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恐龍認知十大誤區 人與恐龍曾共存(圖)

(2007-11-09 11:01:24) 下一個
恐龍認知十大誤區 人與恐龍曾共存(圖)
來源: wint07-11-08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var image=new Image();image.src=this.src;if(image.width>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age.width;}}
}" />


    據國外媒體報道,恐龍是遠古時期統治地球1.6億年的神秘動物,它們曾經是地球的主人,在遠古侏羅紀時期它們的生活及其習性是多年以來科學家致力要解開的答案。現今這種體形龐大的物種已銷聲匿跡,然而它們的滅絕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隨著人們對恐龍秘密的探究,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誤解,比如:恐龍曾與人類共同存在過等,現在國外科技網站列舉了人們對恐龍認識的十大誤解。

誤區之一:人類與恐龍曾經共同生存

    在一些科幻電影、小說和卡通片中,恐龍時常與古代人類共同生存,它們之間的神奇故事十分吸引人。但考古證明,那畢竟都隻是一些科學幻想,事實上地球最後的恐龍是於6500萬年前滅絕的,而最早的人類祖宗隻能追溯至600萬年前。

 

誤區之二:恐龍滅絕之後哺乳動物才開始進化

    小型哺乳動物與恐龍共同生存了1.5億年之久,在體形龐大恐龍的“陰影”下,遠古哺乳動物隻有較小的生存環境,一些夜間活動的哺乳動物體重僅有2克。據悉,最早的哺乳動物是synapsids,它們出現在地球的年代要早於恐龍。

    直到650萬年前,哺乳動物的體形與恐龍相比還是小一些,隨著恐龍從地球上滅絕,哺乳動物的生存環境也變得大了,隨後更多種類的哺乳動物逐漸進化形成。但是可以肯定一點的是,恐龍的滅絕進一步促進了地球上哺乳動物的進化,但在此之前哺乳動物就已存在,甚至比恐龍出現得更早。

 

誤區之三:哺乳動物吃恐龍蛋導致恐龍最終滅絕

    恐龍與哺乳動物共同存在1.5億年,雖然恐龍的巢穴很容易遭受攻擊,但是考古學家指出,這些恐龍蛋掠食者通常都是那些體形較小的恐龍,對於當時的哺乳動物來說,它們的體積太小,無論吃下恐龍蛋。

 

誤區之四: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最終滅絕

    現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一層富含銥岩石層顯示65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碰撞點位於尤卡坦半島,此次碰撞形成180公裏直徑的Chicxulub隕石坑。目前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經過這次撞擊災難後有任何地麵恐龍能夠存活下來,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仍無法準確解釋恐龍在650萬年前是怎麽滅絕的。

    考古學家稱,受小行星碰撞地球影響,可能在隕石坑附近的恐龍會直接死亡,但是這次小行星碰撞地球將帶來極具破壞性的後期效應。比如:之後的數個月仍至數十年將產生巨大的海嘯、天空下酸雨、雲層中含有大量的灰塵、太陽光被遮擋、天空變暗、全球氣候變得寒冷。

    另一種理論認為,在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前,受地球海平麵下降和火山爆發等因素影響,恐龍物種的數量已明顯減小,結合這些因素最終導致恐龍從地球上完全滅絕消失,小行星碰撞地球並不是它們滅絕的直接原因。

 


誤區之五:恐龍的滅絕歸咎於該物種進化的失敗

    恐龍在地球上存在1.5億年的時間,因此不能認為它們是一種進化不成功的物種。相比之下,原始人類進化發展曆程為600萬年,直立人進化曆程為20萬年。

 

誤區之六:所有恐龍都是在650萬年前滅絕的

    鳥類進化是從1.5億年前開始的,許多專家認為最早的鳥類是由小型掠食類恐龍進化而來,依據現代動物物種的分類,考古學家表示一些小型掠食類恐龍可能是鳥類的祖先。經過650萬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後,許多鳥類恐龍物種大規模地死亡,但是很快它們又進化演化向現代鳥類逐漸過渡。

 

誤區之七:恐龍是行動遲緩的龐然大物

    早期古生物學家曾認為,恐龍可能由於行動遲緩從而在“進化賽跑”中落後於鳥類和哺乳動物,最終退出了地球自然界。然而,現代考古學家證實恐龍並不是行動遲緩的動物,它們並不像之前研究人員所想像的那樣拖著長尾巴懶洋洋地在地麵上漫步。

    許多恐龍物種可能與現今獅子的奔跑速度相當,一些食肉性恐龍則更是行動敏捷迅速的掠食者,它們時常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到獵物。在2000年的一項考古研究中,科學家對在美國南達科塔河床發現的一具保存完好的鴨嘴龍化石產生了濃厚興趣,通過研究分析顯示這個鴨嘴龍長著像鳥類和哺乳動物一樣強而有力的心髒,比現代爬行動物的心髒更富有活力。研究人員稱,這隻鴨嘴龍長著四房心髒,具有像鳥類一樣的新陳代謝能力,由此可見平時它們的活動能力很強,並不是行動遲緩的物種。

 

誤區之八:所有陸地大型爬行動物都是由史前恐龍進化而來

    當最早期的恐龍在2.3億年前出現時,陸地爬行動物的身體就已達到5米,比如大型陸地sail-backed Dimetrodon在二疊紀(2.9-2.4億年前)曾漫步在現今的北美洲。它們外形與恐龍相似,卻不屬於恐龍物種。

 

誤區之九:蛇頸龍和魚龍等海洋爬行動物都屬於恐龍物種

    在恐龍時代,多種海洋爬行物種發生了進化演變,但是所有的恐龍物種都是陸地動物。與恐龍同時期存在的海洋爬行物種包括:鱷魚、蛇頸龍、上龍、滄龍和魚龍等。

 

誤區之十:同時期空中飛行的爬行動物也屬於恐龍物種

    翼龍等會飛行的爬行動物出現的時期要晚於恐龍,它們卻與恐龍在同一時期滅絕。翼龍張開翅膀時就像一架小型飛機,然而它們隻是與恐龍相似,並不屬於恐龍物種。(悠悠 編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