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奧運火炬國內傳遞看有關部門的安全意識

(2008-07-06 09:12:57) 下一個
奧運火炬在國內各地傳遞對向世界展示國內風情,是件好事。但中央電視台轉播時的兩個鏡頭,讓我難以釋懷。

一個是火炬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傳遞。衛星發射的功臣,竟在攝像機前,手持燃燒的火炬,在火箭發射架上順樓梯爬到架頂。看著燃燒的火焰與樓梯頂上的纜線近在咫尺,稍有常識的觀眾難免不禁心焦。火箭發射架上是嚴禁煙火的。即使是為了奧運火炬傳遞這一喜慶活動,或更大的政治任務,安全製度都是不能破壞的。

再一個鏡頭是火炬在嘉峪關的傳遞。現在嘉域關的木製城樓建於明代。是國寶級建築。我們的火炬手竟然把火炬舉上了嚴禁煙火的城樓。看著被煙熏的古代木樓,我心中的喜慶心情全無。

我相信,有關部門在火炬傳遞時一定是對火箭發射架及嘉峪關木樓采取了應急防火措施了。但前者是頂級科學設備,後者是頂級國寶,萬一產生意外火災,損失得不僅是奧運火炬傳遞的聲譽,而這兩樣財產的損失,更是任何部門無法承擔的。

更重要的是,這組鏡頭向國人傳遞了一個錯誤的信息:為了重大政治任務,安全措施是可以違背的。

據說前軍委主席鄧小平晚年視察海軍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軍艦前甲板嚴禁煙火區吸煙,被一海軍值勤士兵當即製止。鄧小平對此很讚賞地予以服從。因為他知道,在和平時期,沒有突發災難的情況下,安全是最大的政治。這是現代化國家的基本安全意識。

從這點上看,我們組織火炬傳遞的有關部門,是不及格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