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與工業革命
朱雨心
西洋人乘工業革命之勢成了世界的主導,撿盡了便宜,占盡了先機。中華民族要翻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至少需要幾代人的艱苦努力。人們自然會想,倘若當初中國先有了工業革命,何至於會有今天的被動局麵呢?
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得工業革命以及與之相關的現代科學技術首先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國發生、發展呢?幾乎所有中國和西方、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差別都被認為是原因,諸如中國的大一統,獨尊儒家,地理環境等。甚至有人認為是因為西洋人肉吃得多有助於大腦發育,或是拚音文字有什麽獨特的功能。其實,哪裏有那麽玄呢?工業革命以及與之相關的現代科學技術沒有首先在中國出現是因為中國的科舉製度,而在西方出現則純屬歪打正著。
應該認為中國的封建社會結束於春秋戰國時期。隨後的兩千年應該稱之為後封建社會。後封建社會本質上就是資本主義社會,與人們通常所說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區別在於後封建社會是長期處於不發達狀態的資本主義社會。
封建社會的特征應該是作為生產資料的土地等是通過自上而下分封的方式為世襲封建貴族所擁有,而人民實際上附屬於土地。土地和人口都不是可以自由買賣的。而中國社會自秦漢以後,土地等生產資料均可買賣,人民也可自由擇業,不再附屬於土地。這些都是資本主義的特征。雖然在後封建社會,名義上皇帝擁有全國的土地及人口,但是這僅僅是象征性的擁有,並不能因此作為確定社會本質的依據。最多隻能說後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築帶有封建社會的某些特征。
與中國的情況不同,西方在十七、十八世紀向資本主義過渡前,一直處於世襲封建貴族的統治下,是真正的封建社會。英國至今仍帶有許多封建社會殘餘,不但仍有世襲的封建君主,還有許許多多世襲封建貴族以及這些封建貴族的世襲特權。英國的上議院至今仍由世襲封建貴族把持。這些封建貴族的頭銜及特權都不是可以用金錢自由買賣的。一位富有的平民未必能享有一個破落貴族的特權。這些都不是資本主義的特征,而是封建社會的特征。可以說,就連英國今天的封建殘餘都要比中國的後封建社會還要封建。這從一個方麵說明了本文前麵所說的觀點,即自秦漢以來的中國社會本質上並不是封建社會。
關於中國封建社會的劃分長期存有不同的觀點。不但如此,社會發展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這樣劃分是否具有普遍意義本身就是有爭議的。問題之複雜決非三言兩語說得清楚。本文所要指出的僅僅是秦漢以來的中國社會不同於西方的封建社會。若按前麵提及的社會發展序列為準,則要比與西方的封建社會先進些。若以西方封建社會為參照,則秦漢以來的社會便是後封建社會;若將秦漢以來的社會定為封建社會,則西方的“封建社會”至少應該定為半奴隸,半封建社會。
中國的後封建社會除了皇帝擁有特權外,基本上不存在一個擁有世襲特權的貴族階級。這一點要歸功於科舉製度。沒有科舉,平民幾乎不可能參政。漢朝的官世襲的成份就很大。除了世襲外,漢朝選官用的是推薦製,即由地方官負責考察人才並向朝庭推薦。中國自從清末廢了科舉後,選官就未曾有過明確的製度,直至今天。現在選官用的本質上就是推薦製,隻不過在製度化方麵比漢朝更差一些。漢朝的推薦製必然造成做官的世代做官,平民百姓難以介入。這既不公平也不利於朝庭選拔人材,還容易形成特權階層和朝庭對抗。因此,自隋朝以後便采用科舉選官。不論出身成份、家庭背景,經濟狀況,都可以一樣地在考場上見分曉,以一般的文化素養為準,考中的,朝庭授予學位,並可候補做官。這個製度非常的公平、公開。若是考不中,即使其老子位居高官,皇親國戚,照樣拿不到學位做不成官(皇帝特別封賞的畢竟是少數)。至於做官的作弊,總是難免,但也是少數,何況一旦敗露便有殺頭之禍。王法無情,絕非今天中國的法製(或法治)可比。科舉製度使得一般的平民有了參政的機會,而世襲封建貴族階級也就從此基本上不存在了。如果我們將“民主”定義為人民的參政程度,那麽,科舉是曆史上從未有過的高度民主的製度,其民主程度不亞於當今的選舉製度。可以說,科舉是“有中國特色的”古典民主製度。
科舉一開,舉國上下一片讀書之聲。做官機會均等。有那麽開放的仕途何必還要弄刀弄槍呢?考不中,隻能怪自己笨,怪不得別人,心中沒有怨恨。治安當然也就沒有問題了。於是天下太平。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一時蓬勃發展,終於造就了唐朝的鼎盛。
中國的後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都比西方的封建社會更接近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基礎本質上就是資本主義的,而上層建築則是帝王的獨裁和由科舉產生的平民政治的結合。中國後封建社會發展的長期停滯主要原因在於缺乏新的生產方式的推動。也就是說,科學技術沒有能及時發展起來。西方資本主義的出現和發展與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誌的工業革命有因果關係。沒有這種幾乎純粹是科學技術上的推動,西方的資本主義照樣發展不起來,連進入後封建社會都難。西方可能會長期處於封建社會。
科學技術沒有能及時在中國發展起來從而導致工業革命的原因正是科舉製度。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有科舉,社會的精華都被科舉所吸引,走讀書做官的路。這裏的讀書學的是科舉要考的內容,僅限於人文學科的一些內容,如文學、曆史、政治等,並不包括數理化之類。一個國家終究隻有那麽些人才,都去考科舉,自然就沒人去搞數理化了。那時,讀書做官被認為是正途,既使還有人搞數理化也不為社會所重視。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除了讀與科舉有關的書,其他的都是下品,包括讀數理化的書。在這樣的環境下科學技術怎麽可能發展起來?設想科舉的考試內容也包括數理化的話,一千三百年搞下來,根本就不會再有什麽哥德巴赫猜想之類了。早就猜出來了!然而,即使如此,仍然不會有工業革命。因為學數理化是為了科舉,並不是為了做蒸汽機。這時讀數理化的書雖然成了上品,但是做蒸汽機仍是下品,還是沒有人去弄。弄它幹什麽呢?放著那麽好的科舉之路不走,去弄蒸汽機,雖然好玩,又有什麽用處呢?說蒸汽機能生銀子,似乎也不是那麽直接了當。比較之下當然還是讀書做官好。可以說,科舉之花一開,其它的任何花草都別想再長了,甭管是香花還是毒草。
西方在進入工業社會前,一直是真正的封建社會,平民沒有參政的機會。按理說,這樣的社會比中國的科舉時代不公正得多。然而,正是因為其不公正反而成了西方產生工業革命的原因。對於貴族來說,既然生來就是上等人,不必再花精力去求什麽功名,於是就隨便做些感興趣的吧。雖然大多數貴族感興趣的不外乎聲色狗馬之類,但是也有些人對做學問感興趣。求知是人類的本性之一嘛。而對於平民,既然做官的事不必想了,那就隻有做其它的事。雖然做官仍“上品”,但是做不做得成官取決於投胎,而不取決於個人努力,隻有投胎到封建貴族家才有做官的可能。因此,平民百姓既不必花精力去爭取“上品”,也不必因為從事“下品”而苦惱,反倒活得瀟灑起來了。做官不成退而求其次,求財,求名。於是,各種法術都有人鑽研。百餘年下來果然頗有成效。等弄出蒸汽機來一看,竟然是那樣的生財利器,自然更加投入,一發不可收拾。看得那幫封建貴族也按捺不住,紛紛下海。既然你貴族也玩起了平民的勾當,那我平民當然也可以玩玩你貴族的勾當:做官。於是,西方的封建社會沒有象中國那樣經曆後封建社會的停滯,而在技術和政治兩方麵的推動下,一路不停地向資本主義社會高速演化而去。
科舉對於社會發展的強烈抑製的副作用古人恐怕難以料到。而且,那時即使認識到了這種副作用,古人也不一定認為是壞事,多半還認為是好事。那時追求的是社會穩定,並不是科技發展。這未必是古人認識狹隘。實際上,並沒有理由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總是造福人類的。工業革命後的實踐表明,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禍幾乎和帶來的福一樣多。從具體方麵講,物理的發展固然使人了解了物質的本質,然而也置人類於核毀滅的陰影下。類似的,有了化學便有了片刻間殺死千百萬人的毒劑;有了微電子技術便有了隨時會從天而降的炸彈;而生物技術將可能使人類徹底喪失做人的尊嚴。從一般的方麵講,工業革命後,道德墮落,犯罪上升,家庭日益解體,天倫之樂越來越少。若將工業革命前的社會演化稱為文明的過程的話,那麽,工業革命後的社會演化便有了文明退化的特征。今天,借助科學技術,人們的生活有了種種(技術)上的便利,有時候會給人一種錯覺,仿佛沒有這些科學技術日子必定很糟糕。其實不是這樣。快樂是精神世界的東西,在溫飽基本滿足後,與物質世界沒有因果關係。以前沒有電視、電影時,可以看戲。也許一年半載才能看得到一回,也許那戲是那樣的簡陋。然而,那時人們看一回那樣的戲所得到的樂趣可以享受一年,或更久,那樂趣絲毫不比你現在天天看電視電影少。不是嗎?再舉個例子。今天許多水果,假設桃子吧,一年四季都吃得到,而以前一年中隻有十天半月上市時才吃得到。是現代人還是古人更多地享受吃桃子的樂趣呢?那時,在桃子上市前有盼望桃子上市的樂趣,桃子上市時有吃桃子的樂趣,而桃子落市後有回味吃桃子的樂趣,直到下一年的桃子上市。現代人雖然天天能吃到桃子,但是桃子的味道卻再也沒有以前好了,樂趣並不比一年吃一次桃子更多。這隻是兩個例子,而其它所有的一切其實大都是這樣。你敢說今天的人生活得比古人更快樂嗎?
人們的生活的快樂主要不取決於科學技術的發達程度。因此,若由科舉帶來社會安定,即使由此而造成科學技術發展的停滯,對於老百姓來說實在不是一件壞事。不幸的是,西洋人借工業革命之力,以堅船利炮殺將過來。一時間科學技術幾乎成了一個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你要是敵不過西洋人的堅船利炮,那根本就沒有你講道理的資格。君不見,印地安人幾乎被殺絕了種。到了這時才有了“發展是硬道理”的說法,而其它的都變得次要了。
不過,古代的科舉並不足以完全保證社會長期安定。雖然選官是民主的,升官,罷官卻都是由上官並最終由皇帝掌握,平民百姓並無參與的份。對官的監督是自上而下的,一旦朝政失明,官場就會腐敗,老百姓就沒有太平日子過了。可見選官的民主,無情的王法都還不足以保證官場不腐敗。另一方麵,盛唐以後中國屢遭入侵,也是老百姓沒有太平日子過的原因之一。然而,在鴉片戰爭前,所有的入侵者無論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口和自然資源都遠遜於中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綜合國力都弱於中國。那時是先進也要挨打。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是,科舉也難辭其咎。由於科舉的影響,中國人過於重文輕武了。行軍打仗之法少有人推敲,造槍造炮之術更沒人鑽研了。
科舉的副作用在清末已為人們所認識。戊戌維新的內容便包括廢科舉。當時也是搞改革開放,以圖富國強兵,而國家深感人才缺乏,追究起來根子正在於科舉的副作用。於是要廢科舉,興學校,出發點和今天的“科教興國”的“基本國策”是一樣的。當年主張廢科舉的也都是科舉出身,這多少說明科舉選出來的人素質還是不錯的。要一舉廢除已實行了一千餘年的製度,當年清庭改革開放的決心不可謂不大,然而具體做法上太草率了。可以說,僅廢科舉一項便足以使變法不得人心而注定失敗。國家大事,變法與否,利弊幾何,一般老百姓哪裏搞得清楚?而且大多數也並不關心。關心變法的是政府官吏,再就是所謂讀書人了。科舉一廢,全國尚未考取功名的讀書人一下都沒了出路,幾十年的辛苦付諸流水,在當時的情況下,又沒有其它行業可轉。廢科舉就等於政府騙人白讀了幾十年的書。這樣的變法焉能不遭人反對?
廢科舉這樣的事,應該訂出目標昭告天下。譬如,十年後全麵廢科舉,這十年內每三年一次的科舉逐次減少科舉取仕的比例,逐次增加新法取仕的比例。十年不夠就用二十年,這樣才顯示出政府對人民的負責,也就消除了社會動蕩的因素。二十年後,若仍有讀書人沒有轉行,那就怪不得政府了。既使用二十年時間改變中國約兩千年的教育製度和一千三百年的選官製度也已是非常快的速度了。戊戌維新是在中日甲午戰爭後,大概是被西洋鬼子,東洋鬼子逼急了,以至於求富強的心太切,亂了手腳,欲速則不達。
然而,要廢科舉是因為科舉的副作用不好。科舉本身的功能是選官,未必不好。科舉的基本優點,即公開、公平、製度化以及以一般的文化素質為選官的標準,既使在今天也仍然是優點。倘若重開科舉取仕,也仍然比現行的推薦製好。科舉必須改良以符合現代化的需要,卻未必值得廢,譬如,擴大考試範圍,將數理化等自然科學以及世界政治,曆史,地理概況,外語等包括在內;以及實行分科考試,譬如若有意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即外交部)做官則要加考外語等。或輔之以新法取仕,廣開仕途以減少科舉的副作用。另一方麵,隻要政府切實鼓勵工商,給讀書人廣開出路,科舉的副作用自然也就小了。學校應該辦,私塾也可以照開。不論是用什麽方法讀書,都可以一樣參加科舉考試,考中的,政府一樣授予學位。這才是多種途徑辦學加速人才培養的做法。不廢科舉,變法會容易些,今天的改革開放的事也許在一百年前就做了,中國也許早已工業化了。而科舉也許會演化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民主")政治製度的一部分。
《華夏文摘》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三日出版(cm990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