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自己講述自己:五千年看山西,三千年看陝西,千年看北京,百年看上海,十年看深圳。我,沒聽明白。
這是我頭一次去山西,在心目中,那裏隻有煤和黃土的概念,外加上五台山的清涼寺,呂梁山的華主席,杏花村的汾酒和雲周西村的劉胡蘭。點滴的了解無法讓我對山西有個清晰的認知。這樣,在一肚子的疑問和茫然之中我走進山西。
山西的煤老板在全國是出了名的,以在外穿著簡樸,出手闊綽著稱。北京上海一次一棟樓的買房團,一次20輛悍馬的購買力衝擊著人們,令人對傳統的山西刮目相看。然而,這次旅行,讓我震撼的卻不是這些。在晉商們長袖當舞的商場之外,推動他們成功的並不是簡單的煤資源,而是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曆史。
由於是冬天的原因,對山西的第一印象是一種灰色的色調,凝重,莊嚴,就象是黑白照片的基色。這個感覺來自於我們的導遊 - 常家大院的講解員小常。
常家大院,其實是個大莊園,占地超過100多畝,與更為出名的喬家大院相比,有“喬家一個院,常家兩條街”之稱。在常家大院的那天,天色灰蒙蒙,似有霧氣,具有強烈北方特色的建築全部都是灰牆青瓦。蕭瑟的嚴冬讓它的後花園中的林木更充滿了寒意。廖廖的幾個遊人隨著導遊在已經結冰的湖邊觀賞的風景。大量精美的石雕,碑刻和建築無聲的述說著常家三百年的興衰。我驚訝的發現這所北方莊院粗曠中的細膩,大量的文物和書法作品顯現出主人對文化的追崇和認識。我和小常講:“今天的天氣不好,如果有陽光的話,這個莊院會非常漂亮”。小常回答:“今天的天氣已經是很晴朗的了”。她的回答令我吃驚。望著午後仍未消散的“霧”氣,感到山西正在穿越一種沉重。
早就聽說過太原古城,又稱晉陽古城。從這裏走出了九位皇帝,特別值得一提的,它是中國鼎盛王朝唐朝的發源地。同時,大詩人白居易和唐朝著名宰相狄仁傑皆出生於此。由於其盛產皇帝和王公貴族,當年宋太宗趙光義為了斷絕太原的龍根龍脈,維護其趙家萬代基業,曾在這裏水灌火燒釘打三遍,徹底摧毀了晉陽城。現在的太原是宋代的潘美和楊業為維護邊關而重建的。
據說晉祠已入中學的教科書,在我那年代還沒有,所以也不清楚到底說了些什麽。自從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玩笑之談而被迫封該地於其弟叔虞,後為晉地所在,人們就開始建造晉祠了。冬天的晉祠異常莊嚴,在大門外,就已感受到其曆史的厚重。晉祠有三絕,周柏,難老泉和宋塑侍女像。聖母殿側的周柏原有兩株,一邊一株。其中一株在道光年間被伐,另一株據說由於思念,便向被伐的那株所在的方向傾斜,形成了今天這個樣子。晉祠中的古樹隨處可見,成就了“千年鬆,萬年柏,不如老槐拐一拐”的說法。走進晉祠,才發現,千年的曆史並不遙遠,平日見到的百年古木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提。難老泉的泉水前些年幹涸了,據說和當地開挖煤礦,導致地下水流逝有關。現在通過整治,又有水了,但有人私下講,這是自來水。彩繪的侍女像很好,但我很擔心,那些暴露在汙染嚴重的空氣中的雕像是否能再維持多久。
在我未到之前,心目中的山西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土和煤”的味道。這一偏見,在瀏覽了山西一個角落後全部煙消雲散。短短的的幾十裏路程,古跡隨處可見,信手拈來的都是千年故事。由於時間倉促,平遙古城近在咫尺,卻無法成行,也算是一個遺憾。不過這個遺憾也給我再次造訪山西留下了足夠的理由。
就這樣,從這裏,我開始認識山西,為了解五千年山西文明開啟了一扇窗縫。
img style="WIDTH: 731px; HEIGHT: 432px" height="432" src="http://i11.tinypic.com/3z8qhzt.jpg" width="731" /
1.向上載照片, www.tinypic.com
2. 把地址copy出來, "http://xxxx/xxx.jpg"
3. copy the following line to your article, replace the pic address here, then you can modify as you want.
最喜歡這句的朦朧和厚重...
"望著午後仍未消散的“霧”氣,感到山西正在穿越一種沉重。"
好文, 身如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