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薄老先生去世,引起了舉世轟動。國外關心的是八老問題,國內則是哀悼最後一位老革命家的離去,轟轟烈烈。這樣的禮遇,薄老在天之靈也可以得到慰籍了。
作為新中國的大管家之一,百年之後,無任何錢財,遺產留給後人,也的確是薄老那一代人視錢財如糞土的真實寫照。他們打土豪分田地,為理想背叛家庭,輕視生命,其付出和奉獻皆為巨大。在這個方麵,無可置疑是人類的楷模。
那麽,這樣的楷模是否可以在人類史上不斷複製呢?或者說,是否有不斷複製的條件呢?可能有些困難。俗話說,凡事成功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條件。薄老做貢獻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人也不怎麽配合了,所以,作為複製的條件恐怕不存在了。當然,不排除少數特例。
在現代生活中,吃喝拉撒睡仍為生存之基本要素。單憑貢獻或奉獻,無法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更何況當年的全民供給製已經不存在,每個人都要為口糧而奮鬥。現在回想一下,吃大鍋飯的美妙在於無憂無慮,可以肆意發揮自己的文學哲學藝術天才。
現在的問題是:貢獻是否可以有報酬?報酬是否合理?不記報酬是否就是高風亮節?不需報酬就表明行為坦蕩呢?
回過頭來想想,如果都沒有報酬,人們怎麽能夠生活呢?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在商業運作中,有“有形”和“無形”一說。“有形”可以用現金,實物等來代表;而“無形”則是各種福利待遇的統稱。如果將二者合起來計算,結果很就明了。以我們領導人所享受的待遇來看,其實,薄老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報酬不亞於當今任何一個億萬富翁。如果該計算有出入,那也隻是末尾幾位數的差別,數量級是正確的。
更進一步想想,有報酬,有遺產難道就不好嗎?子孫傳世,五千年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遺產。這些遺產,都是自古至今各類報酬的所得。如果自始至終沒人要報酬,也就沒有遺產,那恐怕也就沒有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了。如果真沒有遺產,估計大家現在都在講英文或西班牙文,信仰基督教或伊斯蘭教了。
我想,還是有些遺產,有幾張存折的好。遺產可以分給子孫,存折可以分給付出巨大辛勞的秘書們。這樣,領導的子孫們和秘書們就會有所安頓而不至於向社會積極的尋求回報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中國社會就會變得更公平些,和諧社會的目標就可以快些達到呢?
-掙得是你的本事,沒本事的就轉而求其他.---如此誰都不怨
中產階級數量就增加,社會就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