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建科舉製度阻礙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
兩位考官好:
今天我報告的題目是《封建科舉製度阻礙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在研究這個題目的過程中,我主要參考了三個不同的文學作品:魯迅的《孔乙己》,電影《鴉片戰爭》以及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通過對這些文學作品的研究與分析,我認為封建科舉製度阻礙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我將從(1)科舉製度使人民的思想變的迂腐不堪(2)科舉製度延滯了科學技術的發展(3)科舉製度加劇了官場的腐敗,這三個方麵來闡述我的觀點。 兩位考官下麵我可以開始我的報告了嗎? 科舉製度始於隋朝,目的是想通過一係列的考核來為國家管理選拔有用的人才。其最大的特點是參與考核之人不受身份背景的影響,這就為平民百姓創造了平步青雲,飛黃騰達的機會,也是國家的管理階層可以不斷的更新,增加活力。但任何先進的製度都不可能永遠保持下去,科舉製度發展到明清兩代則完全成為了社會進步的絆腳石,嚴重阻礙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 一 科舉製度使人民的思想變得迂腐不堪。對於科舉製的考試內容曆來就備受爭議,明清時期的八股文更是把它推上了巔峰,其所考的是古典人文性的文化知識,答卷強調美文風格,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發揮不離程朱理學,僵硬死板無益於用。像魯迅的《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就是深受科舉之害,在屢次不中的情況下,還執迷不悟,以所學的生僻文字為驕傲,用此炫耀來博得大家的尊重。並自認為自己是讀書人高人一等,整天不思進取,喝酒取樂,殊不知他引以為傲的資本反成了眾人的笑料,最終落的個曝屍荒野的悲慘下場。 二 科舉製度延滯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由於科舉考試內容的局限性,導致了中國社會重文輕理的傳統。當清朝時期英國人把工業革命所取得的先進成果展現在我們麵前時,那些統治者卻認為那隻不過是糊弄人的小把戲而對它嗤之以鼻。像火藥,指南針等技術出現了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現象。當他們把洋槍洋炮對準我們時,那些自命不凡的統治者才開始醒悟。電影《鴉片戰爭》清晰的反映了科學技術落後就要挨打的場麵。電影中英國人的先進戰艦仗著火炮射程遠的優點對我們的岸炮陣地狂轟爛炸,而我們的岸防火力卻打不到他們,隻能眼睜睜的被動挨打,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奸淫擄掠,無惡不作,造成這種現象的不正是中國社會長期封閉,裹足不前的結果嗎? 三 科舉製度加劇了官場的腐敗。科場的腐敗與黑暗在專製時代是不可避免的,買官賣官的現象在中國曆朝曆代都有發生,科舉隻不過成了那些位高權重的朝廷要員們結黨營私的工具罷了。像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敘述乾隆開科取士一樣,乾隆開科取士為的是真正地為國家選拔幾個有用的人才,結果被和紳以賣官的形式破壞掉,致使那一年的恩科從鄉試起就引起巨大的騷亂,在最後的進京會考時,又因和紳的結黨營私和收受賄賂導致了狀元榜眼都由和紳選定的可笑結果。試問這種考試還有何意義可言? 由此可見,科舉製度禁錮了人民的思想,人民的視野得不到開闊,先進的技術不能引進,而在統治者的思想統治下不能有所突破,導致了中國近代社會的落後和長達百年的屈辱曆史。這都是因為科舉製度造成的,所以,我認為封建科舉製度阻礙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 我的報告結束,謝謝兩位考官。
附錄:
香港大學課程與教育學係 岑紹基
全文
論文提要
近年澳洲中文教育有長足的發展,中文已經成為一很重要的社區語言,並對澳洲國家的前景有重大的影響。目前澳洲各省均有教授中文,學生學習漢語,為數與日俱增,其中尤以維多利亞省發展最快,全省現約有13000位中小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漢語,每年選擇中文作為大學入學考試科目的預科生超過一千人,維省對中文教學的課程發展和語文能力測試作了不少努力,值得世界各地關心漢語教學的人士參考。本文旨在就澳洲的語言政策、維省的預科中文(VCE Chinese )的課程設計及公開考試模式,作一簡單握要的報導。
論文大綱: 1. 引言 2. 澳洲的語言政策 3. 維省中文教學概況 4. 維省高考中文科課程內容 5. 維省高考中文科測試內容 6. 結語
引言近年,澳洲要發展麵向亞洲的策略,亞洲語言受到重視。在澳洲,中文一方麵是一種很重要的社區語言,另一方麵也被視為對國家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語言,所以中文教育有很大的發展。目前,澳洲各省均有教授中文,學生學習漢語,數目逐漸增加,其中以維多利亞省發展最快,全省現約有13000位中小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漢語,每年選擇中文作為大學入學考試科目的預科生超過一千人,維省對中文教學的課程發展和語文能力測試作了一些努力,值得關心漢語教學的人士參考。下麵先簡單介紹澳洲語言政策及教學策略,然後就維多利亞省預科中文(VCE Chinese )的課程設計和公開測試的情況作一個報告述要。
1. 澳洲的語言政策 澳洲的中文教學,屬於外語教學,英文叫做LOTE,是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的縮寫,意謂英語以外的語言。對其他語言不見外,不稱為「外語」,而稱為「英語以外的語言」,是澳洲的一種進步。談澳洲的外語教學,要從澳洲的語言政策談起。 澳洲是一個移民的國家,由很多不同民族背景的移民組成。國民使用的語言,除英語是國家語言外,還有大約一百種其他移民族裔的語言,以及一百五十種土著語言 (Clyne, 1991),澳洲基本上是一個多語言的社會 (林章新,1993)。 早於英殖民主義者到達之前,澳洲土著已具有多種語言文化傳統 (Sommer, 1981),為了要與他族溝通,一般土著多能掌握數種語言。英國殖民主義者統治澳洲以後,實施了一些同化政策(assimilation),提高英語地位,壓製土著和其他移民的語言 (Fesl, 1987),開始了漫長的語言排外時代。 根據歐狄斯等 (Eltis, 1991 & Di Biase et al., 1994) 分析,澳洲自本世紀初建立聯邦以來,語言政策的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I. 同化時期 (Assimilation Phase):- 開國至七十年代中葉
主要基調:『外語是一種麻煩!』(Language as a problem) 直至本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為止,英語以外的語言未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學校外語教學備受忽略。當局既考慮與英國的聯繫,復肯定英語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覺得移民保留自己的身份及語言對澳洲會構成麻煩,所以政策上鼓勵外來移民及土著放棄祖語,融入英語主流社會(Barnard, 1963)。 II. 多元文化時期 (Multi-culturalism Phase):- 七十年代中葉開始
主要基調:『學語言是一種權利!』 (Language as a right) 自七十年代中葉開始,這個火紅的年代,世界各地泛起人權邉櫻?諶藱?份子、學者及民族社區的鼓吹下,尊重外語教育成為辯論的焦點,人們開 始覺得學習語言是一種權利,學習祖語並不是一種恩賜,而是基本人權。 當局在壓力下檢討了語言政策,工黨政府在1983年贏得大選,多元文化 主義成了新政府的奮鬥目標 (Djite, 1994)。1984公佈名為【國家語言政 策】(A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的國會報告書,正式予外語教學以政策上支持。 III. 經濟的理性主義時期 (Economic Rationalism Phase):- 八十年代中葉開始
主要基調:『外語是一種資源!』 (Language as a resource) 於八十年代中葉開始,歐美保護主義明顯,澳洲覺得與英國以至其他英語國家的商業關係逐漸疏遠,與亞洲以及其他非英語國家的商業關係轉趨密切,學習外語,尤其是亞洲具影響力的語言,將有助於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1987 Lo Bianco 在內閣支持下,發表了第一份官方【國家語言政策】報告書 (National Policy on Languages-NPL),為推廣外語教學提供有力的理論根據。報告書強調學習外語(LOTE)有以下的好處:
a. 消除歧視隔膜,高舉社會公義; b. 配合各民族社區的需要,增強社會的凝聚力; c.增進國民文化和智性的發展; d. 促進澳洲對外經濟、貿易、戰略和科技等方麵的發展。 Lo Bianco 在NLP報告書裏特別選出了九種在國內或國外有重要影響力的語言,作推廣教學。這些語言包括中文、阿拉伯文、法文、德文、希臘文、印尼文、意大利文、日文和西班牙文等。這份報告書奠定了中文教學在澳洲的地位。 澳洲聯邦就業部(DEET)在1991年頒佈的《國家語言及識字政策白皮書》(The Australian Languages and Literacy Policy-ALLP) 進一步肯定亞洲語言的重要性:“根據【語言及多元文化教育議會(AACLAME)報告】,澳洲出口商認為 最有助他們發展商業的語言依次為中文(普通話)、日文、阿拉伯語、印尼文、韓文、泰文、西班牙文、德文及法文。” 報告書的結論指出,為了要配合形勢,澳洲要大力撥款擴展外語教學(LOTE),尤其是亞洲語言。這個文件對推廣亞洲語言的教學和師資的培訓,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而中文是亞洲重要的語言,這個文件也直接加速了中文教學在澳洲的發展。 1994年澳洲國家語言及識字研究所(National Languages and Literacy Institute of Australia-NLLIA)指出學習漢語有以下好處 (Smith, 1994):
a. 與漢語地區或國家建立貿易和戰略關係; b.方便與日益重要的漢語民族社區溝通; C. 掌握地球上超過十億人口的語言和文化。 以上的描述,進一步鞏固澳洲人對中文教學投資的信心。
2. 維省中文教學概況 維省即維多利亞省(Victoria),省會是墨爾本(Melbour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