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台灣電子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
(2007-04-08 20:23:05)
下一個
杜繼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
台灣的職業災害,特別是RCA的案例,絕不是偶然的,無論是從台灣或全球範圍來看都是如此,職業災害的問題之所以層出不窮,是有其結構性與製度性的成因。為何在資本主義製度之下,職業災害的問題會普遍且難以根除?RCA作為一個美國跨國公司,在墨西哥第三世界均設有分公司,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來台灣投資?又為什麼會對勞工身體傷害及環境造成破壞?為何資本家隻顧追求利潤而不顧勞工與土地環境的安全?我們若要了解上述問題,就必須更深層去探討製度性與結構性因素,透過這樣的分析,也助於我們了解台灣在整個世界經濟體係裡麵所處的位置,以及了解所謂的全球化的意涵。
所謂全球化,指的是資本通過在跨國界的流動,投資生產銷售,因此商品也可在全世界市場流動。全球化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對低度發展國家最為明顯,造成當地資本關廠外移、失業率嚴重。
由於RCA是跨國公司,所以我們先從跨國公司的本質來談這個案例,但是在談跨國公司之前,我們得先了解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怎麼運\行的,也就是每一家資本主義的企業的共通性是什麼。
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行機製
A.貨幣資本
勞動力
生產資料(原料、零部件、機器、廠房…)
↓
生產製造出包含更大價值的商品
↓
銷售(實現利潤)
↓
獲得更多的貨幣資本增僱勞動力
(擴充廠房、機器、設備,增購更多原料、零部件)
↓
增資後、擴大再生產……
B.市場銷售價格中附加在生產成本之外的負擔(進出口關稅、貨物稅、消費稅…)
C.從利潤中扣除的政府稅收(營業稅、營利所得稅…)
上麵的流程圖主要是以產業資本(製造業)的運\行模式為範例。資本家要投資生產,首先就要先將錢用來僱用勞動力,另外要從事生產就必須要有原料、零部件、機器、廠房等生產資料,也就是進行生產所需憑藉的東西,尤其是製造業要進行生產,就必須具備這兩個要素。
其中人又是生產的主體,因為機器必須由人來操作才能從事生產,所以人是生產過程中的靈魂但同時也是受害者,所以當資本家招工不足時,資本家會急得跳腳,因為無法開工或開工不足會導致生產不出足夠的貨物,使客戶訂單無法滿足,一但生產量不夠大,資本家就無法回本,所以當生產有需要時,勞動力對他而言是渴求不已的,而當生產不需要時,勞動力就被棄如蔽屣,或者在使用勞動力時,極力榨取毫不愛惜。
人和物構成資本的內容,勞工製造出產品,產品賣到市場之後,售價會高於原產品的價格,而這當中的價差就是利潤,之後這些錢就又被拿來投資,擴大再生產。商品在市場銷售的價格中,不止隱含生產成本,例如:貨物要出口,就要支付關稅,也就是說資本家在訂定商品價格時,除了會考慮生產成本外,還會將政府課征的稅收考量進去,此意味著政府若減免稅收,那麼商品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也會隨之下降,商品的競爭力就會提昇。除了關稅之外,會影響利潤的因素還有政府也會徵收營所稅、貨物稅等,政府扣除的稅前利潤愈少,那麼商品的稅後盈餘就愈高。
而對跨國公司來說,尤其在60代,台灣有所謂「獎勵外資條例」,就像現在的「獎勵產業升級條例」那樣,雖然被大家罵賦稅不公平,影響收入不公平,但在60年代卻是台灣吸引外資的重要條件,諸如:租稅減免、廉價土地、其他生產要素包括勞工工資在內等都很便宜。
這也是我之所以要先談資本主義的運\行機製的原因。有了這樣的初步概念之後,接下來我要談為何這些跨國公司也就是外資企業,會在60年代至80年代間大量進入台灣,尤其是電子業。而在第二節我們要談跨國公司與國際分工,例如RCA就是跨國公司,那麼國際分工又是什麼意思?等一下我們在談跨國公司的特性時,我們也會進一步了解到台灣是在跨國公司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尾端,從事最後裝配的、附加價值最少的工作。所以接下來,我們首先必須先回過頭來談,為什麼會出現跨國公司?
二、跨國公司與國際分工
1. 跨國公司出現的成因
二次大戰後,跨國公司是國際資本流動的主體,由它在跨國界的投資帶動國際資本的流動,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因此跨國公司在整個資本主義的世界,無論是生產或貿易均扮演了舉足輕重甚至是中心的角色。所以了解跨國公司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台灣的中小企業多是在本地生存的,而沒有所謂跨國型的中小企業?這就牽涉到資本大小與國際競爭力大小的問題。跨國公司的出現,是因為在西方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如:19世紀的英國、德國、法國,到20世紀的美國,在這些發達資本主義大國的內部,隨著經濟的增長,發生了一種現象…。大家都知道,資本的競爭就是大魚吃小魚,生存競爭、優勝劣汰,小的被大的吃掉,或退出整個市場,於是就慢慢形成資本集中的現象,如汽車業、紡織業,最後變成市場上隻剩下少數資本最大、產量最大、技術最高的大公司,它們就共同控製了國內市場,使所謂的自由競爭不見了,結果造成壟斷價格的後果,也就是說,我們兩三個大公司講好了彼此不再競爭,共同協定我們的產量、價格與市場份額,也就是經濟學所說的「寡頭壟斷」,當寡頭壟斷出現時,就意味著國內的市場已經分割完了,但資本的生產力即產能卻仍在不斷擴大,以致必須跨出國內市場。
而為了爭取新的市場腹地,發達國家就交相侵入其他國家的疆界,這是對資本大國而言。另一方麵,在低度資本主義國家或甚至還未開發的國家中,通常都具備豐富的天然資源以及充沛的未就業人口,但因為工業不發達的緣故,所以給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家垂涎的條件-即便宜的原料、勞動力,而這些資本不發達的國家因為缺乏資金,所以也需要引進外資,因為缺乏技術,所以希望通過資本發達國家的技術,來提昇國內工業的發展,提高生產力。凡此種種,都構成了跨國公司在第二次大戰之後興起的原因。另外,除了生產之外的因素,還有其他因素也促成了跨國公司的興起,那就是第三次產業革命後,原子能的發現、自動化裝置、各種電子計算機的出現,航空運\輸業的發達,使運\輸跟通訊的工具高度發達,以致跨國公司的經營與管理更為便捷。
2. 資本主義世界體係的國際分工
第二次大戰後,跨國公司的出現還有一個重大的特色。二戰前,所謂資本輸出,是指在多個國家設置生產基地,它的生產工序不是在同一個公司內部完成,而是在不同公司個別生產後,再匯集在一起。但二戰後,跨國公司讓國際分工產生了新的變化。我們都知道,國家在進行社會分工之後,會有人從事農業、有人從事工業、然後工、農業產品互相交換,就像現在把經濟指數分三大產業:農林漁礦業是第一產業、工業是第二產業、服務業是第三產業那樣;而每一個產業內部又有上、中、下遊的分工,進而公司內部也有分工:會計部門、管理部門、研發部門等。相同的,國與國之間也有所謂的國際分工,以RCA來說,美國總公司負責提供生產設備,關鍵零組件也是從總公司來的,管理部門也是由公司選派的,年度總計劃也是由總公司規劃的,而台灣則負責裝配,完成後再運\回美國總公司。
這就與19世紀的分工型態有很大的分別。以前原料都是由低度發展國家提供,然後發達國家再將工業製成品輸入低度發展國家,例如:日據時代的台灣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當時日本的殖民政策就是「農業的台灣、工業的日本」,台灣替日本生產米、糖等初始產品,日本則輸入台灣衣服、電器等工業產品,這是舊型的分工。現在新型的分工的出現,與過去一些不發達國家也開始逐漸工業化有關,例如:台灣50年代的出口大宗是鳳梨、香蕉等農產品,但到了60年代設立加工出口區之後,就開始出口一些工業品,主要是通過簡單加工、或低技術製成的工業品,如:電子、紡織、鞋類等;而發達國家提供的就是核心技術、設備與管理部門,至於內部生產工序中最尾端、最低技術、最需密集勞力的部分,它就選擇了不發達國家這類工資低廉的地方來設廠,單從經濟因素來看是這樣。當然還有政治因素配合,這部分我們稍後會再談。
因此它就把原本在不同國家生產的部門內部化,統合在一個公司之內,不隻國際生產內部化,就連國際貿易也內部化。現在的情形已是跨國公司的公司內貿易總額大過不同公司間、國與國間的貿易總額,所以跨國公司對整個國際經濟的影響力是十分驚人的,有些大公司的資產總額甚至比一些國家的國民生產毛額,或者說某些國家的政府總額還多,「富可敵國」在古代還隻是一種譬喻,但對現代的跨國公司來說則是名符其實。
這也導致在一些不發達國家中,出現經濟上的依賴性、依附性、無自主性,台灣即是典型的例子。幾十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均是依附在跨國公司之下,不隻是電子業,各種產業皆是依靠美、日、歐洲如德國的某個大廠來提供訂單、核心技術或關鍵零組件來生存;換句話說,台灣整個經濟命脈都是掌握在他國手裡,本國毫無主控權可言。而這是台灣到目前為止,即便是現在新興的資訊工業也未能脫離的命運\。主要的因素在於,台灣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出口產業,是依附在這些跨國公司底下發展起來的,因此無論在技術上或專利權方麵都必須要跟跨國公司買,或者OEM,或者購買生產設備,如:現在的晶圓代工,基本上還是從美國、德國、一部份是從日本買來的,也就是說,所有這些關鍵部門仍然還是掐在別人的手裡,並且還要付比別人生產費用還多的代價來交換,此即國際經濟學中所謂的「不平等交換」,指涉這種有一方剝削了另一方,也就是支配與被支配的結構性不平等關係。
以上說明的是,在跨國公司出現後所主導形成的新型國際分工。接下來,要談的是在新型國際分工下的台灣電子業、60年代的國際政治經濟情勢與美、日的電子公司,也就是要進一步去問RCA為什麼會到台灣來?
三、國際分工下的台灣電子業
1. 六O年代的國際經濟與美日電子工業的競爭
這就得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談起。二戰之後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是由美國一國獨大,它為了要對抗蘇聯、中共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加上二戰之後,歐洲殘破不堪、日本被原子彈轟炸、整個拉丁美洲、亞洲、非洲國家又因為長期被美、德、英等帝國主義國家殖民而紛紛起來反抗;這些國家因為國內貧富差距大,貧窮人口多,很容易被共產主義國家吸引,而有左傾的可能性,因此美國在全球戰略上就做了很多重要的佈局,包括:在歐洲,實行馬歇爾計劃,大量給予歐洲金援,助其戰後經濟復甦,尤其是對德國;在亞洲,就扶植日本,本來美國也想對日本這個軍國主義國家的天皇製度進行斬草除根,但美國發現日本的左派勢力崛起,加上當時中國共產黨已經掌權,所以便十分懼怕。因為如果像日本這樣一個亞洲經濟大國也跟著左傾的話,會對其他亞洲國家造成骨牌效應,尤其當時整個東南亞的局勢也相當不穩,包括新加玻以及馬來西亞的共產黨勢力也正逐漸茁壯;為了穩固局麵,不讓左傾勢力繼續竄升,美國便在歐洲以扶植德國為主,在亞洲以扶植日本為主,給予大量的經濟援助,同時在軍事上保護她,因此美國替歐洲德國省下了軍事負擔,並在亞洲日本直接派兵協防,在歐洲並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幫忙駐軍,軍費由美國負擔。
軍費是非生產性耗費,花在武器與供養軍人的費用是靠國家財政去填補的,其本身不具備生產性。把鋼用來從事汽車工業它就具有生產性,但如果拿來做武器槍砲就隻能用來殺人,沒有戰爭的時候,這些武器便擺著生鏽,因此它是非生產性的耗費。也因此,當軍費節省下來之後,這筆龐大的支出便可挪用到生產性的經濟發展,這也是為什麼德國在二戰之後至今一直是歐洲的老大哥。當然有部分原因是德國本身的工業基礎好,但另一份也與它當時省下了大量的非生產性軍費支出有關。日本自衛隊之所以從70年代開始規模才慢慢擴大,而且無論是人員或武器都愈來愈精良,也是因為後來經濟起飛的緣故,而在這之前,也就是在二戰後至70 年代間,自衛隊的力量隻夠保護國家內部而已。
隨著德國、日本的經濟快速復甦,在其國內也開始形成了壟斷的大型資本,如汽車業、電子業,又因為當時美國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所以這些國家的產品都輸往美國市場銷售,而影響了美國國內的產品。
以RCA來說,它主要是生產電視機,1960年代前半期,美國電視因為戰後剛發明不久,仍是量產發展,所以還很興盛,但到了1960年代後半期就開始下滑。這裡有一個統計數字,美國電視機的銷售量在1966年時是1300萬台,到1967年變成1120萬台,少了180萬台;銷售金額也由1966年的24億下滑到1970年的18億;這個統計數字說明了:從1966年起至1970年,銷售量減少了36%,銷售金額則遽降了26%,這是在美國國內市場的部分。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日本的電子工業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日漸興盛。日本的經濟不是靠民資本發展起來的,而是通過日本通產省訂定產業政策,給予優惠貸款,包括水電的廉價供應、土地的取得方麵予以便利等,來促進這些公司的快速增長,以致出現了壟斷資本。也因為有這樣的政府支持,又給予出口補貼,使得這些日本公司有辦法以物美價廉的產品打進美國市場。也因此,自1966年到1970年間,日本的電視機銷售量在5年中就由12%增加到37%,銷售金額也由 5%增加到18%;反之,美國的外銷出口狀況不但未見起色甚至還每下愈況,這也使得美國RCA會想先從節省美國境內的工人成本下手,結果發生劇烈的勞資爭議,造成工人反彈,導致RCA必須遷往海外,而其首要瞄準的國家就是墨西哥與台灣。
另一個誘因也促成了RCA外移,那就是美國政府當時的關稅條款第807條,鼓勵海外投資。意思是說,美國企業若從美國國內輸出零組件到國外進行組裝,這個輸出的部料是免關稅的,直到產品組裝完成輸回美國時,美國政府才予以課稅,也就是說,美國政府課徵的是海外附加價值的稅。這對RCA來說是項大利多,因此它便積極地將生產裝配的部門輸出至台灣,當然墨西哥也有。美國自己的廠商也說,如果沒有政府的這項稅製優惠,麵對外國產品的入侵,它們的產品根本難以在美國市場立足。這也就如我們之前提到的,資本家的利潤多寡除了會慮及生產成本外,還會考量到政府稅收政策等因素。
2. 台灣六O年代的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
接著,我們回到台灣本身來看。當時台灣為什麼要積極招商引資,而且是積極地推動加工出口區經濟,它的內部因素是什麼?
台灣在60年代之前是以農業為主體,它的主要出口貨物是農作物與加工罐頭,到60年代之後,台灣原本採行的進口替代工業,如:紡織、民生日用品工業,都盡量在國內生產銷售,而不去仰賴進口,以保護國內產業。如此一方麵可扶植國內輕工業的發展,一方麵也可節省外匯的開支。因為當時台灣的外匯嚴重不足,主要是依賴美援,然而由於台灣島內市場狹小,所以在輕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出現飽和,出現了輕工業產品囤積無利可圖的問題。另一方麵,自國民黨實行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政策之後,就出現了土地零細化,人均地不過三甲或隻有幾分地的情形;耕地狹小,外加農村傳統中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使得農村剩餘的勞動人口大量出現,在60年代,估計多出來的勞動人口就有110多萬。
而就經濟上的因素來說,國民黨的政策是通過「田賦徵食」、「肥料換榖」,大量的將農民的米集中到國家手中,進行榨取。聯繫到最近的農漁會事件,李登輝所言的農民犧牲都確有其事。以「肥料換榖」來說,化肥是農民生產的必要生產資料,但卻掌握在政府手裡,使價格具有壟斷的性質,而政府則是以高價交換農民生產出來的穀物,形成工、農業發展不平等的剪刀叉;而「田賦徵食」,就是政府隨田地收成量來徵收稻榖而非徵收稅金。在這兩種政策雙管齊下之後,農民生產出來的穀物很快的就集中到政府手中,產生的效應就是,政府因此可以平抑糧價。所以政府能夠供養龐大的軍公教人員,能夠讓工廠工人的薪資維持在低水平,因為米是生活必需品中最主要的部分,而工資最主要就是要維持工人溫飽,使工人可以進行再生產,也就是說即便工資的額度餵不飽工人,至少也要讓工人死不了,所以糧價如果很低的話,工資也就高不到那兒去。
國民黨的這個政策,也使得農民的收入不可能提高。一方麵由於被政府用「肥料換榖」的方式,無償的剝去許多稻米量,本身便沒有更多的稻米可以拿到市場販賣,以至於收入就不會高。而對那些在農村剛長成的20多歲出頭的青年男女來說,在農村沒有活路也必須出外尋求活路,於是以工業來吸納過剩勞動力便成了可設想到的一種活路。但在當時台灣本國的資金不足,於是便自60年代開始大量吸引外資,訂立「獎勵投資條例」,在法律上除了讓外國資本的利潤可以全數匯回母國外,並給予外資與國內民間企業同等的國民待遇,此外,外資本身還有其他優勢,例如:因為資本大,所以向銀行等金融機構低利借貸就比較容易,在土地取得的行政程序上又得以快速批件,其他還有一些租稅減免的優惠,像是規定:設備進來台灣的前5年免稅、對稅後利潤課以很低的稅或者前幾年均免稅等,凡此種種優惠條件,均讓外資心動不已。
再者,設立加工出口區,低估匯率讓台幣貶值成1:40或1:45,讓出口成本報價可以比較低。同時,美金相對台幣幣值高時,外資來台投資也相對較省,就像台幣升值時,我們出國購買東西會比較劃算是一樣的道理。
3. 台灣電子工業的發展(六O-八O年代)
凡此,對外資而言,一方麵有母國的推力,一方麵又有國民黨產業政策的吸力,以致當時外資尤其是電子業蜂湧而至,RCA即是在此種客觀環境的條件下搶先進入台灣投資的保稅公司,享有製成品從台灣輸出國外的免稅優惠。整體而言,美商是台灣電子業的投資大宗,美商在台設立電子廠是為了要將製成品輸回母國,好讓其在母國市場立足,因此,外銷出口成了台灣電子業的主要經營發展模式。到了1980年代,電子工業更發展成為台灣出口的最大宗產業,並取代稍早之前的紡織業的龍頭地位。
台灣的電子業有幾個特點。以勞工素質而言,在教育水平上比起其他不發達國家來得高、素質好又整齊,且絕大部分是女工;女工的特色是:通常在傳統父權製的家庭裡是乖女兒,在學校教育中是乖學生,女性相對男性來說,從事密集手工勞動也比較好,這在墨西哥的情況也是一樣。另外,由於跨國公司資本大,所以來台投資,無論在廠房或設備上都比本土的中小企業甚至大企業相對先進,所提供的工資待遇也相對較高,也因此,它更有條件在台灣勞動力市場中百裡挑一,然而其真正付出的成本相對其在母國所需付出的成本僅二十分之一不到,因此,他可以從中攫取到較多的利潤。
另一方麵,像RCA這種電子業的工廠,其性質是高汙染的。RCA來台設廠之前,在美國就已發生汙染問題,換句話說,它是因為在美國待不下去了,或者說他即使想要繼續在美國待下去,也因為它必須要支付許多防治成本才能符合母國的環保標準,所以減低它待下去的意願,而寧可選擇到台灣與墨西哥來設廠。而台灣當時一方麵為了巴結外資,一方麵也因為環保概念不足,以致於在汙染防治問題上對外資要求不多。
我以前在彰化師範大學唸過一年的書,彰師大旁邊的台化在設廠時,附近居民都放鞭炮慶祝,可是後來巨型煙囪所排放出來的廢氣,卻導致附近居民呼吸係統方麵的疾病,但在危害發生之前,地方上一般都會將資本進入投資設廠視為好事,因為可以增加就業,提高地方產值。台化況且如此,更別說當年像RCA這種美國第一大電子公司剛來台灣設廠時,動輒上千萬的美金投入,對台灣來說簡直像天文數字般的資金,又是讓台灣人是何等額手稱慶了。
資方為節省成本,絕不會告訴勞工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哪些汙染環境、傷害人體的有毒物質,否則它出再高的價錢也未必找得到工人。而台灣政府為了吸引外資,通常在環境作業安全法規上也不會太苛求,即便知道資方違法,頂多也隻是限期改善,不會嚴厲的處分。另一方麵,台灣當時要不是根本沒有工會,就是有工會也形同虛設,因為國民黨從黨工到警總都一定會派人進入主導。以RCA來說,至其關廠前就有8次工安違規,可是政府卻不曾勒令停工或罰款,因為RCA對台灣政府來說是隻會下金雞蛋的金母雞,所以政府隻著眼在它的外銷產值的成就。對他們而言,物比人重要,人是從屬於物的,而這就是資本主義以追逐利潤為導向的思考邏輯。
梁台英:可否請講師談談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外的其他生產模式,如社會主義生產模式是怎樣的?
杜繼平:關於社會主義的生產模式,社會主義的原則當然是與資本主義主截然不同的,按照正統的社會主義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來說,經濟發展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為了使人活得更好,使人的身心發展更為多麵,使人成為具有多種才能,無論是體力、智力各方麵都能有均衡的發展。整個生產目的不是了少數人的利益,而是「不勞動者不得食」,也就是說,勞工共同生產,勞動成果也應共享。當然社會主義的內涵不隻如此,但它的基本前提是,人類文明的進化是由人通過改造自然創造財富而來,因此由勞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的文明、精神的文明,也應由共同參與勞動的人來分享,而不應由少數人來掠奪了這個果實,而這少數人有些又是本身不從事勞動的,或是用詐騙的手段來掠奪財富。因此,以社會主義的觀點來看資本主義,當然會認為資本主義的運\作模式是不正當與不正義並違反多數人的利益的。
所以,社會主義生產模式秉持的是共同勞動共同分享的原則,也因此會特別注意避免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受到傷害,進而使勞工的身心發展都能更為健康。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如果去比較蘇聯或中國在1979年鄧小平經濟改革之前的社會環境,他們的勞動法規或社會福利都比台灣來的好,住房是配房,醫療是公共醫療,工作時間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延長。當然,也不能因此誇言蘇聯或中國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已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原則,但最起碼他們在社會福利或生產過程的講究上,都比資本主義國家更重視工人的利益。
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他們的生產動力不是來自於追求利潤。
我們去觀察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一定會有監工,並對工時、產量進行層層管製,以棒子與胡蘿蔔的方式來維持勞動紀律,公司經營的總目標是以老闆的利潤為中心,而在這種以最小成本換取最高利潤的思考方式下,他就不可能會顧慮勞工,而會將勞工視為工具視為物,因為工資是成本要素,所以老闆看工人是看他會花去多少成本,或他能創造多少利潤,勞工價值的高低是以此為評定的,而不是以這個勞工的人品好不好、生命尊嚴可不可貴來作為考慮範圍,也就是說,所有考慮都是將勞工設想為一個工具,如何才能讓這個工具達到最大的發揮,故而在工作過程中,就設計出讓勞工配合機器的律動來工作,使勞工毫無自主性,卓別林導的默片「摩登時代」,就是在描寫人如何被機器支配,跟著機器運\轉的黑色喜劇,將勞工的處境刻畫得十分鮮活與傳神。
資本主義生產模式是由資本家來進行利潤分配的,也因此無論在生產過程或分配過程中都會出現勞資的對立與矛盾,因為勞工得到愈多工資,資本家的利潤就會愈少,進而影響資本家個人的消費享受與其擴大再生產的能力,使其在市場上不具競爭力,所以,這是整個資本主義運\作機製的問題,而與資本家個人的品格好不好無關。政治經濟學說:「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意思就是說,任何人隻要變成資本家,都會被迫在這樣的市場邏輯中打轉兒,除非資本家甘於自我毀滅,否則他就要力爭上遊,因為在市場中,隨時都有要將他去之而後快的殘酷對手,所以這已不關乎個人道德良心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資本家即便是基督徒、佛教徒最後也都會變成唯利是圖(徒)的原因,而這還僅指那些合於法規正派經營的資本家而言,更別說其他那些專以詐騙、淘空資產的黑心老闆了。
然而,社會主義的生產模式,正由於生產成果不是交由資本家來分配的,也因此它的生產動力也就不來自於資本家的對利潤的競逐。
黃允萍:資本主義企業在第三世界造成這麼多嚴重的公害汙染,是否有國際法庭來審理這類的國際訴訟案件,因為這樣會比較客觀,另外是否有什麼機製是可以製衡企業界這種隻為了利而罔顧人命的經營模式?
杜繼平:為什麼跨國資本在第三世界的汙染沒法可治,可分兩部分來說,1.官司不可能在第三國家打的原因是因為牽涉到司法管轄權也就是國家主權的問題,通常是案件的發生地在哪兒,通常就歸當地政府管轄。因為司法是國家強製力的一種表現,用學術術語來說就是國家暴力,司法背後一定有警察和監獄,即是為了用暴力來強製人民守法。
由別的國家來執行的司法裁定,未必就會有該國為了保護國家利益而損害到司法公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不同國家的法律、公司法與勞工法規等在鬆緊限製上有所不同,認定標準也不同,所以會產生出適法的差異。而且,以人為的因素來說,當地的法官未必會站在本地當事人的立場來說話,相反的,如果你的國家是一個買辦政府的話,如:台灣政府反而會看美國政府的臉色,所以為什麼台灣政府會對RCA放水,為什麼會讓它還在官司訴訟期間就輕易的脫產,這當中絕對有縱容的地方。
而總歸到底,台灣政府之所以敢如此膽大妄為,還是因為台灣工運\力量不強的緣故,畢竟政府會考慮到政權穩定性的問題,如果台灣勞工具有共同意識,一但社會力量夠強時,不管是民選政府或專製政府也要忌憚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