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樂無窮

上帝不響。如歌單車。
Tune Your Ride. Every Day. Amen.
"Bicycling: Big Brainpower Booster."
個人資料
stillther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 I

(2007-08-09 18:36:25) 下一個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
 
寫在前麵
      
    公元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九月二日,我們幾位誌趣相同的驢友:向陽齋、勇氣嘉嘉、金虎子、洞賓遺風、大拇指、朝陽一木、縹緲煙痕等一行七人,在工作之餘乘興騎自行車到延安采風。一路上磨難多多,艱辛跋涉,自不必多說;歡聲笑語,暢述胸臆,自有其樂,感歎之餘大有動身太晚之歎。身隨其中,神遊廓外,所到之處,采集鄉土人情、瞻仰先賢遺跡,尋微探幽,縱情山水之間,領略大好河山的壯景,愛國情懷油然而生,真的是一次值得回味一生的行動。
    路上遐餘草得詩詞數首,再配以照片、篆刻,權當“自行車采風寫真集”,以娛同程博客的朋友們。
 
  
以上是我們的坐騎。右起第二輛就是縹緲煙痕的那輛二手“捷安特“,因為支撐有點問題,隻好懶散的靠在向陽齋的“美麗達”身上,給自行車的隊列增加了一點不和諧。
 
    
  公元二○○○年八月二十日――二十三日,是我們出行準備的日子。原來持懷疑態度的人,也慢慢的相信了,其中家在延安的潘大俠首先表態:在你們進入延安的時候,有一支安塞腰鼓隊歡迎你們,那就是我送給你們的禮物。著實的讓我們激動了一番。
 
   準備清單:1、全套的自行車修理工具(包括打氣筒一個);
             2、易損配件:閘皮若幹、備用內胎兩條等;
             3、常用藥品;
             4、雨衣和換洗的衣服等;
 
   首先要準備的就是自行車了。我們的坐騎,五花八門。除了勇氣嘉嘉的“美麗達”是一輛新車,其餘我們的坐騎就不值一提了。幾個年輕人給我在自由市場裏“淘”了一輛二手“捷安特”。修修補補,換了前後的內外胎(就是下麵照片裏的那一輛)。一路上總算沒有耽誤事。換下來的內胎便纏在座子上,以增加彈性和舒適性,事實證明,這個辦法還真的管用。
 

本文中的插圖篆刻:都是延安采風回來以後刻的,當時在路上隻是有一些朦朧的構思而已。

    公元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是我們出行的第一天。早上五點大家在我們的家屬院門口集合。向陽齋打頭陣,一路逶迤前行。出了鹹陽北行第一個大坡上去,就氣喘籲籲了。大家知道騎自行車旅行,下坡是最爽的;平路前進最是平淡無奇,隻是腳頭上看功夫;苦就苦在上坡了,尤其是幾公裏以上的大坡,那隻有推著自行車悶著頭數汗珠的份了。



   照片上的我們沐浴在清晨的陽光裏(遺憾的是少了縹緲煙痕這個攝影者),一臉的燦爛,對征途充滿了信心。那基本統一的笑聲是我的一聲“茄子”最好的詮釋。其實如此燦爛的笑容,也隻有在清晨可以捕捉得到。待到中午以後大家的形象就隻有疲憊和勞頓了。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組印之一。其中”山路彎彎“一印采用寫意、急就的模式,大疏大密,就像山路,曲折變化、俯仰無常。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的第一天就不順,過了三原縣城洞賓遺風的自行車就趴下了,眼看著簡單修理不可能恢複,遂決定洞賓遺風檔一輛長途班車先行到達宜君縣城,修車兼聯係旅館。剩下我們六個繼續前行。
   在離銅川還有十數公裏的時候,向陽齋突然感到頭昏、惡心、渾身不適。正是陽光最肆虐的時候,我們七手八腳的就地鋪上一件雨衣。讓向陽齋靜靜的躺在一棵小樹的陰影下,大家守在旁邊商議著、等待著......。還好,十幾分鍾以後,隻見向陽齋一骨碌爬起來。好了!!大家鬆了一口氣。真是:一人揪著大家心,大家揪心為一人。
   當晚趕到宜君縣城時,已經是晚上九點了。多虧洞賓遺風已經提前聯係好了食宿,大家迅速的補充體力、休息。遺憾的是洞賓遺風的自行車不但沒有修好,在半路上還從長途班車上顛簸下來,徹底的摔壞了。洞賓遺風一臉的懊喪,隻有提前搭車去延安了。說好在延安再買一輛,趕上我們返程時同行。
 
宜君的清晨,空氣清爽,我們都恢複的很好,大家都在忙碌的準備著。縹緲煙痕偷空口占一首《清平樂》: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一《清平樂 清晨》
 
清晨起早,
準備行裝好。
飛越關山攔不住,
拽起太陽奔跑。
 
天高氣爽清秋,
采風結伴悠悠。
注滿青春豪氣,
飛馳華夏神州。
 
公元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在宜君的清晨。出發以前各自檢查行裝,首先要檢查的是的氣飽不飽、行李捆紮的如何。照片上是向陽齋在給勇氣嘉嘉的車胎打氣!!
 
 
在皇帝陵前麵的廣場上,縹緲煙痕做了一個金雞獨立!!
 
    今天的第一站是黃陵,中午時分,我們順利到達。
    皇帝陵的人文環境莊嚴、凝重,任何炎黃子孫來到這裏都不由得肅然起敬,尤其是幾個年輕人,在祖先的靈氣籠罩下,生龍活虎,極有精氣神,有感而發: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二《黃帝陵奏鳴曲》
 
我們挺立在
這斑駁的石階上
向著明淨的太空
伸出青春的臂膀
 
我們堅實的背後
是祭祀黃帝的大殿
我們隆起的胸脯上
有日晷的光斑
 
遠處的風笛
奏鳴著遠古的信息
那起伏的山巒上
到處鐫刻著先祖的痕跡
 
麵對山巒 我們說
我們開朗 我們年輕
會用黑色的頭發
拂去心中黑色的暗影
 
麵對黃帝 我們說
我們勇敢 我們堅強
我們有翅膀
不會忘記飛翔
 
我們挺立著
在這斑駁的石階上
我們青春的臂膀
指向了太陽
 
照片上是勇氣嘉嘉、金虎子、大拇指,背景是皇帝陵的祭祀大殿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1公裏處橋山之巔。沮水之濱接受了我們的拜謁和瀏覽。 參觀了大殿,給祖宗磕了頭。在瀏覽區交了一個朋友,叫寇雲龍,是黃陵當地小有名氣的篆刻家。當時他擺了一個篆刻攤位,小夥子謙誠的笑容和多變的印風吸引了我。遂買了他一本《皇帝陵》篆刻集。和他隨意談起我們的行程,他激動的說,要不是最近的檔期錯不開,他一定會和我們同程赴延安采風。真有意思,看了他的篆刻,對我有了啟發,跳出了一個念頭:用一組篆刻來表現這次旅行,也不枉采風一場。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組印之一。其中”黃帝陵“一印采用漢白文印的模式刻製,以端莊、大氣來體現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這一偉大的主題。其邊款取”碑“意,用陽文小篆為之。另兩麵”太陽“和”天趣“的閑章,作為對”黃帝陵“一印的補充。
 
    在黃陵到洛川的路上,朝陽一木在下一個大坡時,為了躲避一個牧羊人,車子失控,跌倒在一片廢路渣上,嚇出了我們一人一身冷汗。還好沒有大礙,隻是右腿和右臂有擦傷,正在實行簡單的包紮時,有一輛軍車在我們身邊停下。熱情的軍人問我們要不要幫助,真的讓我們十二分的感動。當知道我們是騎自行車到延安采風後,竟然給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到達陝北洛川馮家村的洛川會議舊址時,已經夕陽西下,大門緊閉。我們隻好在門外瞻仰一番。
  當晚我們住宿“嶗屹”---一個小小的鎮子。我們聯係好了旅館,定好了飯菜,幾個小夥子卻姍姍來遲。神秘的臉色,似乎隱藏著什麽。等到晚上才知道,他們出去一人賣了一大包衛生巾。兩天的騎行,別的都好說,隻有屁股受不了!!勇氣嘉嘉的屁股兩邊都磨破了,血拉拉的。小夥子一路上不說。讓我們好生感動:大男人家的,用上了衛生巾,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兩天來,感受之一:路上要控製速度,合理的分配體力,經常的變換姿勢;
          感受之二:日出到日落,時刻都在運動中,塗中的危險也在時刻的伴隨著你,朋友們記住:堅決不和其它車輛爭道;太陡的大坡,一定要推行,萬萬不可高速衝刺,安全永遠第一。
 
   八月二十六日,在嶗屹我們早早的起身。一路過富縣、穿甘泉的時候,遇到了兩個外國人。想交流一下,無奈語言不通,隻好“拉不成個話話、揮一揮手 ”。在路過南泥灣時,得詞一首: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三 《定風波 過南泥灣》
 
 一路風靡信天遊,曉星夜月卻溫柔。大路慨慷山穀斷,驚看,豁然塞外稻糧洲。
  山雀啁啾聲切切,喜悅,殘陽嫵媚染山陬。俯瞰回眸疑是路,誰怵,天涯萬裏盡屬秋。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組印之一。其中”定風波“一印采用元細朱文印的模式,邊款大膽革新首次用篆、隸、草書混淆入款,是耶非耶,還有待方家評定。
 
   八月二十六日下午五時,在離延安還有5公裏的時候,潘大俠果真率領了一個三輪摩托在路口迎接我們(提前已經通過手機聯係-當時還隻有大拇指有一部手機),他給我們解釋:安塞腰鼓都在北京演出,實在請不到。隻好以請我們吃飯來補償。大家耍笑一番,然後我們的車隊十分瀟灑的進入延安市區,盡情的享受著市民的注目禮。
 
   當晚,住宿延安欣賞街景。延河兩岸,燈火輝煌,革命聖地也在改革的大潮中另放光彩。潘大俠果然在延安大酒店給我們接風洗塵。大家一直豪飲到盡興方散。
 
    第二天,八月二十七日。潘大俠做東請大家集體去萬花山遊覽。萬花山位於中心市區西南16公裏杜甫川上遊的花源屯村,山上蒼鬆翠柏,山坡林草豐茂,花源屯村南側山麓有千畝野生矮牡丹,東有花木蘭墓園,其間有人工湖,山光水色,景色宜人。上山下山同伴們一瘸一拐的樣子十分可人。遊覽愜意,縹緲煙痕不敢怠慢又賦《七律》一首: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四 《七律.萬花山》
 
錦繡萬花綠重巒,林蔭蔥翠牡丹園。
纏身腰鼓紅絲帶,潤腑清風淩冽泉。
感悟紡車織大義,遐思高塚聚凜然。
銷魂最是登攀時,一片鳥聲落滿山。
 
按:延安萬花山上有花木蘭衣冠塚
 
腰鼓是一門專業藝術,我們表演的叫“洋相”腰鼓!!隻有大拇指還算有板有眼,我把他的舞姿專門放在上邊。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組印之一。其中兩方”萬花山“印力圖有一點變化,以體現萬花山的風光旖旎多變。
 
   八月二十七日下午,目標清涼山。大家流連於山清水秀之中。在山上,縹緲煙痕和一個自稱“半仙”的假道士就延安的曆史典故來了一番舌戰,號稱“半仙”的竟然對延安地貌方位的特點說不上個一二。而縹緲煙痕就寶塔山的陽剛和鳳凰山的陰柔。聯手清涼山用延河的大手筆,點化出延安自古到今的大風流。從北魏的摩崖石刻到八路軍的印刷所;從範仲淹到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就是現在的延安)卓著的政績,到毛澤東轉戰陝北一十三年的經典故事......。洋洋灑灑,娓娓道來。“半仙”竟立馬要結拜兄弟。惹得大家開心了一番。縹緲煙痕借此開心,放眼延安新貌,得七律一首: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五 《延安隨想》
 
一抹晨曦延水旁,煙塵鼎沸更渾黃。
浮屠矗起陽剛勢,溝壑拚成美麗妝。
老鳳橫陳呈熱土,萬佛揖拜送清涼。
圖騰抖擻憑崛起,再寫英雄好篇章。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組印之一。其中”延安“一印采用單刀直入、滿布局的模式,以體現聖地的大度,邊款當然是指“行萬裏路,讀萬卷書”之意了。另外兩方閑章“少年遊”和“師造化”反映了我的誌趣和藝術取向。
 
 
延安清涼山上的“心”字壁下,我們做了一個亮相!!
 
在清涼山我們聊的盡興,遊的盡興。在“心”字壁下高歌一曲,幸運的縹緲煙痕又得詩了: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六 《鬆開緊握的手》
 
走吧,緊握著手的人們
吼聲似一首明淨的歌
帶著藍天的囑托
 
走吧,別把手握的太緊
吼聲已經交給了風
化做雲霓飄動
 
走吧,別把手老這樣握著
那長長的吼聲
懸崖已回蕩著隆隆的共鳴
 
走吧,把握緊的手鬆一鬆
吼聲帶走了我們的誓言
飄落在樹叢、草叢
 
走吧,別再緊握著手了
把吼聲跌進了山穀
隻怕信念都找不著歸宿
 
走吧,手也該鬆一鬆了
老這樣握著
連遠處的山巒都感到困惑
 
走吧,鬆開緊握的手
沿著長滿荊棘的小路
從此再沒有回頭
 
走吧,當時真不該鬆開手
緊握的手很溫暖
我們的手再沒有那樣緊握
 
    八月二十八日上午,遊覽棗園。這裏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於延安城西北8公裏處,這裏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後,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現舊址大門石柱兩側尚有康生所書“延園”二字。當時潘大俠體恤我們都累了,專門讓朋友開了一輛“金杯”麵包,拉上我們幾位,也算休息性的瀏覽,縹緲煙痕坐在毛主席坐過的石凳上,構思了一首五律: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七 《五律:到棗園》
 
回首十七年,遠行到棗園。
故居老模樣,綠地新容顏。
紅棗牆頭立,葵花枝上懸。
後來人氣盛,叢樹起炊煙。
 
當然很是粗糙,當時隻構思了一個梗概。工整的格律,是回來以後精心調整的。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組印之一。其中”棗園秋色“一印采用漢白文印的模式,邊款是一組回文詩。 
 
 
   八月二十八日下午,大家登上了寶塔山,寶塔山古稱嘉嶺山,位於延安城東南,延河之濱。在山上可鳥瞰延安整個城區。是革命聖地的標誌和象征 。到此一遊,不可無詩,當然要選擇大氣一點的詞牌最好了,幾經修改完成了一首還不錯的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八《八聲甘州 登寶塔》:
 
 

  乘悠悠清氣滿乾坤,一路走鏗鏘。挾山川魂魄,無遺縱覽,陝北風光。覓範希文 踐履,毛潤之思想。聖地不虛撰,今古輝煌。

   蔥翠鳳凰山下,展陌阡新貌,攜手清涼。笑遠方遊子,千裏走彷徨。 塞雁歸、年年振翅,拭凝眸、
列隊向斜陽。風鈴乍:青山漫漫,黃土茫茫。

①範仲淹,字希文。1039年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政績卓著。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組印之一。其中”八聲甘州“一印采用大篆入印,邊款參以漢簡筆意。
 
 
八月二十八日黃昏,我們集體騎車來到王家坪革命博物館,在領袖的雕像下,我們的跑車做了一個集體亮相:
 
夕陽下,我們的跑車列隊接受領袖的檢閱,右數第三輛紅色把手的那輛就是洞賓遺風在延安買的新車
 
在這光榮的洗禮下,跑車也有詩了: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九 《跑車的自白》

我們是斑斕的跑車
並排整齊的站立著
我們是列隊的士兵
迎接著遠行路上的黎明

就要出發了,讓大路
顛簸出歡樂的顫抖
就要攀越了,讓我們
澎湃著高昂的頭顱

大路延伸著激揚的樂譜
我們是跳躍的音符
大路詠歎著撲麵的風雨
我們沐浴造化的洗禮

是跑車,就要飛馳電掣
是烈馬,就要咆哮、嘶鳴
是車輪,就要旋轉
是腳步,就要匆匆

沐浴著初生的朝陽
領袖給我們餞行
 
  
寶塔山前、延河畔我們舉行了告別延安的儀式,這是在延安最後的合影。
 
八月二十九日我們離開了延安,目標壺口瀑布。一路上縹緲煙痕詩泉飛湧,好詩不斷: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十
 
《人月圓》(又名:青衫濕)落葉自語
 
我飛我落隨風乍,獨舞老陽西。曳悠顧盼,飄搖意愜,枝杈疏稀。
 
天旋地轉,嫣紅姹紫,炫幻情移,神空氣爽 ,雨寒數點 ,再看紅霓
 
敘述落葉的一瞬間,寒雨數點暗合詞牌《青衫濕》
 
大家比一比,看誰的腿在顫抖--路途中要經常讓最勞累的部位得到最充分的休息!
 
 
旅途中不盡是瀟灑和愜意,不全是清風和明月;更多的是狂風和疾雨,更要承受的是崎嶇和艱辛。很多的路麵都在整修中,瞧上圖:自行車騎人是經常有的事。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十一 《蔚藍色的山霧》
 
蔚藍色的山霧
在天空迷蒙
我們用含笑的“V”字
蒙住山花的眼睛
 
山路彎彎、山花爛漫
我們闖進這花的世界
就是信步踱進一個
古老的夢裏
 
時間的腳步
留戀在草叢、花叢
青春的靚影
鎖定在畫中、心中
 
身後無盡的大路上
甩下我們稚嫩的履痕
風情萬種的白水河
綴滿了搖曳的花粉
 
蔚藍色的山霧
在天空迷蒙
山花也撥開“V”字
看見了我們的眼睛
 
    畫麵上,我們的四個帥哥背負白水河大橋輝映在繁花之中,這是縹緲煙痕精心選的一組背景,因為在路上,我一直在注意周圍的景色,帶的照相機雖然不好,但是還是一心要拍出滿意的構圖
 
   勇氣嘉嘉、金虎子等幾位年輕旅友,看著虎虎生氣的,其實都還是個孩子。對困難、勞累和挫折事先都估計的不足,其承受能力應該說還很薄弱。路上爭先恐後、呼爾喊叫的打頭陣,一到晚上休息的時候。腿疼、屁股痛的呻吟不止。我帶的傷濕止疼膏陸陸續續的都貼到他們的腿上、腰上、肩膀上。尤其是勇氣嘉嘉,每次揭下傷濕止疼膏的時候,都是連汗毛一起撕下。真是慘不忍睹。
路上,西瓜是最好的補充體力的食品。看我們簡直是狼吞虎咽!
 
經常的維修,是安全和速度的保證!休整時多流汗,運動時不流血!
 
   八月二十九日下午我們到達宜川,天黑以前瀏覽了街景。一夜無話,第二天天麻亮,就直奔壺口。  
  壺口瀑布是黃河流域的一大奇觀,是我國第二大瀑布。位於宜川。黃河巨流由北而南滾滾而來,至宜川一帶,被兩岸蒼山挾持,約束在狹隘的石穀中。滔滔巨浪,驟然從300多米被收束為50餘米。至此河水怒嘯狂奔,穀應山鳴,形成巨壺奔騰,最後暴跌而下,落差達40米,形成驚天動地的河瀑奇觀。
   我們在此匆匆一遊,回來以後隻是遺憾:應該在這裏住上一晚:實實的感受一回,也不枉辛苦的來此一趟。還好有一首《破陣子》或可以解憂: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十二《破陣子  壺口》
 
 動地狂飆呼嘯,九十九道迂徊。巉岩漫彌激浩蕩,峽穀伏起現嵬巍。奔流不複回。
秦晉分享絕境,人神共驚奇瑰。風卷黃天雷做鼓,意入蒼穹夢似飛。手揮去不歸。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十三《壺口吟》
 
黃河之水,自天而來
摧枯拉朽,滌蕩塵埃
巨壺傾瀉,雲水驚駭
挾雷裹電,濁浪徘徊
巉石激蕩,洶湧澎湃
西來磅礴,峽穀頓開
東去浩渺,直入滄海
黃河母親,亙古永在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組印之一。其中”壺口“一印取“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之意,追求一種印麵對視覺效果的衝擊力。另外兩枚閑章用以渲染壺口的氣勢。
 
八月三十日下午又趕回宜川,在這裏不走回頭路是不可能的,還好一來一去盡覽當地景色。這裏的秋色就是不一樣:
 
自行車采風延安行之十四《茶瓶兒》秋色
 
背負斜陽顏色好,
抹皴處,
淋漓縹緲。
驚起旋飛鷂。
溪流渲染
美夢縈縈繞
物競天擇真恁巧,
嫣紅姹紫人間妙。
斑斕醇顏料,
混淆潑去,
一派清涼調。
 
路上,隊友不顧旅途勞累,利用小憩之隙,竟支起畫板,塗抹起來,遂有感而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勇士呀,那可是爬山的路呀!

爬到塬上,放眼四野都是平塬,卻能看到近處一道道溝的山穀,非常奇特的黃土高原景色。
虔謙 回複 悄悄話 頂, 豪情動人! 是, 值得一生回味....騎樂無窮, 回味無窮.....
金雞獨立的那位有點象你哦...嗯, 篆刻旁的那位也象....怎麽筆名裏沒有騎樂無窮啊?
楊子 回複 悄悄話 華夏文化之旅
篆刻真棒。
humm 回複 悄悄話 時過境遷,星換鬥移. 時代真是不一樣了啊! 幾位大俠的自行車之遊充滿浪漫與豪情. 當年俺老媽也是充滿革命豪情騎自行車來這裏串聯, 就沒有這麽浪漫了.照片上看一個個的都是灰頭土臉的,但是那種狂熱的自豪還是掛在臉上的.
erdong 回複 悄悄話 好瀟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