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那邊的姑娘

我是一個簡單的女生,一個喜歡大海的女生. 如果我們是知己,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去海邊走走,看看,聽聽海的聲音.
個人資料
正文

我現在同學的文章-打工記

(2005-04-26 23:02:46) 下一個
打工記   文 / 林海雲




?有人說,來澳洲留學,如果沒有經曆過打工的話,那麽留學的生涯就變得不完整。盡管打工所得的錢對於龐大的學費而言,根本就是“杯水車薪”,但是打工,幾乎是每個留學生都會選擇的道路:因為這不僅是一種難得的體驗,而且從心理上,對自己和父母是一種安慰,至少,“我有能力養活自己了”。
??因為打工,讓我的留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許多。每一份工作經曆,都有不一樣的歡笑和淚水。也許是因為我當慣了“衣來伸手,凡來張口”的悠閑生活,很多看似簡單的活兒,自己真的做來,就不是那麽簡單了。所以,基本上,我的打工經曆基本上都是在老板無奈的歎息中度過的。
??中國餐館裏:洗碗洗到恨碗
??第一份工作,是一個從教會認識的香港人介紹的,因為她知道我沒有洗碗的“經驗”,就特別交待那裏的老板,讓我有個適應的過程。現在想來,如果沒有這番特別的交代,也許第一天,我就被fired(炒掉)了。
??我記得很清楚,那天,因為很高興第一次有份工作,興奮得睡不著,很早就起床,興衝衝地出了門,全然沒有發覺,那天的天氣轉涼了,穿著單薄的夏裝在寒風中,瑟瑟索索地鼓勵自己,沒問題的,上了火車就好了!
??輾轉了一個小時,才找到打工的餐館,老板娘一見到我就開始皺眉頭,“你怎麽穿七分褲和涼鞋呢?這裏是餐館,很危險的,穿皮鞋和長褲,至少能保護一些。”哎,沒有經驗,沒有“前輩”指點,上班第一天就被好好地訓了一頓。
??開始幹活了,是從洗廁所開始的,平時自己住的地方都不怎麽認真地去洗,現在嘛,看在錢的份上,戴好手套,按照“指示”,一絲不苟地開始用除廁劑、刷子一點一點地清理起來。但是“認真”不是唯一的要求,“你快快洗出來”,不到5分鍾,老板娘就操著濃濃的香港腔,扯著嗓子催我。拜托,要清潔,還要效率,您老人家試試。可憐的是,剛洗完的地板還是很滑的,一個不小心,就直接坐到地板上去,屁股上立馬有了兩塊水漬的印記,想躲都躲不過去。老板娘就在一旁開始搖腦袋了。唉,真笨!
??一個小時8塊錢,其實並不好賺的。要洗廁所,做飯,洗很多很多一直都洗不完的碗碟。每一次都要淘大概5斤的米,捧著一個碩大的盆,因為力氣小,隻能把盆靠著水池邊緣,然後小心翼翼地把水倒掉。然後又要使勁力氣地把盆從狹窄的過道裏搬到電飯煲上,其間就要浪費我大概5分鍾的時間,因為我知道,做得慢比做壞了“罪過”要輕些。可惜的是,盡管是努力不讓自己出錯,但是因為時間的關係,用過的碗碟、杯子、筷子越積越多,“快快洗出來啊,這裏還有很多碗,沒有筷子用了”老板娘的嗓門又高了八度,(聽多了,有段時間,我說話的時候都有點那個味道了),害得我不得不開始“為了數量,忽視質量”。可惡的是,裏麵的一些“元老”見我是第一天上班,似乎故意要整我一樣,老板娘越是催,她就故意堆給我更多的大桶,還告訴我,她要用,要我先洗出來,我說,老板娘要我先洗出筷子,她就一臉無辜地看著我,跟我說,那我不管,我是急用的。可惡啊,每個桶,都是占了很多很稠的米糊,都要浸上好一陣子,用鋼絲球拚命地刷才能刷掉,拜她所賜,我的手臂“粗”很多。那個時候,一看到了碗碟就恨不得把它們都砸碎了事,總覺得怎麽也洗不完一樣。
??不過還是有一些好心的人在一旁幫我。老板娘的兒子看到我搬不動很重的碗箱,正準備幫我一把,眼尖的老板娘在一旁就用廣東話嗬斥他:“讓她做,我們是花了錢讓她來做工的,不是讓她來享福的。”平常我都聽不懂廣東話,覺得腦子跟不上,可惜,這次偏偏一字一句都聽得很清楚,我謝過了他的好意,卯足了力氣,硬是把碗箱搬到水池邊。是啊,我是來拿錢的,總的做點什麽才對得起那些錢啊。
??還有一個比較資深的大廚,見到老板娘臉色不好的時候,總是在一旁提點我:我找不到放小盤子的地方,他就馬上指給我看,有的時候就直接幫我把盤子搶過去放;到了吃飯時間卻看到我還在拚了命地洗碗,就扯著嗓子“凶”我,“你到底吃不吃飯啊?”;看到我受了委屈,不想說話,就過來跟我聊聊天,安慰我,“其實出來做事都是這樣的,習慣了就好”。的確,這才是生活,它很清楚的教育你,“高學曆”僅僅是在某些特定的領域裏是被承認的,比如說,法學碩士隻能夠在法學的領域中被稱為“高學曆”,在其他方麵就未必是。我的生活經驗貧乏,於是在生活這個學科中,我等於是一個“文盲”。所以平常可以在其他人麵前擁有的優越感,現在統統敗下陣來。
??第一次隻拿了35塊錢工資,拿到工資的時候,還要很有禮貌地跟老板娘說一聲“謝謝”,盡管她們也很客氣的給我說“thankyou”。除掉車費隻剩下20多塊錢,雖然站得腰酸背痛,雖然實際上每個小時的純收入隻有4塊錢,雖然要穿著滿身油汙的“工作服”在車站等上50分鍾的汽車才能回家,但是心裏還是很高興,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勞力換取的報酬,賺錢真的很不容易啊,但是我現在有能力賺錢,因為自己已經開始學著長大了。
??似乎老天為了顯示“造人”時候的公平,總是用“秤”稱好人的重量,加起來的總和一定是相同的,所以,不必為自己的某些短處而難過,因為畢竟自己總是有些優點的。可惜的是,我偏偏是在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短處有多麽礙眼。在老板“勉強”讓我打過幾次工之後,終於有一次,因為手太滑,杯子就從手上摔出去,砸在地上,連自己要求它“犧牲”的不要太壯烈的時間都沒有,老板娘就走過來,“你打碎了杯子?哎呀呀,你怎麽這麽不小心,都做了這麽久了,還這麽不小心?”哎,真得很笨,就算要砸杯子,也不要挑老板娘進來的時候啊,我在心裏暗罵自己。果然,一到放工的時間,老板娘給我工錢的時候,附加一句:“下次你就等電話通知才過來好了。”我明白,這份工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第二次進餐館洗碗,是自己找的工,沒有朋友的交代,我直接就是停留在“試工”階段。以為自己有過經驗了,天真地覺得這回應該“得心應手”一些。結果,一去就傻眼了:他們總覺得我應該知道碗放在什麽地方,而且也應該“無師自通”地清楚自己的職責。老板隻是很簡單地跟我說“忙得時候要記得去收碗、擦桌子,不忙的時候就去洗碗。”所以,一遇到任何的問題,我都都隻好去求助於其他的kitchenhand(廚房幫工)。雖然我很努力地要把碗洗出來,但是這隻是我職責中的一小部分,在那裏,我必須是“全能”的,洗碗,擦桌子,給客人點菜、送菜……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我的“實踐經曆”真的是可憐到拚湊起來都沒有十個月,又如何去撐足一分鍾的“表演”呢?洗碗的時候就聽到旁邊的兩位大嬸用似乎覺得我聽不見的音調悄悄地評論著,“看看她的手就知道不是幹這個的料!”原來,我的手已經說明了一切,我還能“偽裝”什麽呢?這份工的結果還是“等電話通知”,其實就是自己再找過了。算了,條條大路通羅馬,找其他的活幹吧。
??巧克力工廠:快樂與淚水都源於巧克力
??去工廠包巧克力應該算是最簡單的工作了,也是我做的最長的工作。因為澳洲有兩個比較重要的節日,Christmas和Easter,大家都把巧克力視為傳統的禮物。於是,在這兩個節日到來之前,巧克力廠就需要請一些臨時的工人趕工,不需要經驗,一教就能上手。
??一間一百平米的簡易工廠,沒有窗戶,隻有天窗和3個抽風機,十幾張工作桌,留下中間的通道擺放一箱箱等待包裝的巧克力,比起當年的“包身工”,我們的待遇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至少能夠自由地去吃飯。老板是香港人,付工錢是記件的,不像“鬼佬”老板,給的錢是按時間算的,所以每個工人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卯足了勁,恨不得把別人包裝好的搬到自己的“地盤”上來,也因為這樣,工人難免會因為搶不到巧克力或者是包裝箱而產生矛盾。其實,我們心裏都明白,按照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來說,我們都是被剝削階級,應該容易結成“聯盟”;但是馬克思又說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們都是經濟基礎“薄弱”的階級,所以很容易在經濟問題上“自亂陣腳”。
??在那裏包裝巧克力的,不僅有留學生,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沒有固定工作的婦女,雖然是短期的工作,可是因為有不錯的效益,所以她們雖然年紀比我們大些,但是搶活兒方麵絕對是比我們年紀輕的“放得開”,而且手腳“麻利”得多。我就很“幸運”地遇到了這樣的阿姨,她有慣用的幾個絕招:(1)踩點:她每天早晨來的不是最早,但是她一開始就觀察“四周”,發現什麽“貨”比較短缺,就會先下手,多搬些,放在自己的周圍,這樣的話,如果在短時間內,這種貨不能調齊的話,自己也能夠“有備無患”。所以她的周圍都是箱子,隻留下一條很狹窄的通道,每次都要小心翼翼,左側右勾才進得去。(2)東挪西湊:她總是用最“燦爛”的笑臉麵對每一個“目標”,“可不可以先給我一些?”,得到了允許之後,就把她要的東西當作仇人似得狠狠地鏟進自己的箱子裏,雖說是東挪西湊,但拿到得會比別人原先有的還多,而且不用還;如果是搬了別人一整箱的話,還給別人的時候,不要忘了說一句“我剛才借了一箱,現在還給你一箱,有借有還,大家要有錢一起賺”,讓別人覺得反而欠她什麽似的。(3)威脅、利誘工頭:她覺得自己“資格老”,這就是優勢,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就直接問工頭要,先是說“你看看,她們都搬了這麽多,害得我們都沒有了(她強調的是“我們”,目的是說明群眾的基礎所在),如果你不幫我拿些過來的話,以後我也多搬些留著,別人要我也不給。”然後又說“我們是講道理的,我如果搬得多,別人跟我要,我都是給的,現在她們搬了這麽多,你應該搬一些給我。”工頭為了“息事寧人”,隻好去替她搬些過來。(4)欺騙新手:這招是讓我覺得最不齒的。“小妹妹,你能不能先去幫我搬些巧克力來,我再搬還給你。”巧克力搬來了,下次是哪一次,不記得了。最讓人光火的就是,“我們要有錢大家一起賺”是她的口號,但是遇上別人要向她先挪些的時候,語氣立刻變成“我也沒有很多,你去跟別人要啊,我這些隻夠我自己做!”邊說還邊把東西挪進去些,生怕一個不小心,別人就搶了去。
??說來可悲,區區的幾塊錢就能夠把人的尊嚴和信譽踐踏得消失殆盡,但是,仔細想想,在異國他鄉的我們都必須為自己的將來打算,無非是各人的對於金錢的態度和處事的方式不同而已,這樣想,也就釋懷了。
??與外國的打工者反而相處得愉快些,也許是因為文化背景不同的緣故,或者是因為英語沒有熟練到能夠“爭吵”的程度。正好跟斯裏蘭卡的兩位大嬸是臨桌,她們年紀大我很多,在她們眼裏,我就象她們的女兒一般,所以她們比較照顧我,如果我缺了那些口味的巧克力或者是包裝盒,她們都會很熱情地對我說,拿去吧,沒事的。那時候,我最常聽到的英語就是“allright,justtakeit”(沒關係,盡管拿),怎麽聽怎麽覺得親切。有一次,工頭要我挪個位置,於是,就跟她們分開了一天,第二天,見到我的時候,他們就親切地抱抱我,高興地說“Haiyun,wemissyousomuch”(海雲,我們很想你),“yes,metoo。”(我也是)我也很高興地回應。工廠放假的時候,他們還跟我緊緊擁抱,說“Seeyounextyear。”(明年再見)。雖然是不同國度的人,但是她們給我的是一種關懷,一種體諒,就像親人一樣。那時候,我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並不完全因為語言的關係,隻要彼此之間真心相待。
??那段日子隻有短短的一個半月,但是我卻學會了很多,比如說,包裝巧克力的技巧,搬貨堆箱子,貼標簽,打包箱子;雖說不是一段很美好的時光,因為每天都是從8點鍾幹到晚上6點,而且就連中餐時間都要掐著點,算準了時間,把飯先放到微波爐裏熱著,然後利用這些時間再回去搬一些貨備著,再過來,用最快的速度把飯“解決掉”就投入到新一輪的“奮戰”中,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兩半,因此,除去吃飯時間是坐的之外,一天有10個小時是站著的。於是開始的一個禮拜,每天下班隻能夠用“烏龜爬”的速度挪回家,然後就直著兩條腿在床上呆著,盡管嘴上哀號著“明天不去了”,可是晚上做夢的時候,又看到可愛的money(鈔票)在向我招手,所以,第二天就會很自覺地去上工。不過一個多月以後,我不僅免費吃了很多很多不同口味的巧克力,而且也讓我的經濟狀況出現了明顯的改觀,數著鈔票的時候,受過的苦痛仿佛都消失了,因為掙到錢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足以讓所有的不愉快隨風淡去。雖說是吃了點苦,但是經曆了這些之後,才發現自己所獲得的遠比失去的要多得多,因為學到了很多隻有親身體驗才會體會的生活經驗。
??禮品店:收銀機為什麽老跟我過不去
??去禮品店打工隻有很短的一天。這裏打工都是需要經驗的,沒有經驗就意味著沒有希望,所以“前輩”們傳授經驗的時候,就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如果老板問你有沒有經驗的時候,你一定要說有,不然老板連試工的機會都不會給你!”因為他們的“教導”,就很善意地撒了個小謊,“我有工作經驗”。但是,為了冒充有經驗的樣子,我隻能在試工之前特地去其他的店觀摩了一番,企圖用“惡補”來掩飾自己的經驗缺乏。可惜啊,往往“天不從人願”,去試工的時候,老板要我收銀,我就開始手忙腳亂。“+”號在哪裏?收完了錢怎麽算該找的錢呢?我記得……那個老板是……全都不記得了。沒有辦法,隻要向她們求救“你們教教我,好不好?”一聽,老板的臉色立刻就垮下來。不過還好,老板還是教我怎麽使用,但是因為老是忘記要多打後麵的兩個0,5塊錢就成了5分錢,所以賬單老是打錯,老板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了:老天保佑,讓我多呆一會兒吧。為了彌補我的“過失”,我不停地在店裏走來走去,擺貨,整理,打掃,拚命地找事情做,看到我勤快的樣子,老板臉上的線條終於有了一點點緩和。
??我開始從頭學起:微笑著對客戶說“hi,howareyoutoday,doyouneedabag?”(您好,需要一個袋子嗎?);擺貨要擺得漂亮,各種顏色都要上架,方向也很重要,必須要從節省空間、又能讓顧客看得清楚的角度去考慮;緊俏的貨,就要注意及時補充;賣不出去的貨,就幹脆打包起來收好;該降價處理的貨,就放在一個筐子裏,貼上“special”(特價)的標簽,然後放到店的外頭去;打價錢要打在比較顯眼的位置,這樣顧客才比較容易看清楚價錢,但是又不可以把標簽遮住貨物的主要標誌上……學了不少,做了不少,但是也挨罵了不少,“這個也不會,你以前是做過什麽啊?”
??但是最讓我著急的是,原來我的英語水平還是貧乏得那麽可憐,連別人問“熒光棒”“衣架”都聽不懂,因為平常可以不需要用到這些詞,就懶的去查去懂,覺得基本上用不到,如果實在不會說的話,就上超市自個兒慢慢找。可如今是回避不了了,“顧客就是上帝”,怎麽能夠連上帝的要求都聽不懂呢?雖然每一次顧客找我問貨物的位置的時候,我總是很仔細很認真地想把每一個單詞都聽懂,可惜的是,關鍵的單詞對我來說都是new(新的),隻好每次都去請教店裏的老員工,很自然的,在老板的眼中,我這個新手的“分數”大概已經被扣成了負數。所以,下班的時候,老板故意先走,等我把貨都整理完了以後,安排了一個老員工,給我算工錢,最後,當然免不了還是那句話,就是“老板會打電話跟你聯係的”,我知道,這次又沒戲了。不過總算是讓我切切實實地體會到當售貨員的滋味,雖然收銀機老是跟我過不去,但是至少我懂得了怎麽去“撥弄”它,怎麽擺貨上架,怎麽收拾和整理貨物,還有一些關於禮品店的基本運作。
??我周圍的同學也是如此,不管是年紀比我大或者是比我小的,都在打工;各種各樣的工作,服務生,洗碗工,店員,派傳單,送pizza(比薩),工廠打工,等等,每一個人的經曆都不一樣,也許是快樂的,也許悲傷的,但是每一份經曆帶個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體驗,成長就從這裏開始,經驗的積累也從這裏開始。
??下一份工,我準備做什麽呢?也許是發報紙,也許是打掃辦公室,也許去餐館裏做服務生,更或許,我可以去做接聽員。在澳洲,有許許多多的工作,打工並不是屬於低賤的工作,打工不僅是正當賺錢的方法,也是鍛煉人、磨練人的途徑,這裏的小孩,在16周歲的時候,就要接受一種成人禮:學校會發給他們一張實習的表格,讓他們自己去找工打,是免費的服務兩個禮拜,以後,他們就開始打工的生涯,靠自己的雙手勞動掙錢。就這樣,宣示著一個人的長大!說來慚愧啊,居然捱到了22周歲,才開始“學著長大”。不過慶幸的是,我能夠在這裏體驗到打工給我的快樂和成長,變得獨立,變得成熟。所以,打工對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我又有機會去接觸一些人和事,讓自己的經曆變得豐富,也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精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greatwc 回複 悄悄話 對你的經曆,深感佩服.
yaqing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看留學生的文章,歡迎你們給澳洲日報投稿,一經選用,略有薄酬.稿件請郵:yaqingpang@hotmail.com or ayuandi@hotmail.com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