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語

琵琶琴瑟絕妙處, 冰泉冷澀弦凝絕,輕撥四弦千遍語,曲終收撥當心劃,十指拂抹斷帛弦。
正文

琵琶名家 劉芳

(2007-02-20 22:46:03) 下一個

  現居加拿大蒙特利爾市(Montreal)的劉芳1974年生於雲南昆明,六歲開始學習琵琶,師從琵琶演奏家、作曲家曾慶蓉女士。九歲時首次公演,並開始在各種青少年琵琶比賽中不斷獲獎,同時也多次參加同各種文藝團體合作的演出活動,被喻為“在鮮花和掌聲中長大”。1985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訪問中國時,十一歲的劉芳曾為女王陛下演奏琵琶。劉芳多次獲得雲南省少年樂器比賽一等獎,並於1988年獲全國青少年民族器樂比賽二等獎(琵琶組一等獎)。一年後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係,學習琵琶和古箏。1993年自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後回到昆明,在市歌舞團擔任獨奏演員。1996年移居加拿大以來,劉芳每年定期在歐洲國家巡回演出,活躍於歐美的音樂舞台上,並參加各種藝術節,每年舉行近百場音樂會,包括個人獨奏及與其他音樂家和樂隊合作,得到了專家和聽眾極高的讚譽。

  在為數眾多、遍及南、北美和歐洲的獨奏音樂會、協奏音樂會及音樂節演出中,劉芳曾經首演了加拿大著名作曲家穆雷·夏法爾(R.Murray Schafer)和梅麗莎·蕙(Melissa Hui)創作的新作品。最近她剛剛在夏法爾所作音樂劇《鳳凰宮》 (ThePalace of the CinnabarPhoenix)的世界首演中亮相,其間的琵琶獨奏和古箏獨奏精彩紛呈。她還與來自印度,日本,敘利亞,越南的傳統音樂大師進行合作。1999年,她與布拉格莫拉維亞交響管弦樂團(Moravia SymphonyOrechestra)合作演奏了兩部琵琶與管弦樂隊協奏曲。最近,她同蒙特利爾的新現代樂團(Nouvelle EnsembleModerne)及SMCQ、魁北克的艾爾肯弦樂四重奏(Alcan StringQuartet),意大利威尼斯保羅·克利四重奏(Quartetto Paul Klee diVenezia)進行了合作演出。劉芳還在大量的國家和國際廣播錄音及電視節目中現身,為電影配樂,並錄製了五張CD。不久她將在法國青年音樂節(Jeunesses Musicales de France)(2003年11月)以及加拿大東岸首演(AtlanticDebut)(2004年2月)活動中進行巡回獨奏演出。

  劉芳的多場音樂會被加拿大和法國國家廣播電台錄音並在全國播放。她被法文周刊“時報”(L'Actualite,2001)譽為“琵琶皇後”和“最偉大的琵琶演奏家之一”。蒙城法語日報(LaPresse,2002)認為“劉芳無疑是琵琶藝術在歐美最偉大的使者”。劉芳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加拿大國家藝術委員會(Canada Councilfor theArts)的高度讚賞和大力支持。在最近幾年內,劉芳兩次獲得加拿大國家藝術委員會頒發的藝術家個人成就獎,並多次得到各種讚助。2001年6月5日,劉芳榮獲加拿大國家藝術委員會頒發的“青年藝術家千禧獎”(Future Generations MillenniumPrize)。評審委員會認為:“劉芳作為年輕而富有天才的中國傳統音樂演繹者,她在琵琶和古箏方麵的高超造詣為她樹立了國際聲譽。她期望將自己有關東方傳統的知識和實踐與西方古典音樂、現代音樂、即興創作相結合,創造嶄新的音樂形式,聯結不同的文化,發掘新的聽眾。”

  以下是一些新聞媒體及專家和聽眾對劉芳琵琶古箏音樂的評論:

  “……從生動感人、抒情詩意到華麗輝煌、令人震撼的樂段,那是一場名符其實、令人神往的音樂盛宴。由一位演奏家用一種樂器奏出的不同音景令人驚奇。劉芳精妙的技巧(如顫音,輕靈的泛音,抒情曲調,和喧鬧的掃弦效果),以及由節奏、動態不斷變化的段落組成的音樂本身,都喚起了一種即興的、令人激動的特質……”《全音雜誌》(The Wholenote Magazine),2003年4月3日

  “……她(劉芳)在快速和慢速樂段間自如地切換:在演奏舒緩樂段時,她能夠令琵琶尖銳的音色從容地綻放和呼吸;在演奏急速段落時,其密度和強度更令弗拉門哥吉他大師悲歎汗顏……” -- 魯珀爾特·堡藤伯格(Rupert Bottenberg),鏡報(Mirror),2002年3月21日

  “……演奏會序幕一揭開,我驚呆了。首先來說說那豐富多采的音色吧。剛開頭的輕鬆可愛的聲音仿佛單弦琴,但過一會兒,進入我耳朵的是如古典吉他那樣溫暖的聲音。曲調一轉,既有了像三味線幹扯嘶啞的聲音、又有曼陀林琴濕潤圓滑的聲音。還有尤克裏裏琴輕快的聲音、烏得琴那有彈力的聲音、古箏優雅的聲音、甚至竟傳出來像鋼琴那樣絢麗的聲音!這麽多的聲音都是從演奏者劉芳抱著的不大的樂器中奏出來的。天!我不得不承認劉芳這位演奏家的高超技藝。樂曲多半如我事先想象的那樣以憂傷、淒涼的旋律為主。比如說《霸王別姬》一曲,聽這首樂曲時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深深感到一種很悲壯的氣魄。這場演出,既演奏了中國傳統古典音樂又演奏了劉芳自己創作的樂曲。劉芳自己的作品有時節奏複雜得令人聯想到現代爵士樂,有時發出美麗的古典和聲仿佛巴洛克音樂,有時旋律喧鬧,宛然南洋島嶼音樂。各種各樣的表現劉芳都能運用自如,聽到這麽多的聲音,真讓我興奮:唉,不知下一個會發出什麽樣的聲音。……”——上田大朗(東京,日本)

  劉芳高超的音樂表現力和精妙的手指技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她與琵琶之間異常親密的關係。她好似與琵琶達到了如此的默契和理解,以致於音樂好象完全從這種‘人琴合一’的體係中自然流淌出來,就如同一部純粹的戲劇通過一位演員完全地表演出來。這種融合是如此完全,以至於演員成為藝術的一部分。從漸入高潮的漸強樂段,到細密交織、充滿旋律性的音符,劉芳的音樂的確是這種戲劇的靈魂。”——加布裏爾·薩福迪(GabrielSafdie),詩人,哲學家

  “……她(劉芳)與她的樂器成為一體,有時帶著精致非凡的優雅,有時帶著神奇的力量,把聽眾時而帶入凝思,時而帶入瘋狂。這位音樂家擁有非凡的音樂才能和技巧,頻頻令公眾驚訝不已,令聽者無比仰慕。如果說薩姆森(聖經裏的Samson)的神奇力量在他的頭發裏,那麽劉芳的魅力毫無疑問是在她的手指之間!”——魁北克國際音樂節音樂評論, 2002年7月14日

  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劉芳在巴黎的琵琶古箏獨奏音樂——那是對於關注藝術並且博學的上層公眾在聽覺、視覺和心靈上的一場真正盛宴。對於如此出色的演奏家來講,她能讓人遺忘高難度的技巧障礙,把聽眾輕鬆而寧靜地帶入美妙的音樂天堂。劉芳高超的演技同她的音樂理念結合,用手指,用整個身心,用優雅的姿態演奏中國音樂中的大師作品,將自己完全融入音樂之中。”Tran Van Khe博士,音樂學家,教科文國際音樂理事會榮譽會員

  “劉芳是一位出色的琵琶演奏家。她那優雅的演奏體現了琵琶的靈魂,讓人感到她就是琵琶的一部分,因為她把自己深深地融入其中。她眾多的國際性音樂會中包括十一歲時為英國女王的所作的禦前演出。她那穩定的高超技巧,不可思議的動態範圍,能夠將聽眾從一陣內心的狂野帶至一片蕩滌身心的靜默空靈。劉芳也是一位出色的古箏演奏家。她纖巧的手指輕鬆自如地在琴弦上優美地跳動,無疑是她多年來勤學苦練的結果。這位藝術家繼續令公眾感到驚訝與迷戀,她的演奏是一種不容錯過的絕妙體驗!”——蒙特利爾亞洲文化藝術節藝術總監詹尼特·拉姆(Janet Lumb)女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