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那邊的姑娘

我是一個簡單的女生,一個喜歡大海的女生. 如果我們是知己,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去海邊走走,看看,聽聽海的聲音.
個人資料
正文

清朝剃發之慘(已發幾曾回首)

(2005-06-29 05:17:47) 下一個
作者:伊點基 剃頭令頒布兩次 江陰縣全民反抗———   清順治二年六月丙辰(公曆1645年6月28日),入關一年的清政權在攝政王多爾袞主持下諭令江南官民剃發,違者斬。明朝的遺民們能夠順理成章地接受滿人取代明朝政權,但在他們眼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妄動。所以剃發一事,挑戰了人們的心理底線,也引起了反抗和流血。   第一個剃頭的漢人是誰   滿族是女真的後裔,他們的發式也繼承女真的特征。女真是一個生活在一望無際的山林裏的民族,那裏道路崎嶇,猛獸出沒,為了多獲得山貨和野味,經常在林子裏一呆就是十幾天,遇到危險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被樹枝鉤住而迅速脫身。所以,女真人的衣服和發式都是簡潔的,簡潔到讓漢族人看了,覺得應該用“削發如僧”來形容:頭發剃光,隻是在腦後留下小手指細的一綹頭發,擰成繩索一樣下垂,胡須也隻是在鼻子底下留著幾根。   明末,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他意識到,“剃發”是祖宗的成法,所以每攻占一地,都要以此作為歸服的標誌。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攻破明朝第一道關口順關,給守將李永芳剃發拔須,看他沒有什麽反抗,便招為滿人的女婿。漢人剃頭的曆史由此揭開序幕。 再頒剃頭令動真格的   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占了北京,沒過幾天吳三桂打開城門迎接了攝政王多爾袞。多爾袞和努爾哈赤一樣,用“剃頭”來判斷人們是否降清。入城沒幾天,多爾袞命兵部發文告:“凡投誠官吏軍民皆剃發,衣冠悉遵本朝製度。”   告示一出,北京城裏有點混亂。人們紛紛議論:當初清兵入關可是受吳三桂之請,幫助明太子回朝的,怎麽到了現在,明太子沒見著,倒是多爾袞要人們剃發!就連早已與多爾袞拜天盟誓並剃了頭的吳三桂也跑去告誡多爾袞:四麵尚有多處敵人,頒個“剃頭令”無疑是冒天 下之大不韙。   多爾袞是個有頭腦的政治家,他盤算了一下,二十天以後,又下了個告示:“天下臣民照舊束縛各從自便。”   一年以後,大局將定,再頒剃頭令,就動起了真格的,不遵者殺無赦。清軍在街道、路口強行為過往人剃發,地方官為表忠心,把期限縮短到一天。人們不但要剃頭,還要剃成規定式樣的———就是“金錢鼠尾頭”(腦袋後麵隻剩下一個銅錢麵積大小的頭發,編成小辮)。   江陰血戰搭進幾十萬人命   第二次“剃頭令”下達之前,反抗清軍的主要是明朝的殘餘部隊。“剃頭令”卻引發諸多百姓站到了清軍的對立麵。最悲壯的當數“江陰十日”。是年閏六月二日,江陰縣令方亨嚴申“剃頭令”,眾多江陰鄉紳跪請留發,被縣太爺大罵趕出。次日,秀才許用等在江陰孔廟立誓:“頭可斷,發決不可剃也。”眾百姓將方亨抓入獄中,共推典史陳明遇為首領,主持抗清事宜。江陰人堅守城池81天,殺死清兵75000餘,有67000人戰死城牆上下。城破,清兵慘絕人寰連殺10天,直到滿城殺盡,方才封刀。死於清兵刀下者又有17萬多人,僅有53名老小幸免於難。一首“八十日戴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裏江山”的詩詞留下了對江陰死難者的悼念。   也有的百姓以自殺的方式保護頭發。蘇州有一對賣麵餅的夫婦,一生與人無爭。剃法令下來之後,老頭吟唱一首“發兮發兮,白者父之精,黑者母之血兮,吾無發兮其何以見父母兮。”兩人懸梁而死。   還有的人學起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率領族人躲進深山。溫州雁岩山一戶姓徐的人家就是這麽做的。他們拖羊帶牛,拿著必需的農具,在山上蓋起了茅草屋,一住就是三十幾年,既不讓外人上山,自己也不下山。   剃頭“積極分子”孫之獬   孫之獬是明朝的進士,滿腹經綸。做了22年朱明的臣子,清兵一入北京,他就投降了,還迫不及待地告訴新主子:我是堅決附庸清人的風俗的,早把老婆的腳放開了(清的女子當時是不纏足的)。他也麻利地把自己的頭發剃了。   剃頭令罷除之後,清人允許漢大臣束發頂進賢冠,穿長袖大服,朝堂上滿漢分列。孫之獬卻作難了,滿族大臣認為他怎麽擺弄也是漢人,不準他站入自己的隊伍;漢族大臣覺得他滿人打扮,站在隊列也不合時宜。孫之獬羞愧難當,一怒之下回去寫了個奏疏呈上。奏疏雲:“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都應該以新朝建立而更新,唯獨衣冠束發之製,仍從漢人之製,此乃陛下從中國,而非中國從陛下。”   清朝批準孫之獬的奏疏,不是他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要顯示大清國威。過了兩年,山東謝遷起義,跑到淄川(孫之獬的老家)把他抓了起來。謝遷要解恨,說:“貪得一官,編天下人之發。我現在給你種上頭發。”義軍給孫之獬的腦袋上鑿了個洞,插了幾根頭發,孫之獬忍不住疼痛,昏死過去。   剃頭令催生新行業———剃頭匠   最初清軍在街道、路口搭個棚子,旁邊豎一根旗杆,上麵懸掛著“剃頭令”聖旨,誰要是敢不剃頭,割下頭顱掛在旗杆上。幾次屠殺之後,人們也認識到為了辮子丟命,多少有些得不償失,於是也就在暴力麵前低頭了。   剃頭的行當也不再是清軍的事情了,而由活路不太好的百姓操持:走街串巷一副挑子,一頭是火罐,上麵的銅盆盛著熱水,旁邊也有一根旗杆,不掛頭顱變成了行當的標誌;另一頭是長方形的小櫃子,小抽屜裏放著剃刀、梳子等工具,放在地上便是顧客的坐凳。 編輯:小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