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土

建這個玩藝兒,非得選所屬分類和子類,就跟去工商局注冊商標一樣。從一開始就把經營項目給框死了,免得日後來個跨類經營。行了,就這麽地
正文

《南京的橋(一)》

(2006-12-08 10:39:49) 下一個

《南京的橋(一)》

說起南京的橋,有人會想起南京附近長江江麵上的大橋。文革期間建成通車的南京長江大橋,曾是中國第一大跨度橋和第一長橋,也曾是世界上的最長橋。現在南京附近江麵上已有長江二橋,並正在興建長江三橋。從這方麵來看,中國的橋梁建設能力已經極大地向前邁進了。

 

在這裏,想聊聊南京地名中的橋。地處長江下遊的南京,過去是一個水網縱橫的城市。人們都知道秦淮河,那個燈槳十裏的地方,為南京留下了許多香豔的傳說。秦淮河是一條通入長江的水道,在過去陸路交通不發達的年代裏,水路是相對少顛簸的交通方式。於是,沿著流經城南的秦淮河,衍生出很多繁華的商業地區。為方便秦淮河兩岸的居民,很多橋梁被架設起來。在當時,橋梁絕對是地標性建築,這樣橋梁周邊地區慢慢地混用橋梁名作地名,從而形成了南京地名裏特有的以橋名來命名街道巷弄之現象。在南京城裏,除了秦淮河,還有秦淮支河、秦淮內河、內秦淮河、外秦淮河,以及許許多多算秦淮支河,但卻叫其它名字的小河流。這樣一個巨大的河網,為古南京初期的繁榮做出了不容抹煞的貢獻。那些在小河上架起的形形色色橋梁也遍及南京。

 

前麵說了南京長江大橋,從長江大橋南端下來,首先遇到的是鹽倉橋。說得準確一些,鹽倉橋是南京的一條巷子,它一頭接中山北路,另一頭接師祖庵。明代官府的鹽庫設在那裏。賣鹽是一個暴利行業,所以中國曆代都實行鹽業專賣,即官家壟斷鹽業交易。任何人私自販運買賣食鹽都屬非法,是要坐牢的。市井小販開的小鋪子想賣鹽,必須到官府去辦鹽牌,有鹽牌的商家才能做零售鹽的生意,但批發鹽就必須到官鹽庫去。在這種鹽業專賣機製下,官鹽庫是官府財政收入的一個大頭,因此官鹽庫是有重兵把守的。不僅如此,官鹽庫隻留一條經吊橋出入的通道。鹽倉橋因此而得名。今天,那個傳說中的鹽庫早已不知去向,鹽倉橋的那座橋也不存在了,隻留下鹽倉橋這個以橋為名的小巷,向過往的行人述說著它那曾經富有過的往昔。

 

南京人大概都知道老虎橋。在人們心目中,老虎橋是監獄的代名詞,這就象上海人說起提籃橋,馬上想到那裏的監獄一樣。南京有不止一處監獄,但老虎橋算最有名的了。那裏從清代開始就是監舍,到民國時稱第一模範監獄。四九年後,那裏的監獄被接管,仍然派同樣的用場,不過改名為江蘇省第一監獄。監獄邊是進香河,這條河現在已經改造成地下河了,但在那之前,監獄邊有一座跨越進香河的橋,叫老虎橋。為什麽叫這個名字呢?傳說龍生九子其一如虎,是專司監舍的神。清代的監舍就在那裏立了一座這個如虎之龍子的雕像,用今天的話說,那是監獄圖騰。百姓們依著這圖騰,把橋稱為老虎橋。從這個意義上說,老虎橋這名字從一開始就是和監獄聯係在一起的。當進香河被加上蓋子,變成地下河時,那座老虎橋就被拆掉了,但它的旁邊那條以橋為名的小巷子卻留了下來。那座曾經作為模範的監獄於九九年搬遷到鐵心橋。歲月滄桑,因司監之神而得名的老虎橋,先是橋被拆了,後是監舍搬遷了,連那尊雕像也被堙沒在曆史的塵埃中。隻有那個地名被冠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巷路牌上,當搖著芭蕉扇乘涼的人談起它曆史時,天上的星星會眨眨眼睛,悄悄地說:知道,知道,都知道。

 

在進香河水並入秦淮支河的丁字河叉,有一個叫蓮花橋的汽車站,這是行使在珠江路上的汽車需要停靠的車站。如果仔細觀察的話,那裏還有半邊橋,是個十分奇特的建築格局。行人或車輛匆匆地從蓮花橋上經過,大概沒有幾個人想去跟這座古老的橋梁打個招呼,甚至沒有人意識到這是半座橋。很久以前,這橋的東南端有個小庵叫蓮花庵,此橋就被稱之為蓮花橋。朝代更迭,時光悠悠,明清到民國,接著是四九年,蓮花庵的香火由盛至衰,當最後一縷香燭的煙飄散後,庵堂庭院裏青草開始掩沒那裏的小徑。直到有一天,庵堂變成了民居,那些泥胎金身隻好放下身段,融入民間,據說神仙下凡都是這樣的。那座古老的蓮花橋能一直使用至今,誰說不是那裏神仙保佑的結果?

 

水佐崗和中山北路之間,有一條巷子叫三步兩橋。誰若明天去那裏看,從頭到尾都不會發現一座橋。那,這巷名是從哪兒來的呢?相傳,水佐崗邊是幾條很深的溪,流過三步兩橋這片地時,形成了雙溝,當地人就建了兩座幾乎是連在一起的木橋。這兩座橋靠得如此近,隻要走三步就能跨上兩座不同的橋,三步兩橋因此得名。可有個老人不同意這個說法,堅稱那裏原來是有三個鋪子兩座橋,其名字是三鋪兩橋之誤。不管是怎樣,這巷子名與橋有關是無庸置疑的了。它為南京水網縱橫的過去,又輕輕描上了一筆。

 

南京的橋太多了。據稱,以橋作街巷名,南京是全國之最。這麽多的橋和它們路牌後麵的故事,肯定不是一次就能聊完的。留作下一次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趙行德 回複 悄悄話 果蒸土得一腿, 蓮花橋都下車了, 浮橋還不曉得, 下次進城,你不應

該下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