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格裏格《培爾·金特》全曲

(2006-11-20 10:17:17) 下一個


好不容宜從網上找到的,是純音樂。曾貼過最後的一段(第二組曲第四段)索爾維格之歌,那是美聲獨唱,我覺的比純音樂更感人。本不想帖全曲的,因為太長(30+mb),實在是自己太喜歡這曲子了,非常希望與大家分享,所以咬一咬牙還是貼了。以下是俺從網上刮來的關於此曲的文章,不是俺寫的。要靜下心來聽哦,別辜負了這麽美妙的音樂!:)Enjoy 並周末愉快!

格裏格應邀為易卜生的詩劇 《培爾·金特》 所寫的配樂,完成於1874至1875年間,但他從配樂中選編的兩套組曲(各分四段),卻到1888和1891年才先後編出。這兩部組曲都是曲作者格裏格的代表作品。 戲劇《培爾·金特》 雖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學家、劇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劇作中卻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易卜生的詩劇《培爾·金特》大量采用象征和隱喻的手法,塑造了一係列撲朔迷離的夢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當時挪威上層社會的極端利己主義,同時又觸及了當時世界上的許多重大政治事件。 關於易卜生的這部詩劇, 格裏格曾在他《第二組曲》的扉頁概括作了這樣的說明:“培爾·金特是一個病態地沉溺於幻想的角色,成為權迷心竅和自大狂妄的犧牲品。 年輕時,他就有很多粗野、魯莽的舉動, 經受著命運的多次捉弄。培爾·金特離家出走,在外周遊一番之後,回來時已經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離家時那樣一貧如洗。在這裏,他年輕時代的情人,多年來一直忠誠於他的索爾維格來迎接他,他筋疲力盡地把臉貼在索爾維格的膝蓋上,終於找到了安息之處。” 盡管第二組曲中的 《索爾維格之歌》確屬傑作,但總的說來還是《第一組曲》更為流行。 選入兩套組曲的八首樂曲,隻按音樂的要求編排,完全不受原劇情節發展的牽製。

  《培爾·金特》第一組曲分為四段:

  (一)“晨景”——原為詩劇第四幕第五場的前奏曲。主人公遠涉重洋,前往美洲去販運黑奴,往中國販運偶像,一時成了富商。這時,他來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個山洞前麵,他用獨白披露自己的內心活動。但這段音樂所描繪的並非是炎熱的沙漠,而更像北歐清晨靜謐清新的抒情畫麵。樂曲具有牧歌風格,由單一的田園風味主題加以自由而精心的發展構成(片段1、片段2)。

  (二)“奧絲之死”——母親奧絲在彌留之際,培爾·金特趕了回來,他為母親追憶兒時景象,並用幻想的故事陪母親去赴天堂的盛筵。在全劇中,這是非常動人的一場。格裏格的這段配樂悲壯肅穆,可稱為一首悲歌或葬禮進行曲。

  (三)“安妮特拉之舞”——選自詩劇第四幕第六場。在沙漠綠洲中,一座阿拉伯酋長的帳篷裏,酋長的女兒安妮特拉正用舞蹈對培爾·金特獻媚。這段音樂描繪的正是這一場麵,但嚴格地說,它遠遠超過了作為配樂的作用,因為它直接參與戲劇的內容,成為詩劇中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片段3)。

  (四)“在妖王宮中”——原為詩劇第二幕第六場的前奏。主人公在山中與妖王之女調情,並在妖王的威脅之下同妖女結了婚。這一場點出全劇的主題,即人與妖之間的區別,是最具幻想性的第二幕的真正核心(片段4)。

  
  《培爾·金特》第二組曲也分為四段:

  (一)“英格麗德的悲歎”——原為第二幕之前的幕間曲。 培爾·金特 在鄉村的一次婚禮上,拐走了朋友的新娘英格麗德,把她帶到山上,玩弄夠了又將她遺棄,說他真正愛的是索爾維格。這段音樂以英格麗德為主要形象,表現出一種非常激動和無奈的情緒,堪稱為一首奇妙的挪威哀歌。

  (二)“阿拉伯舞曲”——原為第四幕中阿拉伯舞蹈場麵的配樂。樂曲帶有女聲合唱,意欲描繪東方的“異國”情調。

  (三)“培爾·金特歸來”——原為第五幕的前奏曲。在第五幕中,主人公的形象已經是一個須發斑白的老人,他站在返回挪威的輪船上衣衫襤褸,神情冷酷。

  (四)“索爾維格之歌”——原為詩劇第四幕第十場配樂。挪威北部森林中的一間茅屋,索爾維格坐在門前,等候培爾·金特的歸來,她唱著:“冬去春來,周而複始,總有一天,你會回來。” 編入組曲的這首樂曲,經作者改編為純器樂曲,去掉了原來的歌唱聲部。 樂曲的旋律十分優美,蕩漾著哀愁的第一主題(片段5)和洋溢著希望的第二主題(片段6) 形成鮮明的對比,是整部組曲中的名篇,也是格裏格最成功的創作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