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劉貶曹”大概起於宋朝。宋前五代十國天下大亂,大臣們都像曹孟德,天天篡位,歲歲鏖兵。百姓在動蕩中朝不保夕,皇帝也整日心驚膽戰。宋朝的主流媒體推行仁慈、忠義、厚道,百姓自然樂得接受。但鑒於宋廷對外懦弱,百姓還是希望有能打仗、保江山的領袖。於是劉備就呼之即出了。
三國故事很有意思。在不同時代是不同的。元時戲曲中劉關張結義時關張是投名狀的。哥倆分別殺了對方的妻子,淨身入伍。(我覺得無必要也難理解。哥仨出山是為保家衛國,不是造反,沒必要殺老婆。)但元時大家都想造反,所以把劉關張也解讀成造反英雄。一出元戲裏說黃巾英雄也是被張飛一人給平的。但正史裏好像沒有這些東西。
宋時還很流行一個馬甲(外號):關索。關羽的一個兒子的名字。史上此人記載幾乎沒有。不知宋人發什麽神經。總之江湖上病關索、小關索、黑關索馬甲特多。 | ![](images/pixel_tran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