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那邊的姑娘

我是一個簡單的女生,一個喜歡大海的女生. 如果我們是知己,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去海邊走走,看看,聽聽海的聲音.
個人資料
正文

誰來拯救廣東音樂? (1)

(2005-09-08 03:42:04) 下一個
廣東提出要建設“文化大省”,廣州提出要打造“音樂之都”,而廣東最寶貴的文化遺產——廣東音樂,卻正在被人們淡忘。      在廣東聽不到廣東音樂      今天,即使在廣東,如果提到廣東音樂,許多人可能隻會聯想到《濤聲依舊》、《彎彎的月亮》以及《輕輕地告訴你》,而淡忘了經典廣東音樂——《步步高》、《彩雲追月》、《雨打芭蕉》、《金蛇狂舞》……在廣州這個音樂底蘊深厚的城市,現在滿大街都是淺薄無聊的《老鼠愛大米》。   《南方日報》去年2月23日刊登一封讀者來信說:“如今無論在廣州或者在深圳,廣東音樂的聲音是一點兒也聽不到了。這和我1949年10月廣州解放時進駐廣州城期間是全然不同了。記得那時,大街小巷大小商店裏播放的不是廣東音樂就是廣東粵劇……幾十年過去了,這次我來廣州和深圳,感受全然變了,聽不到一點廣東音樂的聲音了。收音機裏沒有,廣東電視那麽多頻道也沒有,聽到的是與北方一樣的流行歌曲。一個屬於廣東自己的東西不見了。”   著名廣東音樂演奏家、星海音樂學院教授餘其偉感歎說:“遠從上個世紀50年代,有識之士就不斷呼籲成立專門的廣東音樂團,但一直未能圓夢,省級專業藝術團體中,近年更連個演奏廣東音樂最基本的‘五架頭’小組也沒有了。”      北京卻有個“廣東音樂研究社”      當我們在廣東聽不到廣東音樂的時候,北京卻出現了一個“廣東音樂研究社”。   在去年9月6日的《北京晚報》上,記者劉一達發表報道《北京人搶救廣東音樂》,報道說:“北京人玩什麽的都有。您也許不知道眼下有一撥六七十歲的老人在玩廣東音樂。每個星期總有那麽兩三個晚上,老哥兒幾個自帶樂器,湊到一塊兒,伴隨著高胡、揚琴、洞簫等彈奏出的輕柔優雅的樂曲,他們陶醉在廣東音樂的美妙旋律中,真可謂其樂融融。這是個由相同的愛好而自發形成的團體,有點兒像老北京的‘票房’,他們給自己的團體起名叫‘北京廣東音樂研究社’。”   據報道,“北京廣東音樂研究社”的領頭人叫孫廣安,早在1993年,他就跟老哥兒們成立了北京廣東音樂研究社,主要成員有付瑞陽(原中央民族樂團高胡演奏家)、黃玉麟(原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琵琶、洞簫演奏家)、韓秉悌(原總政歌劇團揚琴演奏家)、蘇寶令(原中國歌舞團二胡、阮演奏家)、劉同考(原二炮文工團笛簫演奏家)、馬玉彬(原二炮文工團中胡演奏家)、楊福森(原北京京劇院琵琶演奏家)等。孫廣安說:“廣東音樂與其它民樂不同,關鍵是有味兒,這種韻味是長年熏陶用技巧表現出來的,如拉《鳥投林》,能拉出鳥兒撲棱翅膀的聲音,樂譜上沒有這個。”   據孫廣安介紹,現在天津音樂學院民樂係還專設了廣東音樂這一學科,由局文鬱教授主持,培養專業研究生。這是目前國內惟一一所開設廣東音樂專業的院校。所以京津兩地的演奏家也經常聚在一起交流。   2004年12月5日,來自中國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及北京廣東音樂研究社的京津兩市的廣東音樂演奏家聚首老舍茶館,舉行了一場主題為迎接奧運的“京津百名廣東音樂演奏家專場音樂會”,這已是京津廣東音樂愛好者舉行的第三屆專場音樂會了,前兩場舉行的時間分別是在1998年和2001年。老舍茶館的主任安澤京在接受《北京娛樂信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已經與北京廣東音樂研究社簽訂了協議,今後他們每周都要在我們老舍茶館進行排練、舉辦演出,還要辦培訓班。”   1998年在老舍茶館舉行的第一場廣東音樂專場音樂會,是為紀念廣東音樂的傑出代表呂文成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而舉行,據《北京晚報》報道,“1998年,呂文成先生誕辰一百周年,餘其偉等人本想搞個紀念演出活動,但沒人張羅此事,也沒經費,最後放棄了。北京廣東音樂研究社得知此事,在北京老舍茶館的支持下,舉辦了呂文成先生百年誕辰的紀念演出。”   北京“廣東音樂研究社”除了舉行演出,還積極整理廣東音樂曲譜。孫廣安老先生介紹說,廣東音樂原有400多支曲子,而現在經常演奏和出版物有記載的不過100餘首。他們靠記憶一點一點整理排練,10年來已搶救下了300多首曲目,但錄下唱片和音像製品的寥寥無幾。      曾經踩著《彩雲追月》跳探戈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灘,那些摩登的紳士淑女們是踩著《彩雲追月》跳探戈的!   而在2001年10月20日的夜晚,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當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國家元首們身穿唐裝步入宴會廳的時候,奏響的背景音樂也是經典廣東音樂——《步步高》!   廣東音樂產生於廣州方言區的珠江三角洲,是一種以廣東民間曲調和粵劇曲牌為基礎的民間音樂。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經過200多年孕育的廣東音樂進入曆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出現了被譽稱為“四大天王”的呂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以及被稱作“何氏三傑”的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還有易劍泉、陳德钜、陳文達、譚伯葉、梁以忠等一大批廣東音樂家,產生了《步步高》、《鳥投林》、《倒垂簾》、《賽龍奪錦》、《餓馬搖鈴》、《平湖秋月》、《孔雀開屏》、《漁歌晚唱》……   隨著1925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唱機的誕生、1931年世界上第一張LP密紋唱片的誕生,廣東音樂首先在上海灘開始流行,呂文成等廣東音樂家在上海參加了“儉德儲蓄會粵樂隊”,新月、百代等唱片公司紛紛為廣東音樂灌製唱片。廣東音樂家們還借鑒西方的探戈和爵士樂,創作出一大批適應舞廳用途的樂曲,比如快二拍的《驚濤》、快四拍的《狂歡》、慢三拍的《迷離》和《依稀》。當年曾任百代唱片公司演奏員的著名電影導演王為一老先生回憶說:“有一個時期,確實廣東音樂是鋪天蓋地的,電影方麵錄音也是用廣東音樂,滿街這個放,所有的鋪子,在門口放一個喇叭放音樂,也是廣東音樂,《小桃紅》,《雨打芭蕉》、《餓馬搖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