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爾瓦利德:續寫投資神話的沙特王子

(2007-04-18 17:57:43) 下一個
坐擁203億美元財產、在《福布斯》富豪榜排第十三位、人稱“中東巴菲特”的沙特阿拉伯王子阿爾瓦利德·本·塔拉爾(Alwaleed Bin Talal)的目光停留在中國,他於日前訪問了上海、台北、香港等多個城市,尋找投資機會,繼續在投資領域書寫自己的“一千零一夜”神話。

偏愛“瀕危”企業

今年52歲的阿爾瓦利德身世顯赫,其家族與摩洛哥王室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但他對政治並不感興趣。1979年在美國一大學畢業後,他向父親借了3萬美元,並抵押了自己的住宅獲得30萬美元貸款,利用這些資金從事中介業務,後轉戰房地產業,同時對當時被低估的沙特銀行業進行大規模投資。

真正將阿爾瓦利德推到全球聚光燈下的,是他投資花旗銀行的驚人之舉。上世紀90年代,阿爾瓦利德向當時因美國房地產貸款和拉美業務經營不善而陷入困境的花旗銀行大筆注資,幫助花旗從泥沼中抽身免於破產,他也因此以幾百萬美元狂賺了數十億,在花旗的股份上升到了14.9%。花旗的股票自1994年後扶搖直上,這筆投資至今仍然是他獲利最豐厚的投資,為他賺回了一半的身家。

阿爾瓦利德說:“我總是在尋找同樣的東西——國際上知名的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健康穩固的根基,但是陷入了暫時的困難之中。”他經常選擇掙紮在生存邊緣的大企業投資,經過運作將它們從絕境中拯救出來。法國迪士尼樂園、倫敦“金絲雀碼頭”酒店、巴黎喬治五世飯店都是借他之手成功“複活”。

現在他已是美國最大的外來個人投資者,從花旗銀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麥當勞、迪士尼、四季酒店、時代華納、迪士尼樂園,到福特汽車、摩托羅拉、蘋果電腦、eBay,他的投資涉足各個行業、遍布世界各地。

神秘的投資人

阿爾瓦利德稱,他更願意成為一個長期投資者,這為他贏得了極好的名聲。就像《經濟學家》所說的:“假如一家公司陷入資金不足的危機,他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個能輕易地開出上億美元支票的私人投資者之一。”

然而,阿爾瓦利德的“王國”始終給人一種神秘感。他在沙漠中的露天辦公室有半個足球場大,以地毯鋪在沙漠裏,邊緣處用大靠墊圍起來,他喜歡在荒涼的大漠裏運籌帷幄。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隨時隨地調撥大量現金,但人們不知道他的錢從何而來。他很少出售任何投資項目,也否認他的財產來自於遺產繼承或贈予,投資收益和貿易方麵的金額也並不大,人們不知道他每次收購的大額資金是從何而來,因此被稱為“會買不會賣”的富豪。

另一方麵,阿爾瓦利德希望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向西方商界介紹阿拉伯世界。他大量投資西方企業,但從不幹預它們的經營管理。“9·11”恐怖襲擊後,阿爾瓦利德試圖捐贈1000萬美元救災(但被拒絕);他資助哈佛大學和喬治敦大學的伊斯蘭研究;他購入新聞集團和時代華納等主流媒體集團的股票,借助大眾傳媒消除東西方的誤解;他甚至在CNN為自己的股票做廣告。

與中國共舞

2006年5月底,阿爾瓦利德以20億美元認購中行2.7%的股份,吹響了進軍中國市場的號角。其後工商銀行的海外招股中,他再擲20億美元認購;中國交通建設上市,他以策略投資者身份認購相當於53.7億港元股份;此外,在招商銀行H股發行時他也介入其中;對近日上市的新股洛陽欒川鉬業亦有意認購。據初步估算,阿爾瓦利德目前在香港股市的投資超過50億美元。

自從入股中行,每逢香港有大型新股上市,他便收到邀請入股的電話。他表示,隻要新股的業務理想,他都有興趣做策略性投資者。他說:“我相信香港,相信中國,中國銀行是長線投資。”

阿爾瓦利德此次出訪上海、台北、香港等多個城市時說,上海、北京和澳門都是投資酒店業務的上佳地點,他主要著眼於發展高價酒店的機會。整體來說,他在中國及亞洲的投資並沒有上限,各種項目都有興趣參與。阿爾瓦利德說,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是他首選的投資對象之一,他會繼續“與中國共舞”(tango with chin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