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關於中國的演講(視頻)
(2007-07-14 01:26:35)
下一個
哥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關於中國的演講(視頻)
(.com) 哥大任教經濟學家暨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史蒂格雷茨(Joseph Stiglitz)應哥倫比亞大學亞太發展協會邀請月前在哥大商學院發表演講,談“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模式”,即中國下一步的經濟發展應當采取一種新模式。
麵對現場爆滿的觀眾,史蒂格雷茨先是講述了自己趁出席今年中國人大和政協兩會的機會到中國內地某些偏遠地區參觀了一番,那裏的變化同9年前他首次到訪的情形相比讓他感受到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戲劇性,這些中國最偏遠的地方如今不但用上了電,男女青少年還象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一樣,通過網絡同自己的同齡人進行交流,或者在網上玩電子遊戲。格雷茨也提到,他最近幾年每年都會去參加中國的人大和政協兩會。
格雷茨表示,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任何標準來說都是史無前例,但現在一些老問題解決了,新問題又開始出現,情況發生了變化,而中國的情況也無法借用其它國家的發展模式來解決,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長必須采取一種新的模式,而這也是今年中國的“兩會”所討論的主要議題。他表示,這種新增長模式主要是要解決幾個方麵的問題,包括社會公平、環境、教育和技術革新,以及由以出口為支柱的經濟向以國內消費和投資為重點的經濟。
在談到社會公平時,格雷茨表示,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必須體現在民眾生活質量的改善上,但到目前為止,經濟的高速增長並沒有讓所有人受益,高增長創造了利潤,但並不一定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就業沒有增長社會就不可能和諧。在貿易方麵,格雷茨表示,由於出口市場的逐漸飽和和政治方麵的壓力,中國目前的出口增長速度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因此中國應當開始培養國內的消費市場,包括設立好的借貸機製。
他並開玩笑說,就象在美國,每一個人天生就被賦予了擁有信用卡的權利,稍不留意,一萬塊的信用就用沒了。另外,今年也是東南亞金融危機10周年,而相比當初的東南亞各國,中國目前的巨額外匯儲備已經賦予了她抵禦任何金融動蕩的能力。
在經濟由出口向國內消費轉型方麵,格雷茨認為,中國應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同能源耗費比較集中的各出口產業相比,第三產業不但節省能源,而且也會減少環境汙染。
格雷茨也提到了知識產權問題。他表示,各國目前的知識產權製度不是一個好製度,尤其在藥物研究方麵;知識是一種公共財富,而目前的知識產權體係是在賦予一些人對知識的壟斷,降低了知識的使用效率。
格雷茨認為,一種以價格為基礎的回報體係會好於目前的知識產權製度,發明創造者需要獲得回報,而政府如果能利用政策和公共資金來協助某些產品和藥物的開發,並給予發明創造者一個明確的報酬價格,這將最終讓更多的人可以更容易的享用新發明創造的成果。
他舉例表示,幾個世紀以前在英國,人們讓一些小孩子去清理煙囪,但這對清理煙囪的小孩來說有很大的健康危害;這時,如果某家公司或個人研究出一種清理煙囪的機器並獲得專利,那麽機器的價格將會很高,很多人會寧願找個小孩子爬進去清理也不會去采用機器,但後來政府出了一個價碼,如果某人發明了這種機器就會獲得這麽多錢,但其他人將都可以製造這種機器,後來這種做法果然解決了問題。
格雷茨建議中國多利用大學等公共機構進行研發,並笑稱,在知識產權方麵,不要太聽信美國的各種利益集團。在新技術方麵也應當強調環保而不是節省勞力,因為中國有的是勞力,但資源卻相對不足。
對於人民幣升值問題,格雷茨認為,這不是一件好事情,首先會造成農產品價格下降,而這將讓中國的一些社會問題更加惡化。至於目前中美的貿易不平衡,他表示,其實從宏觀角度來看,中美之間的自由貿易對雙方都有好處,美國的一些政府官員也明白這個道理,但從微觀層次來說,一些人丟了工作,而他們的議員代表就必須出來替他們說話,因此大家就聽到了很多的反對聲音。但如果人民幣升值,以紡織業為例,不買中國的紡織品,難道美國的哪個州會大量生產紡織品嗎?不會。進口商隻會轉向孟加拉和泰國這些國家,因此根本不會解決美國的問題。
格雷茨認為,美國政府的政策出了問題,減稅和伊戰造成了巨大赤字,去年一年美國借用他國的債務就達到8000億以上,這種局麵不可能持續下去,但最終怎樣收場?沒有人知道。
最後,格雷茨表示,中國“摸著石頭過河”的發展策略明顯起了作用,但現在河已經過了一大半,河對岸是什麽已經可以看得越來越清楚,那就是各種各樣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應當采取一套適合下一步發展的新模式,這其中包括適合居住的城市,他希望中國在城市規劃方麵能夠借鑒美國在50年代犯下的錯誤——大力發展高速公路,最後卻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費,因為人們要花費大量時間和汽油在路上。
哥倫比亞大學亞太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