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聊墨爾本杯賽馬節
記得以前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一位著名的大人物把賽車,賽馬和拳擊等極少數的幾項運動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運動。賽車和賽馬的相似之處在於都是極速的體驗,玩得就是心跳;而不同之處在於賽車是人借助於自己發明創造出來的精密機器來參與運動,而賽馬則是人和動物的完美結合之後一起參與運動,符合"人類,動物,以及自然的和諧組合去共同創造一個完美的世界"這樣一種理念。相比之下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機器容易擺布,而動物並非是人類能夠完全掌控的了的,不可測的因素更多一點,因此觀賞性更強。墨爾本的賽馬,吸引人的就是運動員(騎師),動物(賽馬),彩券(助興的節目),和時裝秀(美女,帽子和服裝),再加上墨爾本那詭異多變的天氣(據說節日這天下雨的概率極高,而且幾乎是年年如此),這些因素就組成了墨爾本杯最吸引人的亮點。
對於很多對賽馬不感興趣的維省居民來說,墨爾本杯就是一個純粹的能夠放鬆自己的假期,特別是維省在經曆了漫長的五個月之後終於迎來了下半年度的第一個公共假期,而這個節日又恰恰是在春暖花開的春天,大家的心情自然是非常的愉快的。墨爾本杯之後,大家都開始翹首期盼聖誕節大假的來臨,於是工作的沒有心思幹活,學習的沒有心思讀書,都在扳著手指數還有幾天才能等到下一次的放假。當然也有不喜歡這個節日的,比如有個朋友在銀行工作,就經常抱怨說這一天除了維省其他省都不放假,向他們銀行匯錢的照樣很多,於是第二天回去上班時就會發現工作量比平時幾乎多了一倍。有時候這一天偶爾還要去銀行值班接聽其他省市打來的電話。這真的是就算是一件好事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啊!
下麵是不同的人物從不同的角度來體驗曆年的墨爾本杯,希望通過他們的筆和感觸把你帶入到一個節日的世界,也帶給你一些歡樂的氣氛。另外,下麵轉貼中所有的觀點都不代表筆者的立場,特此聲明。
從新聞記者的角度來看墨爾本杯 -- 轉載自中新社網站
中新社悉尼十一月二日電 題:墨爾本杯大賽馬萬人空巷看熱鬧
中新社記者 劉雨生
澳大利亞文化都市墨爾本今天盛裝迎接一年一度的墨爾本杯大賽馬,萬人空巷看熱鬧。
名不虛傳的馬基比·戴瓦在擊敗對手文尼·羅和澤茲曼後,成為第一匹在墨爾本杯賽曆史上連續兩年贏得冠軍的雌馬,及一百四十三年來贏得兩次冠軍的第五匹馬。
墨爾本杯賽事於一八六一年創辦,獎金總額高達四百五十萬澳元,每年均吸引到十多萬人進場觀看。
數千名熱情的觀眾今天一早便聚集在賽馬場,很多人更像是在過節,而不是去看賽馬。
墨爾本杯大賽馬有一個傳統,那就是所有的女士都盛裝打扮,並且要戴上最漂亮的帽子。賽馬場內花枝招展,五彩繽紛,令人目不暇接。不少人支起小桌椅,搬出成箱的啤酒,盡情地享受節日的氣氛。
那些喜愛賽馬的人將在墨爾本杯賽期間揮霍一點一億澳元,從早期投注情況看,他們主要把資金投向名駒文尼·羅和去年的大贏家馬基比·戴瓦。
這幾天,這兩匹馬的主人臉上都掛滿笑容,因為兩周前文尼·羅的投注比例就已經達到十比一,而戴瓦為四比一。其他一些大膽的博彩者也對一些外圍冷門馬投入重注。
戴瓦今春一直表現突出,在賽前一致被視為大熱門,今次勝出後為練馬師菲特文帶來第四項墨爾本杯冠軍。
騎師格倫·布思說,賽前感到壓力很大,但在一千二百米後即勝算在握,輕易贏得錦標。
比賽前,熱衷於賭馬的人都在緊張地看著天空,因為天氣預報說,墨爾本杯比賽時會下大雨。下雨將對不同的馬產生不同的影響。不過也有許多人很輕鬆,他們說,他們選馬時隻是選擇他們喜歡的名字和他們喜歡的顏色,勝敗並不重要。
墨爾本杯大賽馬已經成為國際賽馬界的一項重要賽事。
從澳洲中文媒體的角度來看墨爾本杯 -- 轉載自某澳洲中文網站
澳大利亞人喜愛橄欖球、網球、遊泳等多項運動,但最熱衷的還是賽馬。每年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二,是澳大利亞人盛大的節日——墨爾本杯賽馬節。開幕這一天,墨爾本政府破例給市民放一天假,歡度節日。
除賽馬之外,賽馬節上女士們的帽子展示也是一個重點。在此期間,這兒可以說成了上流社會的社交場所。查爾斯王儲和戴安娜王妃就曾是賽馬節上的貴賓。約定俗成的一個規矩是,女士們必須戴帽子才能參加賽馬節,對她們來說,在跑馬場邊一年一度舉行的帽子比賽簡直比賽馬本身更為重要,每位淑女的帽子都極有創造性,新穎別致,讓人眼花繚亂。
墨爾本杯賽馬節是目前世界上最知名, 曆史最悠久的國際性賽馬節,從1861年開始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41屆, 輿美國的肯塔基賽馬節,英國大馬賽和法國的凱旋門賽馬節被公認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四大國際賽馬節。
墨爾本杯賽馬節每年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二,在墨爾本Flemington 跑馬場舉行,親自前來投注賭馬的國內外專業馬迷賭客和觀看賽馬的遊客超過10萬人。這一天全球的賭場都接受網絡投注,觀看電視直播的全球馬迷超過3.5億人,去年的總投注額達到6千萬澳元。
這一天也是墨爾本的公共假日,當地市民穿著傳統的服裝,前去跑馬場,在精采的馬賽中狂歡一天。另外在市內的各大商場還舉辦大型規模的國際時裝節,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服裝廠商展覽銷售自己的品牌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台灣,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專門來觀看墨爾本杯賽馬節的客人和服裝廠商逐年增多。
從在澳留學生的角度來看墨爾本杯 -- 轉載自攜程網 Ctrip.com
感受墨爾本杯
作者:格魯 發表日期:2004-4-15 13:38:30
在去澳大利亞留學前,就有從澳洲回來的朋友不斷推薦——一定要去看墨爾本杯。來到澳洲之後,不少老師都在課堂上告訴我們——作為一名外國留學生,要想了解澳洲文化,墨爾本杯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而在墨爾本讀書時結交的幾乎所有老外朋友,也都異口同聲地鼓動——如果沒能去感受墨爾本杯,就等於沒來過墨爾本。
每年春季,墨爾本都會舉辦持續8天的嘉年華會,最主要的活動是四次賽馬大賽,而其中又以每年十一月第一個星期二舉行的墨爾本杯最為著名。墨爾本杯創辦於1861年,至今已有143年曆史,現在不僅是澳洲最古老的傳統狂歡節日,也是世界最頂級的賽馬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著名騎師和賽馬。這一天澳大利亞全國放假,至少有10萬人會到現場觀戰,其他人則圍著電視看轉播,並且下注賭馬。現在全球觀看墨爾本杯的觀眾已經超過3.5億,而僅在澳洲,每年下在墨爾本杯的賭注就超過1億澳元。
由於墨爾本杯的巨大影響力,凡在杯賽上奪冠的賽馬,自然就成為全澳洲人的寵物。1932年4 月,一匹屢賽屢勝、曾贏得1930年墨爾本杯的名叫法拉博的賽馬去美國參加比賽,結果不幸突然中毒而死。這一消息讓整個澳洲都陷入了悲傷之中,關於法拉博的話題延續了很長時間。
另外,如果想看澳洲美女的話,這一天更是不可錯過,因為隻有在墨爾本杯的時候,澳洲女孩才會把自己打扮得最為耀眼,這已經成為澳洲的一個傳統——每年的墨爾本杯,都會評選一位最佳著裝小姐。如果那天贏得比賽的賽馬師是男人中的英雄的話,那麽著裝最佳女孩就是女人中的驕傲了。
了解了墨爾本杯的曆史,而我又恰好在墨爾本讀書,當然不會錯過機會了。2003年11月4日,第143屆墨爾本杯又準時上演。在去賽場的城市火車上,果然發現平時都是素麵朝天懶得打扮的澳洲姑娘們,一個個爭奇鬥豔,盛裝出場,以至於火車上都彌漫著一股脂粉氣息。原本氣悶的行程,也因每一站都有盛裝美女上車而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幾乎每一個盛裝美女上來,都會引來全車廂乘客的注目禮。
墨爾本杯的比賽地弗萊明頓賽馬場距墨爾本市中心六公裏,建於1855年,是全球設備最完善的馬場之一。這一天共有十輪比賽,其中於下午舉行的第七輪就是高手雲集的墨爾本杯。但一早,澳洲人就開始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在火車上,我的鄰座就是三個來自悉尼的女孩。
賽場內,氣氛相當熱烈。今年共有約12萬人來到現場,把弗萊明頓馬場塞得滿滿的。花枝招展的女孩們都為自己精心選擇了禮帽,賽場內密密麻麻的到處是色彩繽紛的帽子,像是一個巨大的“帽子秀”。男人們則都興奮地談論著哪個女孩的著裝最獨特,攝像機和照相機紛紛追逐著漂亮女孩。讓我感覺,對許多澳洲人來說,到墨爾本杯來“秀”一把和熱鬧一回,甚至比看賽馬更重要。
下午2點40分,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24匹賽馬在3200米長的跑道上飛速奔馳,最終由騎師格林·波斯駕馭的名駒“戴花”奪得冠軍,並贏得460萬元澳元的獎金。但對賭客來說卻非常遺憾,因為這匹賽馬是奪標熱門,賠率很低,即便買中了也賺不了多少錢。
第二天看報紙,發現墨爾本杯真是讓所有澳大利亞人瘋狂。這一天從聯邦總督到餐館的洗碗工,焦點都隻有一個,就是弗萊明頓賽馬場。墨爾本杯的魅力,甚至讓澳大利亞整個國家都停止了運轉。有一個真實的趣事可以證明這一點:兩個來自湖北的中國女學生對賽馬不感興趣,想乘著這個全國假期好好逛商店——在她們的想象中,越是假期,商場當然越熱鬧。沒想到她們接連跑了好幾個購物中心都吃了閉門羹,原因就是員工們都要放假看比賽!
墨爾本杯就是這樣充滿魅力,甚至讓商場都願意放棄生意。如果你有興趣到澳洲的話,一定要親身感受一次。
從旅澳作家的角度來看墨爾本杯 -- 摘錄自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大洋文叢係列作品《哈囉,澳大利亞》
馬迷馬迷哄 -- 由墨爾本杯賽想到的
老戴維著
每到賽馬節,整個墨爾本就熱鬧起來了。彩旗飄飄,人歡馬叫,各國名流紛至而來,女士們則蜂擁雲集,爭奇鬥豔。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全世界的一流好馬也都群賢畢至,乘此機會露露臉,令人眼界大開,也使墨爾本市聲名大振。
跑馬節之所以隆重,除了全世界矚目、衛星電視全球同步播出和賭馬下注的金額之多(上一屆杯賽總投注逾一億美金)之外,對墨爾本人來說還有另一意義。澳洲的節假日大都在上半年度,女皇節過後日曆上一片黑,連續四五個月都沒有長周末,跑馬節一到,整日忙於工作的人都鬆了口氣,苦日子終於熬出頭了。跑完馬曲終人散,隨之聖誕節接踵而來。所以每年一到十一月初,墨爾本人都格外振奮,誰家的馬贏了輸了都不重要,關鍵是要營造節日氣氛,沒事兒偷著樂。
馬主想得大獎,騎士要一舉成名,看熱鬧的也跟著一起"馬迷馬迷哄",乘機小賭一把,贏了喝啤酒,輸了全當是讚助。那年在裏麵看賽馬,有個老太贏了五百元,高興得在地上打滾。那邊是馬在草地上飛,這邊人在地上滾,形勢十分喜人。我賭馬次數不多,也僅贏過一次,但覺得中獎幾率比六合彩要高得多,而且更有趣,因為自己可以選擇。朋友中雲飛兄算是內行人,據他說每年推出的熱門馬,勝出的概率僅有百分之二十。所以我投注時,一般采用"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的方法,雖然不一定中,但總算比較接近,如果運氣好就押在了一匹"黑馬"上。賭馬不在輸贏,而是因為你把錢投進去。看起來比賽會更加刺激,用時興話說,就是"重在參與"。
馬賽看到現在,個人發現有二。一是白人跑不過黑人,白馬也跑不過黑馬。田徑運動場上,大部分是黑人選手奪得名次。賽馬場上更是如此,幾乎見不到一匹白馬,都是黑馬或近乎於黑色的馬在競跑,騎白色馬的都是穿紅衣的裁判。中國古時候就有句邏輯命題,曰"白馬非馬",看來是有點道理的。
除此之外,也對中國曆史中傳說的好馬產生了懷疑。世界上有許多名種馬,英國、前蘇聯、新西蘭甚至阿拉伯和日本都有優良品種,惟獨養馬曆史最悠久的中國卻沒有。盡管我們對項羽的烏騅馬、劉備的坐騎廬、秦瓊的黃驃馬、關公的赤兔馬都耳聞能詳,但這些馬都到哪裏去了?是真的有過,還是瞎編出來哄人的?還有所謂的千裏馬,能日行千裏夜行八百,如果真有的話,每年的墨爾本杯都讓咱包了。可現在你看看,中國的三河馬、伊犁馬,說起來也算是中國的名馬了,牽出來跟人家比比,簡直就跟頭驢似的。徐悲鴻筆下的駿馬圖,也隻能是外國馬的真實寫照,這樣的馬在中國是找不出一匹來的。
世有伯樂,然後由千裏馬。實事求是地講,中國以前是有過好馬的。隻是因為種種原因,都逐漸退化而被淘汰了。除了馬,其他的物種也是如此,良種狗、鴿子,乃至各種植物、蔬菜水果,凡是優秀的,西方人都將其保留下來,而且不斷更新,創造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種。"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墨爾本賽馬節不僅僅是捧杯贏錢看熱鬧,它還具有伯樂的意義,通過比賽優勝劣汰,選出馬中的精英分子,把它們作為優秀的物種保留後世,這種意識是中國人所不具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