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塢的茶山:
多少年來,喝綠茶已成為了習慣。清早,先泡上一壺茶,滾燙的開水衝出的茶香略帶點苦澀,但卻具有非常好的提神健腦功能。一天下來,茶水由苦變甜,由濃澀變清淡,也不再用開水衝,最後就是一杯略有滋味的涼白開了。
龍井村算是綠茶的聖地之一。想去龍井品茶,卻誤撞到了梅家塢(其實是朋友舉薦)。想不到的是這裏的景致比龍井還要美,藍天下,茶山一片翠綠,還有著一點點的霧氣。帶著鬥笠的采茶人穿梭在茶園中。農曆清明前的茶場清爽易人,陽光和煦,“茶”味極濃。來這邊品茶談天的雅客不少,尤其是這樣難得的好天氣的時候。梅家塢的人也比較樸實,端茶倒水格外客氣。當然,和生性粗獷的北方人相比,江南永遠是溫雅的故鄉。
要品茶,自然需要對茶多少有點了解。老茶客簡略幾句話,算是帶徒弟入門。茶,有明前茶和雨前茶之分。“明”指的是清明節,“雨”指的是陰曆“穀雨”。顧名思義,是清明節前采摘的茶為明前茶,穀雨前采摘的茶為雨前茶。據老茶客講,明前茶為上品,雨前茶為次,雨後茶那就是樹葉子了。想想自己冒充茶客多年,號稱品過不少種茶,到頭來才發現,也不過是和樹葉子末打了多年交道而已。不入茶鄉,焉得茶道啊!
進了茶鄉,還要看看如何炒茶。現代工業已經將過去的炒茶爐灶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電爐子,但是鍋還是老樣子,兩尺直徑的大炒鍋,炒法還是由人來操作。首先,將鍋加熱到200度左右,然後將新采摘的嫩芽放入鍋中,數量隻是剛好覆蓋住鍋底,由炒茶人用手反複翻炒。每次炒15分鍾左右,需要這樣炒三次後便大功告成。據說炒茶一定要用手來翻炒,這樣茶才到位。我左思右想也沒能找到其科學道理,歸於茶道吧。不過,我注意到,有些個別炒茶人戴的是塑膠手套,是否安全,有點疑問。
在下午溫暖的陽光下,與眾茶客坐在茶山腰的茶舍庭院中的果樹下,慢慢品味著新炒好的節前春茶,濃鬱的茶香彌散在四周。望著院外不遠處時隱時現的茶農在采摘春茶,空氣中飄蕩的都是輕鬆和暇意,一派逸然自得的景像!這樣的生活,古人亦歎:能不憶江南?
昨天還與父母講起到西雙版納買的茶, 還有明前茶, 雨前茶, 真是巧了。。。
藍天下,茶山一片翠綠,還有著一點點的霧氣。---筆下之景很美很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