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2002失業率
在所有和經濟有關的事情裡麵,最多人關切的兩件事,可能是保住飯碗以及繳稅。聯邦政府的勞工統計局,每個月都會公布前一個月的就業數據(Employment Report),通常是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對外公布。就業數據是華爾街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們平常最密切注意的數據之一。
這方麵的數據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是計算工作和就業狀況,另一組則是計算失業的情形。就業數據比較單純一點,是根據每個月的企業薪資調查而統計出來的,該數據所顯示的,包括個別企業聘雇的員工有幾個人、員工平均每週工作幾個小時、
每週必須加班多久,以及平均每小時和每週的工資是多少等。這些數學很容易解釋,也就是工作的人數越多,就表示經濟的狀況越好。不過,有些工作型態並不包含在統計之內,例如自雇工作者以及在別人家裡從事家務工作的人,包括奶媽和非正式的托嬰人員等。由於勞工統計局每月在調查的時候,很多小型企業並沒有包括在內,因此該局為了把遺漏的部分也算進去,就在數據裡加上了一個調整因子。不過,這種作法有時候並不能增加數據的正確性,反而還會讓總數偏多或偏少。此外,這項數據統計的是就業機會,而不是勞工人數。因此,有些晚上在外麵兼差的人,就會被計算兩次。由於就業數據和失業率的調查,根本上有其差異之處,因此這兩項數據公布的時候,有可能會呈現兩種不同的情形。
除了就業報告以外,勞工統計局每個月也會公布失業數據。這部分就顯得比較複雜了,因為並不是沒有工作的人都算是失業。而且,很多從事兼差工作的人,其實是希望能找到全職的工作,因此這些人最多會覺得自己隻就業了一半而已。想了解這部分的數據是怎麼算出來的,就得先把人口分成幾類。美國現在的總人口大約是二億九千萬人(290,687,037),我們先從這些人當中,定義出哪些人是可以工作的,也就是勞動人口。這些人指的是年齡在十六歲到六十四歲之間,必須居住在美國,同時沒有坐牢,也沒有因病住院。駐紮在美國的軍事人員也包括在勞動人口裡麵,算是受雇階級。有個比較大的問題是,某些人的年齡和居住地點雖然符合條件,但卻不算是勞動人口。例如,在校就讀的學生就不算。另外,有些人自願從事別的事情,例如全職在家照顧小孩等,這些人也不能算在內。比較不容易界定的是,有些人因為覺得自己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已經放棄了求職的念頭。這些人被稱為“失意的勞工”(discouraged workers)。他們雖然不屬於勞動人口,但也不被認為處於失業狀態,因此被分開來計算,每季公布一次統計結果。不過,很少人會注意失意勞工的數字。另外,有些人因為找不到全職的工作而暫從事兼差工作。這部分的人數也會加以統計,並定期對外公布。
失業率是最受重視的數據。沒就業的勞動人口占總勞動人口的比例,就是失業率。我們前麵所說的失意勞工、學生以及家庭主婦等,並不算是勞動人口,因此在計算失業率的時候,這些人並不在統計範圍之內。
失業方麵的數據不僅受到重視,同時也是比較具有政治敏感度的數據。下圖顯示的,就是失業率的變動趨勢。到目前為止,在所有正式公布的失業率裡,最高的是出現在經濟大蕭條的年代,當時的失業率高達25%左右。不過,這些數據或許還低估了實際的狀況,因為很多人沒有被統計在內,也有很多人根本放棄了求職的念頭,但為了生存下,顯然什麼活都願意幹。在二次大戰以後,失業率最高的時候,則是在1981到1982年之間,曾經高到10.7%。而最低的時候,則是在二次大戰期間,於1942年和1943年創下的,還不到1%。近幾十年來,最低的失業率是在60年代下半出現,當時正值越戰期間,又剛好處於長期的經濟擴張階段,失業率稍微比4%還低一些。就如同我們預期的,當經濟狀況良好時,失業率就低;而當經濟表現不振時,失業率就會升高。
失業率從來沒有降到零的紀錄,因為永遠都有人會為尋求更好的工作而辭職,也總是有人因為公司經營不善而遭到解雇。在美國,年輕人在找到自己滿意的職業,並打算長期投入之前,換個幾次工作是常有的事。這些因素所產生的失業狀況,不能算多但也不算少,這種狀況通常被稱為磨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那麼,假如最低的失業率不是零的話,那應該是多少求求2%,4%,6%,或者更高呢?這個數字,就是充分就業下的失業率(full-employment unemployment rate),也是個受到熱烈爭辯的問題。這個數字究竟是多少,經常是政治人物喜歡辯論的主題。目前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都會選擇5%到6%之間,很接近實際的失業率。但也有些人認為正確的數字應該是4%才對,或甚至應該再稍微低一點﹗
如果這個數字訂得太高,那麼當總統或財經決策者宣稱經濟政策奏效之際,可能還有很多人連工作都找不到。但如果這個數字訂得太低,那麼決策者可能會過度刺激經濟,而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從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的經驗顯示,在勞工短缺或薪資大幅跳升的問題出現之前,失業率應該會降到4%。然而,到了70年到後期至80年代初期,失業率卻慢慢地上揚,而且沒有再降到過去最低的水準附近。很多人因而針對這個問題研究,並宣稱充分就業的失業率已經上升,正確的數字其實應該是5%或6%。有些人對此提出解釋,他們認為新加入勞動市場的人口不斷增加,就表示有經濟的勞工繼續工作的人數越來越少。同時,由於剛剛加入職場的新人裡麵,婦女所占的比例過大,因此這些問題的辯論也更添加了些許不必要的色彩。
另外還有個方法可以判斷失業狀況,也就是哂夢覀兦懊驂A測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的辦法,把這一季的失業率拿來和四到六季以後的失業率相比較。如果兩者的差距在縮減,那麼失業率就會下降,並且往完全就業的水準靠攏。如果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大,那就表示失業率會上升。用這種方法來預測的話,不可以大致掌握失業的狀況,而且還不用和政客們為了什麼是完全就業而爭得麵紅耳赤。
不管人們對80年代的狀況如何評斷,到了90年代的上半,失業率卻是一直在下滑的。由於失業率降到了5.5%,因此慢慢地就沒有人說充分就業的失業率應該是6%了。同時,由於通貨膨脹率也很低,因此最低的失業目標很可能會被調到5%,甚至更低的水準。
美國就業報告
定義: 就業報告包括“失業率(Unemployment )”及“非農業就業人口(Nonfarm payroll employment )”。
公布時間: 美國於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五公布前一個月的統計結果。
製作方式: 就業報告的內容來自家庭調查(Household Survey)與機構調查(Establishment Survey)兩份獨立的調查資料。其中家庭調查資料是由美國普查局(Census Bureau)先作當期人口調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然後勞工統計局(BLS)再統計出失業率。而機構調查資料又稱薪資調查(Payroll survey),是由勞工統計局與州政府的就業安全機構合作匯編,根據的樣本包括約38萬個非農業機構。
數據解讀: 由於公布時間是月初,一般用來當作當月經濟指標的基調。其中非農業就業人口是推估工業生產與個人所得的重要資料。 失業率降低或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表示景氣轉好,利率可能調升。 而利率的走勢和股市的走勢是相反的。