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男孩體育的粗淺想法。

(2011-01-01 22:12:03) 下一個

昨晚聊了一下美國孩子練體育的好處--健身,團隊精神什麽的。但還有一點忘了說,就是吃苦精神,堅持和受紀律。
我對美國社會的了解很粗淺,對美國體育的認識不少都是從電影電視裏看來的。美國的幾個著名體育電影裏的教練都是很粗暴和法西斯的,而且運動員都練得很苦的。在生活中看到的那些小娃教練們也是連嚷帶吼的。
和美國學校及社會流行的連哄帶誇的“春風教育”相比,這個體育訓練算非常熾熱和寒冷了。我曾經和老美們討論過這個明顯的不協調。老美的解釋是美國的初等中等教育是義務的,每個孩子都要接受的,NOBODY LEFT BEHIND。但運動隊是自願的,加入隊伍就是要被PUSH的。家長送孩子出來練就期待孩子被教練嚴格要求,公眾接受並讚賞教練的嚴格和凶狠。為什麽空手道和跆拳道在美國那麽流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美國父母希望孩子接受一些東方式的尊師敬道的訓練。
孩子的身體素質不同天賦有差別,所以成績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是嚴格的體育訓練培養出來的吃苦精神,不放棄精神和對規則的尊重對於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教練說連遊30分鍾不能停,那就是不能停。教練說連踢柱子兩百下,那就是要連著踢兩百腳。偷懶的孩子有沒有, 肯定有。但是家長的作用就是和教練合作,不允許孩子偷懶,或至少不允許孩子養成偷懶的習慣。
如果孩子養成了這個不怕吃苦,不肯認輸的勁頭和習慣,哪怕身體先天素質差些,成績不理想,這個體育訓練仍然是收獲巨大的。
不過要想收獲這個INTANGIBLE GAIN,那家長就不能有讓孩子“練著玩”的念頭。要不就不幹,要幹就要象個樣子地幹。不過要想達到這一點,父母就要自己下定決心,把時間和精力投入進來。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所以不同的孩子喜歡的體育項目,擅長的項目也肯定有所不同。孩子小家長可以先帶孩子多嚐試幾種,找到一兩項孩子喜歡和適合的,再集中精力搞一搞。
還有就是,即使很小的孩子,也有麵子問題。如果玩得比別人都差,那孩子很容易就失去了興趣和信心。這就使得家長推體育的任務艱難了許多。我個人的兩分錢,就是要孩子從小就多跑多跳。從兩三歲就開始在PLAYGROUND裏鍛煉,那些MONKEY BAR, 秋千什麽的都挺鍛煉肌肉和協調的。孩子從小玩這些,到五六歲進隊的時候, 身體素質就有了基礎了。這樣就容易進入良性循環。
總之,對於小男孩來說,我覺得體育這東西應該從小抓起,而且抓就認真地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同意,樓主對體育的認識很是深刻。
其實不隻孩子,成年人也應該學習或努力提高某項體育能力。隨著成人社會經曆的增長,地位的提高,工作起來可能開始得心應手,平時被誇獎奉承的機會多於受批評,謙虛的心態會漸漸消失。當從頭學一項新的體育技能時,會意識到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自己在一個領域出色並不說明所有方麵都擅長,要提高還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所以有利於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對自己客觀的認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