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樂無窮

上帝不響。如歌單車。
Tune Your Ride. Every Day. Amen.
"Bicycling: Big Brainpower Booster."
個人資料
stillther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自行車收藏:驚奇著,期待著

(2006-08-09 22:19:10) 下一個




自行車收藏:驚奇著,期待著

張久英


  “漢堡”26型綠色女車彩標

  自行車,也稱腳踏車、單車,關乎這種代步工具的收藏伴隨著發明就已經開始。日本的自行車博物館收藏有歐美等國的木製、鐵製, 銅製自行車,日本天皇騎過的木馬自行車算是鎮館之寶了。在荷蘭, 奈梅庚Velorama自行車博物館則藏有250多輛古董自行車,大多數自行車都超過100年的曆
史,其中最古老的是生產於1817年的Dandyhorse。

  在“自行車王國”中國, 隻有台灣有自行車博物館,大陸的收藏還隻限於自發的個人行為。不過,隨著一些收藏精品報出不菲價格,“自行車收藏”正慢火細煨地呈現出趨熱走勢。

  據《四川工人日報》報道今年2月5日下午,在成都東郊工業博物館外, 許多市民圍著一輛老式自行車嘖嘖稱讚,據自行車的主人周慶英女士介紹,這輛漢堡牌自行車產於1938年,車子的部件分別由荷蘭、英國、德國製造, 有車燈、發電機還有內置檔位。雖然有近70年曆史,自行車的漆色依然光亮,鏽蝕很少,部件的外文字母清晰,就連車鑰匙也是原裝的。一些懂自行車收藏的人說,解放初這類自行車要值2000多元,就像現在擁有一輛小汽車。 現在有人出價8萬元,她也沒有賣。

  自行車在全世界範圍內依然作為代步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但像“鳳頭”、“漢堡”(THEHUMBER)、“三槍”(BSA)等承載著曆史的一些品牌卻已淡出生活,如果不是那些收藏者和玩家保留並珍藏,我們很少有機會欣賞到它們中規中矩,抑或華麗而優雅的身姿……

  趙克新收藏的“漢堡”26型綠色女車為1956年產,商標色彩曆半世紀風雨依然鮮豔。“這輛車是印尼的歸國華僑帶回來的,聽說是位遊泳女運動員。”趙克新介紹說。

  今年春天,閆聯合從一位老先生家中接手一輛1957年產的黑色28型“鳳頭”男車,“滿標滿線”(標識和裝飾線齊全),賣家出價就高達兩萬元。閆聯合說車是一位原蘇聯專家送給老先生的,似這般負載有特殊曆史情感以及豐富內涵的藏品,價值非一般藏車可比。

  一漢(堡),二手(牌),三鳳頭。“手”牌車在收藏領域的地位僅次於“漢堡”。除了經常提到的“金手”,還有“銀手”,即商標為鋁製,呈銀色;“錘手”為以手握拳的造型。除了英國產的這些品牌,荷蘭產的“羚羊”(
直譯:小羚羊、瞪羚,在天津被稱為“鹿頭”)、德國產的“鑽石”、法國產的標致等,以及國產的“雙喜”、“紅旗"、“飛鴿”等品牌自行車也有相當的收藏價值。

  在北京,人們習慣於稱買賣和收藏舊車為“玩車”。中國“玩車”的鼻祖當數愛新覺羅·溥儀。據說這位末代皇帝騎自行車著迷不說,買車還上癮,甚至命內務府不惜從鹽業銀行貸款購買各國的名牌車。據清宮檔案記載,溥儀經常留用宮裏騎著玩的自行車有二十餘輛,包括英國的“三槍”牌、德國的“藍”牌、法國的“雁”牌等。

  普通人玩車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才興旺起來。當時,從東南亞地區歸國的一些華僑帶來了一定數量的洋車。但隨著“文化大革命”的逐漸升級,車主拆商標的拆商標,塗漆的塗漆,有的幹脆扔掉不要了。“四人幫”倒台後,自行車收藏才又再度興起。王明璽是北京的一位自行車收藏者他擁有一輛“白金人”,據說產於1917年,傳言一位英國老人曾開價10萬美元,繼而許以汽車交換,最終卻沒有達成交易。王明璽一直有開辦一座自行車博物館的想法。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0615 第7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Please see it at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504&postID=15028
pagegreen6 回複 悄悄話 天啊,世界怎麽這麽小,我剛在上個留言裏提到的人就是張久英啊!
我不太搞得懂您文章的順序..
想看你的畫沒找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