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30)
2005 (484)
2006 (237)
2007 (154)
2008 (97)
2009 (85)
2010 (64)
2011 (32)
2021 (1)
2023 (1)
丟自行車 |
送交者: 噴 2005年3月24日12:37:59 於 [五味齋]http://www.bbsland.com |
好多人都丟過自行車。我一個同學曾經一個學期丟過五次自行車,還都是新車。誰叫他們家有錢呢?該!嘿嘿。 我就一輛半新不舊的二六男車,那麽多年也沒有人偷去。倒是也有人試圖偷過,車鎖常常有被砸被撬的痕跡。但是好在他們都沒有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指定任務。後來這鎖頭也有點問題了。鑰匙不一定能開,不拿鑰匙隻要用對了勁也能開。這就是最後一個偷車不成的小偷兒留給我的“財富”。但是也有“小偷兒”發現這個秘密的。有一回我出門找不到我的車。知道是丟了,傷心了一陣子,也就天天坐車上學了。可是過了一個多月又在馬路對過的公共車場找到了。還是那把不用鑰匙也能開的車鎖,所以我又騎回來了。這種事居然發生了好幾次。那輛車看來真的跟我有緣。 到了大學,這丟車事件就更多了,而且不光是新車,就是特舊的車也有人偷。這主要是因為銷路好。從這個大學偷了車,當晚就到另一個大學去賣。所以學生們一方麵丟車,一方麵買車,就養活了一批小偷。終於有一次,我們班一同學發現一個來“推銷”車子的人推銷的贓物就是他曾經丟過的車。於是一陣衝突,最後還是用半價贖回。因為那個同學其實也不是車子的最先主人,原來就是買的贓物。 其實很多偷車的不能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往往就把車暫時搬到附近地方藏起來。等到車主死了心,他晚上再來慢慢的開鎖。鎖再多也不怕。摸清這個規律,我們同學就好幾次找到剛“丟”的車。當然最保險的辦法,還是每天都把車推進宿舍樓。讓我想起小時候家裏也總把最貴重的財產——二八自行車——推進屋裏。 原來以外丟自行車隻是在中國這種第三世界國家才發生。在發達國家,誰還偷自行車啊?可是出了國才知道,這發達國家也偷自行車。而且偷得專業。也常常看見被分解拆卸的慘樣。我喜歡自行車,總把自行車想象成馬。看著“馬”被分屍了,就有點傷感。想想我那匹老馬,陪我爬了多少個上坡,頂過多少次寒風,走過多少回冰麵,摔過多少次人仰馬翻。不行,這次回去,一定要把那輛舊車找到,然後找個地方埋了。 |
北京人誰沒丟過車?——當然,開汽車,坐飛機的不能算。你問我?我前些日子剛丟了輛自行車,完成了四年丟三輛車的創舉,有幸成為了北京人。其實,我更願意把“北京人”的定義改為“不丟三輛車,不算北京人”。
有人說,在北京的偷車賊比其他地方的賺的少,因為競爭太激烈了;有人說,未來北京最有實力的行業是自行車製造業;有人則自認高明地稱自己明白了中國是自行車大國的原因……
還有甚者,懷疑自行車製造廠和偷車賊之間是否有某種合作?是不是生產車鎖的工人還有第二職業?
當然這都是笑談,但也各自都有道理。
說實在的,偷車的也怪不容易的。前幾年是白天在家閑著,晚上出來忙活;現在也改成了全日製,一天十多個小時怕也打不住。
偷車賊也相當厲害:讓他作自行車所廠的高級顧問,他會馬上指出哪裏下手比較簡單,從此這個廠經濟效益持續增長。當然,如果北京隻省下一個偷車賊,我想你應該知道那是誰。讓他作警察,哪個同行能逃過他的眼睛?但也要小心,加緊看好派出所院裏的自行車。
為了更有說服力,我來列出他們的功勞:第一,偷車業為在北京的人提供了幾十萬個就業機會——悉尼奧運會為澳大利亞提供的就業機會也不過如此了吧!第二,偷車業調整了財產分布,減小了貧富的差距,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添磚加瓦。第三,偷車業鍛煉了北京人的警覺性和忍耐力,既可以使北京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又可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不是很好嗎?
北京想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就應該拿出點兒樣子來。普通老百姓並不關心又新建了幾個科技園區,他們隻關心當早上上班時是否有輛自行車騎。正是這所謂的小事,折射出來的,往往是大城市真正需要改善的一麵。
永遠記住:千裏之堤,毀於蟻穴!
10月27日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