到老師有一個很有才氣的女兒。當得知這個當年的女孩被撈到了南匈奴時,就立即派使臣攜帶黃金白壁,去把她贖了回來,以續《漢史》。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被強留在南匈奴的十二年間,她在生活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胡地的大自然是嚴酷的:胡風浩浩、冰霜凜凜、原野蕭條、流水嗚咽、夜聞隴水兮聲嗚咽。她不適應異方殊俗的生活: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驚肉跳,以肉奶為食,腥膻難聞,無法下咽;居無定處,逐水草而遷徒,住在臨時用草箋、幹牛羊糞壘成的窩棚裏;興奮激動時,擊鼓狂歡,又唱又跳,喧聲聒耳,通宵達旦。總之,她既無法適應胡地惡劣的自然環境,也不能忍受與漢族迥異的胡人的生活習慣。更為殘酷的是在精神上,她經受著雙重的屈辱:作為漢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虜;作為女人,被迫嫁給了胡人。在身心兩方麵都遭受著痛苦的煎熬,隻有思念故國、思返故鄉,才是支持她堅強地活下去的精神力量。於是,春日,她翹首藍天,期待南飛的大雁捎去她邊地的心聲;秋天,她仰望雲空,企盼北歸的大雁帶來故土的音訊,盼望著有朝一日能返故鄉,去悼念亡父,去擁抱生養她的故鄉山水……可是現在,一旦真的要結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漿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隻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蔡文姬這時也是悲苦的,回歸故土是很久的企盼,與母子團聚是人倫之道,而在她卻不能兩全其美。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古樂府琴曲歌辭,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是蔡文姬和著血淚寫成的。“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讀著它,我們仿佛聽到她這個不幸的女子在自彈自唱,琴聲正隨著她的心意在流淌,隨著琴聲、歌聲,仿佛看見她正行走在一條由屈辱與痛苦鋪成的長路上……
《胡笳十八拍》的藝術價值很高,後代有過許多批評。明朝人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就說:“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真是激烈人懷抱。”郭沫若還創作了新編曆史劇《蔡文姬》,在現代舞台上再現了“文姬歸漢”的曆史場景,其影響十分巨大。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該在詩藝術上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通過典型的細節描寫,具體生動地表現各種場麵,使人猶如親臨其境,“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在我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蔡文姬的命運坷坎,一生三嫁,在被掠到南匈奴之前,曾遠嫁河東衛家,夫婦兩人非常恩愛,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丈夫因咯血而死。因為蔡文姬不曾為衛家生下一兒半女,被衛家的人辱罵她克死了丈夫。從南匈奴回來以後,在曹操的安排下,她又嫁給小她許多歲的田校尉董祀。起初,她們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董祀對這樁老妻少夫的婚姻心理嚴重失衡,多半有些嫌棄、與她同床異夢,隻是明裏不敢違背曹操的旨意,直到她婚後的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她向曹操求情救了他一命,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才對蔡文姬好起來。
後來,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之中,平安的度過了晚年。
蔡文姬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女子,然而她的命運卻是淒慘的,婚姻是不幸的,許多事是無奈的。今天重讀蔡文姬和她《胡笳十八拍》,心中充滿著同情與敬佩。
傑出詞人李清照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14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這是唐朝人李頎為命運坷坎的蔡文姬發出的感慨。
蔡文姬,一作昭姬,名琰,大約生於公元177—178間,今河南尉氏縣西南蔡莊人,是漢朝著名學者蔡邕的獨生女兒。
蔡邕不僅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還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在洛陽是文壇的領袖。
蔡文姬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耳濡目染,受其父的影響很大。她很小就十分博學,善於言辭,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可是,因後來時局的變化,剝奪了蔡文姬的幸福生活。董卓被呂布銖殺以後,因董卓曾重用過蔡邕,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殺了頭。在軍閥混戰中,蔡文姬與許多婦女一齊被羌胡番兵擄到了匈奴。在去匈奴的途中,蔡文姬飽受了番兵的淩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萬般無奈中,她嫁給了匈奴左賢王。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後來,曹操北定中原,當了丞相。一日突然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想到老師有一個很有才氣的女兒。當得知這個當年的女孩被撈到了南匈奴時,就立即派使臣攜帶黃金白壁,去把她贖了回來,以續《漢史》。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被強留在南匈奴的十二年間,她在生活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胡地的大自然是嚴酷的:胡風浩浩、冰霜凜凜、原野蕭條、流水嗚咽、夜聞隴水兮聲嗚咽。她不適應異方殊俗的生活: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驚肉跳,以肉奶為食,腥膻難聞,無法下咽;居無定處,逐水草而遷徒,住在臨時用草箋、幹牛羊糞壘成的窩棚裏;興奮激動時,擊鼓狂歡,又唱又跳,喧聲聒耳,通宵達旦。總之,她既無法適應胡地惡劣的自然環境,也不能忍受與漢族迥異的胡人的生活習慣。更為殘酷的是在精神上,她經受著雙重的屈辱:作為漢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虜;作為女人,被迫嫁給了胡人。在身心兩方麵都遭受著痛苦的煎熬,隻有思念故國、思返故鄉,才是支持她堅強地活下去的精神力量。於是,春日,她翹首藍天,期待南飛的大雁捎去她邊地的心聲;秋天,她仰望雲空,企盼北歸的大雁帶來故土的音訊,盼望著有朝一日能返故鄉,去悼念亡父,去擁抱生養她的故鄉山水……可是現在,一旦真的要結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漿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隻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蔡文姬這時也是悲苦的,回歸故土是很久的企盼,與母子團聚是人倫之道,而在她卻不能兩全其美。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古樂府琴曲歌辭,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是蔡文姬和著血淚寫成的。“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讀著它,我們仿佛聽到她這個不幸的女子在自彈自唱,琴聲正隨著她的心意在流淌,隨著琴聲、歌聲,仿佛看見她正行走在一條由屈辱與痛苦鋪成的長路上……
《胡笳十八拍》的藝術價值很高,後代有過許多批評。明朝人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就說:“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真是激烈人懷抱。”郭沫若還創作了新編曆史劇《蔡文姬》,在現代舞台上再現了“文姬歸漢”的曆史場景,其影響十分巨大。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該在詩藝術上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通過典型的細節描寫,具體生動地表現各種場麵,使人猶如親臨其境,“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在我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蔡文姬的命運坷坎,一生三嫁,在被掠到南匈奴之前,曾遠嫁河東衛家,夫婦兩人非常恩愛,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丈夫因咯血而死。因為蔡文姬不曾為衛家生下一兒半女,被衛家的人辱罵她克死了丈夫。從南匈奴回來以後,在曹操的安排下,她又嫁給小她許多歲的田校尉董祀。起初,她們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董祀對這樁老妻少夫的婚姻心理嚴重失衡,多半有些嫌棄、與她同床異夢,隻是明裏不敢違背曹操的旨意,直到她婚後的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她向曹操求情救了他一命,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才對蔡文姬好起來。
後來,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之中,平安的度過了晚年。
蔡文姬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女子,然而她的命運卻是淒慘的,婚姻是不幸的,許多事是無奈的。今天重讀蔡文姬和她《胡笳十八拍》,心中充滿著同情與敬佩。
傑出詞人李清照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14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現代許多人能背會唱的宋詞——一剪梅,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趙明誠讀了此詞,身還未到達目的地,就有點“歸心似箭”,人雖離家愈來愈遠,心卻回到了愛妻身邊。
《一剪梅》是李清照的閨情名篇之一,她重在寫別後的相思之情。在詞中,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上片雖沒有一個離情別緒的字眼,卻句句包孕,極為含蓄;下片則是直抒相思與別愁。詞以淺近明白的語言,表達深思摯愛之情,纏綿感人。所以,《白雨齋詞話》中說“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
在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中,宋詞是其中一塊玫寶。而在宋詞的芸芸詞家中,曠世才女李清照以她獨特的魅力,躋身其中,著稱於世。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出生於文學藝術修養很高的仕宦家庭,18歲嫁趙明誠,夫妻二人感情融洽,誌同道合,一起收集和研究金石書畫,共同整理校勘古籍,度過了二十多年夫唱婦隨的幸福生活。靖康二年,金朝進犯中原,北宋亡,李清照夫妻二人逃往江南。在流亡的路上,趙明誠突然病故,李清照從此過著無依無靠、顛沛流離的生活,在淒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隻身經曆了國破家亡的痛苦。
李清照工詩,能文,更擅長詞。從藝術成就上看,她的詞超過了詩和文,在藝術上成就很高,獨具一家風貌,被後人稱為“易安體”。其主要特點,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經曆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二是善於從書麵語言和日常口語裏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她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兼有蘇、辛豪放派之長,獨樹一幟於兩宋詞壇,對後世影響極大。她還著有《詞論》一書,書中提出“詞,別是一家”的看法,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她極重視詞的特殊格調和協律性,能夠獨辟門徑,在豐富詞的表現手法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李清照生長在貴族書香世家,父母兩係都有非常門好的文學素養。祖父與父親在齊魯一帶頗負盛名,俱出於韓琦門下,韓琦在當時名重一時,與範仲淹同是以文人領兵的朝廷重臣。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係一族在當時也是一門顯赫,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她受了遺傳上的稟賦靈感,又受了父母的教育與熏陶,她的父母與許多文人交結,耳濡目染,也受了這些文人的影響。故而李清照自幼天資穎悟,不到十一歲,她的詩文已被父輩稱賞,以才藻聞名於鄉裏。她記憶力很強,她自稱,必然記憶力過人,不然怎會指堆積書,而能說出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一般人能記得某事在某書某卷,已經算是聰明了,若能說出第幾頁第幾行,那真是百不一見的超人。
李清照一直喜好讀書,學問淵博。她經常手不釋卷,不論幾案及枕上,盡都是書,終日沉醉其中。婚後,她與趙明誠一起買書、藏書、校書,朝夕以書為伴,起書庫,造書櫥,收藏之富,冠絕一時,他們幾乎成了書癖,成了書迷,儉衣縮食,省下錢去買書。
正因為她生長在過這樣的家庭,有聰敏的天賦,又喜好讀書,才有後來詞作的輝煌成就。雖然她詞作的內容多數局限在愛情與離愁別恨的傳統範圍之內,但在南渡後,就更多的表現出對國家、人民和個人的深沉傷感,她的詞對女性內心世界的嚴肅而深刻的描繪,於委婉細膩中一洗以往詞作的嫵媚不實的氣氛,給詞壇帶來清高的意趣,淡遠的情懷,空靈的意境,使她最終成為宋代詞壇傑的女作家。
風華絕代的詩人黃峨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15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這首現代許多人能背會唱的宋詞——一剪梅,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趙明誠讀了此詞,身還未到達目的地,就有點“歸心似箭”,人雖離家愈來愈遠,心卻回到了愛妻身邊。
《一剪梅》是李清照的閨情名篇之一,她重在寫別後的相思之情。在詞中,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上片雖沒有一個離情別緒的字眼,卻句句包孕,極為含蓄;下片則是直抒相思與別愁。詞以淺近明白的語言,表達深思摯愛之情,纏綿感人。所以,《白雨齋詞話》中說“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
在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中,宋詞是其中一塊玫寶。而在宋詞的芸芸詞家中,曠世才女李清照以她獨特的魅力,躋身其中,著稱於世。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出生於文學藝術修養很高的仕宦家庭,18歲嫁趙明誠,夫妻二人感情融洽,誌同道合,一起收集和研究金石書畫,共同整理校勘古籍,度過了二十多年夫唱婦隨的幸福生活。靖康二年,金朝進犯中原,北宋亡,李清照夫妻二人逃往江南。在流亡的路上,趙明誠突然病故,李清照從此過著無依無靠、顛沛流離的生活,在淒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隻身經曆了國破家亡的痛苦。
李清照工詩,能文,更擅長詞。從藝術成就上看,她的詞超過了詩和文,在藝術上成就很高,獨具一家風貌,被後人稱為“易安體”。其主要特點,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經曆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二是善於從書麵語言和日常口語裏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她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兼有蘇、辛豪放派之長,獨樹一幟於兩宋詞壇,對後世影響極大。她還著有《詞論》一書,書中提出“詞,別是一家”的看法,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她極重視詞的特殊格調和協律性,能夠獨辟門徑,在豐富詞的表現手法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李清照生長在貴族書香世家,父母兩係都有非常門好的文學素養。祖父與父親在齊魯一帶頗負盛名,俱出於韓琦門下,韓琦在當時名重一時,與範仲淹同是以文人領兵的朝廷重臣。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係一族在當時也是一門顯赫,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她受了遺傳上的稟賦靈感,又受了父母的教育與熏陶,她的父母與許多文人交結,耳濡目染,也受了這些文人的影響。故而李清照自幼天資穎悟,不到十一歲,她的詩文已被父輩稱賞,以才藻聞名於鄉裏。她記憶力很強,她自稱,必然記憶力過人,不然怎會指堆積書,而能說出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一般人能記得某事在某書某卷,已經算是聰明了,若能說出第幾頁第幾行,那真是百不一見的超人。
李清照一直喜好讀書,學問淵博。她經常手不釋卷,不論幾案及枕上,盡都是書,終日沉醉其中。婚後,她與趙明誠一起買書、藏書、校書,朝夕以書為伴,起書庫,造書櫥,收藏之富,冠絕一時,他們幾乎成了書癖,成了書迷,儉衣縮食,省下錢去買書。
正因為她生長在過這樣的家庭,有聰敏的天賦,又喜好讀書,才有後來詞作的輝煌成就。雖然她詞作的內容多數局限在愛情與離愁別恨的傳統範圍之內,但在南渡後,就更多的表現出對國家、人民和個人的深沉傷感,她的詞對女性內心世界的嚴肅而深刻的描繪,於委婉細膩中一洗以往詞作的嫵媚不實的氣氛,給詞壇帶來清高的意趣,淡遠的情懷,空靈的意境,使她最終成為宋代詞壇傑的女作家。
風華絕代的詩人黃峨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15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明代中葉,蜀中出了一位巾幗詩人黃峨,她和她的丈夫、著名學者楊升庵誌同道合,感情深厚,至死不渝,傳為後世佳話。
說起黃峨與楊升庵結為恩愛伉儷,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正德六年(1511)春,黃峨之父黃珂打了勝仗,派人回京報捷。這時,恰逢當朝首輔楊廷和的大公子楊升庵(又名楊慎)考中狀元,官授翰林院修撰。黃珂與楊廷和在朝共事多年,兩家關係甚為密切,升庵謝過皇恩以後,派人給黃府送去一張拜貼。這時的黃峨,已有十二歲,她聽說楊升庵金榜題名,心裏十分傾慕,從而激勵著她更加勤奮地讀書。
後來,黃珂奉調回京,連連升遷,仕途一帆風順。隻是有一樁心事未了:女兒黃峨已到及笄之年,品貌端莊,才藝超群,前來求婚的顯貴子弟,風流少年絡繹不絕,但黃峨一再向父親表明心跡,一定要選擇象楊升庵那樣學識淵博、誌趣高尚的郎君。黃尚書疼愛女兒,常為黃峨的終身大事沒有訂下而憂慮。後來,黃珂年事已高,便攜帶家眷告老還鄉。
正德十二年(1517)楊升庵因上疏不利,遂以養病為名,回到老家新都讀書自娛。不久,夫人病故。次年,升庵得知黃峨年過二十尚未許人,便征得父親的同意,遣人做媒。黃楊二家本交誼深厚,又門當戶對,便一說即成。於是,升庵備辦豐厚的聘禮,親往遂寧迎娶黃峨。當彩轎到了新都,傾城震動,人們都爭先恐後來看這位“尚書女兒知府妹、宰相媳婦狀元妻”的綽約豐姿。
黃峨(1498-1569),字秀眉,誕生在四川省遂寧的一個官宦之家。父親黃珂,成化二十年(1484)舉進士,在京供職,母親知書識禮,嚴於家教,她既是黃峨的慈母,又是黃峨的啟蒙老師。黃峨自幼聰明伶俐,在母親的教導下,謹守閨訓,好學上進,寫得一手好字,彈得一手好琴,而對於做詩文、填詞曲更有著高深的造詣。她在《閨中即事》一詩中寫道:“金釵笑刺紅窗紙,引入梅花一線香;螻蟻也憐春色早,倒拖花瓣上東牆。”由此可見,黃峨這位天真爛漫的少女,不堪閨中寂寞,向往春日美景;觀察生活細致,寫作技巧高明。因此,長輩們十分器重她,常指導她,比喻她為東漢時的女才子班昭。
如今,這兩位才子才女成為百年之合,怎不叫人羨慕呢?!
黃峨和升庵住在狀元府西端的榴閣,這裏瀕臨桂湖,環境清幽,經庭院中栽種石榴樹而得名。他們樂度新婚之際,正值紅榴怒放之期。喜看枝頭,緋花掩映,朵朵如霞,自然激起了黃峨的詩情!她展箋命筆,寫出了情意纏綿的《庭榴》詩:“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不為秋深能結實,肯於夏半爛生姿。翻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
在古代,石榴籽粒眾多,象征婚後子女繁衍。黃峨托物抒懷,自比榴樹,以含蓄的語言,巧妙的譬喻,向升庵傾注了火熱的純真的愛情。
婚後,他倆既是同心的詩友,又是恩愛的夫妻,朝夕切磋詩文,一起填詞作曲,過著幸福的愛情生活。
可是好景不長。結婚不久,楊慎就謫守雲南,長達30年,而黃峨楊慎分多聚少,隻長期留居夫家新都區,管理家務。在天各一方的離別期間,她對丈夫的苦苦思念,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她寫了許多的詩作,以《寄外》詩聞名當世。《寄外》曲中說:“金雞驚散枕邊蝶”,與楊慎的“黃鶯兒”曲對照來讀,真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黃峨的著作十分豐富,而她一生所寫的詩、詞、曲則更多。但她不願子侄輩看到自己情意纏綿、悲憤哀思的文字,隨寫隨毀,多不存稿,因而能夠得以留傳下來的並不多。明隆慶以來所刊行的《楊狀元妻詩集》、《楊夫人樂府詞餘》、《楊夫人曲》、《黃夫人樂府》、《榴閣偶存》等乃是黃峨著作中的幸存者,是我國婦女文學著作的珍貴遺產。
黃峨的詩、曲以“議大禮”事件為界,前期作品清新活潑,語言曉暢明麗,感情真摯動人,後期詩曲大多塗上了淒涼哀怨的色彩。曆代評論家對她評價很高: “夫人篇什,雲蒸霞爛”,“才情甚富,不讓易安(李清照)、淑貞(朱淑貞)。”明代大戲曲家徐渭稱讚其詞“旨趣閑雅,風致翩翩,填詞用韻,天然合律”,並以已之作與黃娥比較,竟甘敗下風,聲稱:“予為之左遜焉。”
黃峨不僅才德堪為稱頌,人品也極為高尚。黃峨21歲同升庵結婚,僅過五年順境生活,便遭逢升庵謫戍,從此坎坷一生,盡心事家,毫無怨悔。錢謙益《曆朝詩集小傳》說她“閨門肅穆,用修亦敬憚”。故升庵為她祝壽,有“女洙泗、閨鄒魯”之辭。洙泗、鄒魯,代指孔孟。升庵是把她作為女中聖賢來尊敬的。楊升庵有這樣一位德才兼備的夫人,他們又何止“郎才女貌”而已?!徐渭讚頌他們夫婦“著述甲士林”,“才藝冠女班”,這在曆史上也是罕見的。
斷腸詞人朱淑貞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17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說起黃峨與楊升庵結為恩愛伉儷,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正德六年(1511)春,黃峨之父黃珂打了勝仗,派人回京報捷。這時,恰逢當朝首輔楊廷和的大公子楊升庵(又名楊慎)考中狀元,官授翰林院修撰。黃珂與楊廷和在朝共事多年,兩家關係甚為密切,升庵謝過皇恩以後,派人給黃府送去一張拜貼。這時的黃峨,已有十二歲,她聽說楊升庵金榜題名,心裏十分傾慕,從而激勵著她更加勤奮地讀書。
後來,黃珂奉調回京,連連升遷,仕途一帆風順。隻是有一樁心事未了:女兒黃峨已到及笄之年,品貌端莊,才藝超群,前來求婚的顯貴子弟,風流少年絡繹不絕,但黃峨一再向父親表明心跡,一定要選擇象楊升庵那樣學識淵博、誌趣高尚的郎君。黃尚書疼愛女兒,常為黃峨的終身大事沒有訂下而憂慮。後來,黃珂年事已高,便攜帶家眷告老還鄉。
正德十二年(1517)楊升庵因上疏不利,遂以養病為名,回到老家新都讀書自娛。不久,夫人病故。次年,升庵得知黃峨年過二十尚未許人,便征得父親的同意,遣人做媒。黃楊二家本交誼深厚,又門當戶對,便一說即成。於是,升庵備辦豐厚的聘禮,親往遂寧迎娶黃峨。當彩轎到了新都,傾城震動,人們都爭先恐後來看這位“尚書女兒知府妹、宰相媳婦狀元妻”的綽約豐姿。
黃峨(1498-1569),字秀眉,誕生在四川省遂寧的一個官宦之家。父親黃珂,成化二十年(1484)舉進士,在京供職,母親知書識禮,嚴於家教,她既是黃峨的慈母,又是黃峨的啟蒙老師。黃峨自幼聰明伶俐,在母親的教導下,謹守閨訓,好學上進,寫得一手好字,彈得一手好琴,而對於做詩文、填詞曲更有著高深的造詣。她在《閨中即事》一詩中寫道:“金釵笑刺紅窗紙,引入梅花一線香;螻蟻也憐春色早,倒拖花瓣上東牆。”由此可見,黃峨這位天真爛漫的少女,不堪閨中寂寞,向往春日美景;觀察生活細致,寫作技巧高明。因此,長輩們十分器重她,常指導她,比喻她為東漢時的女才子班昭。
如今,這兩位才子才女成為百年之合,怎不叫人羨慕呢?!
黃峨和升庵住在狀元府西端的榴閣,這裏瀕臨桂湖,環境清幽,經庭院中栽種石榴樹而得名。他們樂度新婚之際,正值紅榴怒放之期。喜看枝頭,緋花掩映,朵朵如霞,自然激起了黃峨的詩情!她展箋命筆,寫出了情意纏綿的《庭榴》詩:“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不為秋深能結實,肯於夏半爛生姿。翻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
在古代,石榴籽粒眾多,象征婚後子女繁衍。黃峨托物抒懷,自比榴樹,以含蓄的語言,巧妙的譬喻,向升庵傾注了火熱的純真的愛情。
婚後,他倆既是同心的詩友,又是恩愛的夫妻,朝夕切磋詩文,一起填詞作曲,過著幸福的愛情生活。
可是好景不長。結婚不久,楊慎就謫守雲南,長達30年,而黃峨楊慎分多聚少,隻長期留居夫家新都區,管理家務。在天各一方的離別期間,她對丈夫的苦苦思念,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她寫了許多的詩作,以《寄外》詩聞名當世。《寄外》曲中說:“金雞驚散枕邊蝶”,與楊慎的“黃鶯兒”曲對照來讀,真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黃峨的著作十分豐富,而她一生所寫的詩、詞、曲則更多。但她不願子侄輩看到自己情意纏綿、悲憤哀思的文字,隨寫隨毀,多不存稿,因而能夠得以留傳下來的並不多。明隆慶以來所刊行的《楊狀元妻詩集》、《楊夫人樂府詞餘》、《楊夫人曲》、《黃夫人樂府》、《榴閣偶存》等乃是黃峨著作中的幸存者,是我國婦女文學著作的珍貴遺產。
黃峨的詩、曲以“議大禮”事件為界,前期作品清新活潑,語言曉暢明麗,感情真摯動人,後期詩曲大多塗上了淒涼哀怨的色彩。曆代評論家對她評價很高: “夫人篇什,雲蒸霞爛”,“才情甚富,不讓易安(李清照)、淑貞(朱淑貞)。”明代大戲曲家徐渭稱讚其詞“旨趣閑雅,風致翩翩,填詞用韻,天然合律”,並以已之作與黃娥比較,竟甘敗下風,聲稱:“予為之左遜焉。”
黃峨不僅才德堪為稱頌,人品也極為高尚。黃峨21歲同升庵結婚,僅過五年順境生活,便遭逢升庵謫戍,從此坎坷一生,盡心事家,毫無怨悔。錢謙益《曆朝詩集小傳》說她“閨門肅穆,用修亦敬憚”。故升庵為她祝壽,有“女洙泗、閨鄒魯”之辭。洙泗、鄒魯,代指孔孟。升庵是把她作為女中聖賢來尊敬的。楊升庵有這樣一位德才兼備的夫人,他們又何止“郎才女貌”而已?!徐渭讚頌他們夫婦“著述甲士林”,“才藝冠女班”,這在曆史上也是罕見的。
斷腸詞人朱淑貞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17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朱淑貞,北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生卒不詳。
朱淑貞生於一個仕宦家庭,從小有機會識字,受到良好教育。童年時代,她以一顆無憂、敏感的心感知著這個世界,花開花謝,春去春回,她的詩才大進。父親教她讀詩詞、與她一道把酒研討,沒有受到過多的壓製,在這樣和睦、相對自由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她無憂無慮,天真浪漫,歡快地度過她的童年,也塑造了她那任性、倔強的性格。作為封建社會的閨中女子,沒有男子的仕宦之途與廣泛社交的自由,她們被陷於封閉狹小的深閨之中,愛情成為她們生活的重心,頗具浪漫情懷的朱淑真心中也勾畫著自己的愛情。
然而,她的父親本是官場上的人,母親也很勢利,逼著朱淑貞與當地的一個小官吏結了婚。
開始,她還對丈夫抱著很大的希望,希望丈夫心懷大誌,多次勉勵他:“美噗莫辭雕作器,涓流終見積成淵”。“鴻鴿羽儀當養就,飛騰早晚看衝天。”可惜丈夫毫無大誌,一事鑽營,搜括錢財,開始是在吳越荊楚間輾轉做官,朱淑貞也還是間關相隨,但已漸漸地流露出不耐的情緒,這種感情流露在她的春日懷淚詩中: “從官東西不自由,親幃千裏河長流;無鴻雁傳家信,更被杜鵑送客愁。月落鳥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高樓惆悵憑欄久,心逐白雲南向浮。”
朱淑貞也曾自責,覺得自己一個女子成天舞文弄墨,詠月吟風,不是本色,應該好好地操持家務,服侍丈夫。但她的丈夫確實令她傷心,一種惰性已經在他做官期間慢慢地浸入骨髓,他感到無所事事非常舒服,公事之餘就泡在妓院中鬼混。
不僅如此,他竟然把一個妓女帶回家中,酒醉時當著朱淑貞的麵把手伸進那妓女的襯衣中亂摸。朱淑貞氣得臉色煞白。一天,丈夫又醉酒回家,把臥房吐得滿地汙穢,像一隻滿身汙泥的豬躺在床上。後來他丈夫竟還動手打她,她太傷心,她無法忍受,她隻得與她的丈夫分離。“鷗鴛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朱淑貞必竟是一弱女子,僅以文繪繪的詩句來表達她的血淚心酸。
朱淑貞是有名的才女,她的詩詞足可與李清照比美,共同輝耀著宋代的文壇,當時宰相的妻子正寓居在京城,也過著寂寞的日子,也是位善於作詞的女子,於是甘願折節下交,千裏迢迢地把朱淑貞接了去,吟詩填詞,常常是盛筵歡笑,歌舞助興,她成為了宰相夫人的座上客,也交往了一些貴族夫人,生活過得多彩多姿。雖然如此,卻還是丟不開那一份失落的情緒,她寫道:“占盡京華第一春,清歌妙舞實超群;隻愁到曉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雲。”
但京城的活動畢竟拓寬了她的生活視野。在這一時期的生活中,她遇到了自己稱心如意的人,仿如枯木逢春,重放生活的光彩。在含煙帶露的黃梅季節,她來到湖上與戀人相見,一塊遊玩;在朦漾的細雨中,兩人攜手漫步欣賞湖中的荷花,來到僻靜處,竊竊私語,相親相愛,恣意享受愛情的歡樂,享受著人間美好的幸福。 “妖嬌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分手回到家中,仍想著剛才想聚時的點點滴滴,“懶傍妝台”,心緒萬千,無心整妝與卸妝,沉浸在濃濃的愛意之中。
這時她格外愛惜美好的春光,希望那樓外千條萬縷的垂楊,係住春光,即使是春一定要歸去,留不住的話,也要因風隨春去看看春到底歸到什麽地方去。
可是春總是要離去的。眼看春光將盡,杜鵑啼血,朱淑貞感歎著人生的短促,青春的易逝。
曆來隻準男子嫖妓,女子盡管是為了追求純真的愛情,就會受人指責,朱淑貞在這兒的生活被有些人把在汴京城的說成是“桑淄之行”,甚至貶她為“?u女。”
朱淑貞正沉浸在遲到的愛情中,而金兵卻攻破汴京,宋帝被擄,她和愛人在戰亂中離散,她隻身回到浙江錢塘的娘家,她的父母認為女兒丟掉了家庭的臉麵,氣憤地把她的詩詞一把火燒掉,今天留傳下來的,隻是其中一小部分,有人把它輯錄起來,叫做《斷腸集》。
回到老家後,她依然盼著心上人能尋來。她漸漸地老了,日益感到人事的無常和空虛。朱淑貞“每到春時,下幃跌坐,人詢之,則雲:‘我不忍見春光也。’蓋斷腸人也。”這是當時人真實的記載。
她在減字木蘭花,春怨中寫道:“獨行獨坐,獨唱獨酌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誰見,淚說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最後她在傷心、寂寞中死去。
在男女兩性關係極不平等的封建社會,在將 “女子無才便是德”信奉為道德標準,在絕大多數的女性被視為“牛馬”“玩物”、封閉在家庭、閨閣之中,忍受婚姻的不幸、人生不得誌的時候,朱淑貞大膽的叛逆行為——如同一道閃電,閃亮在漫漫黑夜,釋放出奪目異彩的光輝,她的作品具有強烈鮮明的反封建的進步意義。
林徽因及其感情生活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18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朱淑貞生於一個仕宦家庭,從小有機會識字,受到良好教育。童年時代,她以一顆無憂、敏感的心感知著這個世界,花開花謝,春去春回,她的詩才大進。父親教她讀詩詞、與她一道把酒研討,沒有受到過多的壓製,在這樣和睦、相對自由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她無憂無慮,天真浪漫,歡快地度過她的童年,也塑造了她那任性、倔強的性格。作為封建社會的閨中女子,沒有男子的仕宦之途與廣泛社交的自由,她們被陷於封閉狹小的深閨之中,愛情成為她們生活的重心,頗具浪漫情懷的朱淑真心中也勾畫著自己的愛情。
然而,她的父親本是官場上的人,母親也很勢利,逼著朱淑貞與當地的一個小官吏結了婚。
開始,她還對丈夫抱著很大的希望,希望丈夫心懷大誌,多次勉勵他:“美噗莫辭雕作器,涓流終見積成淵”。“鴻鴿羽儀當養就,飛騰早晚看衝天。”可惜丈夫毫無大誌,一事鑽營,搜括錢財,開始是在吳越荊楚間輾轉做官,朱淑貞也還是間關相隨,但已漸漸地流露出不耐的情緒,這種感情流露在她的春日懷淚詩中: “從官東西不自由,親幃千裏河長流;無鴻雁傳家信,更被杜鵑送客愁。月落鳥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高樓惆悵憑欄久,心逐白雲南向浮。”
朱淑貞也曾自責,覺得自己一個女子成天舞文弄墨,詠月吟風,不是本色,應該好好地操持家務,服侍丈夫。但她的丈夫確實令她傷心,一種惰性已經在他做官期間慢慢地浸入骨髓,他感到無所事事非常舒服,公事之餘就泡在妓院中鬼混。
不僅如此,他竟然把一個妓女帶回家中,酒醉時當著朱淑貞的麵把手伸進那妓女的襯衣中亂摸。朱淑貞氣得臉色煞白。一天,丈夫又醉酒回家,把臥房吐得滿地汙穢,像一隻滿身汙泥的豬躺在床上。後來他丈夫竟還動手打她,她太傷心,她無法忍受,她隻得與她的丈夫分離。“鷗鴛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朱淑貞必竟是一弱女子,僅以文繪繪的詩句來表達她的血淚心酸。
朱淑貞是有名的才女,她的詩詞足可與李清照比美,共同輝耀著宋代的文壇,當時宰相的妻子正寓居在京城,也過著寂寞的日子,也是位善於作詞的女子,於是甘願折節下交,千裏迢迢地把朱淑貞接了去,吟詩填詞,常常是盛筵歡笑,歌舞助興,她成為了宰相夫人的座上客,也交往了一些貴族夫人,生活過得多彩多姿。雖然如此,卻還是丟不開那一份失落的情緒,她寫道:“占盡京華第一春,清歌妙舞實超群;隻愁到曉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雲。”
但京城的活動畢竟拓寬了她的生活視野。在這一時期的生活中,她遇到了自己稱心如意的人,仿如枯木逢春,重放生活的光彩。在含煙帶露的黃梅季節,她來到湖上與戀人相見,一塊遊玩;在朦漾的細雨中,兩人攜手漫步欣賞湖中的荷花,來到僻靜處,竊竊私語,相親相愛,恣意享受愛情的歡樂,享受著人間美好的幸福。 “妖嬌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分手回到家中,仍想著剛才想聚時的點點滴滴,“懶傍妝台”,心緒萬千,無心整妝與卸妝,沉浸在濃濃的愛意之中。
這時她格外愛惜美好的春光,希望那樓外千條萬縷的垂楊,係住春光,即使是春一定要歸去,留不住的話,也要因風隨春去看看春到底歸到什麽地方去。
可是春總是要離去的。眼看春光將盡,杜鵑啼血,朱淑貞感歎著人生的短促,青春的易逝。
曆來隻準男子嫖妓,女子盡管是為了追求純真的愛情,就會受人指責,朱淑貞在這兒的生活被有些人把在汴京城的說成是“桑淄之行”,甚至貶她為“?u女。”
朱淑貞正沉浸在遲到的愛情中,而金兵卻攻破汴京,宋帝被擄,她和愛人在戰亂中離散,她隻身回到浙江錢塘的娘家,她的父母認為女兒丟掉了家庭的臉麵,氣憤地把她的詩詞一把火燒掉,今天留傳下來的,隻是其中一小部分,有人把它輯錄起來,叫做《斷腸集》。
回到老家後,她依然盼著心上人能尋來。她漸漸地老了,日益感到人事的無常和空虛。朱淑貞“每到春時,下幃跌坐,人詢之,則雲:‘我不忍見春光也。’蓋斷腸人也。”這是當時人真實的記載。
她在減字木蘭花,春怨中寫道:“獨行獨坐,獨唱獨酌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誰見,淚說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最後她在傷心、寂寞中死去。
在男女兩性關係極不平等的封建社會,在將 “女子無才便是德”信奉為道德標準,在絕大多數的女性被視為“牛馬”“玩物”、封閉在家庭、閨閣之中,忍受婚姻的不幸、人生不得誌的時候,朱淑貞大膽的叛逆行為——如同一道閃電,閃亮在漫漫黑夜,釋放出奪目異彩的光輝,她的作品具有強烈鮮明的反封建的進步意義。
林徽因及其感情生活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18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讀了朋友的《萬古人間四月天》一文,很好奇,驚歎世間竟有林徽因這樣的奇女子!於是,也去讀了《林徽因傳》,了解到她在事業和文學上的成就,她與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滿婚姻,與徐誌摩、金嶽霖之間超凡脫俗的親密友情……,更生出一份感佩。這是一位被胡適稱為“中國第一女才子”、在泰戈爾訪華之際,被當時上流社會驚歎為“人豔如花”的林徽因,是我國近代史上“集才氣、集美質、集傲岸、也集熱愛與事業於一體的”光輝女性!而後,又在網上搜閱了有關她的評論,她的美貌與氣質,她豐富而含蓄的情感世界,她多方麵的才華,令許多文人費了不少筆墨。而我,鸚鵡學舌,寫一篇讀書筆記,說說林徽因和她的感情生活。
一
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閩侯人。l904年6月10日出生於杭州,1920年4—9月隨父親林長民赴歐洲遊曆倫敦、巴黎等地,同年入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1921年回國入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赴美國留學,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台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梁思成結婚,1929年出任東北大學建築係副教授,1931年應聘到北京中國營造學社任參校,1946年以後擔任清華大學建築係教授,194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1951年為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設計紋飾和浮雕圖案。 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工程師,1953年當選中國建築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建築學報》編委、中國建築研究委員會委員。1955年 4月1日病逝於北京,終年51歲。
林徽因是我國建築方麵的著名學者。她參與了北京大學地質館、清華大學教師住宅、中南海懷仁堂裝修工程等重要工程設計,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征》、《平郊建築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築年代的鑒別問題》(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築史 (遼、宋部分) 》、《中國建築發展的曆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等有關建築方麵的論文和著作。
林徽因又是作家和詩人。她業餘創作了具有專業水準的文學作品,其範圍涉及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各個領域,在京派作家圈中頗有聲譽,曾出版有《林徽因詩集》,中國現代作家叢書之一——《林徽因》。
二
徐誌摩出身望族,他的父親是浙江巨富、有名的銀行家。徐誌摩在倫敦眾留學時,因上門求教於著名的書法家兼詩人林長民,邂逅了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並被她美麗的外表,聰慧、幽默、追求獨立、堅持己見等內在的品質所折服;而情竇初開的林徽因也被徐誌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兩位才情橫溢的青年熱烈地相戀,墜入愛河。
此時,徐誌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比林徽因大七歲,徐誌摩的妻子張幼儀與孩子也在倫敦。在徐誌摩向林徽因正式表示愛意時,林徽因也動心了。可是,林徽因是名門閨秀,不能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她要誌摩在她與張幼儀之間作出抉擇。浪漫的徐誌摩即回家告訴張幼儀,準備離婚。雖然張幼儀能理智地對待這件事,但卻遭到了徐父的反對。
而林徽因這邊,雖然深愛著誌摩,但家庭的背景以及教養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在浪漫雲遊的詩人與未來腳踏實地的建築學家之間,她選擇腳踏實地的梁思成;在享受即時的虛榮與追求學問理想之間,她選擇學業和理想。經過一段痛苦的思索與決擇,又恰逢林長民遊歐時間結束,就和父親一起提前回國了。等徐誌摩後來回國,林徽因已與梁思成訂婚。雖然如此,徐誌摩並沒有放棄對林徽因的追求。他們一起組織新月社活動,一起演戲,一起接待泰戈爾訪華,愉快地合作,常有書信來往。林徽因在北京西山養病期間,徐誌摩經常去西山看望她,並幫助她發表了一些詩作。
後來眼看追林無望,徐誌摩認識了陸小曼並與陸結婚。可是婚後因陸小曼生活放蕩不和睦而離異。徐誌摩依然戀著林徽因,直到1931從香港趕回北京聽林徽因演講而在飛機上遇難。林徽因對徐誌摩也是一直有感情的。徐誌摩死後,林徽因將徐誌摩遇難飛機的一塊殘長久地掛在臥室內,並寫了多篇文章懷念他。
徐誌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詩是這樣寫的:“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這是徐誌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這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一種純情。
三
梁思成是梁啟超的大公子。梁、林兩家是世交,梁思成與林徽因兩小無猜。1922年,在父輩的安排下,他們又相愛了。林徽因喜歡和梁思成在一起,他們無論是出身教養還是文化構成都很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們的交流十分默契,以至許多年過去後,梁思成成為中國建築學界的權威專家,當談起他最初為什麽選擇搞建築的時候,梁思成竟說是為了林徽因。
林徽因是十分愛戀梁思成的。梁思成也十分憐惜冰清玉潔、口齒伶俐的林徽因。他們結婚以後,夫妻二人致力於他們所熱愛的建築事業,不僅對我國建築科學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生活中,梁對林嗬護倍至,愛情濃烈,感情深厚。至於梁思成對林徽因如何愛戀,如何欣賞,如何信任,現舉三件事例就可知了:
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隻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麽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f了嗎?”
婚後,梁思成曾詼諧地對朋友說:“中國有句俗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對我來說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林微因很沮喪地告訴他:“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梁思成聽了以後非常震驚,一種無法形容的痛苦籠罩了他,經過一夜的思想鬥爭,雖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個男人的長處,他毅然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金嶽霖,我祝你們永遠幸福。”而林微因,不僅沒有離開他,反而感動萬分地對梁思成說了一句能讓世上所有男人都無法拒絕的話語:你給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將用我一生來償還!
也許,是上帝被他們的矢誌不渝的愛情所感動,讓梁思成與林微因結了一段美麗的塵緣!於是,才在中國建築史和愛情史上都有了他們最燦爛的一筆!
四
金嶽霖是一位哲學家、邏輯學家。191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英國,又遊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和北大。金嶽霖與徐誌摩、林徽因、梁思成都是朋友,是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家裏沙龍座上的常客。他們文化背景相同,誌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後進。偶而不在一地,例如抗戰時在昆明、重慶,金嶽霖每有休假,總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嶽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讚羨至極,十分嗬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嶽霖仲裁。金嶽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尤其是那次當林徽因原原本本把梁思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金嶽霖,我祝你們永遠幸福。”的這句話告訴了金嶽霖以後,金嶽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誠:“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從此,他們三人毫無芥蒂,金嶽霖仍舊跟他們毗鄰而居,相互間更加信任。金嶽霖很喜歡林、梁的孩子,視為己出,孩子們也敬愛金嶽霖,稱他“金爸”。
1955年林徽因去世了,金嶽霖很悲痛。金嶽霖後來回憶到當年參加林徽因追悼會的情形時說:“我很悲哀,我的眼淚沒有停過……”
金嶽霖對林徽因的至情深藏於一生。他戀了林徽因一生,愛了林徽因一生,為了她而終生未娶。有人說到這樣一件事:在林徽因死後多年,一天金嶽霖鄭重其事地邀請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飯店赴宴,眾人不知他所請為何。開席前他才說:“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頓使舉座感歎唏噓。由此可見金嶽霖對林徽因的感情之深。
五
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所以我們不能用一般人的視角來看林徽因與徐誌摩、金嶽霖、梁思成之間的感情“糾葛”,而應看到,林徽因以與新文學共體的方式,張揚著自我的獨立品格,激蕩著青春氣息與時代風雲的美麗人生,她讓我們見識了有別於傳統的20世紀初葉那一代“象牙美人”的迷人風采。不僅如此,本文透過對貫穿林徽因一生的感情生活,還體會了有關愛情的一些涵義:
愛情是高尚的,它不是奢侈婚姻的附屬品,隻要是有利於人生價值社會價值的體現又不違背人倫道德和社會穩定的秩序,它就可以有更廣袤的內涵和存在方式;愛情也不是以婚姻作為唯一的歸宿,即使不能結為連理,也可以將友情延續下去,不能變戀人為仇敵,否則,便有悖於愛情的初衷;真心愛一個人不是占有對方,而是為了對方的幸福可以割舍自己的幸福,當發現別人能使對方更為幸福時,不僅可以主動退出,並且還要始終如一地去關於她(他)、愛護她(他)和幫助她(他);而婚姻,以信任和寬容來經營,才能維持其美滿,加其深度,使愛情永放光彩。否則,得到的也將會失去。
可歎可悲的張愛玲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0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一
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閩侯人。l904年6月10日出生於杭州,1920年4—9月隨父親林長民赴歐洲遊曆倫敦、巴黎等地,同年入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1921年回國入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赴美國留學,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台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梁思成結婚,1929年出任東北大學建築係副教授,1931年應聘到北京中國營造學社任參校,1946年以後擔任清華大學建築係教授,194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1951年為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設計紋飾和浮雕圖案。 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工程師,1953年當選中國建築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建築學報》編委、中國建築研究委員會委員。1955年 4月1日病逝於北京,終年51歲。
林徽因是我國建築方麵的著名學者。她參與了北京大學地質館、清華大學教師住宅、中南海懷仁堂裝修工程等重要工程設計,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征》、《平郊建築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築年代的鑒別問題》(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築史 (遼、宋部分) 》、《中國建築發展的曆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等有關建築方麵的論文和著作。
林徽因又是作家和詩人。她業餘創作了具有專業水準的文學作品,其範圍涉及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各個領域,在京派作家圈中頗有聲譽,曾出版有《林徽因詩集》,中國現代作家叢書之一——《林徽因》。
二
徐誌摩出身望族,他的父親是浙江巨富、有名的銀行家。徐誌摩在倫敦眾留學時,因上門求教於著名的書法家兼詩人林長民,邂逅了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並被她美麗的外表,聰慧、幽默、追求獨立、堅持己見等內在的品質所折服;而情竇初開的林徽因也被徐誌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兩位才情橫溢的青年熱烈地相戀,墜入愛河。
此時,徐誌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比林徽因大七歲,徐誌摩的妻子張幼儀與孩子也在倫敦。在徐誌摩向林徽因正式表示愛意時,林徽因也動心了。可是,林徽因是名門閨秀,不能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她要誌摩在她與張幼儀之間作出抉擇。浪漫的徐誌摩即回家告訴張幼儀,準備離婚。雖然張幼儀能理智地對待這件事,但卻遭到了徐父的反對。
而林徽因這邊,雖然深愛著誌摩,但家庭的背景以及教養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在浪漫雲遊的詩人與未來腳踏實地的建築學家之間,她選擇腳踏實地的梁思成;在享受即時的虛榮與追求學問理想之間,她選擇學業和理想。經過一段痛苦的思索與決擇,又恰逢林長民遊歐時間結束,就和父親一起提前回國了。等徐誌摩後來回國,林徽因已與梁思成訂婚。雖然如此,徐誌摩並沒有放棄對林徽因的追求。他們一起組織新月社活動,一起演戲,一起接待泰戈爾訪華,愉快地合作,常有書信來往。林徽因在北京西山養病期間,徐誌摩經常去西山看望她,並幫助她發表了一些詩作。
後來眼看追林無望,徐誌摩認識了陸小曼並與陸結婚。可是婚後因陸小曼生活放蕩不和睦而離異。徐誌摩依然戀著林徽因,直到1931從香港趕回北京聽林徽因演講而在飛機上遇難。林徽因對徐誌摩也是一直有感情的。徐誌摩死後,林徽因將徐誌摩遇難飛機的一塊殘長久地掛在臥室內,並寫了多篇文章懷念他。
徐誌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詩是這樣寫的:“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這是徐誌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這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一種純情。
三
梁思成是梁啟超的大公子。梁、林兩家是世交,梁思成與林徽因兩小無猜。1922年,在父輩的安排下,他們又相愛了。林徽因喜歡和梁思成在一起,他們無論是出身教養還是文化構成都很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們的交流十分默契,以至許多年過去後,梁思成成為中國建築學界的權威專家,當談起他最初為什麽選擇搞建築的時候,梁思成竟說是為了林徽因。
林徽因是十分愛戀梁思成的。梁思成也十分憐惜冰清玉潔、口齒伶俐的林徽因。他們結婚以後,夫妻二人致力於他們所熱愛的建築事業,不僅對我國建築科學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生活中,梁對林嗬護倍至,愛情濃烈,感情深厚。至於梁思成對林徽因如何愛戀,如何欣賞,如何信任,現舉三件事例就可知了:
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隻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麽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f了嗎?”
婚後,梁思成曾詼諧地對朋友說:“中國有句俗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對我來說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林微因很沮喪地告訴他:“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梁思成聽了以後非常震驚,一種無法形容的痛苦籠罩了他,經過一夜的思想鬥爭,雖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個男人的長處,他毅然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金嶽霖,我祝你們永遠幸福。”而林微因,不僅沒有離開他,反而感動萬分地對梁思成說了一句能讓世上所有男人都無法拒絕的話語:你給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將用我一生來償還!
也許,是上帝被他們的矢誌不渝的愛情所感動,讓梁思成與林微因結了一段美麗的塵緣!於是,才在中國建築史和愛情史上都有了他們最燦爛的一筆!
四
金嶽霖是一位哲學家、邏輯學家。191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英國,又遊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和北大。金嶽霖與徐誌摩、林徽因、梁思成都是朋友,是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家裏沙龍座上的常客。他們文化背景相同,誌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後進。偶而不在一地,例如抗戰時在昆明、重慶,金嶽霖每有休假,總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嶽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讚羨至極,十分嗬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嶽霖仲裁。金嶽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尤其是那次當林徽因原原本本把梁思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金嶽霖,我祝你們永遠幸福。”的這句話告訴了金嶽霖以後,金嶽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誠:“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從此,他們三人毫無芥蒂,金嶽霖仍舊跟他們毗鄰而居,相互間更加信任。金嶽霖很喜歡林、梁的孩子,視為己出,孩子們也敬愛金嶽霖,稱他“金爸”。
1955年林徽因去世了,金嶽霖很悲痛。金嶽霖後來回憶到當年參加林徽因追悼會的情形時說:“我很悲哀,我的眼淚沒有停過……”
金嶽霖對林徽因的至情深藏於一生。他戀了林徽因一生,愛了林徽因一生,為了她而終生未娶。有人說到這樣一件事:在林徽因死後多年,一天金嶽霖鄭重其事地邀請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飯店赴宴,眾人不知他所請為何。開席前他才說:“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頓使舉座感歎唏噓。由此可見金嶽霖對林徽因的感情之深。
五
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所以我們不能用一般人的視角來看林徽因與徐誌摩、金嶽霖、梁思成之間的感情“糾葛”,而應看到,林徽因以與新文學共體的方式,張揚著自我的獨立品格,激蕩著青春氣息與時代風雲的美麗人生,她讓我們見識了有別於傳統的20世紀初葉那一代“象牙美人”的迷人風采。不僅如此,本文透過對貫穿林徽因一生的感情生活,還體會了有關愛情的一些涵義:
愛情是高尚的,它不是奢侈婚姻的附屬品,隻要是有利於人生價值社會價值的體現又不違背人倫道德和社會穩定的秩序,它就可以有更廣袤的內涵和存在方式;愛情也不是以婚姻作為唯一的歸宿,即使不能結為連理,也可以將友情延續下去,不能變戀人為仇敵,否則,便有悖於愛情的初衷;真心愛一個人不是占有對方,而是為了對方的幸福可以割舍自己的幸福,當發現別人能使對方更為幸福時,不僅可以主動退出,並且還要始終如一地去關於她(他)、愛護她(他)和幫助她(他);而婚姻,以信任和寬容來經營,才能維持其美滿,加其深度,使愛情永放光彩。否則,得到的也將會失去。
可歎可悲的張愛玲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0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張愛玲,原名張??。原籍河北豐潤,1920年9月3日生於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過,1929年遷回上海。1930改名張愛玲。中學畢業後到香港讀書。1942年香港淪陷,未畢業即回上海,23歲與胡蘭成結婚,抗戰勝利後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後以梁京筆名在上海《亦報》上發表小說。1950年參加上海第一屆文代會,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國新聞處工作。1955年旅居美國,在美與作家賴雅結婚,後在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在美過著“隱居”生活。1995年9月8日病逝,終年75歲。
張愛玲是我國五四以來極具創作成就的女作家之一,著名學者夏誌清稱“張愛玲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 她的作品出現在40年代中國文壇時,就迷住了眾多的讀者,50年代後在海外風行,逝世以後,她又成為廣受大陸讀者喜愛的作家。
可是,張愛玲的一生充滿了曲折。她的人生經曆是痛苦的,她的愛情經曆是可悲的。
張愛玲是清末貴族的後裔,她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封建遺少式人物,有諸多惡習;其母卻是一個留過洋的深受五四運動影響的先進女性,這就注定了張愛玲家庭中的矛盾及給她幼年帶來的衝擊。張愛玲隻有過短暫的歡樂童年時光,而後一生都過著孤苦的日子。父親嗜毒成癮,娶姨太太,對子女不負責任,甚至多次毒打、禁閉女兒。張愛玲後來逃到離婚獨處的母親那裏,也沒有多少快樂。由於母女二人的思想差距太大,這使她過早地成為一個鬱鬱寡歡的孩子。
成年以後,結識了胡蘭成,本以為可以得到“千萬人之中遇見惟一的人”的歡悅,可以得到“千萬年之中守住戀愛一刻”的永恒,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無奈胡蘭成是個愛情雖不偽卻也不專的人,終被他拋棄,可憐張愛玲這朵淩花很快就“自將萎謝了”。有人說,張愛玲萎謝的不僅是青春,亦是文采,一代才女的才。因為,從此以後,張愛玲再沒有名作問世。
與胡蘭成分手以後,張愛玲過了十年漂泊流離的生活。在她35歲時,遇到了賴雅,並與之結婚,這應該慶幸的事吧!可是,賴雅年長她近30歲,而且賴雅是個不算成功的美國作家,後來竟靠張愛玲拚命寫作來養活。
張愛玲與賴雅的婚姻持續了11年,直到賴雅病逝。這些年裏,張愛玲從賴雅那裏曾得到過愛,在英文寫作方麵也得到過賴雅的幫助,享有過一段短暫的清靜而平和的家庭生活。但是年老多病的賴雅也帶給了她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重負。賴雅畢竟是東西兩個文化裏的人,許多觀念和習慣不同。尤其是賴雅生病以後,她的生活十分拮據,就連買一雙較大的拖鞋,也要等到聖誕節有降價的商品時才能買。經濟的窘迫,生活的壓力,更使她傷害了身體、增添了憂愁。應該說,在那11年裏,她對生命的嗬護是多於情感的。
爾後,張愛玲過著孤苦伶仃和多病折磨的生活,直到1995年客死珞杉機寓所,甚至逝去多日以後才被人發現。
如果說,張愛玲一生飽受了愛的淒涼、生存的落魄、生活的無定與困苦的悲哀,都是因為家庭特殊的關係、社會動蕩的環境和人生際遇不佳的影響的話,那麽,她與胡蘭成那一段不幸的婚姻,則完全是張愛玲疚由自取的。
不可否認,胡蘭成的確是一個才子,但他卻是一個漢奸,是一個愛情不專之人。張愛玲明知道他的所為為國人所不恥(盡管張愛玲本人沒當漢奸),他們的將來不會有好的結局,她還是要投懷送抱,甚至在日本人投降、國民政府通輯胡蘭成的情況下,張愛玲還偷偷地去胡蘭成藏匿處續緣。事實上,後來張愛玲的一生也因為胡蘭成的漢奸身份和賣國行為而蒙上了不白之冤,以致在美國的深居簡出、閉門謝客與此都有關係;張愛玲明知道胡蘭成有一個“媒妁之約”的結發妻子,卻心甘情願地當第三者,愛得如火如荼,如生如死,全身心投入而忘了一切;張愛玲明知道胡蘭成對愛情不專,早已拋棄了她另有新歡,卻還要去溫州尋夫,向胡蘭成祈求一個最後的決斷,還搭上30萬塊錢。結果可想而知,溫州之行,把昔日的熱焰澆潑貽盡,把欲仙欲死的愛境衝刷得人去樓空,把一代才女的愛之繁花打落得殘紅遍地……這不得不說是張愛玲的悲哀!
盡管如此,張愛玲坷坎的人生還是值得同情的,張愛玲超人的才華和輝煌創作成就更是值得敬佩的。她的作品至今被人們閱讀著、感慨著,甚至研究著,她的文章與人一樣已成為傳奇。
祖母級人物林海音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2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張愛玲是我國五四以來極具創作成就的女作家之一,著名學者夏誌清稱“張愛玲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 她的作品出現在40年代中國文壇時,就迷住了眾多的讀者,50年代後在海外風行,逝世以後,她又成為廣受大陸讀者喜愛的作家。
可是,張愛玲的一生充滿了曲折。她的人生經曆是痛苦的,她的愛情經曆是可悲的。
張愛玲是清末貴族的後裔,她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封建遺少式人物,有諸多惡習;其母卻是一個留過洋的深受五四運動影響的先進女性,這就注定了張愛玲家庭中的矛盾及給她幼年帶來的衝擊。張愛玲隻有過短暫的歡樂童年時光,而後一生都過著孤苦的日子。父親嗜毒成癮,娶姨太太,對子女不負責任,甚至多次毒打、禁閉女兒。張愛玲後來逃到離婚獨處的母親那裏,也沒有多少快樂。由於母女二人的思想差距太大,這使她過早地成為一個鬱鬱寡歡的孩子。
成年以後,結識了胡蘭成,本以為可以得到“千萬人之中遇見惟一的人”的歡悅,可以得到“千萬年之中守住戀愛一刻”的永恒,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無奈胡蘭成是個愛情雖不偽卻也不專的人,終被他拋棄,可憐張愛玲這朵淩花很快就“自將萎謝了”。有人說,張愛玲萎謝的不僅是青春,亦是文采,一代才女的才。因為,從此以後,張愛玲再沒有名作問世。
與胡蘭成分手以後,張愛玲過了十年漂泊流離的生活。在她35歲時,遇到了賴雅,並與之結婚,這應該慶幸的事吧!可是,賴雅年長她近30歲,而且賴雅是個不算成功的美國作家,後來竟靠張愛玲拚命寫作來養活。
張愛玲與賴雅的婚姻持續了11年,直到賴雅病逝。這些年裏,張愛玲從賴雅那裏曾得到過愛,在英文寫作方麵也得到過賴雅的幫助,享有過一段短暫的清靜而平和的家庭生活。但是年老多病的賴雅也帶給了她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重負。賴雅畢竟是東西兩個文化裏的人,許多觀念和習慣不同。尤其是賴雅生病以後,她的生活十分拮據,就連買一雙較大的拖鞋,也要等到聖誕節有降價的商品時才能買。經濟的窘迫,生活的壓力,更使她傷害了身體、增添了憂愁。應該說,在那11年裏,她對生命的嗬護是多於情感的。
爾後,張愛玲過著孤苦伶仃和多病折磨的生活,直到1995年客死珞杉機寓所,甚至逝去多日以後才被人發現。
如果說,張愛玲一生飽受了愛的淒涼、生存的落魄、生活的無定與困苦的悲哀,都是因為家庭特殊的關係、社會動蕩的環境和人生際遇不佳的影響的話,那麽,她與胡蘭成那一段不幸的婚姻,則完全是張愛玲疚由自取的。
不可否認,胡蘭成的確是一個才子,但他卻是一個漢奸,是一個愛情不專之人。張愛玲明知道他的所為為國人所不恥(盡管張愛玲本人沒當漢奸),他們的將來不會有好的結局,她還是要投懷送抱,甚至在日本人投降、國民政府通輯胡蘭成的情況下,張愛玲還偷偷地去胡蘭成藏匿處續緣。事實上,後來張愛玲的一生也因為胡蘭成的漢奸身份和賣國行為而蒙上了不白之冤,以致在美國的深居簡出、閉門謝客與此都有關係;張愛玲明知道胡蘭成有一個“媒妁之約”的結發妻子,卻心甘情願地當第三者,愛得如火如荼,如生如死,全身心投入而忘了一切;張愛玲明知道胡蘭成對愛情不專,早已拋棄了她另有新歡,卻還要去溫州尋夫,向胡蘭成祈求一個最後的決斷,還搭上30萬塊錢。結果可想而知,溫州之行,把昔日的熱焰澆潑貽盡,把欲仙欲死的愛境衝刷得人去樓空,把一代才女的愛之繁花打落得殘紅遍地……這不得不說是張愛玲的悲哀!
盡管如此,張愛玲坷坎的人生還是值得同情的,張愛玲超人的才華和輝煌創作成就更是值得敬佩的。她的作品至今被人們閱讀著、感慨著,甚至研究著,她的文章與人一樣已成為傳奇。
祖母級人物林海音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2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你聽過這首歌嗎?這首歌曲名叫《送別》,是電影《城南舊事》的主題歌,它在中國流傳很廣,可以說,我們現在有許多人都是聽著或者唱著它長大的;你知道電影《城南舊事》原劇是誰寫的嗎?它就是被稱為台灣文學“祖母級的人物”林海音寫的,而且,《城南舊事》電影中那個“英子”就是寫的小時候的林海音。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後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在北京長大。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世界日報》記者。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 1948年8月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台灣,任《國語日報》編輯。
林海音以辦報、辦刊、寫作、出版為主,聯絡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攜了大量台灣的文學青年,出版了眾多文學名作,被稱為台灣文學“祖母級的人物”。林海音對北京有著深厚的情感,《城南舊事》一書是她童年生活的寫照,是她最具影響的作品。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訖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她的作品洋溢著濃鬱的鄉愁,具有典雅柔美的風格,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她的作品被譯為多種文字,她的一生榮獲眾多文學獎項,1998年“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榮獲“終身成就獎”。有評論認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灣文學一個時代的結束。
林海音輝煌的一生,有她女兒——台灣作家夏祖麗寫的《她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這是一本最為真切、最為細膩地講述林海音一生的傳記作品,它不僅傾注了作者與林海音的母女親情,而且,對許多事情都有著切身的感受,更具親切感。而我,則從中摘取幾個生活片段,以展示林海音的風采。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台灣成立著作權人協會,這是一個公益事業的新組織。剛成立時,很需要在出版業德高望重的人物出來呼籲、響應。著作權人協會總幹事去找林海音,林海音不但滿口答應,還熱心地把自己在出版業的朋友拉了進來,其他人看到林海音這樣的人都出來了,也就跟著來支持了。著作權人協會負責人後來說,今天台灣的著作人能得到著作權的保障,出版界沒有盜版的困擾,跟林海音的大力支持所打下的基礎有很大的關係。
在北京參觀中國現代文學館時,林海音發現其中隻有丁玲、冰心、巴金、蕭乾、俞平伯等十數位作家文庫,而台灣的文學書“太不全” ,她回到台灣後,就迅速寄一套“純文學”的書,共4大箱、202本,送給文學館。後來她又寄來了早已絕版的全套《純文學月刊》。這套《純文學月刊》是中國大陸惟一的一套,也是中國現代文學館收到的第一批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的台灣當代圖書。林海音不但為充實該館館藏作出了貢獻,而且還為聯接大陸與台灣文學之間搭起了橋梁。不僅如此,1990年5月,她回到北京,重走南柳巷,1993年75歲高齡的她再度回到北京,參加了《當代台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係》新書發表會,與冰心、蕭乾同為此套書顧問,為兩岸文學交流默默地做著工作。
作家隱地自費出版了一本《隱地看小說》,林海音積極幫他向友人推薦。隱地後來突然發現,這本書談及的三四十位作家和作品中,竟然從未說到林海音的書和人,她不僅幫他推銷,還不斷給與鼓勵和讚許。林海音對一本未提她作品的書,竟然如此熱心,在這個彼此利益互送的年代,這是何等寬宏大量啊!
林海音很愛美。她把家人的照片依年代順序編成一疊疊藝術的相簿,經常翻閱。她的照片總是穿著亮麗高雅,神采奕奕。她喜歡照了美照送人,她說不是炫耀,而是分享。她從不掩飾自己愛美之心,人家稱讚她美,她會很高興地說:“真的嗎?真的嗎?”她的神態有點“嬌嬌的”。她常常會在照片後麵寫幾句風趣、幽默的話,例如,在一張手托腮沉思的半身照後,她寫著:“無皺紋是因為傻瓜相機好,滿頭華發是成熟的表記,手上青筋暴露是勤勉的記號。”在一張滿桌佳肴前,她寫上:“想吃!” 在給四十多年沒見麵的老同學寄一張與丈夫、兒子的合影,她寫上:“與凡夫俗子合影”。在與一株盛開的曇花合影照後麵,她寫道:“大家等呀等呀,花苞漲大了,幾乎是聽到‘叭’一聲,就剝裂開,爆出一大朵潔白得像白玉的花。”
林海音興趣廣泛。閱讀、旅行、搜集小玩意兒、聽戲、看電影、電視、看表演、做手工、打打小牌……不論古今中外的,她都能接受。她平日工作要接觸許多書稿,還要開會、講話,因此日常生活中盡量讓自己輕鬆,電視節目中的日本相撲、女子體操、布袋戲、地方戲,她也都有興趣。
她的大女婿曾說:“老子說:‘一日勤,二日儉,三日不為天下先。’對二、三兩項,我的嶽母是有某種程度保留的,但是對‘勤’一字,當之無愧。”多少年來,她都是每天中午回家做午飯,那時她家裏用了一個保姆,每天早上出門上班前,交代保姆把需要燉或紅燒的菜先做好再走,中午下班回家一進門,就先奔向廚房,洗個手,係上圍裙,一會兒工夫香噴噴的菜就端上桌了。後來,子女陸續出國了,隻剩下夫妻兩人,也不再用保姆,但她仍堅持每天中午下班做午飯。朋友心疼她說:“海音,你那麽忙,就少做中午這頓飯了吧!” 她卻樂嗬嗬地說:“我喜歡做嘛!”
林海音很愛她的丈夫。雖然自己胃口好,什麽都吃,但她對父親的挑食非常“尊重”。家裏吃韭菜餡兒餃子時,她一定包一些白菜的給父親,而且先下鍋煮了給他吃;吃涮羊肉時,她一定先為丈夫涮些豬肉片、白菜、粉絲,給他弄好一大碗,然後鬆口氣對孩子們說:“好了,你爸爸那碗弄好了,咱們下羊肉吃吧!”就是這樣,60多年來,不論生活上有什麽變化,他們永遠同心一誌。夫妻倆合作建立家庭、辦報、編副刊、編雜誌、開出版社、著譯文章,沒有固定假期,但是卻忙得開心。兩人很少有意見不合的時候,理性的辯論也偶有發生,但卻從來沒有吵過架。他們交遊廣闊,卻堅守一夫一妻製,沒有第三者介入。象他們這樣兩人常在一起、恩愛一生、相守到老的的確不多,有朋友稱他們為“婚姻中的稀有動物”。
林海音熱愛生活,善於生活,有一個樂觀的生活態度。她說:“我們隻是快快樂樂、認認真真地在生活。為了生活快樂,我們花錢不小氣,但也不肯浪費;我們工作時嚴肅,但也不放棄輕鬆的休閑活動。我們跟大家一樣,常為自己著想,但也時時願意為朋友著想。”
這就是林海音,一個中國著名女作家的平凡生活。在家裏,她是一個賢惠的家庭主婦,買菜、做飯、織毛衣、打掃衛生,休閑時也聽戲、看電影電視、看表演、甚至還打打小牌;在社會,她是一個熱心的公眾人物,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大力支持公益事業,熱情幫助別人,深得島內文學界的讚譽和愛戴。
林海音是平凡的,然而,她卻又是偉大的。她一生寫出了那麽多不朽的文學作品,留給後世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她以一位慈祥奶奶的形象將萬古流芳!
孤獨的流浪者三毛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3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你聽過這首歌嗎?這首歌曲名叫《送別》,是電影《城南舊事》的主題歌,它在中國流傳很廣,可以說,我們現在有許多人都是聽著或者唱著它長大的;你知道電影《城南舊事》原劇是誰寫的嗎?它就是被稱為台灣文學“祖母級的人物”林海音寫的,而且,《城南舊事》電影中那個“英子”就是寫的小時候的林海音。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後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在北京長大。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世界日報》記者。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 1948年8月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台灣,任《國語日報》編輯。
林海音以辦報、辦刊、寫作、出版為主,聯絡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攜了大量台灣的文學青年,出版了眾多文學名作,被稱為台灣文學“祖母級的人物”。林海音對北京有著深厚的情感,《城南舊事》一書是她童年生活的寫照,是她最具影響的作品。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訖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她的作品洋溢著濃鬱的鄉愁,具有典雅柔美的風格,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她的作品被譯為多種文字,她的一生榮獲眾多文學獎項,1998年“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榮獲“終身成就獎”。有評論認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灣文學一個時代的結束。
林海音輝煌的一生,有她女兒——台灣作家夏祖麗寫的《她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這是一本最為真切、最為細膩地講述林海音一生的傳記作品,它不僅傾注了作者與林海音的母女親情,而且,對許多事情都有著切身的感受,更具親切感。而我,則從中摘取幾個生活片段,以展示林海音的風采。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台灣成立著作權人協會,這是一個公益事業的新組織。剛成立時,很需要在出版業德高望重的人物出來呼籲、響應。著作權人協會總幹事去找林海音,林海音不但滿口答應,還熱心地把自己在出版業的朋友拉了進來,其他人看到林海音這樣的人都出來了,也就跟著來支持了。著作權人協會負責人後來說,今天台灣的著作人能得到著作權的保障,出版界沒有盜版的困擾,跟林海音的大力支持所打下的基礎有很大的關係。
在北京參觀中國現代文學館時,林海音發現其中隻有丁玲、冰心、巴金、蕭乾、俞平伯等十數位作家文庫,而台灣的文學書“太不全” ,她回到台灣後,就迅速寄一套“純文學”的書,共4大箱、202本,送給文學館。後來她又寄來了早已絕版的全套《純文學月刊》。這套《純文學月刊》是中國大陸惟一的一套,也是中國現代文學館收到的第一批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的台灣當代圖書。林海音不但為充實該館館藏作出了貢獻,而且還為聯接大陸與台灣文學之間搭起了橋梁。不僅如此,1990年5月,她回到北京,重走南柳巷,1993年75歲高齡的她再度回到北京,參加了《當代台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係》新書發表會,與冰心、蕭乾同為此套書顧問,為兩岸文學交流默默地做著工作。
作家隱地自費出版了一本《隱地看小說》,林海音積極幫他向友人推薦。隱地後來突然發現,這本書談及的三四十位作家和作品中,竟然從未說到林海音的書和人,她不僅幫他推銷,還不斷給與鼓勵和讚許。林海音對一本未提她作品的書,竟然如此熱心,在這個彼此利益互送的年代,這是何等寬宏大量啊!
林海音很愛美。她把家人的照片依年代順序編成一疊疊藝術的相簿,經常翻閱。她的照片總是穿著亮麗高雅,神采奕奕。她喜歡照了美照送人,她說不是炫耀,而是分享。她從不掩飾自己愛美之心,人家稱讚她美,她會很高興地說:“真的嗎?真的嗎?”她的神態有點“嬌嬌的”。她常常會在照片後麵寫幾句風趣、幽默的話,例如,在一張手托腮沉思的半身照後,她寫著:“無皺紋是因為傻瓜相機好,滿頭華發是成熟的表記,手上青筋暴露是勤勉的記號。”在一張滿桌佳肴前,她寫上:“想吃!” 在給四十多年沒見麵的老同學寄一張與丈夫、兒子的合影,她寫上:“與凡夫俗子合影”。在與一株盛開的曇花合影照後麵,她寫道:“大家等呀等呀,花苞漲大了,幾乎是聽到‘叭’一聲,就剝裂開,爆出一大朵潔白得像白玉的花。”
林海音興趣廣泛。閱讀、旅行、搜集小玩意兒、聽戲、看電影、電視、看表演、做手工、打打小牌……不論古今中外的,她都能接受。她平日工作要接觸許多書稿,還要開會、講話,因此日常生活中盡量讓自己輕鬆,電視節目中的日本相撲、女子體操、布袋戲、地方戲,她也都有興趣。
她的大女婿曾說:“老子說:‘一日勤,二日儉,三日不為天下先。’對二、三兩項,我的嶽母是有某種程度保留的,但是對‘勤’一字,當之無愧。”多少年來,她都是每天中午回家做午飯,那時她家裏用了一個保姆,每天早上出門上班前,交代保姆把需要燉或紅燒的菜先做好再走,中午下班回家一進門,就先奔向廚房,洗個手,係上圍裙,一會兒工夫香噴噴的菜就端上桌了。後來,子女陸續出國了,隻剩下夫妻兩人,也不再用保姆,但她仍堅持每天中午下班做午飯。朋友心疼她說:“海音,你那麽忙,就少做中午這頓飯了吧!” 她卻樂嗬嗬地說:“我喜歡做嘛!”
林海音很愛她的丈夫。雖然自己胃口好,什麽都吃,但她對父親的挑食非常“尊重”。家裏吃韭菜餡兒餃子時,她一定包一些白菜的給父親,而且先下鍋煮了給他吃;吃涮羊肉時,她一定先為丈夫涮些豬肉片、白菜、粉絲,給他弄好一大碗,然後鬆口氣對孩子們說:“好了,你爸爸那碗弄好了,咱們下羊肉吃吧!”就是這樣,60多年來,不論生活上有什麽變化,他們永遠同心一誌。夫妻倆合作建立家庭、辦報、編副刊、編雜誌、開出版社、著譯文章,沒有固定假期,但是卻忙得開心。兩人很少有意見不合的時候,理性的辯論也偶有發生,但卻從來沒有吵過架。他們交遊廣闊,卻堅守一夫一妻製,沒有第三者介入。象他們這樣兩人常在一起、恩愛一生、相守到老的的確不多,有朋友稱他們為“婚姻中的稀有動物”。
林海音熱愛生活,善於生活,有一個樂觀的生活態度。她說:“我們隻是快快樂樂、認認真真地在生活。為了生活快樂,我們花錢不小氣,但也不肯浪費;我們工作時嚴肅,但也不放棄輕鬆的休閑活動。我們跟大家一樣,常為自己著想,但也時時願意為朋友著想。”
這就是林海音,一個中國著名女作家的平凡生活。在家裏,她是一個賢惠的家庭主婦,買菜、做飯、織毛衣、打掃衛生,休閑時也聽戲、看電影電視、看表演、甚至還打打小牌;在社會,她是一個熱心的公眾人物,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大力支持公益事業,熱情幫助別人,深得島內文學界的讚譽和愛戴。
林海音是平凡的,然而,她卻又是偉大的。她一生寫出了那麽多不朽的文學作品,留給後世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她以一位慈祥奶奶的形象將萬古流芳!
孤獨的流浪者三毛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3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不要問我從那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麽流浪,流浪遠方?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
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那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麽流浪,流浪遠方?
很喜歡這首《橄欖樹》。它是三毛的作品。每當聽到或者唱著這首歌,腦中就會浮現出這樣一幅景象:一望無際的沙漠,一個遠離喧囂的女子,和一個叫荷西的大胡子男人,騎著駱駝,向遠方流浪……她,就是三毛,一個孤獨的流浪者。
三毛,原名陳平,祖籍浙江,1943年3月26日生於重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係肄業,曾留學歐洲,婚後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迦納利島,並以當地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作品。她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為流傳,在大陸也有廣大的讀者,生平著作和譯作十分豐富,共有24 種之多。
為什麽說三毛是一個孤獨的流浪者呢?可以這麽說,三毛從念初中起便開始了她孤獨的流浪生活。
先是逃學,後隨父母去了台灣,到文化大學當旁聽生,1967年隻身遠赴西班牙。在其後三年間,前後就讀於西班牙馬德裏大學、德國哥德書院,又去美國伊諾大學法學圖書館工作。1970年回國,受聘在文大德文係、哲學係任教。後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餘,再次離開台灣,又到西班牙,與苦戀她6年的荷西重逢,並在西屬撒哈拉沙漠與荷西結婚。1979年夫婿荷西因潛水意外事件喪生,回到台灣。1981年,三毛結束流浪異國14年的生活,在國內定居。同年1 月,《聯合報》讚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來後作環島演講。1984年,因健康原因,辭卸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生活重心。1989後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專程拜訪以漫畫《三毛流浪記》馳名的張樂平先生,後又拜訪西部歌王王洛濱。她到處流浪,一生走過了80多個國家,過著漂泊的生活。
如果說身體的流浪是她的“自願”、是她的“愛好”的話(其實其中也有許多迫不得已),那麽,心的流浪則是她的無奈,孤獨與痛苦相伴她一生。
念初中二年級時,第一次月考,她四門課不及格,數學更是常得零分。至第二學期,因為怕留級,她把數學習題一道道死背下來,數學考試竟一連得了六個滿分,引起了數學老師的懷疑,就拿另外的習題考她,她當然不會做。數學老師即用墨汁將她的兩個眼睛畫成兩個零鴨蛋,並令她罰站和繞操場一周來羞辱她,嚴重地損傷了她的自尊心。回家後她不吃飯,躺在床上蒙著被子大哭。她害怕老師的羞辱、害怕同學的嘲笑,便開始逃學,她每天背著書包按時離家,去六犁公墓,讀自己喜歡的書。從此,她把自己和外麵的世界分開了,甚至不與姐弟說話,不與全家人共餐。她看到姐弟成績優異,而自己無能,因此自卑地割腕自殺。這個數學老師就這樣殘暴地摧毀了三毛的自尊與自信,使她成了一個“軌外”的孩子。
去台灣以後,三毛成為文化學院選讀生。她學過油畫,又有文學天才,她本可選擇藝術係或中文係,她卻選了哲學係,她希望哲學能為她解答人生的問題,但結果哲學的蒼白教條“並沒有使我找到生命的答案,解決不了人生問題”,她很迷茫,甚至又想自殺。
在文化學院,她曾與戲劇係的學兄舒凡熱戀卻又苦於不能結合,而受到感情上的重創。為了擺脫精神上的苦悶和感情上的失落,她去西班牙馬德裏大學留學。在台灣教書期間,她與一德裔男子相戀,臨結婚前夕,未婚夫因心髒病猝死。看到釘子釘閉棺材,那聲音象重重錘打在她的心上,使她活不下去了,自殺,又是父母救了她。
為逃離舉目皆傷心的場景,又以“人生苦短,不喜平淡”為理由,辭去教職,重新流浪,來到了撒哈拉大沙漠,經曆了艱苦的考驗。在這裏,她和那位愛了她七年,等了六年的西班牙青年荷西結了婚。荷西非常愛她,從精神到物質都給了她有力的支持,就這樣,她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長,1979年,和她一起生活了六年的荷西,在業餘捕魚活動中遇難,三毛精神上再一次受到沉重的打擊,她仿佛失去了一切。一時,美麗的島上,就像墜入無邊的黑暗之中。又過了11 年,三毛才漸漸從悲痛中走出來,並為王洛賓的人生和藝術才華所傾倒,對這位西部歌王產生了愛慕之情,當她不顧一切地來到烏魯木齊,要陪伴王洛賓老人一起生活的時候,王洛賓卻沒有勇氣接受這至深至誠的忘年之情。她隻有默默地將失望和痛苦埋藏在心底,默默地離開。於是,她把心思全用在寫書上,想在創作上有所突破,以慰寂寥的心,讓讀者和觀眾的掌聲來溫暖孤獨的靈魂,結果卻適得其反,她花了很大力氣創作的電影《滾滾紅塵》不僅沒有獲獎,而且還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評……
三毛孤獨和痛苦到了極點。於是,就在1991年1月4日,在台灣一家醫院裏,她以一種特別的方式,結束了自己流浪漂泊的生活,給關心她、熱愛她文字的人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背影……
作家司馬中原說:“如果生命是一朵雲,它的絢麗,它的光燦,它的變幻和飄流,都是很自然的,隻因為它是一朵雲。三毛就是這樣,用她雲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淒,她都無意矯飾,行間字裏,處處是無聲的歌吟,我們用心靈可以聽見那種歌聲,美如天籟。被文明捆綁著的人,多慣於世俗的繁瑣,迷失而不自知。”司馬中原先生的這一段話,足以代表了人們對她的評價。三毛是一朵雲,她輕輕地飄走了;三毛是一朵花,絢麗而淒美;三毛是一首歌,唱著它會生出許多遐想……
“不要問我從那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遠方是什麽?是“醒來時發覺星星四麵八方,是脫去了一層又一層的束縛,身至心到的境界。”三毛追求的,就是種境界。現在,她真正自由了。想起三毛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幸福的歸宿。”所以,今天我們唱著這首《橄欖樹》,就不要為她難過,而要為她高興。因為她找到了夢中的橄欖樹。而且,在流浪的路上,她隨手撒撥的絲路花語,無時不在治療著一代人的青春疾患,她的傳奇經曆已成為一代青年的夢,她的作品已成為一代青年的情結。她雖死猶生。
紅顏薄命的蕭紅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5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為什麽流浪,流浪遠方?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
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那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麽流浪,流浪遠方?
很喜歡這首《橄欖樹》。它是三毛的作品。每當聽到或者唱著這首歌,腦中就會浮現出這樣一幅景象:一望無際的沙漠,一個遠離喧囂的女子,和一個叫荷西的大胡子男人,騎著駱駝,向遠方流浪……她,就是三毛,一個孤獨的流浪者。
三毛,原名陳平,祖籍浙江,1943年3月26日生於重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係肄業,曾留學歐洲,婚後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迦納利島,並以當地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作品。她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為流傳,在大陸也有廣大的讀者,生平著作和譯作十分豐富,共有24 種之多。
為什麽說三毛是一個孤獨的流浪者呢?可以這麽說,三毛從念初中起便開始了她孤獨的流浪生活。
先是逃學,後隨父母去了台灣,到文化大學當旁聽生,1967年隻身遠赴西班牙。在其後三年間,前後就讀於西班牙馬德裏大學、德國哥德書院,又去美國伊諾大學法學圖書館工作。1970年回國,受聘在文大德文係、哲學係任教。後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餘,再次離開台灣,又到西班牙,與苦戀她6年的荷西重逢,並在西屬撒哈拉沙漠與荷西結婚。1979年夫婿荷西因潛水意外事件喪生,回到台灣。1981年,三毛結束流浪異國14年的生活,在國內定居。同年1 月,《聯合報》讚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來後作環島演講。1984年,因健康原因,辭卸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生活重心。1989後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專程拜訪以漫畫《三毛流浪記》馳名的張樂平先生,後又拜訪西部歌王王洛濱。她到處流浪,一生走過了80多個國家,過著漂泊的生活。
如果說身體的流浪是她的“自願”、是她的“愛好”的話(其實其中也有許多迫不得已),那麽,心的流浪則是她的無奈,孤獨與痛苦相伴她一生。
念初中二年級時,第一次月考,她四門課不及格,數學更是常得零分。至第二學期,因為怕留級,她把數學習題一道道死背下來,數學考試竟一連得了六個滿分,引起了數學老師的懷疑,就拿另外的習題考她,她當然不會做。數學老師即用墨汁將她的兩個眼睛畫成兩個零鴨蛋,並令她罰站和繞操場一周來羞辱她,嚴重地損傷了她的自尊心。回家後她不吃飯,躺在床上蒙著被子大哭。她害怕老師的羞辱、害怕同學的嘲笑,便開始逃學,她每天背著書包按時離家,去六犁公墓,讀自己喜歡的書。從此,她把自己和外麵的世界分開了,甚至不與姐弟說話,不與全家人共餐。她看到姐弟成績優異,而自己無能,因此自卑地割腕自殺。這個數學老師就這樣殘暴地摧毀了三毛的自尊與自信,使她成了一個“軌外”的孩子。
去台灣以後,三毛成為文化學院選讀生。她學過油畫,又有文學天才,她本可選擇藝術係或中文係,她卻選了哲學係,她希望哲學能為她解答人生的問題,但結果哲學的蒼白教條“並沒有使我找到生命的答案,解決不了人生問題”,她很迷茫,甚至又想自殺。
在文化學院,她曾與戲劇係的學兄舒凡熱戀卻又苦於不能結合,而受到感情上的重創。為了擺脫精神上的苦悶和感情上的失落,她去西班牙馬德裏大學留學。在台灣教書期間,她與一德裔男子相戀,臨結婚前夕,未婚夫因心髒病猝死。看到釘子釘閉棺材,那聲音象重重錘打在她的心上,使她活不下去了,自殺,又是父母救了她。
為逃離舉目皆傷心的場景,又以“人生苦短,不喜平淡”為理由,辭去教職,重新流浪,來到了撒哈拉大沙漠,經曆了艱苦的考驗。在這裏,她和那位愛了她七年,等了六年的西班牙青年荷西結了婚。荷西非常愛她,從精神到物質都給了她有力的支持,就這樣,她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長,1979年,和她一起生活了六年的荷西,在業餘捕魚活動中遇難,三毛精神上再一次受到沉重的打擊,她仿佛失去了一切。一時,美麗的島上,就像墜入無邊的黑暗之中。又過了11 年,三毛才漸漸從悲痛中走出來,並為王洛賓的人生和藝術才華所傾倒,對這位西部歌王產生了愛慕之情,當她不顧一切地來到烏魯木齊,要陪伴王洛賓老人一起生活的時候,王洛賓卻沒有勇氣接受這至深至誠的忘年之情。她隻有默默地將失望和痛苦埋藏在心底,默默地離開。於是,她把心思全用在寫書上,想在創作上有所突破,以慰寂寥的心,讓讀者和觀眾的掌聲來溫暖孤獨的靈魂,結果卻適得其反,她花了很大力氣創作的電影《滾滾紅塵》不僅沒有獲獎,而且還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評……
三毛孤獨和痛苦到了極點。於是,就在1991年1月4日,在台灣一家醫院裏,她以一種特別的方式,結束了自己流浪漂泊的生活,給關心她、熱愛她文字的人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背影……
作家司馬中原說:“如果生命是一朵雲,它的絢麗,它的光燦,它的變幻和飄流,都是很自然的,隻因為它是一朵雲。三毛就是這樣,用她雲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淒,她都無意矯飾,行間字裏,處處是無聲的歌吟,我們用心靈可以聽見那種歌聲,美如天籟。被文明捆綁著的人,多慣於世俗的繁瑣,迷失而不自知。”司馬中原先生的這一段話,足以代表了人們對她的評價。三毛是一朵雲,她輕輕地飄走了;三毛是一朵花,絢麗而淒美;三毛是一首歌,唱著它會生出許多遐想……
“不要問我從那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遠方是什麽?是“醒來時發覺星星四麵八方,是脫去了一層又一層的束縛,身至心到的境界。”三毛追求的,就是種境界。現在,她真正自由了。想起三毛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幸福的歸宿。”所以,今天我們唱著這首《橄欖樹》,就不要為她難過,而要為她高興。因為她找到了夢中的橄欖樹。而且,在流浪的路上,她隨手撒撥的絲路花語,無時不在治療著一代人的青春疾患,她的傳奇經曆已成為一代青年的夢,她的作品已成為一代青年的情結。她雖死猶生。
紅顏薄命的蕭紅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5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有人說紅顏多薄命。別處不說,僅就現代作家中就有石評梅、蕭紅、秋瑾、廬隱、羅淑、三毛、林徽因等。其中秋瑾隻活了33歲,她為革命而英勇就義,其名垂千古;石評梅隻活了26歲,但她與高君宇忠貞不渝的愛情當時在古老的北京城,街談巷議,相互傳頌,經年不衰,一時傳為佳話;三毛隻活了48歲,但她一生周遊世界,得到了荷西至誠的愛;林徽因隻活了51歲,但她的一生婚姻美滿,與徐誌摩、金嶽霖之間超凡脫俗的親密友情,令世人仰慕;廬隱和羅淑雖然隻活了三十多歲,但她們一生都無艱辛;而蕭紅她,似乎一直在感情與婚姻中棄奔波,受盡了人間苦難,年僅31歲便匆匆離開了她依戀的世界。
1911年6月2日,蕭紅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城的一個大財主家庭。她在這幢小屋裏度過了不幸而蒼涼的童年。當蕭紅出落成一個楚楚動人的少女時,由於反對父母包辦婚姻,反對伯父增加佃戶課租而離家出走。她的父親開除了她的祖籍,斷了她的經濟來源。從此蕭紅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曆盡了人生的坎坷無常。
1928年,由蕭紅的六叔作媒,蕭紅和王恩甲訂婚。王恩甲當時是哈爾濱大學夜校的學生,白天在哈爾濱道外濱江縣第一小學教書。蕭紅在哈爾濱第六中學讀書期間,曾與王恩甲有些來往。後來因王恩甲抽大煙,蕭紅對其厭惡,就戀上表兄並與其一同去北京進女師大附中讀書。王恩甲追到北京,蕭紅又回到哈爾濱。因生活無著,隻好與王恩甲和好,與王一同住進東興順旅館。他們同居了7個多月。因王家斷了他們的經濟來源,兩人坐吃山空,欠了旅館600多元房租,而這時的蕭紅已有孕在身。在這種境況下,王恩甲逃之夭夭,將蕭紅丟在了旅館。
旅館老板認錢不認人,見蕭紅無力付清房租,便將蕭紅趕到陰暗潮濕的儲藏室去住,並準備把她賣到妓院。蕭紅知道後,隻覺五雷轟頂,一陣暈眩差點摔倒。重病纏身的蕭紅走投無路,給當地的報館寫信求援。報社青年編輯蕭軍得知消息,前往旅館探望,蕭紅含著眼淚向他吐露了自己的苦難身世,她寫下的小詩又震撼了他,就在一個暴風雨的黑夜,趁著洪水泛濫,救出了這了孤苦無助的蕭紅。
蕭紅獲得自由後,和蕭軍兩人在旅館租了間小屋,過著貧窮和饑餓的生活。他們經常出入當鋪,四處借貸,而此時的蕭紅又即將分娩。就在一個三等的貧民醫院裏,蕭紅生了一個女嬰。然而他們實在養不起這個女嬰,醫院看門的老大爺把這個孩子抱走了。1934年6月,他們輾轉到了風景秀麗的青島,在那裏度起了精神的蜜月。
這是蕭紅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可是好景不長。兩年以後,蕭紅和蕭軍之間發生了衝突,爭吵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蕭軍甚至動手打了蕭紅,在蕭紅的身體和心靈深處遍布著難以醫治的創傷。為了緩解衝突,蕭紅去了日本,而蕭軍則回到青島。客居他鄉的蕭紅仍然思念著蕭軍。但當蕭紅滿含希望地回到蕭軍身邊後,他們的矛盾卻發生了進一步激化,猜忌和怨恨變得毫無遮攔,最後終於分手了。
與蕭軍分手以後,經過一番猶豫和痛苦的思考,蕭紅把自己的情感和命運交給了作家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與蕭紅是同鄉,一直與二蕭關係很好。1938年4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到了武漢,在武漢舉行了婚禮。這時兩人的關係並不是一種少男少女的盲目熱戀,帶有頗為冷靜理智的色彩。蕭紅說:"我隻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隻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
雖然蕭紅與端木二人最初結合有感情基礎,但結合後不久,兩人性格的差異日漸在生活中顯露出來。端木從小隻受到別人照顧溺愛,依賴性很強,又是生活能力很差的人,不會也不懂得要關愛嗬護妻子,反而仍要蕭紅來為他操心受累。抗戰爆發後,上海淪陷,蕭紅到了香港。由於被迫東躲西藏,加之醫院藥物匱乏,蕭紅的肺結核日益嚴重,本來就虛弱的身體逐漸走向了崩潰。在這種情況下,端木丟下蕭紅走了,他這種隻顧自己的舉動使蕭紅自然感到被冷落被遺棄了。
1942年1月,她被醫生誤診為喉瘤,喉管開刀,病情惡化。後又確診為惡性氣管擴張,行第二次手術換喉頭呼吸管。從此蕭紅不能說話了。
在病重的日子裏,她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用筆在紙上寫道:“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寥寥數語,寫盡了一生的痛苦與掙紮、漂泊與無奈。在臨死前,蕭紅還心存幻想,熱切地盼望道:如果蕭軍在重慶我給他拍電報,他還會像當年在哈爾濱那樣來救我吧……
1942年1月22日,一個淒涼的冬日,蕭紅在醫院裏呼出了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息。經曆了四次婚戀、十年漂泊,蕭紅終於走了,她的生命結束在戰爭的硝煙中,結束在人們的歎息中。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蕭紅雖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卻是一位獨具風格的作家,是一位優秀的女作家,也是魯迅先生培養並賞識的青年作家中最具才華的一位。
有人將蕭紅與張愛玲並稱為“南張北蕭”,因為蕭紅確是才氣過人,在不到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成為中國現代文壇一顆耀眼的明星。而且,其經曆又與張愛玲相似。張愛玲雖然經曆了一次婚變,但她能自立,直至壽終正寢。而蕭紅,在困難麵前對男性抱著很大的幻想,對於男女之情寄予了過多的期望,她不知道如何抗拒年輕、英俊的異性對她的誘惑和進攻。在愛情麵前,就像一個小孩子在包裝華麗而美味的糖果麵前一樣,忘記了一切。仿佛天地都消失了,隻剩下愛情。可是其結果總是有始無終、事與願違,不得不從一個男人懷裏輾轉到另一個男人懷裏,有時候在一段感情尚未結束的時候又匆匆開始了另一段感情,她幾乎沒有真正地因為愛情而獲得過幸福。一次次凋落的愛情,使蕭紅的身心一次次受到傷害,這也是一代才女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
石評梅的愛情悲歌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6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1911年6月2日,蕭紅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城的一個大財主家庭。她在這幢小屋裏度過了不幸而蒼涼的童年。當蕭紅出落成一個楚楚動人的少女時,由於反對父母包辦婚姻,反對伯父增加佃戶課租而離家出走。她的父親開除了她的祖籍,斷了她的經濟來源。從此蕭紅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曆盡了人生的坎坷無常。
1928年,由蕭紅的六叔作媒,蕭紅和王恩甲訂婚。王恩甲當時是哈爾濱大學夜校的學生,白天在哈爾濱道外濱江縣第一小學教書。蕭紅在哈爾濱第六中學讀書期間,曾與王恩甲有些來往。後來因王恩甲抽大煙,蕭紅對其厭惡,就戀上表兄並與其一同去北京進女師大附中讀書。王恩甲追到北京,蕭紅又回到哈爾濱。因生活無著,隻好與王恩甲和好,與王一同住進東興順旅館。他們同居了7個多月。因王家斷了他們的經濟來源,兩人坐吃山空,欠了旅館600多元房租,而這時的蕭紅已有孕在身。在這種境況下,王恩甲逃之夭夭,將蕭紅丟在了旅館。
旅館老板認錢不認人,見蕭紅無力付清房租,便將蕭紅趕到陰暗潮濕的儲藏室去住,並準備把她賣到妓院。蕭紅知道後,隻覺五雷轟頂,一陣暈眩差點摔倒。重病纏身的蕭紅走投無路,給當地的報館寫信求援。報社青年編輯蕭軍得知消息,前往旅館探望,蕭紅含著眼淚向他吐露了自己的苦難身世,她寫下的小詩又震撼了他,就在一個暴風雨的黑夜,趁著洪水泛濫,救出了這了孤苦無助的蕭紅。
蕭紅獲得自由後,和蕭軍兩人在旅館租了間小屋,過著貧窮和饑餓的生活。他們經常出入當鋪,四處借貸,而此時的蕭紅又即將分娩。就在一個三等的貧民醫院裏,蕭紅生了一個女嬰。然而他們實在養不起這個女嬰,醫院看門的老大爺把這個孩子抱走了。1934年6月,他們輾轉到了風景秀麗的青島,在那裏度起了精神的蜜月。
這是蕭紅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可是好景不長。兩年以後,蕭紅和蕭軍之間發生了衝突,爭吵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蕭軍甚至動手打了蕭紅,在蕭紅的身體和心靈深處遍布著難以醫治的創傷。為了緩解衝突,蕭紅去了日本,而蕭軍則回到青島。客居他鄉的蕭紅仍然思念著蕭軍。但當蕭紅滿含希望地回到蕭軍身邊後,他們的矛盾卻發生了進一步激化,猜忌和怨恨變得毫無遮攔,最後終於分手了。
與蕭軍分手以後,經過一番猶豫和痛苦的思考,蕭紅把自己的情感和命運交給了作家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與蕭紅是同鄉,一直與二蕭關係很好。1938年4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到了武漢,在武漢舉行了婚禮。這時兩人的關係並不是一種少男少女的盲目熱戀,帶有頗為冷靜理智的色彩。蕭紅說:"我隻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隻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
雖然蕭紅與端木二人最初結合有感情基礎,但結合後不久,兩人性格的差異日漸在生活中顯露出來。端木從小隻受到別人照顧溺愛,依賴性很強,又是生活能力很差的人,不會也不懂得要關愛嗬護妻子,反而仍要蕭紅來為他操心受累。抗戰爆發後,上海淪陷,蕭紅到了香港。由於被迫東躲西藏,加之醫院藥物匱乏,蕭紅的肺結核日益嚴重,本來就虛弱的身體逐漸走向了崩潰。在這種情況下,端木丟下蕭紅走了,他這種隻顧自己的舉動使蕭紅自然感到被冷落被遺棄了。
1942年1月,她被醫生誤診為喉瘤,喉管開刀,病情惡化。後又確診為惡性氣管擴張,行第二次手術換喉頭呼吸管。從此蕭紅不能說話了。
在病重的日子裏,她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用筆在紙上寫道:“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寥寥數語,寫盡了一生的痛苦與掙紮、漂泊與無奈。在臨死前,蕭紅還心存幻想,熱切地盼望道:如果蕭軍在重慶我給他拍電報,他還會像當年在哈爾濱那樣來救我吧……
1942年1月22日,一個淒涼的冬日,蕭紅在醫院裏呼出了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息。經曆了四次婚戀、十年漂泊,蕭紅終於走了,她的生命結束在戰爭的硝煙中,結束在人們的歎息中。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蕭紅雖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卻是一位獨具風格的作家,是一位優秀的女作家,也是魯迅先生培養並賞識的青年作家中最具才華的一位。
有人將蕭紅與張愛玲並稱為“南張北蕭”,因為蕭紅確是才氣過人,在不到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成為中國現代文壇一顆耀眼的明星。而且,其經曆又與張愛玲相似。張愛玲雖然經曆了一次婚變,但她能自立,直至壽終正寢。而蕭紅,在困難麵前對男性抱著很大的幻想,對於男女之情寄予了過多的期望,她不知道如何抗拒年輕、英俊的異性對她的誘惑和進攻。在愛情麵前,就像一個小孩子在包裝華麗而美味的糖果麵前一樣,忘記了一切。仿佛天地都消失了,隻剩下愛情。可是其結果總是有始無終、事與願違,不得不從一個男人懷裏輾轉到另一個男人懷裏,有時候在一段感情尚未結束的時候又匆匆開始了另一段感情,她幾乎沒有真正地因為愛情而獲得過幸福。一次次凋落的愛情,使蕭紅的身心一次次受到傷害,這也是一代才女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
石評梅的愛情悲歌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6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在上個世紀初葉,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一批傑出的女作家。如蘇雪林、廬隱、石評梅、冰心、丁玲、淩叔華、蕭紅、楊沫、張愛玲等等。這些作家除了在文學上留下了不朽的著作,而且在愛情上也留下了許多曲折、動人的故事。尤其是石評梅,與她的未婚夫生未成婚、死而並葬,譜寫了一曲振撼人心的愛情悲歌。
石評梅是中國現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原名石汝璧,筆名波微。1902年9月20日出生於山西平定人。1928 年7月30日因病逝世。終年26歲。
石評梅本是北京女高師附中一名國文、體育教員。但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就讀時即熱心於文學創作。在業餘時間裏,創作了大量詩歌、散文、遊記、小說,尤以詩歌見長,有“北京著名女詩人”之譽。作品大多以追求愛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為主題。小說創作以《紅鬃馬》、《匹馬嘶風錄》為代表。1923年9 月在《晨報副刊》連載長篇遊記《模糊的餘影》,1924年與摯友陸晶清編輯《京報副刊婦女周刊》,1926年,繼續與陸晶清合編《世界日報副刊.薔藏周刊》。
石評梅和高君宇是1921年在他們的一次同鄉會上認識的。說起來,高君宇還是石評梅的父親石鼎丞的學生呢。石評梅以前聽到父親誇獎過高君宇。高君宇在家鄉的時候也聽人說過石評梅的才名,到京後對她發表在報刊上的詩文特別留意,並因此多了一分傾心與讚賞。此時,石評梅是北京詩壇頗有名氣的女詩人,高君宇則是中國文人領袖當中的佼佼者。所以兩人見麵,甚為歡喜。從此她倆結下了友誼。
倆人往來不久,高君宇就深深地被石評梅的思想和才情所吸引,不由得墜入情網。然而,石評梅雖然也愛對方,卻因初戀失敗在心上留下了太重的傷痛,從而抱定獨身主義的宗旨而固守著“冰雪友誼”的藩籬。她拒絕了高君宇的愛情。
高君宇並未氣餒,他要用極其真摯的情來感動石評梅。他在香山采摘了一片紅葉,在紅葉背麵寫上“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寄與石評梅。
望著紅葉上的兩行小詩,石評梅猶豫不決:她敬重高君字的才華與膽識,但又不思輕易允諾,所以把紅葉又寄了回去,並在紅葉反麵寫道 “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
再次的拒絕使高君宇十分傷心,但仍然忠誠地愛著石評梅,並尊重她的選擇。高君宇將紅葉珍藏在身邊。不久,他從廣州給石評梅又寄了一對象牙戒指中的一隻,象征倆人純潔而堅貞的感情。高君宇對待理想和愛情的嚴肅態度,使石評梅心有所動,這一次她鄭重地接受了那枚戒指。從此他倆的手指上各戴一枚純潔如玉的象牙戒指,直到他倆生命的最後一息。
1924年底,高君宇陪同孫中山北上參加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因操勞過度,到達北京後,舊病複發,咯血不止,住進醫院。這時,高君宇多次剖露的心跡和他奮不顧身從事革命事業的精神深深打動了石評梅的心。她認定高君宇是真正為理想奮戰而又真正愛她的人,她決定把心完全交給他,即便他身患重病也毫不反悔。然而不幸的是,高君宇患病動手術後於第二天突然去世,對石評梅猶如青天霹靂,寸腸欲斷,後悔當初沒有接受他的求愛。石評梅在刻骨銘心的悲痛中,更加堅貞地熱愛高君宇,至死不渝。
她在高君宇的墓碑上題寫了他生前的詩句:“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這碑文,是石評梅從心底發出的深情,它包含了生死不變的愛戀和銘心鏤骨的哀痛。她還在《墓畔哀歌》寫道:“假如我的眼淚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綴織成繞你玉頸的圍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顆一顆紅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愛心。我願意燃燒我的肉身化成灰燼,我願放浪我的熱情怒濤洶湧,讓我再見見你的英魂。”表達了她刻骨的思念之情。
失去高君宇之後,石評梅長久地處於極度悲痛之中,每周末都風雨無阻地前去祭吊,用思念的淚水澆灌高君宇墓前的花草。石評梅因悲傷過度,損害了健康,在高君宇死後約三年時,石評梅患急性腦炎,在高君宇生命最後住過的醫院、住過的病房裏淚盡而亡,在泣血哀吟中走完了短短的人生。
石評梅在高君宇去世後說過:“生前未能相依共處,願死後得並葬荒丘。”為實現她的願望,朋友們將她安葬在高君宇墓旁,碑腰篆刻“春風青塚”四個大字。他們的生命竟是這樣地永遠地連結在一起了! 這是石評梅生前的最後一個心願。比翼鳥,逝後飛。
石評梅的二十六個春秋年華太短促、太匆忙了,許多人為她歎惜。然而作家焦菊隱說,人生長短本來都沒有多大關係,但是要有意義。無意義的長壽是無趣味的,至於雖然短促一些,而是有意義,也倒並不可惜,而石評梅女士的人生卻是有意義的。
是啊,石評梅已逝近一個世紀了,人們卻沒有忘記她。如今,北京陶然亭公園的“高石之墓”漢白玉石碑聳立在山麓叢林之中,每年總有許多青年男女成群結對地地去那裏參觀,去那裏緬懷,有人整理出版她的著作,還有將她的故事拍成影視劇,以紀念她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石評梅的愛情悲歌值得人們頌揚!
三湘才女白薇坷坎的一生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9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石評梅是中國現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原名石汝璧,筆名波微。1902年9月20日出生於山西平定人。1928 年7月30日因病逝世。終年26歲。
石評梅本是北京女高師附中一名國文、體育教員。但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就讀時即熱心於文學創作。在業餘時間裏,創作了大量詩歌、散文、遊記、小說,尤以詩歌見長,有“北京著名女詩人”之譽。作品大多以追求愛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為主題。小說創作以《紅鬃馬》、《匹馬嘶風錄》為代表。1923年9 月在《晨報副刊》連載長篇遊記《模糊的餘影》,1924年與摯友陸晶清編輯《京報副刊婦女周刊》,1926年,繼續與陸晶清合編《世界日報副刊.薔藏周刊》。
石評梅和高君宇是1921年在他們的一次同鄉會上認識的。說起來,高君宇還是石評梅的父親石鼎丞的學生呢。石評梅以前聽到父親誇獎過高君宇。高君宇在家鄉的時候也聽人說過石評梅的才名,到京後對她發表在報刊上的詩文特別留意,並因此多了一分傾心與讚賞。此時,石評梅是北京詩壇頗有名氣的女詩人,高君宇則是中國文人領袖當中的佼佼者。所以兩人見麵,甚為歡喜。從此她倆結下了友誼。
倆人往來不久,高君宇就深深地被石評梅的思想和才情所吸引,不由得墜入情網。然而,石評梅雖然也愛對方,卻因初戀失敗在心上留下了太重的傷痛,從而抱定獨身主義的宗旨而固守著“冰雪友誼”的藩籬。她拒絕了高君宇的愛情。
高君宇並未氣餒,他要用極其真摯的情來感動石評梅。他在香山采摘了一片紅葉,在紅葉背麵寫上“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寄與石評梅。
望著紅葉上的兩行小詩,石評梅猶豫不決:她敬重高君字的才華與膽識,但又不思輕易允諾,所以把紅葉又寄了回去,並在紅葉反麵寫道 “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
再次的拒絕使高君宇十分傷心,但仍然忠誠地愛著石評梅,並尊重她的選擇。高君宇將紅葉珍藏在身邊。不久,他從廣州給石評梅又寄了一對象牙戒指中的一隻,象征倆人純潔而堅貞的感情。高君宇對待理想和愛情的嚴肅態度,使石評梅心有所動,這一次她鄭重地接受了那枚戒指。從此他倆的手指上各戴一枚純潔如玉的象牙戒指,直到他倆生命的最後一息。
1924年底,高君宇陪同孫中山北上參加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因操勞過度,到達北京後,舊病複發,咯血不止,住進醫院。這時,高君宇多次剖露的心跡和他奮不顧身從事革命事業的精神深深打動了石評梅的心。她認定高君宇是真正為理想奮戰而又真正愛她的人,她決定把心完全交給他,即便他身患重病也毫不反悔。然而不幸的是,高君宇患病動手術後於第二天突然去世,對石評梅猶如青天霹靂,寸腸欲斷,後悔當初沒有接受他的求愛。石評梅在刻骨銘心的悲痛中,更加堅貞地熱愛高君宇,至死不渝。
她在高君宇的墓碑上題寫了他生前的詩句:“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這碑文,是石評梅從心底發出的深情,它包含了生死不變的愛戀和銘心鏤骨的哀痛。她還在《墓畔哀歌》寫道:“假如我的眼淚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綴織成繞你玉頸的圍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顆一顆紅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愛心。我願意燃燒我的肉身化成灰燼,我願放浪我的熱情怒濤洶湧,讓我再見見你的英魂。”表達了她刻骨的思念之情。
失去高君宇之後,石評梅長久地處於極度悲痛之中,每周末都風雨無阻地前去祭吊,用思念的淚水澆灌高君宇墓前的花草。石評梅因悲傷過度,損害了健康,在高君宇死後約三年時,石評梅患急性腦炎,在高君宇生命最後住過的醫院、住過的病房裏淚盡而亡,在泣血哀吟中走完了短短的人生。
石評梅在高君宇去世後說過:“生前未能相依共處,願死後得並葬荒丘。”為實現她的願望,朋友們將她安葬在高君宇墓旁,碑腰篆刻“春風青塚”四個大字。他們的生命竟是這樣地永遠地連結在一起了! 這是石評梅生前的最後一個心願。比翼鳥,逝後飛。
石評梅的二十六個春秋年華太短促、太匆忙了,許多人為她歎惜。然而作家焦菊隱說,人生長短本來都沒有多大關係,但是要有意義。無意義的長壽是無趣味的,至於雖然短促一些,而是有意義,也倒並不可惜,而石評梅女士的人生卻是有意義的。
是啊,石評梅已逝近一個世紀了,人們卻沒有忘記她。如今,北京陶然亭公園的“高石之墓”漢白玉石碑聳立在山麓叢林之中,每年總有許多青年男女成群結對地地去那裏參觀,去那裏緬懷,有人整理出版她的著作,還有將她的故事拍成影視劇,以紀念她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石評梅的愛情悲歌值得人們頌揚!
三湘才女白薇坷坎的一生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29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文壇上有一位被魯迅稱為“仙女”,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曾幾次問到她,並在見到她時對她說:“我常記起你,你和丁玲是我們湖南的女作家。”她,就是三湘才女--白薇。
白薇,原名黃彰,黃鸝,別名黃素如,1894年2月生於湖南資興。白薇從1922年開始創作,寫了處女作三幕話劇《蘇斐》。1925年回國在武昌中山大學任教。大革命失敗後參加創造社。1928年在魯迅主編的《奔流》上發表成名作《打出幽靈塔》。《打出幽靈塔》是個古典浪漫寫實的悲劇,描寫了第一次革命戰爭中,一個土豪家庭的分裂。它向那些沉睡在家庭中做傀儡的不幸婦女們,喊出了趕快覺醒的呼聲。魯迅將這部作品在《奔流》創刊號上刊登。白薇的名字出現在鬱達夫、柔石、馮雪峰等大手筆之列,從而成為當時“文壇上的第一流人物”。
可是,就是這麽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一生經曆著痛苦、艱辛、屈辱和磨難。
少女時,白薇就被父母包辦定了婚姻。白薇聽人說,婆婆是遠近聞名的惡寡婦,丈夫是婆婆唯一的遺腹子,慣得粗蠻混狠不通情理。就跪在父母麵前哀求要拒了這門親事。父親鐵著臉說:“父母之命是幾千年的祖訓,祖宗之法不可違。”她想逃跑,想死,父母派人盯著她寸步不離。
黃家雖是名門,白薇的父親卻給女兒的嫁妝極少,這讓婆家大失所望。而且丈夫不識字,娶了這個識文認字的媳婦,丈夫不喜歡,婆婆也不高興。為了不讓白薇看書,婆婆辭退了家裏的長工短工,種地、種菜、喂豬、挑水……家裏家外的活全讓白薇幹。她整天累死累活,見不到婆婆一個好臉色且不說,還經常遭丈夫毒打,母子倆合夥欺侮她。有一次丈夫夾潘?的手腳,婆婆使勁Ф狹??的一根腳筋。婆婆逼她去死,拿來一根繩子,一把菜刀任她選??
她摸黑跑回娘家求救。父母親隻是搖搖頭歎了口氣,要她遵從“三從四德”。
有一天,她偶然聽到婆婆和丈夫在偷偷商議,要把她賣了,再重娶一個媳婦。這時候,她急了,去向舅舅求救。在舅舅幫助下,她進了衡陽女三師讀書,暫時逃離了苦海。
在長沙女子一師讀書期間,白薇仍舊沒能擺脫包辦婚姻的束縛,父母一直仍舊逼婚。為阻止白薇出逃,校方當局甚至封鎖學校。在妹妹和同學的幫助下,白薇從學校圍牆掘洞逃脫,前往日本東京求學。
由於是私自出逃,隨身攜帶的錢很少,到了東京,便身無分文。她的父親不給她必要的生活費和學費,隻有靠自己養活自己。她找到了湖南最先留日的兩位女學生,在她們那兒一住下,開始做工自謀生路。
她當過傭人。盡管每天她從早到晚地辛勞,卻依然解脫不了她生活的困境。
不久,長沙第一女師馬校長來了信,寄給她一些錢救了急。又在馬校長的幫助下,她父親終於寄來了七十元錢,她才進入東亞日語學校補習日語。
從東亞日語學校結業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日本女子最高學府——東京禦茶囗水高等女子師範。
考取女高師,是官費的。在這之前,仍靠課餘勞動維持生活。有時做家庭女傭,有時在街上賣水,最多的時間是“挑碼頭”。她每天從下課一直挑到晚上。四個小時挑八十件,收入可供三四天的生活開支。後來,她因病留級,停了官費。她不得不又做了傭人。她住在浴室隔壁一間又潮濕又陰暗的小屋裏當了下女。
這時候,從家鄉傳來四妹被迫出嫁的悲慘消息,新愁舊怨一起湧上心頭。她責怪父親不該這樣扼殺自己的女兒,當即寫了二十多封信向父親進行說理鬥爭。父親不僅不聽,反而回信痛罵,說她是"大逆不道"的孽種。從此,家庭徹底地把她拋棄了,她對這個家庭也再無一點留戀。
她痛苦、煩悶極了,她急切地需要一種武器,她要用武器刻畫出被壓迫者的痛苦,暴露壓迫者的罪惡,“我要宣戰的武器!我要學習文學,掌握文學這個武器!”她無聲地呐喊著。從此,她走上了文學之路。
1924年夏天,白薇遇見了中國學生楊騷,從此此人影響了她一生的感情生活。
楊騷是福建漳洲人,愛好詩文,有名士之風。中學畢業後到日本留學,開始入東亞預備學校學習日語,1921年考取公費東京高等師範學校。
楊騷告訴白薇,自從他知道了自己是貧賤的父親所生,很自悲。白薇熱情鼓勵楊騷正視生活,發揮才幹。白薇悲慘的過去,使她特別需要人間的溫暖,特別需要愛情的慰藉。她把楊騷看作是她的最美的天地,是她的藝術的全身。他們促膝交談,在比自己還小兩歲的楊騷麵前,白薇那麽透明、赤誠,無所保留地傾吐著一切。了解了彼此的身世、愛好,他們成了要好的。她的愛上了楊騷。二人的感情急劇升溫,以至於到了如火如荼急風暴雨般的地步。
在此以前,楊騷愛慕的是湖南姑娘淩琴如,而後失戀,白薇也為單戀淩琴如的哥哥淩璧如不成痛不欲生。這時白、楊兩顆破碎的心在異國他鄉碰撞成一團,這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時間久了,也許是因為楊騷還沒有徹底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沒有做好迎接新的愛情的準備,在白薇近乎窒息的情感壓力下,他開始逃跑了。
於是,楊騷逃到了杭州,但是白薇追來了;楊騷又逃回到漳州老家,白薇的信件追來了;接著,楊騷逃到新加坡做了一名窮教員,白薇的信依然追來了。白薇的愛是正大光明的,她不絕如縷地訴說著自己的相思,而楊騷對白薇這般深情感到莫名的痛苦。
1927年,他們終於在上海重逢。為了生活,為了寫作,他們過著柏拉圖式的情感生活。在魯迅先生的幫助下,楊騷與白薇的作品頻頻問世,二人成了上海灘上的文學新星。但此時琴如也在上海,楊騷與其暗中來往、藕斷絲連。白薇發現以後不由得醋意大發。她一方麵打上門去對琴如發難,一方麵以淩厲之筆對楊騷大加討伐。一陣吵鬧之後,二人把噴火吐焰般的愛意傾訴,結集為情書《昨夜》交給出版商還債。把情感的最隱秘處公之於眾,也為二人的愛情劃上了句號。若幹年以後,當楊騷表示要恢複愛情關係的時候,被她斷然拒絕了,從此白薇再沒有戀愛、結婚,一個人終其一生。
由於受創造社和魯迅的影響,白薇走上了革命的文學道路,成為“左聯”和“左翼劇聯”的早期成員。她不顧特務盯梢和敵人搜查的迫害,她積極參加活動,掩護革命同誌,討論文藝問題,深入群眾,熱心做宣傳輔導工作,尤其是婦女工作。
但是,由於過度勞累和感情上的糾葛,白薇病倒了。一病就是六七年。不能寫稿子,沒有收入,白薇個人生活是很淒涼的。三五天的斷炊是常事,有時突然發病,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不但茶水無人照應,並且還要等到偶爾來訪的客人替她設法籌送藥費。不僅如此,有人向她潑汙水,說她與身邊所有的男人有不正當關係,又使白薇心靈上雪上加霜。
眼看白薇活不下去了,幾個朋友向社會各界為她籌一筆錢,送她去治病,再加上朋友的盛情照料,使她精神上倍覺欣慰,病勢大有好轉。
正在這時,發生了盧溝橋事變。日本兵常把她誤當成日本女子,糾纏不休;也有人想用高額金錢收買她。但白薇還是過去的那個富於正義感和鬥爭精神的白薇,她滿懷鬥爭的激情,化裝成保姆,逃離了北平。
1938年3月,她帶著從病魔和日寇手裏奪來的生命,跳動著一顆救國的熱心,跑到武漢,參加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救亡協會。後又受鄧穎超指派,她去了桂林,擔任《新華日報》特約記者。
因廣西當局"截切"她的稿件,她才被迫停止工作,從桂林到了重慶。在重慶,白薇生活始終沒有保障,靠寫點稿子和朋友的臨時資助,異常艱難地苦度歲月。她時常因為饑餓暈倒在街上或朋友家裏。有時餓得胃痛如絞,全身發抖,汗流滿麵,四肢冰涼。她的自尊心強,又不愛暴露自己的苦況。這樣,她的健康狀況又進入了惡劣的境地。各種疾病不請自來,風濕病、絞腸痧、猩紅熱、瘧疾、阿米巴痢疾……幾乎和她結了不解之緣。
她拖著衰弱的身體,挑水、燒飯、拾柴、補破衣服……勞累了一天,雖有滿肚子東西想寫,但思想和體力都不聽使喚。手上寫著文章,心裏卻盤算著要還的債……而幹著謀生的雜務時,又想著看書讀報和未動筆的劇本。這時,有人譏諷白薇“落伍了”,“寫不出東西來了”,“不能算作家了”!她雖然不好名,但別人的冷言和白眼,就像尖刀子刺著心一般使她痛徹骨髓。
抗戰勝利後,她回到了上海。仍然貧困病弱,住在朋友家裏。沒錢買青菜、買鹽,墨水隻有幾滴,蘸一下,寫兩三個字,又要蘸。房裏隻有一桌一椅一床及一張日本人的榻榻米。因為左腿風濕痛,架一塊板子,坐在榻榻米上,寫作、讀書。食具有一隻飯碗,一雙筷子,幾把羹匙,一隻白鍋和洋油爐子。飯是坐在榻榻米上吃;吃的東西就放在旁邊的鍋子裏。
物質上缺乏必需的東西,精神上的饑荒更叫她難以忍受。沒有參考書,沒有車費,沒有信封信紙,不能駕馭和外界的聯係,不能深入生活;更沒有錢滿足平生好看戲看電影的嗜好;想看新書,也買不起,隻能到書店站在書那兒看看。
1947年,父親亡故,白薇回鄉奔喪期間,受何香凝之托,在老家湖南資興參加了遊擊隊。新中國成立後在北京青年藝術劇院工作,後主動去北大荒生活七年。
晚年的白薇住在北京和平裏一個居民區裏,獨間單元,房子裏擺設簡單,陳舊而雜亂。1987年8月27日,白薇終於走完了坎坷而悲苦的一生。她沒有權,沒有勢,沒有財產,沒有丈夫和孩子,默默地走了……
由於病、困的折磨,加上精神上的創傷,使白薇的性格有些扭曲,任性、易怒、不大合群,遇事過於認真,過分的直率和自尊,都妨礙了她和周圍的人相處和互相理解。這些,也造成了自身的苦惱。但是,白薇又不是一個悲劇人物。她的作品,為後輩作家的成長發生了影響,她堅強的意誌,百折不撓的精神,是我們民族的楷模。
英風颯爽話廬隱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31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白薇,原名黃彰,黃鸝,別名黃素如,1894年2月生於湖南資興。白薇從1922年開始創作,寫了處女作三幕話劇《蘇斐》。1925年回國在武昌中山大學任教。大革命失敗後參加創造社。1928年在魯迅主編的《奔流》上發表成名作《打出幽靈塔》。《打出幽靈塔》是個古典浪漫寫實的悲劇,描寫了第一次革命戰爭中,一個土豪家庭的分裂。它向那些沉睡在家庭中做傀儡的不幸婦女們,喊出了趕快覺醒的呼聲。魯迅將這部作品在《奔流》創刊號上刊登。白薇的名字出現在鬱達夫、柔石、馮雪峰等大手筆之列,從而成為當時“文壇上的第一流人物”。
可是,就是這麽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一生經曆著痛苦、艱辛、屈辱和磨難。
少女時,白薇就被父母包辦定了婚姻。白薇聽人說,婆婆是遠近聞名的惡寡婦,丈夫是婆婆唯一的遺腹子,慣得粗蠻混狠不通情理。就跪在父母麵前哀求要拒了這門親事。父親鐵著臉說:“父母之命是幾千年的祖訓,祖宗之法不可違。”她想逃跑,想死,父母派人盯著她寸步不離。
黃家雖是名門,白薇的父親卻給女兒的嫁妝極少,這讓婆家大失所望。而且丈夫不識字,娶了這個識文認字的媳婦,丈夫不喜歡,婆婆也不高興。為了不讓白薇看書,婆婆辭退了家裏的長工短工,種地、種菜、喂豬、挑水……家裏家外的活全讓白薇幹。她整天累死累活,見不到婆婆一個好臉色且不說,還經常遭丈夫毒打,母子倆合夥欺侮她。有一次丈夫夾潘?的手腳,婆婆使勁Ф狹??的一根腳筋。婆婆逼她去死,拿來一根繩子,一把菜刀任她選??
她摸黑跑回娘家求救。父母親隻是搖搖頭歎了口氣,要她遵從“三從四德”。
有一天,她偶然聽到婆婆和丈夫在偷偷商議,要把她賣了,再重娶一個媳婦。這時候,她急了,去向舅舅求救。在舅舅幫助下,她進了衡陽女三師讀書,暫時逃離了苦海。
在長沙女子一師讀書期間,白薇仍舊沒能擺脫包辦婚姻的束縛,父母一直仍舊逼婚。為阻止白薇出逃,校方當局甚至封鎖學校。在妹妹和同學的幫助下,白薇從學校圍牆掘洞逃脫,前往日本東京求學。
由於是私自出逃,隨身攜帶的錢很少,到了東京,便身無分文。她的父親不給她必要的生活費和學費,隻有靠自己養活自己。她找到了湖南最先留日的兩位女學生,在她們那兒一住下,開始做工自謀生路。
她當過傭人。盡管每天她從早到晚地辛勞,卻依然解脫不了她生活的困境。
不久,長沙第一女師馬校長來了信,寄給她一些錢救了急。又在馬校長的幫助下,她父親終於寄來了七十元錢,她才進入東亞日語學校補習日語。
從東亞日語學校結業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日本女子最高學府——東京禦茶囗水高等女子師範。
考取女高師,是官費的。在這之前,仍靠課餘勞動維持生活。有時做家庭女傭,有時在街上賣水,最多的時間是“挑碼頭”。她每天從下課一直挑到晚上。四個小時挑八十件,收入可供三四天的生活開支。後來,她因病留級,停了官費。她不得不又做了傭人。她住在浴室隔壁一間又潮濕又陰暗的小屋裏當了下女。
這時候,從家鄉傳來四妹被迫出嫁的悲慘消息,新愁舊怨一起湧上心頭。她責怪父親不該這樣扼殺自己的女兒,當即寫了二十多封信向父親進行說理鬥爭。父親不僅不聽,反而回信痛罵,說她是"大逆不道"的孽種。從此,家庭徹底地把她拋棄了,她對這個家庭也再無一點留戀。
她痛苦、煩悶極了,她急切地需要一種武器,她要用武器刻畫出被壓迫者的痛苦,暴露壓迫者的罪惡,“我要宣戰的武器!我要學習文學,掌握文學這個武器!”她無聲地呐喊著。從此,她走上了文學之路。
1924年夏天,白薇遇見了中國學生楊騷,從此此人影響了她一生的感情生活。
楊騷是福建漳洲人,愛好詩文,有名士之風。中學畢業後到日本留學,開始入東亞預備學校學習日語,1921年考取公費東京高等師範學校。
楊騷告訴白薇,自從他知道了自己是貧賤的父親所生,很自悲。白薇熱情鼓勵楊騷正視生活,發揮才幹。白薇悲慘的過去,使她特別需要人間的溫暖,特別需要愛情的慰藉。她把楊騷看作是她的最美的天地,是她的藝術的全身。他們促膝交談,在比自己還小兩歲的楊騷麵前,白薇那麽透明、赤誠,無所保留地傾吐著一切。了解了彼此的身世、愛好,他們成了要好的。她的愛上了楊騷。二人的感情急劇升溫,以至於到了如火如荼急風暴雨般的地步。
在此以前,楊騷愛慕的是湖南姑娘淩琴如,而後失戀,白薇也為單戀淩琴如的哥哥淩璧如不成痛不欲生。這時白、楊兩顆破碎的心在異國他鄉碰撞成一團,這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時間久了,也許是因為楊騷還沒有徹底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沒有做好迎接新的愛情的準備,在白薇近乎窒息的情感壓力下,他開始逃跑了。
於是,楊騷逃到了杭州,但是白薇追來了;楊騷又逃回到漳州老家,白薇的信件追來了;接著,楊騷逃到新加坡做了一名窮教員,白薇的信依然追來了。白薇的愛是正大光明的,她不絕如縷地訴說著自己的相思,而楊騷對白薇這般深情感到莫名的痛苦。
1927年,他們終於在上海重逢。為了生活,為了寫作,他們過著柏拉圖式的情感生活。在魯迅先生的幫助下,楊騷與白薇的作品頻頻問世,二人成了上海灘上的文學新星。但此時琴如也在上海,楊騷與其暗中來往、藕斷絲連。白薇發現以後不由得醋意大發。她一方麵打上門去對琴如發難,一方麵以淩厲之筆對楊騷大加討伐。一陣吵鬧之後,二人把噴火吐焰般的愛意傾訴,結集為情書《昨夜》交給出版商還債。把情感的最隱秘處公之於眾,也為二人的愛情劃上了句號。若幹年以後,當楊騷表示要恢複愛情關係的時候,被她斷然拒絕了,從此白薇再沒有戀愛、結婚,一個人終其一生。
由於受創造社和魯迅的影響,白薇走上了革命的文學道路,成為“左聯”和“左翼劇聯”的早期成員。她不顧特務盯梢和敵人搜查的迫害,她積極參加活動,掩護革命同誌,討論文藝問題,深入群眾,熱心做宣傳輔導工作,尤其是婦女工作。
但是,由於過度勞累和感情上的糾葛,白薇病倒了。一病就是六七年。不能寫稿子,沒有收入,白薇個人生活是很淒涼的。三五天的斷炊是常事,有時突然發病,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不但茶水無人照應,並且還要等到偶爾來訪的客人替她設法籌送藥費。不僅如此,有人向她潑汙水,說她與身邊所有的男人有不正當關係,又使白薇心靈上雪上加霜。
眼看白薇活不下去了,幾個朋友向社會各界為她籌一筆錢,送她去治病,再加上朋友的盛情照料,使她精神上倍覺欣慰,病勢大有好轉。
正在這時,發生了盧溝橋事變。日本兵常把她誤當成日本女子,糾纏不休;也有人想用高額金錢收買她。但白薇還是過去的那個富於正義感和鬥爭精神的白薇,她滿懷鬥爭的激情,化裝成保姆,逃離了北平。
1938年3月,她帶著從病魔和日寇手裏奪來的生命,跳動著一顆救國的熱心,跑到武漢,參加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救亡協會。後又受鄧穎超指派,她去了桂林,擔任《新華日報》特約記者。
因廣西當局"截切"她的稿件,她才被迫停止工作,從桂林到了重慶。在重慶,白薇生活始終沒有保障,靠寫點稿子和朋友的臨時資助,異常艱難地苦度歲月。她時常因為饑餓暈倒在街上或朋友家裏。有時餓得胃痛如絞,全身發抖,汗流滿麵,四肢冰涼。她的自尊心強,又不愛暴露自己的苦況。這樣,她的健康狀況又進入了惡劣的境地。各種疾病不請自來,風濕病、絞腸痧、猩紅熱、瘧疾、阿米巴痢疾……幾乎和她結了不解之緣。
她拖著衰弱的身體,挑水、燒飯、拾柴、補破衣服……勞累了一天,雖有滿肚子東西想寫,但思想和體力都不聽使喚。手上寫著文章,心裏卻盤算著要還的債……而幹著謀生的雜務時,又想著看書讀報和未動筆的劇本。這時,有人譏諷白薇“落伍了”,“寫不出東西來了”,“不能算作家了”!她雖然不好名,但別人的冷言和白眼,就像尖刀子刺著心一般使她痛徹骨髓。
抗戰勝利後,她回到了上海。仍然貧困病弱,住在朋友家裏。沒錢買青菜、買鹽,墨水隻有幾滴,蘸一下,寫兩三個字,又要蘸。房裏隻有一桌一椅一床及一張日本人的榻榻米。因為左腿風濕痛,架一塊板子,坐在榻榻米上,寫作、讀書。食具有一隻飯碗,一雙筷子,幾把羹匙,一隻白鍋和洋油爐子。飯是坐在榻榻米上吃;吃的東西就放在旁邊的鍋子裏。
物質上缺乏必需的東西,精神上的饑荒更叫她難以忍受。沒有參考書,沒有車費,沒有信封信紙,不能駕馭和外界的聯係,不能深入生活;更沒有錢滿足平生好看戲看電影的嗜好;想看新書,也買不起,隻能到書店站在書那兒看看。
1947年,父親亡故,白薇回鄉奔喪期間,受何香凝之托,在老家湖南資興參加了遊擊隊。新中國成立後在北京青年藝術劇院工作,後主動去北大荒生活七年。
晚年的白薇住在北京和平裏一個居民區裏,獨間單元,房子裏擺設簡單,陳舊而雜亂。1987年8月27日,白薇終於走完了坎坷而悲苦的一生。她沒有權,沒有勢,沒有財產,沒有丈夫和孩子,默默地走了……
由於病、困的折磨,加上精神上的創傷,使白薇的性格有些扭曲,任性、易怒、不大合群,遇事過於認真,過分的直率和自尊,都妨礙了她和周圍的人相處和互相理解。這些,也造成了自身的苦惱。但是,白薇又不是一個悲劇人物。她的作品,為後輩作家的成長發生了影響,她堅強的意誌,百折不撓的精神,是我們民族的楷模。
英風颯爽話廬隱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31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廬隱是我國近代文壇四大才女之一,是在“五四” 時期與冰心齊名的作家,也是在作品中最早塑造係列女性形象的作家。
廬隱從小因出生日期不祥而遭受家庭歧視和冷落,飽嚐了封建舊思想、舊世俗帶來的種種不幸,使她童年幼小的心靈充滿了對舊社會的痛恨。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和進步的現代教育喚醒了她獨立的思想和個性解放意識,並形成了現代女性新型的婚戀觀。廬隱認為愛是不能忘記也不容貶謫的,唯有充滿平等、真誠與幸福的愛,才應受到最高的禮讚。她提倡建立靈肉相統一的性愛觀念,憑借自身的力量,在思想的相互了解與感性誌趣契合的基礎上,獨立的擇偶,並全無掛礙地相知、相親、相愛,選擇優美的精神之舍,以真正掌握自己命運。故在她的小說中著力表現了女性的愛戀情結。不僅如此,廬隱把這種思想認識勇敢地投入到探索人生意義和女性的解放、追求個性的自由和美滿愛情的社會實踐中去,在戀愛和婚姻上也表現了她自己的颯爽英風。
廬隱十六歲那年,她母親就開始關心她的婚事。而她對於結婚很害怕,覺得那是一件很神秘的事。就在這時候,她迷上了小說,每天除了應付功課以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用在看小說上。她在舅父家裏為借小說認識了一位表親林鴻俊。她這位表兄讀書不多,人卻聰明帥氣,隻是家境貧窮,無依無靠。廬隱很同情他。林鴻俊後來發現廬隱是一位多情的人,便向她求婚,而她的母親和哥哥覺得他太沒深造,家裏又窮,因此拒絕了。當時廬隱正莫名其妙地憎惡和恐懼結婚,並想過一生獨身的生活。但母親和哥哥的作為激起了她一腔義憤,她覺得自己有必要挺身仗義反對母親和哥哥,於是就說:“我情願嫁給他,將來命運如何,我都願承受。”母親深知廬隱倔強的性格,隻好答應,定下了這門親事。
後來,廬隱到北京念書,在福建同鄉會上,認識了北大法科學生郭夢良,頓生好感。以至在多次接觸後,覺得這位福建老鄉聰敏忠正、勤慎忠篤、正直不欺,不但學業精深,且品格清華,令一向羨慕英雄、服膺思想家的廬隱“心折”,此後書劄往還,不覺竟成良友。這時候,她才發現同她訂婚的表兄林鴻俊思想平庸,同她想的不一樣,走的道路不一樣,她所需要的人,不是僅僅脾氣好就可以滿足的,她想到他們的誌願不同,婚後的平凡生活將毀了她的一生,於是便主動提出要求,解除了婚約。
可是郭夢良在福建老家已有妻室。廬隱與郭夢良的戀情一經公開,立即遭到社會的非議和家庭的責難。理性選擇與感情衝突,形成她心靈的困擾。
在家庭和社會的巨大壓力下,廬隱原先隻答應與郭夢良保護“柏拉圖式”的戀愛,但禁不住郭夢良的苦苦追求,終於她頂住社會守舊的習慣勢力,接受郭夢良的愛情。她說:“隻要我們有愛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緊”。1923年夏天,他倆避開世人眼光,從北京雙雙南下上海完成婚禮。
可是結婚才兩年多,郭夢良竟一病而逝,遺下才10個月的女兒。她的精神受到打擊,心裏充滿了絕望的哀傷。
廬隱在痛苦中度過了“陷於悲痛與絕望” 的三年。1928年春天,她認識了比她小九歲的清華大學的學生——一位樂天派的青年詩人李唯建。
相識之後,兩人開始了頻繁的通信和交談,彼此印象很好。他們經常一起散步,談詩衡文,心心相印,經過一段接觸,李唯建怦然心動,對她產生了愛情。但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一個帶著孤女的孀婦與一個比她年輕近十歲的青年談情說愛,鬧得滿城風雨,於是無聊的人們把廬隱和她的“小情人”做為茶餘酒後的談笑資料,引起廬隱重重顧慮。
他倆互訴內心感受。李唯建的熱烈、真摯的感情,終於衝破廬隱心理防線,她受傷的心靈得到縫合,孤獨的靈魂得到慰藉。她無視世俗的偏見,大膽宣布:“我要從新建造新的生命,我要換個方向生活,有了這種決心,什麽禮教、什麽社會的譏彈,都從我手裏打得粉碎了”。她致信李唯建:“讓我們是風和雲的結合吧。我們永遠互相感應,互相融合,那末就讓世人把我們摒棄,我們也絕對充實”。他倆把一年中68封往返書信初題為《雲鷗的通信》,在天津《益世報》上連載,這些充滿真摯感情、文筆優美的書簡,是他們向世人公布的一份莊嚴的愛情宣言。這時,她從“重濁肮髒的軀骸中逃逸出來了”,她成了一朵花,一隻鳥,一陣清風,一顆亮星;她覺得“前麵有一盞光明的燈,前麵有一杯幸福的美酒,還有許多青蔥的茂林滿溢著我們生命的露滴”,“宇宙從此絕不再暗淡了”……愛情又一次照亮了她!
1930年秋,她不顧一切,宣布與李唯建結婚了。他們東渡日本,寄居在東京郊外,努力開墾他們成熟的愛情生活和創作前程。廬隱的朋友——著名作家蘇雪林後來稱讚廬隱一生英風颯爽,在戀愛上表現這種不平凡的舉動,很可羨慕。
關於戀愛,廬隱說過:“我自然不會主張戀愛要以金錢地位年貌為條件,可是也不相信是絕對無條件的。”她的條件是什麽?是精神!她自己對待愛情便是這樣的。“在我的生命中,我是第一次看見這樣銳利的人物,而我呢,滿靈魂的陰翳,都被他的靈光,一掃而空……”這是她從李唯建那裏得到的精神財富,也是他們相愛的基礎。她說:“從前我是決意把自己變成一股靜波一直向死的淵裏流去。而現在我覺得這是太愚笨的勾當。這一池死水,我要把它變活,興風作浪。”
一旦找到了真愛,她可以不顧一切。這就是廬隱!無論在婚姻上受到封建禮教和世俗怎麽樣的遣責,但她都沒有屈服,她說“幸而我天生就是執拗的脾氣,除非不曾拿定主意,否則,無論別人怎樣冷嘲熱罵,我還是我行我素……”
什麽是“五四”精神?為什麽說廬隱是“五四”精神的作家?唐TAO說:“五四的主要精神是反封建。所有反抗舊禮教,反抗買賣式的婚姻,爭取戀愛自由等等,在廬隱的作品裏有著鮮明的反映。”廬隱短暫的一生隻有十三四年的創作生涯,可是她中寫了11部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五四” 時期剛剛覺醒的資產階級知識女性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揭示在時代大背景下,女性要獨立、要解放而背逆於時代的反叛意識,體現中國女性個性心理的發展曆程,同時也凸現作者對女性意識的發掘和探尋。茅盾說:“讀廬隱的全部著作,就仿佛再呼吸著‘五四’時期的空氣,我們看見一些‘追求人生意義’的熱情的然而空想的青年們在書中苦悶地徘徊,我們又看見一些負荷著幾千年傳統思想束縛的青年們在書中叫著‘自我發展’……”
這就是廬隱及其作品的價值。廬隱就象一顆燦爛的明星,亮在舊中國的黑夜,那光輝,永遠閃耀在中國新文學史冊上。
冰心的愛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33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廬隱從小因出生日期不祥而遭受家庭歧視和冷落,飽嚐了封建舊思想、舊世俗帶來的種種不幸,使她童年幼小的心靈充滿了對舊社會的痛恨。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和進步的現代教育喚醒了她獨立的思想和個性解放意識,並形成了現代女性新型的婚戀觀。廬隱認為愛是不能忘記也不容貶謫的,唯有充滿平等、真誠與幸福的愛,才應受到最高的禮讚。她提倡建立靈肉相統一的性愛觀念,憑借自身的力量,在思想的相互了解與感性誌趣契合的基礎上,獨立的擇偶,並全無掛礙地相知、相親、相愛,選擇優美的精神之舍,以真正掌握自己命運。故在她的小說中著力表現了女性的愛戀情結。不僅如此,廬隱把這種思想認識勇敢地投入到探索人生意義和女性的解放、追求個性的自由和美滿愛情的社會實踐中去,在戀愛和婚姻上也表現了她自己的颯爽英風。
廬隱十六歲那年,她母親就開始關心她的婚事。而她對於結婚很害怕,覺得那是一件很神秘的事。就在這時候,她迷上了小說,每天除了應付功課以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用在看小說上。她在舅父家裏為借小說認識了一位表親林鴻俊。她這位表兄讀書不多,人卻聰明帥氣,隻是家境貧窮,無依無靠。廬隱很同情他。林鴻俊後來發現廬隱是一位多情的人,便向她求婚,而她的母親和哥哥覺得他太沒深造,家裏又窮,因此拒絕了。當時廬隱正莫名其妙地憎惡和恐懼結婚,並想過一生獨身的生活。但母親和哥哥的作為激起了她一腔義憤,她覺得自己有必要挺身仗義反對母親和哥哥,於是就說:“我情願嫁給他,將來命運如何,我都願承受。”母親深知廬隱倔強的性格,隻好答應,定下了這門親事。
後來,廬隱到北京念書,在福建同鄉會上,認識了北大法科學生郭夢良,頓生好感。以至在多次接觸後,覺得這位福建老鄉聰敏忠正、勤慎忠篤、正直不欺,不但學業精深,且品格清華,令一向羨慕英雄、服膺思想家的廬隱“心折”,此後書劄往還,不覺竟成良友。這時候,她才發現同她訂婚的表兄林鴻俊思想平庸,同她想的不一樣,走的道路不一樣,她所需要的人,不是僅僅脾氣好就可以滿足的,她想到他們的誌願不同,婚後的平凡生活將毀了她的一生,於是便主動提出要求,解除了婚約。
可是郭夢良在福建老家已有妻室。廬隱與郭夢良的戀情一經公開,立即遭到社會的非議和家庭的責難。理性選擇與感情衝突,形成她心靈的困擾。
在家庭和社會的巨大壓力下,廬隱原先隻答應與郭夢良保護“柏拉圖式”的戀愛,但禁不住郭夢良的苦苦追求,終於她頂住社會守舊的習慣勢力,接受郭夢良的愛情。她說:“隻要我們有愛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緊”。1923年夏天,他倆避開世人眼光,從北京雙雙南下上海完成婚禮。
可是結婚才兩年多,郭夢良竟一病而逝,遺下才10個月的女兒。她的精神受到打擊,心裏充滿了絕望的哀傷。
廬隱在痛苦中度過了“陷於悲痛與絕望” 的三年。1928年春天,她認識了比她小九歲的清華大學的學生——一位樂天派的青年詩人李唯建。
相識之後,兩人開始了頻繁的通信和交談,彼此印象很好。他們經常一起散步,談詩衡文,心心相印,經過一段接觸,李唯建怦然心動,對她產生了愛情。但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一個帶著孤女的孀婦與一個比她年輕近十歲的青年談情說愛,鬧得滿城風雨,於是無聊的人們把廬隱和她的“小情人”做為茶餘酒後的談笑資料,引起廬隱重重顧慮。
他倆互訴內心感受。李唯建的熱烈、真摯的感情,終於衝破廬隱心理防線,她受傷的心靈得到縫合,孤獨的靈魂得到慰藉。她無視世俗的偏見,大膽宣布:“我要從新建造新的生命,我要換個方向生活,有了這種決心,什麽禮教、什麽社會的譏彈,都從我手裏打得粉碎了”。她致信李唯建:“讓我們是風和雲的結合吧。我們永遠互相感應,互相融合,那末就讓世人把我們摒棄,我們也絕對充實”。他倆把一年中68封往返書信初題為《雲鷗的通信》,在天津《益世報》上連載,這些充滿真摯感情、文筆優美的書簡,是他們向世人公布的一份莊嚴的愛情宣言。這時,她從“重濁肮髒的軀骸中逃逸出來了”,她成了一朵花,一隻鳥,一陣清風,一顆亮星;她覺得“前麵有一盞光明的燈,前麵有一杯幸福的美酒,還有許多青蔥的茂林滿溢著我們生命的露滴”,“宇宙從此絕不再暗淡了”……愛情又一次照亮了她!
1930年秋,她不顧一切,宣布與李唯建結婚了。他們東渡日本,寄居在東京郊外,努力開墾他們成熟的愛情生活和創作前程。廬隱的朋友——著名作家蘇雪林後來稱讚廬隱一生英風颯爽,在戀愛上表現這種不平凡的舉動,很可羨慕。
關於戀愛,廬隱說過:“我自然不會主張戀愛要以金錢地位年貌為條件,可是也不相信是絕對無條件的。”她的條件是什麽?是精神!她自己對待愛情便是這樣的。“在我的生命中,我是第一次看見這樣銳利的人物,而我呢,滿靈魂的陰翳,都被他的靈光,一掃而空……”這是她從李唯建那裏得到的精神財富,也是他們相愛的基礎。她說:“從前我是決意把自己變成一股靜波一直向死的淵裏流去。而現在我覺得這是太愚笨的勾當。這一池死水,我要把它變活,興風作浪。”
一旦找到了真愛,她可以不顧一切。這就是廬隱!無論在婚姻上受到封建禮教和世俗怎麽樣的遣責,但她都沒有屈服,她說“幸而我天生就是執拗的脾氣,除非不曾拿定主意,否則,無論別人怎樣冷嘲熱罵,我還是我行我素……”
什麽是“五四”精神?為什麽說廬隱是“五四”精神的作家?唐TAO說:“五四的主要精神是反封建。所有反抗舊禮教,反抗買賣式的婚姻,爭取戀愛自由等等,在廬隱的作品裏有著鮮明的反映。”廬隱短暫的一生隻有十三四年的創作生涯,可是她中寫了11部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五四” 時期剛剛覺醒的資產階級知識女性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揭示在時代大背景下,女性要獨立、要解放而背逆於時代的反叛意識,體現中國女性個性心理的發展曆程,同時也凸現作者對女性意識的發掘和探尋。茅盾說:“讀廬隱的全部著作,就仿佛再呼吸著‘五四’時期的空氣,我們看見一些‘追求人生意義’的熱情的然而空想的青年們在書中苦悶地徘徊,我們又看見一些負荷著幾千年傳統思想束縛的青年們在書中叫著‘自我發展’……”
這就是廬隱及其作品的價值。廬隱就象一顆燦爛的明星,亮在舊中國的黑夜,那光輝,永遠閃耀在中國新文學史冊上。
冰心的愛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33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冰心是從“五四”走上文壇的又一名著名女作家。但與石評梅、廬隱和蕭紅不同,她長壽,幾乎與世紀同齡;也與陳學昭、白薇和張愛玲不同,她的人生沒有什麽大坷坎。她在愛中成長,在愛中生活,在愛中寫作,並為祖國和人民奉獻著畢生的愛。
冰心老人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溫暖的家庭。她的父親是一位海軍軍官,學習刻苦,年輕幹練。他還是一位舐犢情深的可愛的父親,他非常疼愛自己這唯一的女兒,常帶她去海邊玩。北方的大海給了這位南國的女兒最早的藝術熏陶,使她在奇幻的大海旁邊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想象力。
她的母親有文化,是一位性格極溫柔、極安靜、感情極富、恬淡處世的人,是一位典型的又有文化的賢妻良母。她和母親的感情極好,母女倆常常緊緊地依偎在一起,悄悄地說些甜蜜的知心話。小冰心喜歡聽母親講關於她自己的故事,母親喜歡女兒過來抱住她,與她親近。
她的父母不僅讓她念書,享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在她剛剛提筆寫作的時候,還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後來,當她寫作問題小說與散文詩的時候,父親和母親總是一邊閱讀著女兒的手稿,一邊幫助女兒斟酌詞句,有時還向女兒提供小說中的人物對話。
除去享有雙親的摯愛之外,小冰心還享有豐厚的手足之情。她與三個弟弟之間情感深厚,他們常常在一起談天講地,說古論今,遊戲嬉笑,親如一人。
她們家裏,總是充滿了溫暖、和諧的氣氛。在這樣溫暖和諧的家庭裏,童年時代的她,一直沐浴在愛的空氣之中,從而使這個聰穎過人、才思敏捷的小姑娘,形成了善良的心地,和溫柔、文雅的性格。
她的婚姻也是幸福美滿的。她和丈夫吳文藻從戀愛到結婚,一直白頭到老,在五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中都互敬互讓,相親相愛。
她的兒女們也很優秀,個個學有所成,後來都成為專家教授。
可以說,她一生都享受著愛。少女時,她是雙親膝下的愛女;結婚後,她是丈夫眼中的愛妻。老年時,她又是孩子們心中的榜樣和驕傲。
她自幼生活在比較優裕的家庭環境裏,父母的慈愛,姊弟的親睦,使她蘊蓄著滿心的愛。正因為如此,才致她的作品以愛為主題,並一度把“愛”作為最高理想。這些,在她的小說、散文、詩歌中都可以感覺得到。凡讀過《寄小讀者》的人,都知道冰心的哲學中心是一個“愛”字。她愛大海,愛母親,愛全國的小朋友。在短篇小說《愛的實現》裏,冰心對於童心的歌頌,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繁星》和《春水》兩部詩集中有許多歌吟自然、母愛、人類之愛的晶瑩清麗小詩。
有人認為,愛母親、愛兒童、愛自然,是冰心早期作品的三個基本主題,通過對這些她心目中最美、最崇高的景物、境界、感情的描寫和歌頌,表現她對現實不滿的情結,表達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冰心一生充滿著愛。她既愛她的可親可愛的父母,又愛她的可親可愛的丈夫和孩子,她還愛祖國、愛人民和文學事業。她把一顆博大的愛心毫無保留地獻給整個世界。她自“五四運動”登上文壇以來,七十多年筆耕不輟,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食糧。
又由於她的個人經曆和所受教育等等因素的影響,關於以愛為主題的作品,其寫作風格與同時期的女作家廬隱、張愛玲有著明顯不同。廬隱做人是豪爽痛快。在廬隱的作品裏,是男學生,女學生,同性愛,多角愛,是愛情的追逐,是悲苦命運的掙紮。張愛玲為人孤癖,在張愛玲筆下的母愛是虛偽而殘忍。而冰心做人作文,則是溫雅細致,在冰心的作品裏,是母親,小弟弟,高山大海,是家庭的溫情和大自然的讚歎。
說起《寄小讀者》,那是1923年7月,由她創議在北京《晨報副刊》上新辟了“兒童世界”專欄。她隨即發表了《寄小讀者通訊之一》。其中她寫道:“我是你們天真隊伍裏的一個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從前也曾是一個小孩子,現在還有時仍是個小孩子。為著要保守這一點天真,直到我轉入另一世界時止,我懇切的希望你們幫助我,提攜我。我自己也要永遠勉勵著,做你們的一個最熱情最忠實的朋友!” 從此她那顆童心一直保護到今天,一直是孩子們的最忠實的朋友。《寄小讀者》一書便是她於1923年和1924年發表在“兒童世界” 專欄的通訊結集。這本書,是冰心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最早的作品,是 中國新文學史中一塊晶瑩閃光的寶石,在現代散文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寄小讀者》先後再版了幾十次,它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巴金在《冰心著作集·後記》裏說:“從她的作品裏我們得到了不少的溫暖和安慰,我們知道了愛星、愛海,而且我們從那些親切而美麗的語句裏重溫了我們永久失去的母愛。”冰心的母愛和愛祖國、愛兒童、愛生活是分不開的。不僅如此,我們從後來《再寄小讀者》和《三寄小讀者》裏,更感受到了冰心老人偉大的愛。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 這是冰心老人的一段名言。從五四台階上步入文壇以來,她一直高舉著的就是這麵愛的大旗。她以永遠的愛心,表達著世間最真最美的情感,她的《繁星》、《寄小讀者》、《小桔燈》等經典作品,溫暖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素麵朝天畢淑敏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34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冰心老人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溫暖的家庭。她的父親是一位海軍軍官,學習刻苦,年輕幹練。他還是一位舐犢情深的可愛的父親,他非常疼愛自己這唯一的女兒,常帶她去海邊玩。北方的大海給了這位南國的女兒最早的藝術熏陶,使她在奇幻的大海旁邊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想象力。
她的母親有文化,是一位性格極溫柔、極安靜、感情極富、恬淡處世的人,是一位典型的又有文化的賢妻良母。她和母親的感情極好,母女倆常常緊緊地依偎在一起,悄悄地說些甜蜜的知心話。小冰心喜歡聽母親講關於她自己的故事,母親喜歡女兒過來抱住她,與她親近。
她的父母不僅讓她念書,享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在她剛剛提筆寫作的時候,還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後來,當她寫作問題小說與散文詩的時候,父親和母親總是一邊閱讀著女兒的手稿,一邊幫助女兒斟酌詞句,有時還向女兒提供小說中的人物對話。
除去享有雙親的摯愛之外,小冰心還享有豐厚的手足之情。她與三個弟弟之間情感深厚,他們常常在一起談天講地,說古論今,遊戲嬉笑,親如一人。
她們家裏,總是充滿了溫暖、和諧的氣氛。在這樣溫暖和諧的家庭裏,童年時代的她,一直沐浴在愛的空氣之中,從而使這個聰穎過人、才思敏捷的小姑娘,形成了善良的心地,和溫柔、文雅的性格。
她的婚姻也是幸福美滿的。她和丈夫吳文藻從戀愛到結婚,一直白頭到老,在五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中都互敬互讓,相親相愛。
她的兒女們也很優秀,個個學有所成,後來都成為專家教授。
可以說,她一生都享受著愛。少女時,她是雙親膝下的愛女;結婚後,她是丈夫眼中的愛妻。老年時,她又是孩子們心中的榜樣和驕傲。
她自幼生活在比較優裕的家庭環境裏,父母的慈愛,姊弟的親睦,使她蘊蓄著滿心的愛。正因為如此,才致她的作品以愛為主題,並一度把“愛”作為最高理想。這些,在她的小說、散文、詩歌中都可以感覺得到。凡讀過《寄小讀者》的人,都知道冰心的哲學中心是一個“愛”字。她愛大海,愛母親,愛全國的小朋友。在短篇小說《愛的實現》裏,冰心對於童心的歌頌,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繁星》和《春水》兩部詩集中有許多歌吟自然、母愛、人類之愛的晶瑩清麗小詩。
有人認為,愛母親、愛兒童、愛自然,是冰心早期作品的三個基本主題,通過對這些她心目中最美、最崇高的景物、境界、感情的描寫和歌頌,表現她對現實不滿的情結,表達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冰心一生充滿著愛。她既愛她的可親可愛的父母,又愛她的可親可愛的丈夫和孩子,她還愛祖國、愛人民和文學事業。她把一顆博大的愛心毫無保留地獻給整個世界。她自“五四運動”登上文壇以來,七十多年筆耕不輟,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食糧。
又由於她的個人經曆和所受教育等等因素的影響,關於以愛為主題的作品,其寫作風格與同時期的女作家廬隱、張愛玲有著明顯不同。廬隱做人是豪爽痛快。在廬隱的作品裏,是男學生,女學生,同性愛,多角愛,是愛情的追逐,是悲苦命運的掙紮。張愛玲為人孤癖,在張愛玲筆下的母愛是虛偽而殘忍。而冰心做人作文,則是溫雅細致,在冰心的作品裏,是母親,小弟弟,高山大海,是家庭的溫情和大自然的讚歎。
說起《寄小讀者》,那是1923年7月,由她創議在北京《晨報副刊》上新辟了“兒童世界”專欄。她隨即發表了《寄小讀者通訊之一》。其中她寫道:“我是你們天真隊伍裏的一個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從前也曾是一個小孩子,現在還有時仍是個小孩子。為著要保守這一點天真,直到我轉入另一世界時止,我懇切的希望你們幫助我,提攜我。我自己也要永遠勉勵著,做你們的一個最熱情最忠實的朋友!” 從此她那顆童心一直保護到今天,一直是孩子們的最忠實的朋友。《寄小讀者》一書便是她於1923年和1924年發表在“兒童世界” 專欄的通訊結集。這本書,是冰心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最早的作品,是 中國新文學史中一塊晶瑩閃光的寶石,在現代散文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寄小讀者》先後再版了幾十次,它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巴金在《冰心著作集·後記》裏說:“從她的作品裏我們得到了不少的溫暖和安慰,我們知道了愛星、愛海,而且我們從那些親切而美麗的語句裏重溫了我們永久失去的母愛。”冰心的母愛和愛祖國、愛兒童、愛生活是分不開的。不僅如此,我們從後來《再寄小讀者》和《三寄小讀者》裏,更感受到了冰心老人偉大的愛。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 這是冰心老人的一段名言。從五四台階上步入文壇以來,她一直高舉著的就是這麵愛的大旗。她以永遠的愛心,表達著世間最真最美的情感,她的《繁星》、《寄小讀者》、《小桔燈》等經典作品,溫暖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素麵朝天畢淑敏
本文由 廣南子 在 2007-12-10 16:34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在當代作家中,我對畢淑敏印象最深。這不僅是因為她曾經是位醫生與我同行,由醫生變成作家使我羨慕,而且還因為她素麵朝天的品行讓我敬佩。
畢淑敏,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1952年出生於新疆,中學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學校。1969年入伍,在西藏當兵11 年。1980年轉業到北京。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萬字。曾獲各種文學獎30餘次。其代表作有《預約死亡》、《紅處方》等。
《素麵朝天》是她早期的作品。雖然這篇文章不是她的代表作,但許多人都知道它。我也是首先從這篇文章了解畢淑敏的。
說畢淑敏素麵朝天,是因為她不僅寫了《素麵朝天》,而且她主張“素麵朝天”。她認為大自然中每一棵樹木、每一棵花草,都用本色地麵對驕陽、麵對暴雨、麵對風雪。它們會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是一種真實。人類的這張臉,是與生俱來的證件。我們的父母憑著它辨認出一脈血緣的延續,我們的親人、朋友和同事憑著它來了解其喜怒哀樂,所以不必要隱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後麵。她還說“化妝品不過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動物的油脂,它們同人類的自信與果敢實在是不相幹的東西。”“假若不是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於禮儀,我這一生,將永不化妝。”敢於素麵示人,就是自信的一麵。“磨礪內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別。”
真是“文如其人”。關於畢淑敏的的外貌,采訪過她的記者王洪是這樣描寫的:“畢淑敏其人比我想象的還要高大,果然是‘素麵朝天’,不施粉黛。著裝素淨淡雅,藍色的外套,襯著雪白的衣領,給人以纖塵不染的深刻印象。圓圓的始終微笑的麵孔,依稀留下了金戈鐵馬軍旅生涯的豪邁與西藏高原的粗獷。”也許是她的處女作發表“太遲”,34歲時寫《昆侖殤》,大概還由於她的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叫《孩子,我為什麽打你》,畢淑敏留給人們心目中是一個“大媽”形象。
關於畢淑敏的文字風格,也可以說是“素麵朝天”。“她不以學問見長,也不以前衛式的實驗標榜;她不是江南的小山秀水,但也有別於莽原塞野的黑駿馬,有別於黃河決堤似的一泄千裏;她自然不是男人眼中的‘豐乳肥臀’,但也不是女性自我描述的心理體驗;她似乎是從五千年的文化傳統中走來,但又不是傳統文化的回歸。她的散文把日常生活中似乎極為平常的事物作為審美客體,把似乎人人所經所曆的事情寫得妙趣橫生。”王洪對她樸實無華的文風作了很好的總結,甚至誇獎畢淑敏很有一點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畢淑敏的創作與她從事的職業——醫生有關,無論是在她的作品中還是在實際行動中,都更多地與病人、囚犯、孩子之類的弱勢群體接觸。她熱衷於探討“臨終關懷”、“人生意義”、“幸福感”這樣的命題。這在中國作家中是少見的。王蒙評價說,她最大的特點是“悲憫”。所以她的作品在普通市民中有著廣大的讀者群。
畢淑敏當了22年的醫生,後來自修了電大中文專業,不是“正宗科班”出身的她成了作家,實屬不易。她雖然現在已是國家一級作家,但她不賣弄,也不故作儒雅,對自己寫作的過程也向記者“實話實說”。
譬如說,《昆侖殤》是她的處女作。當談到成名作《昆侖殤》的創作及發表情況,她說是1978年返京後,在西藏阿裏那段遙遠的經曆找不到人交流,才有了寫作的衝動。5萬字的《昆侖殤》一個星期就把初稿完成了,但她卻沒有勇氣寄出去,後來稿件還是由她的丈夫送到《昆侖》編輯部的。就是《素麵朝天》一文,也是“當時偶遇海南出版社出版人的夫人,才得以出版。”
這是何等的誠實和坦率啊!
畢淑敏無論是為人為文,真可謂是素麵朝天。作家王蒙甚至認為連她的名字都太普通。他在為《畢淑敏作品精選》一書所作的序言中寫道:“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蘭豆,也許我早就讀過她的作品了。然而她的名字是畢淑敏,這名字普通得如----對不起----任何一個街道婦女。”“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規規矩矩的作家與文學之路。”這是對素麵朝天的畢淑敏最貼切的評價。
畢淑敏,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1952年出生於新疆,中學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學校。1969年入伍,在西藏當兵11 年。1980年轉業到北京。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萬字。曾獲各種文學獎30餘次。其代表作有《預約死亡》、《紅處方》等。
《素麵朝天》是她早期的作品。雖然這篇文章不是她的代表作,但許多人都知道它。我也是首先從這篇文章了解畢淑敏的。
說畢淑敏素麵朝天,是因為她不僅寫了《素麵朝天》,而且她主張“素麵朝天”。她認為大自然中每一棵樹木、每一棵花草,都用本色地麵對驕陽、麵對暴雨、麵對風雪。它們會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是一種真實。人類的這張臉,是與生俱來的證件。我們的父母憑著它辨認出一脈血緣的延續,我們的親人、朋友和同事憑著它來了解其喜怒哀樂,所以不必要隱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後麵。她還說“化妝品不過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動物的油脂,它們同人類的自信與果敢實在是不相幹的東西。”“假若不是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於禮儀,我這一生,將永不化妝。”敢於素麵示人,就是自信的一麵。“磨礪內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別。”
真是“文如其人”。關於畢淑敏的的外貌,采訪過她的記者王洪是這樣描寫的:“畢淑敏其人比我想象的還要高大,果然是‘素麵朝天’,不施粉黛。著裝素淨淡雅,藍色的外套,襯著雪白的衣領,給人以纖塵不染的深刻印象。圓圓的始終微笑的麵孔,依稀留下了金戈鐵馬軍旅生涯的豪邁與西藏高原的粗獷。”也許是她的處女作發表“太遲”,34歲時寫《昆侖殤》,大概還由於她的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叫《孩子,我為什麽打你》,畢淑敏留給人們心目中是一個“大媽”形象。
關於畢淑敏的文字風格,也可以說是“素麵朝天”。“她不以學問見長,也不以前衛式的實驗標榜;她不是江南的小山秀水,但也有別於莽原塞野的黑駿馬,有別於黃河決堤似的一泄千裏;她自然不是男人眼中的‘豐乳肥臀’,但也不是女性自我描述的心理體驗;她似乎是從五千年的文化傳統中走來,但又不是傳統文化的回歸。她的散文把日常生活中似乎極為平常的事物作為審美客體,把似乎人人所經所曆的事情寫得妙趣橫生。”王洪對她樸實無華的文風作了很好的總結,甚至誇獎畢淑敏很有一點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畢淑敏的創作與她從事的職業——醫生有關,無論是在她的作品中還是在實際行動中,都更多地與病人、囚犯、孩子之類的弱勢群體接觸。她熱衷於探討“臨終關懷”、“人生意義”、“幸福感”這樣的命題。這在中國作家中是少見的。王蒙評價說,她最大的特點是“悲憫”。所以她的作品在普通市民中有著廣大的讀者群。
畢淑敏當了22年的醫生,後來自修了電大中文專業,不是“正宗科班”出身的她成了作家,實屬不易。她雖然現在已是國家一級作家,但她不賣弄,也不故作儒雅,對自己寫作的過程也向記者“實話實說”。
譬如說,《昆侖殤》是她的處女作。當談到成名作《昆侖殤》的創作及發表情況,她說是1978年返京後,在西藏阿裏那段遙遠的經曆找不到人交流,才有了寫作的衝動。5萬字的《昆侖殤》一個星期就把初稿完成了,但她卻沒有勇氣寄出去,後來稿件還是由她的丈夫送到《昆侖》編輯部的。就是《素麵朝天》一文,也是“當時偶遇海南出版社出版人的夫人,才得以出版。”
這是何等的誠實和坦率啊!
畢淑敏無論是為人為文,真可謂是素麵朝天。作家王蒙甚至認為連她的名字都太普通。他在為《畢淑敏作品精選》一書所作的序言中寫道:“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蘭豆,也許我早就讀過她的作品了。然而她的名字是畢淑敏,這名字普通得如----對不起----任何一個街道婦女。”“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規規矩矩的作家與文學之路。”這是對素麵朝天的畢淑敏最貼切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