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花與國鳥-懸而未決的文化命題!
(2009-07-23 02:52:27)
下一個
中國的國花與國鳥-懸而未決的文化命題!
每隔一兩年,有關國花、國鳥的話題就會重新熱鬧一回。最近有消息稱,丹頂鶴已經作為國鳥的唯一候選者,被報送國務院審查,按程序最後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決定,以法律形式確定其國鳥身份。正當人們為此或喜或憂的時候,又有報紙披露說,丹頂鶴由於其拉丁文名字直譯就是“日本鶴”,其國鳥資格受到了較大爭議,也因之未能通過國務院審查這一關。
丹頂鶴的確是一種很有文化內涵的鳥。從古代開始,這種體型高大的涉禽就被飼養在宮廷或達官貴人的宅邸中,以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征。曆代騷人墨客也多以仙鶴為意象,表達飄逸、神秘、高貴和清雅等思想內涵。在當代中國,丹頂鶴也依然是公眾青睞的一種仙鳥,在中國畫裏,它經常與鬆樹並置,象征著長壽。看起來,以丹頂鶴作為國鳥,似乎並沒有什麽不妥。
問題並不隻是出在“日本鶴”這一名稱上。確實,日本北海道是丹頂鶴的重要繁殖地之一,當地民眾還將丹頂鶴作為“濕地之神”加以嗬護。在日本,有關丹頂鶴的文藝作品也不勝枚舉。但要說就是為了這個緣故,中國人無法將丹頂鶴視為國鳥,那未免顯得我們太過狹隘。事實上,早在曝出丹頂鶴的“日本名稱”之前,已經有不少人對丹頂鶴的國鳥資格持懷疑態度。最主要的理由是,丹頂鶴作為一種主要棲息在北方的鳥類,並不具備廣泛的代表性,很難成為“國家級”的形象“代言人”。
除此之外,國鳥推選的地域色彩太過濃厚,也成為公眾對此事不太熱心的原因。我國的丹頂鶴主要繁殖地為鬆嫩平原,推選丹頂鶴為國鳥的全國人大代表恰好來自齊齊哈爾。除了某種地域文化的自豪感之外,人們很難不懷疑,其中存在著利益與資源爭奪的因素。在國花的推選中同樣存在這類的問題,比如武漢市主推梅花為國花,洛陽則把牡丹看作國花的不二之選,個中原因不言自明。不難想象的是,如果在“國家級”自然形象的評選中摻雜了太多功利的因素,肯定會引起人們的反感,導致一種置身事外的漠然情緒,這與國花、國鳥評選所希望達到的文化共識與價值認同目標恰好是背道而馳的。
國鳥、國花是一種來自西方的文化事物。中國人素來自認為地大物博,把一兩件公眾喜歡的物事推舉到“國家級”的位置上去,也未嚐不可。不過,問題似乎也正出現在這裏。一些人之所以要推選國花、國鳥,是因為美國、日本都有國花、國鳥,如果我們沒有就感覺“低人一等”。另一些人之所以熱衷於此,則是因為身在某個協會或者是某個地區的代言人,有爭奪社會資源的“義務”。至於國花、國鳥的文化功用到底是什麽,我們究竟是否存在推選國花、國鳥的必要性,做嚴肅思考的人似乎並不多見。
從神話學角度來看,把一種鳥推舉為國鳥、把一種花推舉為國花,目的還是要塑造一種現代圖騰,以起到民族形象識別、價值認同和精神感召的作用。此外,從資源分配角度看,國鳥、國花的評選又能爭取更多的財力以保護某種珍稀自然資源。如果從這兩個方向去審視,國鳥、國花、國樹、國山的評選都沒有太大的必要。這主要緣於我們的自然豐富性、文化多樣性和價值多元化,我們對自然萬物有太多的熱愛,丹頂鶴、朱鹮、紅腹錦雞乃至麻雀很難取舍,梅花、牡丹、菊花和茉莉也都各擅勝長。我們又有太多的珍稀自然資源需要去保護,那些被列為國花、國鳥候選者的事物反而已經活得很“舒服”了。
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們其實並沒有適當的“供奉”國花、國鳥的傳統文化資源。想象一下吧,假如丹頂鶴真的被評為國鳥,我們到底該拿它怎麽辦呢?是像別的國家一樣,把它的圖案印在紙幣上,還是在每個城市的動物園都飼養幾隻、以供兒童辨認?如果我們並沒有關於國花、國鳥的內在精神渴望,即便把它們評了出來,那也隻不過是意象的空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