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旅遊十分時興,到過西安的人不在少數,日前在世界日報讀到「泡饃與貝果」一文,讓我也想寫一點關於羊肉泡饃的實況。
先談羊,大多數是從大西北一群一群的趕到西安。以大尾巴綿羊為上品,山羊較少,肉質不如綿羊細,趕到西安賣給當地的回民。
西安的回民是從東西北遷移來的回族,有異於漢人。回民皮膚白,藍眼珠,高鼻梁,顎下留一束山羊鬍子。羊內市場絕大多數操在回民手裡。回族一生與牛羊打交道,庖製的牛羊肉也就道地。
吃羊肉除了涮鍋以外,便是羊肉泡饃。一般人說的所謂泡饃是煮饃與泡饃的通稱,饃是用發麵烙的餅。直徑三寸許,厚一公分,叫做飥飥饃,飥的意是一小團的意義。
泡饃不能用全發麵,全發麵的饃內部多孔,一經煮或泡便成一碗漿糊,不發的麵叫做死麵,隻能用來擀麵條或做餃子皮,其他麵食都要用發麵。
「泡饃與貝果」一文所說的貝果是發麵的,死麵死硬一飥不能吃,羊肉泡饃是因事致宜,不能用全發麵,更不能用死麵,與聖經猶太人出埃及記不準用酵母無關。
約三、兩好友上羊肉館吃羊肉泡饃,進得店來先洗手,侍者自會送上每人一個大碗,裡麵放了三個飥飥饃,另外三個小碟,裝著辣椒醬、糖蒜、香菜,為羊肉佐料。客人一麵聊天、一麵掰饃,吃多少掰多少,剩下來的饃退回。
饃要掰得碎,容易煮透,廚房一碗一碗的煮,看看掰的大小便知此人是否為講究吃的,煮功與作料便不敢馬虎。早年會吩咐侍者,要羊肉的那一部分,廚房切來,端給客人過目然後拿去煮,現在不講究這些了。
當年羊肉吃的多了,想改吃牛肉,但抗戰期間禁屠耕牛,店家陽奉陰違,隻要你吩咐一聲要帶粉條的,便是牛肉,現在也不必了,肉都是預先燉好的,煮起來也很快。
前麵說的煮饃,現在說泡饃。有種叫做水盆羊肉的,庭中放口大錫鍋,上麵架條木板,板上放了燉好的羊肉,客人進店指明要肥還是瘦,侍者端上大碗肉帶湯、兩個飥飥饃,客人一麵吃饃吃肉喝湯,也可以掰饃泡在湯裡,這才是真正的泡饃。
有種臘羊肉不能不嚐。西安市西大街橋梓口有家叫做輦子坡賣臘羊肉,有三間門麵,右邊摞了十幾個柳條邊,裡麵放著半隻臘羊肉,左邊櫃台有夥計忙著應付客人,櫃台抽屜裡藏著羊腱子,專門應付熟客。
這間輦子坡來頭不小。當年八國聯軍進了北京,西太後亡命西安,一天閒來無事乘鳳輦出遊。路過橋梓口,一陣肉香撲鼻而來,連忙問李蓮英,是什麽好吃的,宮中怎麽不無聞過?李蓮英順著香氣來到一家臘羊肉店,切了一塊送了上去,西太後一嚐,連聲稱讚,吩咐每日必備。羊肉一進宮便身價百倍,李蓮英不知從中又撈到多少銀子,不在話下,為此店名改為輦上坡,轉音變為輦子坡了,生意自然紅了半邊天。
羊肉細嫩,牛肉粗老,西安的羊肉經過道地回民庖製,自然有其絕妙手法。從來不曾有人說羊肉有羶味,不吃臘羊內實在可惜。
飥飥饃夾臘羊肉也好,夾臘豬肉也好,都十分解饞,明明是饃夾肉,陝人偏叫做肉夾饃,也不知是誰興起的叫法。以我看,別管誰夾誰,吃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