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紐約、華盛頓、台北、巴黎、多倫多…………………五大城市 觀眾一萬人
2005年:紐約、華盛頓、台北、香港、多倫多、倫敦…………六大城市 觀眾一萬三千多人
2006年:紐約、華盛頓、台北、芝加哥、多倫多,…… 十七大城市 觀眾四萬六千多人
2007年:全球廿八大城市 輝煌登場
2007 Spectacular Schedule
Atlanta Tue. Feb 20
Boston Sat. Feb 10
Chicago Sat. Feb 3 /Sat. Mar 3
Dallas Sun. Feb 4 /Mon. Feb 5
Houston Fri. Feb 2
Los Angeles Tue. Jan 9 /Wed. Jan 10
New York Wed. Feb 14 /Sat. Feb 17
Philadelphia Tue. Jan 23/Wed. Jan 24
San Francisco Fri. Jan 5/Sat. Jan 6/Sun. Jan 7
Washington, DC Fri. Jan 26/Sat. Jan 27
仿佛看到一幅中國畫,立體而靈動,空間縱深無限,不覺中不斷變幻:山水、樓台、人物、歌舞、吹彈,美極了,又無法表述!
美是否可以言傳?是否可以用語言直接表達?
西方美學始祖亞裏士多德說:“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
古希臘藝術家對美怎樣模仿?
著名女詩人莎弗說:
“金紅的蘋果熟在高高的枝上,
采摘者把她忘了,
不,不是忘了,
實在是摘不到。”
什麽也沒說!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對海倫的出場,也隻是說因她而遠征小亞細亞特洛耶國的元老們都驚呆了,對海倫本人,隻提到一滴淚流下臉頰。
沒有語言模仿。
至於音樂美
善於白描的唐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對音樂之美作了諸多模仿,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之類,極盡比喻之能事。
諸如“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但最精采的卻不是模仿,而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以及“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以及結尾處:“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白居易)青衫濕。”
美到極處把滿座都聽哭了。“皆掩泣”:令人意會,卻難以言傳。
鄙人親曆新唐三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每次起立酬答全體演員謝幕,卻是另一種感覺,然而卻說不出!好在哪裏?不止一端,搜索枯腸,也難概括。
白人女座客說:“美極了!”其實不止是美,表達並未盡意,仿佛超出美學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