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裏透露了微軟對Google的評價及分析,而這些內容都來自微軟內部流通的郵件,目的是想讓微軟員工了解Google到底是不是天堂,值不值得跳槽過去。當然,微軟的答案是很明顯的,那就是:Google不是天堂。郵件的內容是一個對微軟員工的采訪,而這個員工有著令人無語的工作經曆。因為他原本是微軟員工,後來他離開微軟自己創辦了公司,再後來Google竟然收購了他的公司(注:暫時不清楚具體是哪家公司),於是他成為了Google員工。之後他覺得Google並不是天堂,於是再重新跳槽至微軟。微軟覺得這位員工的經曆很有說服力,能夠讓其它員工知道,Google並不是天堂,微軟才是。這位匿名員工之所以要在blog裏公開這些信息,也正是想證明這一點。
在微軟的內部郵件裏,我們可以了解到上述這位員工對Google的一些獨家分析及看法,比如:
*Google員工到底每天工作多久?至少每天要工作多少個小時才不被人瞧不起?
Google現階段的文化非常像微軟的舊文化,Google認為大多數員工還很年輕,他們還沒有自己真正的生活,於是他們將所有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了。Google向員工提供幾乎所有東西,包括免費的新tshirt(每周每人可取兩件)、每日三餐免費食物、身體保健、牙齒保健、洗衣服務、運動場所等等。通常Google員工每天都會在Googleplex裏從早上10點一直呆到晚上6點,但幾乎每位員工一天24小時都要在郵件裏待命,大部分的人晚上都會在家裏繼續工作。而對於有經驗的Google老員工,他們也是從早上10點一直呆到晚上6點,一般午夜後就不再回應郵件,不過他們同樣也會在晚上繼續工作。
*到底有多少Google員工真的使用20%時間從事個人項目?他們是怎樣使用這20%的時間的?這些個人項目所有權是否歸Google?
20%的時間既是員工獲得的好處,也是員工的職責。換言之,能否真的擠出20%的時間,要看員工是否能在工作周裏完成其它工作,否則就不會享有20%的時間。當員工利用20%的時間從事個人項目時,這些項目並不是隨意可以展開的,必須事先經過經理的嚴格審批。無論這些個人項目是什麽,所有權都歸Google,而不是員工自己。大部分Google員工實際上但沒有利用20%時間從事個人項目,但經理們並不介意員工開展個人項目。
*Google的辦公室是怎樣安排的?員工有沒有獨立的辦公室?
Google辦公室用的是透明的玻璃,完全是開放式的。Google建築物裏有小臥室,甚至還有人直接將辦公桌搬到走廊裏辦公,因為其它地方都沒有空間了。甚至還有些Google建築物是沒有經過事先劃分工作區的,員工都是隨意拿一部空閑的電腦和一張桌子,就開始工作了。按每平方英尺的員工人數算,微軟9號大樓裏的每個辦公室都相當於Google員工辦公室的3倍大。Google並不認為私人辦公室對技術人員是重要的。
*Google的管理結構是怎樣的?
結構很簡單,先是開發人員,然後就是他們的經理了。一位經理通常可以同時負責上百名員工,而員工之間也可以跨部門從事其它產品開發,並不一定是跟隨經理一起開發自家的項目。在Google,要解決團隊成員之間的衝突是極其複雜的,因為產品經理並不是每天都和員工打交道的,他們甚至可能根本沒有在員工身上花時間。
Google大體的管理結構是這樣的:
基層開發人員-->經理-->部門副總裁-->高層管理團隊(創始人、CEO等)
*Google有沒有具體的員工職業發展計劃?
沒有,普通員工沒有,經理也沒有。如果員工表現良好,將會得到更高的工資,以及一個更動聽的職位名稱,比如"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II"(高級軟件工程師II)。
其它的一些有趣的地方包括:
*Google最適合大學畢業生,因為Google就像大學校園一樣;
*要想成功地在搶奪人才方麵與Google抗衡,微軟得首先將食物及咖啡免費,而不是將起薪點提高;
*Google的平均工資比微軟低,健康保險也不如微軟;
*微軟的員工職業發展計劃遠比Google好;
*微軟向員工提供私人辦公室,這一點遠比Google做得好;
*微軟應該向Google學習,開設類似於"Tech Stops"的部門(注:在Google的Tech Stops裏,員工可以將任意與電腦及網絡有關的故障解決)
*GSeeker*
我們得感謝微軟的這份內部郵件,因為我們又可以更全麵地了解更真實的Google。雖然微軟的評價多少會帶有主觀的味道,但據我所知,微軟所列出的這些情況絕大部分都是真實的。我們的確很欣賞Google,包括它的產品及企業文化,但我們並不能盲目地吹捧它,使它變成天堂,因為地球上是不會有天堂的。尤其是最近穀歌上海研究院正在大力招人,我相信每位前去應聘的朋友至少應該先了解一下與Google有關的信息,再行動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