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
2016 (1)
2017 (1)
2025 (1)
世人普遍認為薩克奇不惜血本派飛機及特種部隊打卡紮非是為了國內競選。我沒有諷刺誰的意思,這種看法現在開來是膚淺了。其實我的看法也深不到哪去,隻是按照小學語文課堂的思路走了一下。
小學語文學到讀文章時,老師總要講文章寫作時的曆史背景,還得背下來。我當時很討厭這種做法,主要是懶,不願意死記硬背。魯迅寫三味書屋時中國社會是什麽樣子跟文裏的蟋蟀有什麽關係呀,跟識文裏的那幾個生字有什麽關係呀?所以那次語文考試得了 39 分,不過我不以為恥,用現在時髦的方式給自己拔高一下,就是自己當時小小的年紀就知道反對舊框框,開啟普世價值,按大師的標準塑造自己等等,雖然終了沒混成大師。但不知為何,當時那種陳腐的分析問題的方法到記下來了,可能是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吧。
那這次西方武裝幹預利比亞的曆史背景是什麽呢?我翻翻今年的舊報紙看那些頭條,哎,發現了有意思的東東:《 311 日本海嘯引發了核事故》,《核能不安全,國際將棄用》,《法國核能占國內能源需求的 40% ,今後法國的能源依賴何去何從?》。
哈哈!曆史背景就這麽找到了。 311 日本核事故是利比亞命運的轉折點。 311 後,世人普遍關心的問題是,核能源這麽不安全,今後的能源從哪裏來。作為對核能依賴 40% 的法國,能不關心嗎?若無核事故問題,法國也不著急。花錢買油唄,無外價錢高點。但若要能源資源去核化,那隻有搶油一條路才能填補這麽大的窟窿了。也正因此,薩克奇加快了篡黨奪權的步伐。噢,寫突露了。應該是,加快了搶油步伐,雖然剛跟老卡喝完拜把子酒。
3.11 後, 日本不公開信息,所以3.11和公開核危機是有一段時間的, 聯合國決議時,大家對日本核危機嚴重程度還不太清楚。 不過事後分析, 還是要說薩克奇賭贏了。 拿國家的銀子去賭自己的仕途,可見西方政客的..... 法國航母去libya 多快呀。決議一下來就過去了。由此可見是個well prepared action。像中國, 被挑釁了幾個月了, 航母都過不到南海去, 哪怕沿自己海岸線轉一圈也好呀。
看題目的時候,還以為要說卡紮菲死於日本軍刀刺菊花。
薩克奇出空軍,核能危機是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