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12回國點滴

(2012-07-18 07:43:59) 下一個

又一次從國內探親歸來,本以為沒什麽感想,不過閑聊八卦幾句又何妨。

一回成都第二天就看了一場“川劇變臉秀”。以前覺得川話有味道,川劇卻未見得優雅。時隔多年,看這場川戲融合了故事、雜耍、鄉情,再加上現代的激光秀,奇幻的變臉秀,麻辣鮮香,很有看頭。








 

都知道成都是個悠閑的城市,人們忙著工作,更忙著享受。現在的社會,人們很容易覺得壓力山大,苦大仇深。憂鬱可以成就你的氣質,卻會傷害你的身體,還是快快樂樂,活在當下。周末的時候成都人愛成群結隊去郊外的青山綠水處逍遙。東郊三聖鄉的荷塘月色早有耳聞,剛好同學聚會地點選在那裏。看著荷塘裏一望無際的荷葉嫋嫋婷婷,身心無比輕快。
 



荷花還沒開,有幾朵蓮花悄悄綻放:



當過了一星期再去,荷花開始盛開:





也聽說有些人哪怕到了山裏也不爬山,隻按以下流程運活動:打麻將,吃飯,打麻將,睡覺,打麻將,打道回府。風景是啥樣?不知道啊,沒看啊。那為什麽去?就圖個打麻將時空氣好,不行麽?不行麽?:)

哥在青城山的隔壁趙公山買了一套度假房,前段時間剛裝修好,嫂子說妹妹回來可以來這兒度個假了,哥說:人家千裏迢迢興衝衝好不容易從鄉下進城,這不是又被灰溜溜趕回鄉下去了嗎。此鄉下非彼鄉下,我這個美國鄉下是海闊天空,川西的鄉下山高林密,不一樣的風景。進了趙公山,這樣的景致一抬眼隨處可見:



坐在度假村的露台上喝茶:


山泉水遊泳池,泉水從一頭進,另一頭出。水有點涼。



爬了兩個小時山,沿途見到很多種樹木,包括銀杏樹,板栗樹。小區路邊還有李子樹。當地農民大方,隻要你別太貪,隨便摘些嚐嚐沒問題。



成都的女人比較會保養,個個皮膚那麽好,讓我這個黃臉婆自慚形穢。她們流傳一句話:“十點後睡,不要臉;十二點後睡,不要命”。有理。決定回美國後痛改前非,先揀命,再要臉。再說打扮,從我這個美國老土的看來,很多人穿著有裝嫩的嫌疑,抨擊一下,那點陰暗的小心理就平衡多了,盡管後來自己也偷偷買兩條裙子準備裝嫩。

今年國內的熱點問題之一是食品安全。我看成都人雖然擔心,但餐館照樣人聲鼎沸,還是美食誘惑太大,再說必要的應酬也難免,生存大於生活。朋友笑說他們早已煉得百毒不侵,就算等到毒性發作,也七老八十的活夠了。想起李承鵬說的一句話,大意是:當有人炫耀自己能毒死蠍子時,我得意洋洋地把在腿上被我毒死的眼鏡蛇摘下來。感覺一般人對食品安全在意,但也不是那麽在意,尤其是從市場上買菜回家自己做還是基本放心的。美國食品還存在激素或轉基因的問題呢,世界上找徹底無害的食品也難。

美食一般是每次回國的重頭戲,可這次回國,除了吃的那一刻吃嘛嘛香,其它時候沒有掛念。吃在當時。與以往很不一樣的感覺。讓這一碗冒菜,一碗涼粉代表一下家鄉的麻辣風味。





城市雖然喧囂,也有清靜之地。話說問道青城山,一直對青城山外的普照寺情有獨衷。那天去,普照寺正籠罩在飄飛的小雨中,遊人稀少,非常安靜。吃過可口的素餐,找到室內茶室,品茶之間尋佛問道,不亦樂乎。



這位比丘尼讀經間隙來茶室坐坐,和茶客閑聊。同座的還有位在寺廟工作的清秀可愛的小居士,才十九歲,她很熱心地為大家奉茶,一舉一動有超過她年紀的嫻雅淡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問答。師父說過的兩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當你有煩惱時,多追問自己:“是誰在煩惱?”一直追問到底; 當你在生活中遇事難做決定時,仔細想一想你出發點是出於私心,還是利益大家。



改天又去了文殊坊拜訪一位佛家師父,文殊坊是佛門地界,一片祥和自在。



街邊的小木雕。


很喜歡這些小扇子,一口氣買了一堆。


和師父一陣閑談,清茶飄香,受益匪淺,如身處桃化源。佛家師父姓楊,因家學淵源,五歲起就開始接觸易學,求道多年,後認為佛法最為究竟,成為藏傳佛教多識仁波切的弟子。一直致力於學習、弘揚佛法,同時他還是個成功的商人,每年大量捐款做慈善。成都從來都是佛道勝地,也是漢藏佛法交匯的福地,他說找他學修佛的人都上萬了。他在講解一些佛法之餘,特別告訴我們身處現在的社會更需要靜心向善,堅持自己正向的力量,提升能量,擴大幫助別人的心懷,多為他人做奉獻,個人和世界是一體的。

下麵圖片是他開的佛教客棧和素餐廳。很喜歡這個客棧名,和餐廳裏那幅聯子: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姻緣各人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瘦身小兔 回複 悄悄話 老鄉的攝影技術很高啊,尤其是荷花蓮花那幾張拍得真美!
五弟五哥 回複 悄悄話 荷塘月色真的很漂亮。
佛家聖地還是很讓人反省,得益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